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托马斯·霍布斯(Hobbes T.1588~1679),有史以来最富争议的政治哲人。对于他.人们议论纷纷、争论不断。施特劳斯认为霍布斯是自由主义者.奥克肖特认为霍布斯政治哲学本身即是反专制主义的②.而麦克里兰则认为霍布斯政治哲学对专制合法性进行了论证.更多的人则委婉地说霍布斯是自由主义的开创者或者奠基人。  相似文献   

2.
任志安 《学术探索》2001,(Z1):104-107
霍布斯的自然法思想,标志着西方政治哲学史上的一个彻底的翻转.此前,人们普遍的共识是真正健康的政治生活的目的在于引导公民向善,追求德性.此后,人们则认为这样的目标是虚幻的.霍布斯是如何实现这场转变的呢?答案可能是多方面的.本文试图从霍布斯的宗教思想当中给出一个答案和解释.  相似文献   

3.
郑黎明 《理论界》2011,(4):100-101
欧克肖特采用一种怀疑主义的视角解读霍布斯的哲学,认为霍布斯不是一个政治理性主义者。霍布斯政治哲学思想中的意志主义成分更甚于理性主义的元素。欧克肖特进而指出,不是霍布斯意义上的寻求被统治的理性共识的契约公民,而是道德自主的自信的个人构成了近代英国政治社会步入和平发展轨道的主要支撑力量。  相似文献   

4.
霍布斯对自由主义的贡献一直存在诸多争议.一般而言,可以从个人主义与国家两个方面阐述霍布斯对自由主义的贡献.个人主义作为一种理论立场,最早是由霍布斯系统阐述的.霍布斯转变了传统自然法的关注核心,从一种独立、先验的终极法则转变成了自然权利.在他看来,这种自然权利是天赋不可侵犯的.霍布斯强调个人的绝对意志,认为人们的绝对意志创造了国家.霍布斯在现代的语境下解释国家的起源,指出国家起源于人们权利的相互让渡,它的建立必须基于人们的同意;同时霍布斯只赋予了国家工具意义的职能,而且国家被构建出来必须承担一定的义务,这种义务就是对其构建者生命、自由、财产等天赋权利的保护.  相似文献   

5.
霍布斯政治哲学的基本图示是:个人在善恶、道德问题上的分歧,导致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自然状态;对暴力横死的恐惧唤醒人类的理性,人类因而发现自然法的教诲,在其指引下走出自然状态.人们一旦建立国家,将自身置于主权者的统治之下,就有服从主权者意志、遵守法律的义务,因之丧失在自然状态下的自由,获致和平共存与国法保护下的臣民自由.霍布斯政治哲学中的个人主义和现代国家理念,奠定了自由主义传统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霍布斯是近代国家政治哲学理论的奠基人.“自然状态”是霍布斯政治理论的基础.霍布斯的国家政治哲学在人性、自然法的基础上,论证“自然状态”下,国家的政治存在和国家间关系的处理原则.霍布斯国家政治哲学中的“自然状态”理论使得霍布斯主张自然理性法则应当被视为国家政治的基础.霍布斯的自然法观点和国际“自然状态”观对国际法和国际秩序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雷恒军 《人文杂志》2006,45(4):110-115
国家权力或主权者的权力是霍布斯历史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否存在国家权力以及国家权力的强弱则是霍布斯衡量社会发展进步的唯一标准。按照国家权力的存在或不存在,霍布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划分为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按照国家主权的强弱程度,霍布斯又将文明时代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国家政治权力在文明时代所经历的是一个逐渐弱化的过程。笔者认为,霍布斯的历史理论是其政治理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对霍布斯的历史理论缺乏系统的了解,我们就不可能很好地理解霍布斯的政治理论。  相似文献   

