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顾客导向"并非企业赢得竞争的灵丹妙药,盲目地跟从反而可能使企业陷入经营误区,疲于应对顾客而丧失了洞察商机的能力."超越顾客导向"的观念作为"顾客导向"观念的更新和补充,是企业摆脱恶性竞争、与竞争对手拉开差距的突破口.归根结底,要让顾客满意就一定要有"超越顾客导向"的理念.  相似文献   

2.
以高科技、信息、网络、知识为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增长动力的高速发展的经济,被称之为新经济。在新经济条件下,从营销管理的角度看,高新技术企业在发展中因自身所带有特征而与传统企业的经营思维与竞争战略有着明显的不同。本文主要是沿着生产导向——顾客导向——超越顾客导向的线索,分析现代企业在营销中以顾客导向替代生产导向的意义及其局限性,着重论述了高新技术企业超越顾客导向的竞争新思维。  相似文献   

3.
当今成功的企业经营之核心,在于培养员工具备顾客导向之营销观念与行为,亦即将经营焦点放在顾客身上,为顾客创造最大的价值。在顾客导向的市场经营观念下,顾客与企业的关系也比过去更加密切。企业内部必须积极建立与落实员工顾客导向的服务理念,亦即从顾客的立场去了解顾客寻找利益,进而将这些利益转换成企业之产品或服务,并满足顾客之需求。运用整合分析(Meta-Analysis)方法,汇及顾客导向之相关研究,以了解影响顾客导向之因素与顾客导向在人力资源管理上之结果。研究发现,以服务业作为对象来研究较多,并且有横跨不同行业之情形。企业越重视与顾客接触之第一线人员与顾客互动时,越能够展现最佳的服务表现,创造组织服务文化,提升顾客满意度。员工情绪的负荷与顾客导向呈高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通过与以竞争为导向和以资源为导向的企业战略的比较,指出以顾客为导向、以价值为中心的战略模式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根本来源。探讨了企业在实践顾客价值理念中出现的误区及其危害和根源、分析了顾客价值创新的战略逻辑与运作途径。   相似文献   

5.
基于顾客联盟的知识管理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战略理论的一个假设是顾客是企业的外部变量,因此产生了以企业为分析起点的战略设计、以顾客为导向的战略实施思路. 在日趋变动与复杂的环境下,企业需要建立自己的顾客联盟、把顾客纳入企业管理的范围内,建立同顾客更紧密的学习关系、知识管理体制,并把它当作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  相似文献   

6.
在企业进行市场决策时,"以顾客为中心"还是"以竞争者为中心"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现代企业通过以顾客导向为根本导向,兼顾竞争者导向,最终形成综合协调顾客、竞争者的市场导向--一种真正的经营导向.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发展,仅仅满足顾客需求已经不能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企业要想保持长久竞争力,就必须不断挖掘顾客潜在需求,创造魅力质量,增加顾客满意度,直至提高顾客忠诚.阐述了质量的三个层次,分析了基于“狩野模式”的魅力质量以及魅力质量的特性和生命周期,并且基于魅力质量阐述了顾客忠诚,对企业以魅力质量为基础实现顾客忠诚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8.
战略性营销管理(SMM)范式崛起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战略性营销管理(SMM)是现代市场营销的主流范式,其基本的特征就是认为任何有效的营销战略都必须在顾客导向与竞争者导向之间取得某种平衡.SMM范式的形成是顾客导向的市场营销理论与竞争导向的战略管理理论相互取长补短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顾客资源管理,是一种以“顾客为导向”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其核心思想是将顾客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顾客资源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如何有效地进行顾客资源管理是企业能否获得持续性竞争优势的关键。通过文献回顾,文章将顾客资源管理能力划分为七个方面:顾客知识管理能力、顾客赢利分析能力、顾客识别能力、顾客获取能力、顾客挽留能力、顾客定制能力和顾客价值提升能力。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顾客资源管理能力与企业脆弱性的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顾客资源管理能力各维度变量均对企业脆弱性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0.
产业结构流派、核心能力流派与资源基础流派是主流战略理论流派的代表,但是都没有摆脱以竞争为导向获取竞争优势的战略观念.在新经济时代的背景下,它们难以适应新经济时代顾客的需求变化快且不可预期的显著特点,也不可能彻底解决新经济时代企业持续成长的问题.网络化的顾客领先战略理论是在吸收和借鉴主流战略理论的基础上、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所进行的战略创新,提出了顾客领先的核心概念,强调了合作的重要性,能够以网络为载体在利益各方合作的基础上把企业的战略重心集中在顾客的需求导向上,以更低的成本、更快的速度、更高的质量为顾客提供所需要的产品或服务,满足顾客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剖析了柏拉图"理念"概念内含的人类理性的认知、建构和价值等多重功能,进而阐述了海德格尔对这一概念的批判,分析了这种批判在逻辑思路展开过程中的局限性.最后指出当前人类发展所面临的理性悖论在于人类未能完整地理解理性的意蕴,应进一步审视理性,走向真正理性化的生活.  相似文献   

