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新保守主义与冷战后美国对外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保守主义是美国当代政治思想流派中最活跃也最危险的一支,对冷战后美国外交决策包括对华政策产生了诸多消极影响。尽管新保守主义重视实力、强调意识形态的外交理念本身具有明显的内在逻辑错误和致命缺陷,但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新保守主义仍会对美国外交决策和外交实践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
公共舆论对美国外交决策没有显著的影响。美国外交的这一反民主特性有需求和供给两方面的原因:在公众需求方面,大多数公众既对外交事务不感兴趣,也缺乏相应的知识储备,结果很容易受到领袖政治倾向的影响;在政治供给方面,美国公众被制度性地排除在危机决策和许多安全性非危机决策之外。不仅如此,政治家还通过控制信息来源来左右公众舆论,更重要的是,美国的政党和选举制度决定了政治家并不需要所有选民的支持。  相似文献   

3.
贾德忠 《国际论坛》2015,(3):44-49,80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东南亚国家是中国的重要外交方向,其中政党外交发挥着特殊作用。本文回顾了毛泽东时期、邓小平时期、后冷战时期中国对东南亚政党外交的历史得失,从中国的特殊政治制度、中共的意识形态和历史条件、东南亚国家特殊政党政治生态、中国和东南亚国家的复杂关系等方面分析了中国开展对东南亚国家政党外交的基本政治条件,并从政治观念与国家利益、政党外交与政府外交、制度化途径与领袖魅力等三组平衡关系出发对中国同东南亚的政党外交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美国政党体制的衰落在二战以后逐渐加剧,并影响到美国经济、政治、外交及社会生活各个层面.本文对美国政治的这一新变化进行了探讨,揭示了美国政党体制衰落的具体原因,分析了关于美国政党体制的各种改革建议,阐明了美国政党体制变革的复杂进程.  相似文献   

5.
二战以来,美国对中东政策历经冷战、海湾战争以及伊拉克战争三个分水岭。影响美国中东政策的因素除了基本的战略、政治和经济利益外,还与美国的国家利益、政党外交理念、国内利益集团以及美国与大国的关系、与穆斯林世界的关系都有着紧密联系,是一个合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随着政党政治的普及,政党外交作为国家总体外交的一部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得到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政党的广泛认同。国际形势、经济全球化、政党发展的自身逻辑、不同时期的不同身份、中国共产党的国际视野与宽广胸怀、国家总体外交策略等是影响中国政党外交的主要变量。其中中国共产党的国际视野与宽广胸怀在政党外交,特别是在政党外交政策制定过程中起着更为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影响一国政府外交的因素,有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多种因素,国家的性质决定着政府外交的内容、方向;政治制度影响政府外交的性质;政党左右本国的政府外交;国际政治对政府外交产生重大影响;民意对政府外交产生着越来越大的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考察影响美国外交决策的国内因素,有利于更好地了解美国外交政策,把握其发展趋势。本文试图从美国外交思想传统、决策机构、国家利益和决策人四方面来审视影响美国外交决策的国内因素。  相似文献   

9.
外交决策在外交工作中起着核心和大脑的作用 ,对外交工作起着指挥部的作用。当代中国外交决策机构由最高决策机构和行政决策机构两个层次来决定外交路线和方针及重大、一般和偶发外交事件的处理。影响中国外交决策的主要因素有 :中国根本的国家利益、国际大背景和趋势、国内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影响 ,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地缘、民族历史、宗教文化等因素 ,新中国成立 50年的外交决策成绩是令人瞩目的 ,它保证了国家的成长、壮大 ,避免大规模战争的伤害 ,促进了国家经济和各方面建设和发展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和地位  相似文献   

