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过去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党内民主生活不健全,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遭到破坏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林彪、"四人帮"从根本上颠倒和篡改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群众、阶级、政党、领袖之间关系的学说.他们凭借权力意志,制造了一场"造神"运动.正是在这种现代迷信到处充斥的气氛中,无产阶级领袖人物的崇高威望竟成了他们平步青云,大摇大摆地钻进党和国家的心脏,实现篡党窃国阴谋的"护身符";他们甚至可以借用革命导师的片言只语,作为建立封建法西斯专政的"理论依据".于是,历史唯物主义关于正确认识和对待无产阶级领袖人物的基本常识,也变成了人们谈虎色变的"禁区".其流毒之深,危害之烈,在我党历史上是罕见的.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即使是在打倒了"四人帮"后,一些同志对这一问题仍然望而生畏,不敢拨乱反正;有的甚至坚持"护  相似文献   

2.
最近一个时期学术界对无产阶级贫困化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对当前资本主义国家存在着无产阶级相对贫困化,大家认识一致,没有疑义。但是否存在着无产阶级绝对贫困化,则意见分歧,已成为讲授和学习政治经济学中一大疑难问题,很有必要深入探讨。从前一个时期对无产阶级绝对贫困化的争论意见看,大体上可作如下的概括:有的同志认为马克思没有提出过无产阶级绝对贫困化的范畴,但实际上讲到了无产阶级绝对贫困化,不过马克思没有把它作为一个规律来论述;有的同志则认为它是个经济规律决不是有时才出现的现象;还有的同志对无产阶级绝对贫困化的含义存在有各种不同理解。这些  相似文献   

3.
<正> 文艺界在关于文艺与政治关系的讨论中,不少人认为,“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口号“不科学”,是多年来文艺出现许多弊病的“根源”,现在不要再提“文艺为政治服务”了。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的这一基本原则问题,我们必须持慎重态度,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研究,不能轻易地否定。我以为,“文艺为政治服务”这一科学的、正确的理论,过去适用,现在也没有过时,革命文艺仍然要坚持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相似文献   

4.
统一战线是否包括无产阶级自身的统一?这是统战理论中不能回避、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此,学术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认为工人阶级内部也有统一战线的同志,引经据典,强调革命导师早有此说;持相反观点的同志,又对前者的引证进行了若干辩析,以证明对方曲解了革命导师们的原意。笔者认为,要对这个问题作出有说服力的回  相似文献   

5.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恩格斯曾把唯物史观称为自己世界观的“核心问题”,列宁把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比作“一块整钢”,毛泽东同志认为“唯物史观是吾党的哲学根据”.然而,长期来,哲学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理论来源问题上,只讲辩证唯物主义产生的理论来源,不谈历史唯物主义产生的理论来源,给人们造成这样的印象:似乎唯物史观的产生没有它的理论来源,是从“空地”上建立起来的.显然,这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发展规律的.列宁说得好:“哲学史和社会科学史已经十分清楚地表明:在马克思主义里绝没有与‘宗派主义’相似的东西,  相似文献   

6.
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同时也是一部马克思主义者的成长史.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这样的过程必然包含着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成长.马克思主义和无产阶级政党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过程就是为马克思主义和无产阶级政党赢得青年,并赢得未来的过程.王向阳同志的专著《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很好地研究了这方面的问题. 本书主要内容和特点是: 一、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视角,围绕着接班人培养这一重大命题进行探究 自马克思主义和无产阶级政党诞生以来,无产阶级革命导师们对于接班人培养给予了接续关注.把推进革命事业的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历来是马克思主义者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7.
霍耐特的承认理论及其基础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霍耐特的承认理论长期以来被当作道德决定论,很多学者刻意从社会心理层面上对这个理论加以诟病,认为这非但不能准确解释再分配问题,也不能对理论自身的合理性做出恰当的辩护,甚至也远离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这些解读往往是把霍耐特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忽视了,只是在他的承认理论的道德语法层面做分析,而没有从他青年时期的唯物史观中找寻承认理论的理论基础。这个基础集中反映在对"劳动"的批判分析上,而对此的研究也与"否定性"这个概念紧密相关,但霍耐特的创新之处在于,他结合了当代社会学和政治学的最新进展,试图从当代视角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劳动"概念进行哲学人类学的重构,进而为人从物化劳动中的解放奠定坚实的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8.
当前流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谈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关系时,一般都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里的运用。《辞海·历史唯物主义》写道: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不可分割的部分。马克思、恩格斯亲自参加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把辩证唯物主义运用到社会历史领域,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①这似乎已成公认的定论。姑且不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究竟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国内学术界在对<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哲学地位的认识上存在着一个误区,好像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形态>中只是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而没有创立"唯物主义辩证法",甚至认为只有"历史唯物主义"才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新哲学.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其根本原因就在受到传统哲学把"两个对子"作为哲学评价标准的...  相似文献   

10.
区别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什么?长期以来学术界没有分歧,都认为应以领导权属于谁为标志,即革命的领导权是否属于无产阶级。刘永明同志对此提出异议,他在《试论区别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以下简称《试论标志》)一文中说:“这种说法并不严谨,也与毛泽东、周恩来等同志当年对于有关问题的论述不尽一致”;因而“试图在理论上有所突破”,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不能将是否由无产阶级领导作为区别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根本标志应该是:“看中国民主革命是否完全由资产阶级领导,或  相似文献   