12.
“生态环境”宪法概念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与“环境”源于不同学科,所指大同小异,且不断发展变化。我国宪法中的“生态环境”是一个富于中国特色的独创概念,在科学界曾引起广泛争议。因其具有多义性,容易引起误解,并非理想的法律概念;但有其时代背景下的合理性和积极意义。宪法角度的正确处理是接受事实、辩证分析,结合现代环境观念和既有法律事实作出最广义的宽泛解释,为下位法中的制度创新提供合法性基础,而不必强求与法律概念的齐整对应。环境宪法解读应跳出文本局限,更加开放、务实。  相似文献   

13.
中外学术界对重庆大轰炸的研究取得过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但是,研究结果相去甚远.其原因固然有研究资料的局限,研究视角、方式方法的不同,但更主要的还在于对重庆大轰炸若干基本问题的范畴没有进行过认真严肃的界定.为此,笔者以历史档案为基础,以"重庆大轰炸"概念的界定为核心,对重庆大轰炸的阶段划分、重庆大轰炸造成的损害及其特点、重庆大轰炸的影响,以及关于重庆大轰炸研究的意义等基本问题提出了新的有价值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
论庄子哲学中的"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真”这个字在现存《庄子》之前的古籍中几乎找不到。“真”作为哲学概念的提出,是庄子的一大贡献。“真”概念的出现,反映了“哲学突破”时代中国哲人对当时人类文明成果的怀疑与反思,表达了他们试图突破自身有限性而指向超越之域的精神诉求。庄子对于“真”的探求和理解,通过“真人”、“真知”、“真性”等富于意象性特征的概念得到了具体的表述。  相似文献   

15.
"等效"理论是当代翻译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自从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以来就是一个充满争议的研究课题。本文介绍了等效翻译的由来、产生的背景以及相关主张,提出了等效翻译可能性的理论基础,论述了等效翻译在应用中存在的局限性,并对等效理论在目前翻译中的价值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老子》中的自然是一个发展变化的概念,主要体现在:自然在其历史的起点上是名词性概念,是对人类早期文明所形成的无为的生活状态的描绘,在此基础上抽象出来的"道",成为万物的本源以及万物按照无为的原则生存与运行的规律。如果把"道"作为真理的话,自然则是指引"道"生成、运行、发展的绝对真理。作为绝对真理的自然在其外化和现"象"的过程中又变成了一个动词性概念。其含义是:在伦理阶段,自然保持着道的素朴的真理本性;在教化阶段,自然之"道"异化为"德"与"无德";在道德阶段,自然之道回复其至善的本性,最终达到"道"德"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17.
元生命信息与现代城市建筑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现代物理学和信息论理论,探讨了信息对人的健康所起的作用,提出了蕴含于环境中、对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的元生命信息概念;分析了现代城市建筑环境严重缺乏元生命信息的状况。最后提出了解决现代城市建筑环境问题的养生建筑环境概念。  相似文献   

18.
对“适度消费”概念的不同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我国学术界对适度消费概念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对已有的适度消费概念提出质疑:已有的适度消费概念存在模糊性、缺乏可操作性、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并不完全一致等问题.指出在家庭的小范围内适度消费概念与可持续消费概念并不完全排斥,但二者的本质区别在于可持续消费并不主张降低人们的消费水平.建议就社会的整体意义上用可持续消费概念来代替适度消费概念,并应该加强对可持续消费概念的宣传,使其能融于为人们接受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9.
《老子》哲学以“道”为核心,而“有”“无”则是“道”的核心问题。对《老子》“有”“无”的考察,大体可分为“道”为“无”和“道”统“有”“无”两种见解。作为一种合理的诠释方式,从断句、词性、义理等方面来考察“有”“无”,可以看出“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最核心的概念,也是万物的本原、本体,从本质上来说,“道”是“无”“有”的统一。“无”是指天地形成之初的无形状态,“有”为实有,是万物之母,万物同出于它,“有”与“无”同出而异名。  相似文献   

20.
孟子思想中"仁义"的实现离不开对"时"的把握。孟子"时"的思想主要体现在身、家、国、天下这四个层面。在"身"层面上的"时",主要是讲个体行为不应拘泥于"仁义"之名;在"家"层面上的"时",主要是讲家庭成员之间不应拘泥于"人伦"之名;在"天下"与"国"层面上的"时",主要是讲执政者不应拘泥于尊卑有别之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