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流浪儿童是指16岁以下、离开家人或监护人、在外游荡超过24小时且无可靠生存保障的人。据统计,目前我国约有15万人次的流浪儿童,再加上随父母外出打工的街童,实际人数可能远远超过30万。流浪儿童问题的出现,是包括家庭排斥、社区排斥、教育排斥、住房排斥和就业排斥等在内的全方位社会排斥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家庭问题是儿童外出流浪的主要原因之一,只有家庭问题得到了缓解,流浪儿童才能真正实现回归家庭和社会。因此,流浪儿童救助保护需要家庭的参与。本文在结合前人研究和我国流浪儿童救助保护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家庭参与流浪儿童救助保护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建构了"家庭参与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体系",将儿童心理行为问题解决和家庭问题解决相结合,为我国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提供可资参考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某流浪儿童工读学校为个案研究,运用质性研究方法,立足于社会排斥的理论视角,初步分析了问题流浪儿童从家童、街童到工读生转变的生命历程,诠释了问题流浪儿童形成的过程实质是不断遭受社会排斥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离家出走和无家可归青少年法案》是美国在流浪儿童救助领域最为重要的法律之一。它的出台标志着美国联邦政府在制度与经费上全面介入了流浪儿童救助领域。也体现出美国社会对于流浪儿童的观念从“麻烦制造者”向“社会问题受害者”的转变。该法案包括三项主要救助计划,在美国流浪儿童的生活、教育、健康、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导致部分流浪儿童更为边缘化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流浪儿童"全人教育"指的是根据流浪儿童的生理需求、心理特征、过往经验、性格特点、学习动机等主客观因素,来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与教学活动的教育模式,旨在培养流浪儿童自尊自爱的意识,提升其家庭与社会责任感,增强其文化和生活技能,锻炼其回归社会的能力,以将流浪儿童培养成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全人"(合格公民)为目标。  相似文献   

6.
家庭破裂、教育不当、经济贫困等多种因素导致儿童流浪现象的产生。这些流浪儿童离开监护人,流落街头,他们的生存权、发展权等基本生活权利难以得到有效保障,成为特殊的社会弱势群体。深入了解流浪儿童的生存状况、犯罪状况和被害状况,进而有效地救助、保护流浪儿童,是一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事业。本文对我国城市流浪儿童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概括了流浪儿童被害的几种主要类型.提出预防流浪儿童被害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7.
本文回顾了有关史料和文献中对职业流浪者的记载与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在这种生存状态中沉浮的儿童群体产生和维系的原因.文章认为中国文化对于流浪者有一种特殊的宽容,在这种宽容下,为了通过一种比较容易的方式获得经济利益,部分家庭形成了流浪的传统.在这种传统的熏陶下,部分儿童的认知扭曲,自愿选择流浪这种不被常态社会认可的生存和谋生方式,同时对自由的过度要求令他们已经无法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虽然学界广泛认同流浪生活对儿童健康发展不利,但现有的救助制度却仅限于部分非自愿或无家可归的流浪儿童.如何采取有效的方式来帮助这类"自愿"的、有家庭的流浪儿童也是一个值得关注和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流浪儿童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全球性社会问题。但是,与物质方面的救助相比,流浪儿童心理救助比较缺失。通过对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流浪儿童的调查发现,流浪儿童在进站、住站、出站三个不同阶段的心理需求各不相同。需要结合流浪儿童救助站的现有条件,设计符合流浪儿童心理需求、对流浪儿童有切实有效作用的心理救助服务的方式和方法,预防和减少流浪儿童重复流浪心理的形成,更好地实现流浪儿童救助。  相似文献   

9.
家庭是儿童成长的重要场所,儿童的饮食起居、行为举止、喜怒哀乐无不受着家庭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家庭环境对儿童早期的社会化产生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庭环境可以划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家庭环境的构成因素是复杂多样的,这些因素对儿童的学习行为既能产生积极的影响,也能产生消极的影响。家庭环境的影响是深远的,一个好的家庭环境,往往能够影响人一生。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现有的关于流浪儿童日常生活研究的主要范式进行了评述,揭示并详析了以强调流浪儿童的脆弱性为主要特征的“脆弱性视角”、以关注流浪儿童的能动性为基本特征的“能动性视角”和强调流浪儿童的越轨行为的“越轨性视角”。这三种视角强调的流浪儿童日常生活的不同面向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交织密不可分的关系。为此,以内涵广泛并内在地强调动态过程的“社会排斥”可成为流浪儿童日常生活研究的一个更适切的概念工具。  相似文献   

