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爱华 《山西老年》2013,(11):50-50
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早期启蒙者,李叔同一生从事各种艺术活动,涉猎文学、音乐、美术、戏剧、金石、书法等各个领域,以其无上的智慧和卓越的才华取得了辉煌的艺术成就。而当他阅尽人间的繁华和沧桑后,义无反顾地遁入空门,使人们对他的传奇人生更增添了想要探究的欲望。18岁那年,母亲作主,为他娶了妻子。他没有抗拒,因为他是个孝子。但他与妻子没有什么共同语言,感情也不深。  相似文献   

2.
李叔同是中国近代富有传奇性的人物,他悟性极高,造诣非凡,涉猎诸多领域,成就斐然。一直以来,人们津津乐道于他在音乐、美术和教育等方面的诸多成就,却往往忽略了他在翻译领域的建树。其实,李叔同一生曾经多次与翻译结缘,他翻译的《法学门径书》和《国际私法》在当时中国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弘一法师是中国近代佛教史上的传奇人物,在律学、诗词、书画领域贡献至鉅.他直探佛教本源将信仰落实于实践,表现在生死观方面,他了悟佛教生死观的本质,突破明清以来追求死后世界的已经变异的世俗化的佛教生死观,以"了生脱死"为旨归,直指生命的超越;他外依于律学,精研行持,内归心于净土,以净土修行为证道途径;最终由安然离世实证了自己的生死观,成为后人的楷模.  相似文献   

4.
李叔同的<送别>,全从古代诗词中采撷词句意象,以离情为意脉,进行整合,成功地创作了这首意象丰富、意蕴深厚浑融、意境清远凄美的歌词.考索其词句意象之源和传统意蕴,并关注其整合的成功,能得到文学之继承与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李叔同先生作为中国近代艺术教育的先驱,其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艺苑拓荒,以美淑世,美育促进德育;人格感化,身体力行,身教重于言教;多才多艺,学行兼顾,教师须渊博而专精等三个方面。深入探讨李叔同先生的艺术教育思想,对加强和完善当代素质教育不无借鉴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本世纪20年代以来我国各界对李叔同——弘一大师歌曲研究历程的简略回顾,指出其成就与不足,强调为了使现有成果能更好地在下一个世纪发挥应有作用.必须高度重视第一手资料和相应资料的科学性、真实性,尽量避免以讹传讹现象。本文还在李叔同歌曲研究思想方法、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李叔同的人生选择有其自身文化定位和特定时代背景下的生活轨迹,然而也不能忽视其与同类文化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夏丐尊、马一浮就是其中两位对他有重要影响的两个人物。寻绎李叔同与夏丐尊、马一浮的交游历程.有助于李叔同研究的深入和全面把握。  相似文献   

8.
以时间为序,从李叔同少年在津时期、在沪和留学时期、杭州任教时期到出家为僧时期,观照李叔同一生的诗词创作道路,分析每一阶段创作内容风格及影响。李叔同一生诗词创作轨迹反映其心路历程,其诗词创作贡献不可磨灭,对当时和后世影响积极而深远。  相似文献   