8.
王欧 《贵州社会科学》2007,212(8):11-16
霍布斯是近现代政治思想史上的转折式人物.他摆脱了古希腊、中世纪的目的论式的伦理政治观的影响,第一次系统完成了具有近代意义的政治理论的阐释.本文以政治秩序为视角,从必要性与价值合理性的两个维度来分析霍布斯的政治哲学,揭示出霍布斯思想的近代意义.  相似文献   

9.
胡可涛 《兰州学刊》2012,(6):10-13,25
荀子和霍布斯在政治哲学的逻辑前提和基本结论的相似仅仅是表面的。对于政治哲学的建构,霍布斯是诉诸契约论,荀子则从规范论的维度出发展开政治图景的设计。这两种路径实质是演进理性和建构理性之下的不同产物。由此出发去理解各自的理论分野,乃至评判其理论上的得失是富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张贵红 《理论界》2014,(7):114-116
从科学知识社会学的角度看,《利维坦》也是一部科学史著作。霍布斯从唯物主义一元论出发,利用自然哲学的方法分析了社会秩序或政治现象,提出了关涉科学、宗教和政治等多领域的普满论,对宗教的无形实体和实验科学家的真空概念进行了激烈的批判。其目的并非质疑科学,而是为了避免双重意见的产生,进而最终避免内战。可见,霍布斯的自然哲学与政治哲学是一体的,因此,霍布斯是科学政治哲学的创始人,这些思想对当代科学哲学和政治学都有启发。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代政治哲学中,霍布斯的身影常常出现在当代政治哲学中不同类型的思想家那里,因而呈现了一幅霍布斯复兴的景象。阿伦特从其极权主义的经历和反思出发,把霍布斯置于西方政治哲学传统之中,基于她自身对政治之为一种存在方式的理解,认为他既是资产阶级的政治哲学家,又是本真意义上的反政治的哲学家。这个判断看似矛盾,却极为敏锐地揭示了经济盛行的社会现代的政治化倾向,也反映了阿伦特重申政治之尊严的匠心所在。  相似文献   

12.
《霍布斯的政治哲学》是施特劳斯早期的重要著作。权利、自我保存与法律是施特劳斯解读霍布斯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施特劳斯将霍布斯的权利解读为主观的主张权,将霍布斯自然欲望与自然理性这两条人性公理还原为虚荣和自我保存,并认定霍布斯的法律根本上是主观的并且是基于意志的。这些解读在今天看来都是错误的,并且错的十分离谱。施特劳斯对霍布斯的解读不是基于文本,而是意图从霍布斯的政治哲学中确认一个宏观理论,即古代政治哲学与现代政治哲学分野的一般理论。  相似文献   

13.
霍布斯社会契约学说评析陈咸瑜霍布斯是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哲学的大师。在欧洲思想史上,他一直是个不易理解而颇多争议的人物。尤其是其社会契约理论形式的国家政治学说。把国家、政府视为契约的产物,这种观点源远流长,纵贯于整个西方自然法哲学说的历史。早在古希腊,伊...  相似文献   

14.
郑黎明 《理论界》2009,(9):105-106
霍布斯使基督教思想及其传统为其政治哲学所用,在对基督教进行去神秘化的同时又适当地对之有所保留.这种保留的价值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充分地考虑到对世俗统治者的理论上的限制,集自然法的颁布者和法官双重身份于一身的神的理念完善了其政治哲学中的刚性原则.另一个方面是针对政治哲学的纯粹科学性的至上权威的自我修正,世俗统治权和教权的主体结合使君主和臣民的关系增加了包含政治教育方面内容在内的体现柔性原则的一面.在霍布斯的政治哲学的构架中,这一柔性原则是对刚性原则的重要补充,它们二者都体现了对君主权力及其施行的某种理想的限制.  相似文献   