11.
南斯拉夫科索沃科学艺术院院士、科索沃大学校长、哲学系社会学教授、南斯拉夫社会学协会副主席哈伊莱丁·霍查(Hajredin Hoxha)同志最近应中国社科院邀请访华,在沪期间与上海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进行了座谈,介绍了南斯拉夫社会学的发展过程和现状。霍查同志说,第二次大战前南斯拉夫的社会学已有一定的发展。战后,由于受到苏联的影响而一度停止了对社会学的研究,当时只在大学的文科系研究历史唯物主义。1950年开始实行“自  相似文献   

12.
<正> 马克思说:“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劳动创造了美”.这是美学史上崭新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美学观.它向人们昭示,美是与人类自觉、有目的和能动的社会实践相联系的.毛泽东同志,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美学原则,卓有成效地解决文艺创作和无产阶级文艺发展的一系列问题.《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致杨绍萱、齐燕铭》和《致陈毅》等光辉论著,就是马克思主义美学与包括毛泽东同志的艺术实践在  相似文献   

13.
在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的讨论中,争论的焦点是绝对贫困化问题。有的同志认为无产阶级绝对贫困化趋势具有普遍性和现实性,绝对存在于相对之中。有的同志还认为,绝对贫困化不能离开相对贫困化而存在,在相对贫困化中也包含着绝对贫困化。我认为这种看法不妥。因为他们把无产阶级贫困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以下简称“两性”)与无产阶级绝  相似文献   

14.
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早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减负"应避免两种倾向一种是对"减负"持怀疑态度,担心"减负"会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导致学生学习质量下降;另外一种是对"减负"的片面理解,认为"减负"就是不留家庭作业、不考试,学生没有任何负担.教育者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作指导,遵循一定的心理科学和教育科学规律,只有这样"减负"才能真正见成效.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在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讨论中,有的同志认为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起点是人,有的认为是生产劳动,有的认为是经济基础,有的认为是实践,不一而足。对于社会存在是否包括政权法律制度等等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总之,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起点到理论体系各个方面都提出了许多问题,对改进现在通行的历史唯物主义教材中所存在的缺点,发表了许多不同的看法。但是对于“社会”这个范畴如何理解,还没有引起足够的注意,而这个问题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一系列问题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往往由于对“社会”这个范畴理解不同,对于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起点、基本问题、基本范畴、理论体系等一系列问题,都可能产生异议,因此,重新考察一下马克思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对于许多问题的解决是有所帮助的。  相似文献   

16.
基于俞吾金先生《意识形态论》的启示,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与其意识形态理论始终是同一过程的两个侧面.马克思在早期通过对宗教拜物教、费尔巴啥的类本质拜物教和黑格尔的概念拜物教的批判,揭开了笼罩在历史现实之上的虚幻面纱,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真实的历史前提.历史唯物主义创立之后,马克思从对宗教和形而上学的批判转向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通过对商品拜物教、金钱拜物教、资本拜物教的批判,历史唯物主义转变为现代性诊断和批判理论,因而使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质内容得以真正的展开.马克思逝世之后,历史唯物主义一度被曲解为庸俗进化论或实证社会学,意识形态问题也随之边缘化.从卢卡奇到哈贝马斯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传统,在批判实证主义的基础上恢复了意识形态理论在历史唯物主义中的核心地位.当代马克思主义者提出的制度拜物教、生产拜物教和技术拜物教理论不仅丰富了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也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同志是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在长期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毛泽东同志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运用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全部工作,形成了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他论述中国革命战争问题的重要著作,提供了在实践中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最光辉的范例.”  相似文献   

18.
将卢卡奇与施特劳斯之间的“对话”梳理出来,对于回应施特劳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卢卡奇将历史方法视为哲学的根本方法,这就势必导致对永恒事物的消解,对特殊处境的强调、对进步观念的信仰的历史主义.而历史主义在施特劳斯看来是一种相对主义,一种对文明拒斥的虚无主义;但卢卡奇认为,历史唯物主义虽然是一种相对主义,但并不具有虚无主义性质.施特劳斯认为历史唯物主义会导致一种虚无主义的结果,即只关注物质的生产和需求,忽视道德价值的末人社会;这实际上混淆了卢卡奇对阶级意识与阶级实际心理的区分,无产阶级意识必然包含道德.所以,共产主义社会并不注定是虚无主义的.  相似文献   

19.
工人阶级的绝对贫困化不是经济规律吗?关于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绝对贫困化问题.蒋学模同志认为"绝对贫困化"不是一个经济规律,而仅仅是一个时而出现,时而又不存在的经济现象.为这个论点作证的主要根据是:当代帝国主义国家中,工人群众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这是一个事实,但由此是否能说"绝对贫困化"不是一条经济规律了呢?我认为不能.虽然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没有直接地使用"绝对贫困化"这个概念,但是马克思在论述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时所指出的"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另一极是贫困的积累"的经济规律中包含有"绝对贫困化"这一内容.当然,绝对贫困化究竟是不是一个经济规律,也不在于马克思是否说过,而在  相似文献   

20.
从一九八○年以来,我国的法学理论界和司法界围绕要不要执行党中央提出的“从重从快”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的方针,产生了一场颇为激烈的争论,直到今天人们的认识也没有完全统一。持反对意见的同志认为,在法律不完备的时候,根据刑事政策适用刑罚是无可非议的,但有法可依以后,就要严格依照法律,不能受刑事政策的影响,否则就是执法不严,以致造成历史上曾经发生的冤假错案;持赞成意见的同志认为,有法可依以后,刑罚的适用当然要严格依法,但也必须接受刑事政策的指导。笔者认为,这场争论的实质,是在有法可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