10.
朴槿惠执政以来,韩国政府东北亚外交战略出现了显著变化,深化韩美战略同盟关系、探寻韩朝关系"新路径"、推进韩国与中俄战略合作、策略性"制冷"对日外交是其战略调整的突出表现。此项调整主要受国际体系、国家和决策者三个层次性动因的综合影响:东北亚地区权力结构的渐变、信任性国际机制的缺失、韩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发展现状、国家利益的现实需求、国家行为的舆论驱动、朴槿惠决策集团的外交理念及朴槿惠个人的文化情结等因素共同制约着韩国政府东北亚外交战略的最终指向。总体来看,朴槿惠政府正在探寻韩国东北亚外交的"黄金分割点",以使韩国获取更多的政治、经济及安全利益,其对东北亚地区尤其是中国产生的影响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1.
试论新中国外交政策演变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演变有其自身的特点。战后国际形势和中国革命历程决定了对意识形态的倚重 ,随着我国外交理念的日趋成熟 ,最终实现了从意识形态到国家利益的转变 ;与意识形态相联系 ,中国外交一直注重政治利益而忽视经济利益 ,改革开放后 ,邓小平外交战略思想强调经济利益 ,把国家安全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中国外交对国际法的影响有一个由小到大、由单向努力到良性互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国家形象的传播渠道是多层次多维度的。在复杂多元的国际传播环境下,利用大众传媒及国家政治和民间的各种外交行为来掌握我国在国际传播中的主动权,对构建我国的国家形象有重要意义。全国人大对外交往已形成了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的对外交往格局,成为传播我国国家形象的重要渠道之一,为国家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民意基础和社会基础,充实了新的内容。文章首先论述了议会外交对构建国家形象的意义,接着对全国人大对外交往中的媒体策略及其对外交往的状况进行了分析,随后分析了全国人大对外交往与传播对构建我国的国家形象起到的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提出需要不断加强全国人大对外交往与对外传播,为我国改革开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及构建"民主、开放、文明、负责任"的良好的国家形象服务。  相似文献   

13.
美国外交理念中使命感的宗教根基源于殖民地时期的清教传统.宗教的使命感与美国社会独特的政治理念相结合,促使宗教使命感日益世俗化. 使命感对美国外交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它使美国外交在理念上具有一种追求价值观的特点; 它使美国把追求普世的价值观理念作为国家利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实践中造成了美国外交的矛盾性.  相似文献   

14.
苏联解体后,作为对向西方“一边倒”外交和“休克疗法”式激进改革的反应,具有强烈地缘政治倾向的欧亚主义思潮很快在俄罗斯社会重新兴起,并在政治、社会,特别是外交领域产生了很大影响。现代欧亚主义以转型以来俄罗斯势力衰落与艰难转型为背景,以恢复俄罗斯在全球格局中的大国地位为宗旨,努力探索本土传统及地缘空间特征影响下俄罗斯的发展方向。针对俄罗斯在欧亚大陆的目标及与此相适应的战略,现代欧亚主义者的构想大致可以分为激进派、文明派和稳定派三种。  相似文献   

15.
网络外交:美国公共外交的一件新式武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催生了网络外交,作为一种新的公共外交形式,它改变了人们对主权、权力的传统认识,给国际关系带来了复合性的影响。网络外交已发展成为美国施展公共外交的一件新式武器,美国政府极力谋求通过网络外交去影响和引导外国公众,欲在提升其外交软实力的同时实现其外交硬目标,旨在展现其"巧实力"进而增进美国的国家利益。然而,如果美国政府不认真反思并彻底摈弃其霸权主义思维与单边主义行径,网络外交也势将难以发挥其能动的公共外交效用。  相似文献   

16.
援助外交     
援助外交是外交的特殊形式,是主权国家的政治行为。它包括通过外交渠道争取或实施援助,以及通过援助实施外交政策两个方面的内容。援助外交不仅受国际和国内环境的影响,也受一个国家意识形态、指导思想和总体外交政策的影响。冷战结束以后的援助外交在保持其政治本质的基础上,在内容上以经济援助为主,在形式和援助渠道上以多边援助为主,在目标上人道主义援助越来越突出。  相似文献   

17.
我国公共外交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初步厘定公共外交概念的基础上,对公共外交的地位、作用和我国公共外交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就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政府外交是一个国家对外交往的最主要、最具权威的外交形式,这一重要形式理所当然地应成为重点研究对象。然而,长期以来理论界分别在政府与外交方面的研究成果累累,但鲜见把政府外交作为专门对象来加以研究,为此,对政府外交的研究现状从学科、人们对外交的研究、外交的类型等层面分析了人们在政府外交研究方面的不足,由政府外交研究现状存在的不足出发,向学界呼吁加强政府外交研究。  相似文献   

19.
各国在其外交中表现出不同的政治价值取向和行为取向,这与其政治文化资源的差异直接相关.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国人逐渐培育起对自己国家地位的认知,也相应形成了发展与他国关系的理念和价值观,这些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中国人发展对外关系时的思维和行为.在中国丰厚的政治文化遗产中,影响中国人外交思维与实践的政治文化内容是有其独特内涵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