9.
人文教养,作为行为过程,是指一种教育方式;作为行为结果,则是指一种存在状态,即人所具有的人文教养品质。人文教养是李叔同的人生追求,更是李叔同艺术教育思想的核心,同时也是近现代中国文化建设和教育改革的主题之一。探寻李叔同的艺术教育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人文教养,作为行为过程,是指一种教育方式;作为行为结果,则是指一种存在状态,即人所具有的人文教养品质。人文教养是李叔同的人生追求,更是李叔同艺术教育思想的核心,同时也是近现代中国文化建设和教育改革的主题之一。探寻李叔同的艺术教育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李叔同是中国近代著名的音乐家、书法家与教育家。他的学堂乐歌对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艺术特色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彰显了浓厚的民族特色;二是具有简洁流畅的音乐风格;三是体现了深邃淡雅的审美意境;四是开创了合唱的先河。而李叔同的"先器识而后文艺"、"以学生为本"等音乐教育理念,也对当今实施的素质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从李叔同的主要艺术经历及其各时期歌词作品入手,按不同风格将其歌词创作大致划分为三个时期,并对各个时期的歌词风格进行具体的阐释,归纳出三个时期歌词的总体风格演变:前期雄浑劲健、高古悲慨;中期空灵清奇、幽远飘逸;后期洗炼冲淡、超诣蕴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析李叔同立足儒家根本,经历道家修养,最后皈依佛门的思想进程,以及他的儒、道、佛思想既发展变化又融合互补的现象。足见李叔同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和文化思想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3.
何岸 《源流》2010,(13)
李叔同,1880年生于天津,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前驱,近现代佛教史上杰出的高僧,卓越的艺术家、教育家、思想家、革新家。1901年,李叔同入南洋公学,受业于蔡元培。1905年东渡日本留学,在东京美术学校攻油画,同时学习音乐,并与留日的曾孝谷、欧阳予倩、谢杭白等创办春柳剧社。该社于1907年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李叔同的一生充满了诗意与神秘。他由翩翩浊世佳公子至心忧家国天下的醇厚儒者再至寂寂佛门中戒律精严的苦行僧,诗词曲创作显示了他一生文化性格的流变轨迹。他以名士才情入世,书写着寄寓生命的精神体验;他有着儒家自度度人的济世情怀;遁入空门后,他精研佛学而又普度芸芸众生。其名士才情、大儒风范及出世与入世完美结合的佛学底蕴等文化内涵麇集一身,互相渗透交织,构成了他文化性格的兼容性与复杂性,呈现出独特的人文意蕴与文化魅力,使他在艺术人生中走向澄明之境。  相似文献   

15.
16.
苏曼殊:无法救赎的自我--兼与李叔同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曼殊皈依佛门是由于"壮士"的理想无法实现和"美人"的情意不能解脱之后的一种自我救赎,这种皈依是苏曼殊的一种外部行为,并非一种内在的真诚信仰,因此苏曼殊注定无法救赎自我.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送别·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一书作为语料,分析李叔同韵文的语体风格,探究其风格的形成根源。李叔同韵文音律上多用押韵,词语选择上擅用单音节词、文言词语,句式上常用文言句式和仿骚体、词体,又灵活运用多种辞格,清丽典雅,音律和谐,读来朗朗上口。  相似文献   

18.
<西厢记·长亭送别>通过提炼典型意象,描摹人物心理和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熔铸成了以秋景、别事、愁情为基础的意境美,达到了王国维提出的"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之标准,千百年来打动了无数有情人.  相似文献   

19.
牧徐徐 《社区》2014,(20):6-6
世寿所许,定当遵嘱1928年,丰子恺为祝贺恩师李叔同五十寿辰,寄去了自己精心绘制的50幅《护生画集》。李叔同非常高兴,很快为画集配上了文字,并回信嘱咐丰子恺,希望他能将此画集续下去,在自己六十到一百岁大寿时,能够分别再收到画集第2-6集。丰子恺随即回信——世寿所许,定当遵嘱!  相似文献   

20.
《五百梵志经》最早为道安所记录,并被认为是一部失译经典。后代经录则多将其认为是中国人所撰的伪经。本文根据日本杏雨书屋所藏敦煌本,认为此经是一部翻译经典,其核心思想源自婆罗门教的古奥义书。在东晋时期由于本经中独特的从无生有的思想,它还曾被本无异宗的代表人物竺法深引为经据。此后本经还被改写作为《百喻经》的序分。改造者似乎受到了佛道论争中关于道和自然关系问题的辩论的影响,而对此经作了一些改动,由此显示佛教对道教的优位性。由此大致可推断这一改编过程可能发生在初唐或此后不久的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