15.
政治社会的起源和走向是政治哲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近代契约论思想家在自然状态与国家的两分中阐释政治社会。关于自然状态,霍布斯认为是赤裸裸的战争状态,洛克认为是完备无缺的自由状态,卢梭则认为是和谐完美的状态。他们都主张人类应该走出自然状态,建立国家,步入政治社会。霍布斯政治社会理论的核心价值是政治秩序。洛克认为,国家是人民自由契约的产物,任何人都不能游离于社会契约之外,人的生命、自由和财产权不可侵犯。卢梭的政治社会理论极富开创性,也颇具争议性,卢梭坚持主权在民,同时又赋予主权者以绝对权力。  相似文献   

16.
西方近代自由主义传统:从霍布斯到约翰·密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近代自由主义传统的形成和演进理解自由主义的内涵是理解当代自由主义所遇困境的基本理论视角。霍布斯、洛克、卢梭等为近代自由主义确定了基本的分析框架和理论体系 ,自然权利、契约学说和个人主义是英法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自由主义学说的理论核心。边沁和约翰·密尔对 1 7世纪激进自由主义的哲学基础———理性方法论、形而上学的契约观及其革命主张进行了批判 ,将功利原则作为自由主义的道德基础 ,从而使自由主义政治理论的中心问题由政府的合法性基础转为对政府运作的合理性的关注 ,发展了自由主义的基本传统。密尔的自由理论既是对传统自由主义的总结 ,又开启了向现代自由主义转变的历史性潮流。  相似文献   

17.
社会契约理论:霍布斯与洛克之不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霍布斯和洛克的社会契约理论在如下八个方面展现了各自的不同点:霍布斯没有区分,而洛克区分了“社会”和“国家”这两个政治学概念;在自然状态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上,霍布斯认为,人与人的关系是狼的关系,处于战争状态,而洛克认为,人与人的关系是平等和自由的,处于和平状态;在自然状态下的价值目标问题上,霍布斯关心的是人的生存,而洛克关心的是人的自由;在国家建立的目的问题上,霍布斯认为,国家建立的目的就是让人们过和平的生活,而洛克认为,国家建立的目的是保障人们的生命、健康、自由或财产权;国家建立时,霍布斯认为,人们转让了自己的全部权力,而洛克认为,人们只是转让了惩罚罪犯和要求赔偿的权力,而仍然保留了生命、健康、自由或财产权;在拥有人们转让的自然权力的国王或主权者是否是社会契约的签约人,是否需要遵守社会契约的规定问题上,霍布斯持否定态度,而洛克持肯定态度;霍布斯否认而洛克肯定人民拥有反抗和革命的权力;在理性王国的政治形式上,霍布斯主张君主专制制度,而洛克主张君主立宪制度。  相似文献   

18.
郭为桂 《东南学术》2004,(1):117-124
霍布斯的"绝对主权"思想至今仍被"误读"为是为专制主义张目.但只要深入到他写作的时代背景和他的逻辑体系中就会发现,作为一个生活在传统秩序解体、新秩序尚未建立的社会转型期的思想家,霍布斯的理论跨出了现代人类政治生活决定性的一步,是新秩序伟大的建构者.他所建构的新秩序理论根基--绝对主权,虽然未能满足现代人的所有需要,但仍未被超越.  相似文献   

19.
浅析霍布斯的国家起源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起源问题是契约论思想家构建理论大厦的逻辑基础,作为契约论思想家的重要代表,霍布斯的国家起源理论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霍布斯从个人安全出发,构建起整套理论体系,最后得出了专制的结论。其社会契约学说改变了政治哲学的思维逻辑,探讨了一个应然的国家何以可能,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是,其理论也存在很多缺陷。  相似文献   

20.
人类政治社会的起源和走向是政治哲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近代契约论思想家在自然状态与国家的两分中阐释政治社会。霍布斯政治社会理论的核心价值是政治秩序,其中既有专制主义、极权主义的倾向,又有自由主义的火花,且前者占主导。洛克认为,国家是人民自由契约的产物,任何人都不能游离于社会契约之外,人的生命、自由和财产权不可侵犯。卢梭的政治社会理论极富开创性,也颇具争议性,卢梭坚持主权在民,同时又赋予主权者以绝对权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