11.
养成教育是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训练和习得过程,也是家庭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责任.本文从养成教育特点的分析出发,阐述了家庭教育的责任和父母在养成教育中的目标导向、行为示范、效果强化、偏差矫正等作用,从教育内容、教育途径、教育对象等方面,提出家庭在养成教育中的新使命.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政治和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的流浪儿童问题日益突出.本文在对流浪儿童问题以及利益表达机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论述了流浪儿童群体及其利益表达机制的特点,以期在此基础上更好地解决这一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从养成教育之标准看学校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养成教育的内涵包括知、情、意、行等方面.养成教育的标准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相契合.学校教育培养的学生与社会脱节的原因在于学校教育是应试教育而非养成教育.要走出学校教育困境,解决方法是在学校教育中推行养成教育,以知、情、意、行作为学校教育的目标和评价标准.这需要确立养成教育理念、形成养成教育模式,同时,依靠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的合力.  相似文献   

14.
笔者对流浪儿童问题进行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发现造成流浪儿童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仅仅依靠政府设立的救助保护机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格局下,建立一个联结儿童、家庭、社区、学校、救助保护机构和公安机关的青少年社会管理体系,才能有效预防儿童离家流浪,并且更有效地救助和保护流浪儿童。  相似文献   

15.
付慧 《现代妇女》2014,(3):87-87
我国的流浪儿童问题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经济政治体制的转型而逐步严重的。市场经济的改革破坏了原来的社会福利制度,使得大量的儿童流落街头。本文主要通过两个面来探讨关于完善流浪儿童救助体系:一是通过构建适合我国实际国情的儿童社会福利保障制度,从根本上解决流浪儿童的问题。二是有效利用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救助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发挥非政府组织在对流浪儿童的救助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构建规范、有效的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体系,必须将之置于国家——社会关系背景下考量,并对体制内的机构救助者和民间主体之间职能的分工、关系的协调予以兼顾。有鉴于此,本文提出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体系构建的五个原则,在此基础上建构一个国家、社会与流浪儿童的家庭三者共同担负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与回归社会责任的理论模型,以期有效整合国家与社会的资源,引导流浪儿童顺利回归正常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7.
农村留守儿童需要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亲情缺失,这既会造成儿童不良的心理状态,而且对于社会和家庭来说不利于维护亲情以及相应的和谐稳定。培养农村留守儿童的亲情教育是重中之重,可以从培养留守儿童家庭角色定位和家庭责权意识入手。  相似文献   

18.
付慧 《现代妇女》2014,(4):211-211
流浪儿童问题日益严重源于我国经济结构不断变化发展的进程,这个问题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不健全,同时宏观上也加剧了流浪儿童问题。对流浪儿童的救助过程中需将救助办法本土化、专业化,形成地区性、针对性救助。通过可持续性的救助消除流浪儿童的重复流浪现象。  相似文献   

19.
儿童长期与自然环境疏远、隔阂、背离,产生了"自然缺失症"。其危害是自然教育本身越发式微,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受到损害,道德情操陶冶弱化,思维素养提升阻滞。其原因在于消费主义的过度膨胀、生存竞争的极度加剧、生命安全的巨大挑战、非理性自然教育观的严重干扰。这需要变革教育观念,构建学校自然教育的有效机制,扭转家庭教育颓势,营造良好的社区教育环境,使学校与家庭及社区协同合作。  相似文献   

20.
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家庭环境对儿童健康发展的具体影响,文章从儿童对家庭环境的总体感受出发,基于家庭系统理论、生态系统理论与环境行为学的整合,以及影响儿童健康发展的家庭环境相关研究成果,提出了一个涵盖个人、人际和物理空间的小群生态系统模型:家庭空间环境(FSE).并在相关文献佐证与在线访谈调查检验的基础上,构建了较为完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