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关于公共行政伦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政治与行政二分说为起点、以官僚制为主要理论模式的传统公共行政过分强调行政的事务性、技术性和价值中立原则。这是传统公共行政模式的效率所在,也正是其缺陷所在。因为公共行政不仅是理性管理的领域,而且是价值追求的领域。为了克服官僚制的缺陷、纠正现代社会广泛存在的伦理失范现象,其根本方法是把价值因素及实质理性引入官僚制,进行公共行政的伦理建设,实现人类社会公共行政的伦理化和道德化。  相似文献   

2.
西方国家政府绩效评估经历了一个由效率导向型评估向结果导向型评估的转型.前者是在传统公共行政范式下,以"政治-行政"二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和理性官僚制为基础的,是坚持传统公共行政"效率中心主义"这一核心价值的产物.后者是以新公共行政和新会共服务理论为基础的,其理论渊源来自于对传统"效率中心主义"及其理论前提的批判,是"新泰勒主义"在政府管理中运用的典范.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价值取向应该结合基本国情和语境,超越西方国家政府绩效评估过程中公平与效率两者的价值交替,结合政府管理创新的根本目标寻求新的定位.  相似文献   

3.
在政治与行政融合的表象下,传统荒政之演进内含官僚制通过构建和完善赈济灾荒的公共行政体系,达致提升荒政的行政效能和表达政治价值诉求的合理化过程.但时至近代,国家能力下降和近代化因素的引入却使其内含的传统公共行政的价值观念受到再审视,甚至发展为对整个官僚制体系遵循的行政规范的全面修正,亦使官僚制自身的演进陷入巨大挑战之中.因此,仅就行政国家成长中的“制度设计”而论,这关涉是否能在“重塑政府与社会关系”或“在社会成长中再造政府”的过程中重新定义政府(国家),使政治和价值问题再度回到公共行政的核心位置.此过程即从官僚制生长的政治、社会、组织与管理背景揭示了中国传统公共行政体制自身具备的变革逻辑.  相似文献   

4.
公共行政的责任与民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以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历史性演变为研究的逻辑起点 ,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公共行政的价值取向将由政府本位向社会本位转变。这样 ,公共行政必须把政治哲学层面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体现在其运作机制和运作过程之中。为此 ,公共行政改革必须着眼于两个方面 :一是政府要强化与其宗旨和职权相对应的责任意识 ,以树立“责任政府”的形象 ;二是推进行政民主 ,以达到公共行政主体与相对人的和谐与合作  相似文献   

5.
西方公共行政价值取向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本文考察了西方公共行政价值取向的历史演变 ,分析了传统公共行政学的“效率至上”的行政价值观 ,新公共行政学以“社会公平”为核心的行政价值观 ,以及新公共管理以“企业化”、“市场化”和公共服务“质量”为核心的行政价值观的利弊得失 ,以期把握西方公共行政和公共行政学的发展规律和走向  相似文献   

6.
美国建国初期,杰斐逊与汉密尔顿围绕着中央与州及地方权力划分、人民参政、弱势行政首长与强势行政首长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从19世纪初到19世纪中期,美国围绕着联邦权与州权发生过多次争论,使公共行政中政治正义与政府效率两大价值之间出现了交替式优先的发展态势。到19世纪中后期,城市化发展与市政管理滞后的矛盾、行政国家的发展与公共管理水平低下的矛盾、政党分肥制与基于功绩的文官制度之间的矛盾,迫切需要提升政府效率价值的地位,政府效率对于政治正义逐渐取得优先地位。美国前公共行政学时期的行政价值争论与变迁,不仅为公共行政学的产生与发展设定了两种公共哲学与方法论基础,而且使得公共行政避免因过分追求单一化的价值而走向极端。  相似文献   

7.
理性官僚与民主政治的张力一直是公共行政学说史上备受关注的重大话题,官僚制的极权主义、信息垄断和专业主义尤其被指责是对民主价值的正面冲击.通过理论界学者为理性官僚制反民主的辩护,我们不难发现,官僚制的“反民主性”实际上根源于它所生长的现代社会困境——“现代性悖论”,而不是官僚体制本身存在反民主的劣根性.本文在分析传统范式的基础上试图找寻平衡矛盾的场域,即民主式的官僚制行政,以契合公共行政的现实需求*,进而为公共行政学的逻辑自洽找到了一个支点.  相似文献   

8.
田耕滋 《江汉论坛》2006,(6):114-117
“中正”是屈原建构其政治思想体系的指导思想。名为“中正”,意味着其政治思想合乎政治规律,同时,也体现了屈原追求唯一合理性的思想方法。这种绝对化的“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使屈原把自己的生命与其所认定的道德价值绝对同一。这种道德与生命的绝对同一就是屈原的人格精神在根本上异于儒家而“过于中庸”之处,也是他在道德责任被剥夺后走向自杀的最根本的内在逻辑力量。  相似文献   

9.
公共政策的根本价值取向:公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莉 《理论界》2006,(9):28-29
公平是评价人与人之间涉及利益分配的社会关系的价值尺度,是平等与效率的协调与制衡,也是现代公共行政所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公共政策的公共性、权威性及合法性等本质蕴涵公平理念;要充分发挥公共政策的功能必须以公平为前提。因此,公平作为公共政策的根本价值取向,是公共政策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后的50多年,我国一直没有独立的现代意义上的公共行政理论,因此,笔者认为,汲取传统公共行政价值的精华和借鉴西方公共行政价值的先进理念,在为人民服务的主导行政价值下,建立以公平、效率、责任、创新为核心的公共行政价值体系是我国公共行政的必然要求和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