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阶级斗争需是理论,理论是为阶级斗争服务的。江青伙同林彪炮制的所谓“塑造工农兵英雄人物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任务”,究竟是个什么理论?它反映的是哪个阶级的世界观?在我党第十一次路线斗争中,“四人邦”是怎样用它来砍杀革命文艺、大搞阴谋  相似文献   

2.
文艺上的修正主义者为了反对无产阶级文艺、反对作家的世界观对创作方法的作用、反对文学的党性原则,拼命鼓吹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他们把这种创作方法说成是完美无缺的,而这种创作方法在若干根本方面则是以资产阶级“人性论”为基础,所宣扬的是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我们并不否认批判现实主义所曾经有过的伟大成就。同样,资产阶级的“人性论”、人道主义本来是历史和阶级斗争的产物,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自也起过不同的作用。但是今天我们用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科学来衡量,我们不能不看到,已经在十九世纪逐渐失去了它原来光辉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对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本人以及对社会是多么地有害。它妨碍了当时的进步的资产阶级作家进一步认识资本主义社会;而在这些作品里所宣扬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对工人群众更起了蒙蔽思想、瓦解斗志的毒害作用。这点我们将在下面作出较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下称“两结合”)在文艺界颇受一些同志的冷遇,反对者不少。有的人认为这个创作方法在理论上不能成立,在创作上也没有真正体现这个方法的作品。有的人认为“两结合”不能真实地反映生活,1958年大跃进时期和“四人帮”横行时期,很多所谓“两结合”的作品,都是瞒  相似文献   

4.
一创作方法是作家反映生活,塑造形象的指导原则和具体方法,当然和作家的思想倾向分不开。世界观不仅决定了作家对现实生活的态度,影响着他的艺术观点,对他采用什么样的创作方法也起着指导作用。但是,我们毕竟不能在世界观和创作方法之间划上等号。创作方法作为作家用艺术形象反映生活的一种手段和工具,具有相对的独立性。面对着丰富多采的社会生活,接受同一世界观指导的作家完全可以选择不同的创作方法进行艺术创  相似文献   

5.
近一、二年来,我国文艺界有不少同志否定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以下简称“两结合”的创作方法)的存在。他们的主要论点是:1、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是两种“绝然对立”,“不能混同”的创作方法,两者是根本“结合”不起来的。2、一种新的创作方法的出现,必须有体现这种新的特质的作品作基础,而“两结合”的提出,没有作品依据,不过是一九五八年我们党在经济工作指导上所犯的“左”的错误在创作方法上的反映。凡按此方法指导创造出来的作品,几乎全是失败之作。  相似文献   

6.
論写真实     
现实主义就是写实主义。它要求作家忠实于客观社会生活,以生活为唯一源泉,从生活实际出发,反映各种社会关系的现象和本质及其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向;它是创作上实事求是精神和唯物论反映论的体现。虽然历史上的现实主义作家没有今天这样的理论自觉,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即:凡是现实主义作家,其世界观都有一定的进步性和革命性,其作品都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所以,我们一向把现实主义作为文学艺术的进步传统,加以继承和发扬。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写出了生活的真实,文艺的多样化就有保证。文艺发展的历史证明,写真实是文艺的教育作用、认识作用、美感作用的基础。今天,我们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使文艺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服务,作家除了要有无产阶级世界观外,在创作方法上就要坚持现实主义的写真实原则。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否定论者认为“两结合”创作方法的提出缺乏创作基础;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不能结合;“两结合”创作方法没有质的规定性这样一些论点加以评驳,强调指出,“两结合”与革命现实主义的区别,在于所着力描绘的“现实”具有不同的特点;“两结合”与革命浪漫主义的区别,则在于所描绘的“理想”具有不同的特点;“两结合”创作方法的基本特征是努力塑造现实与理想高度统一的社会主义“新人”形象。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同志在1958年3月提出的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是对文艺历史上先进创作方法的继承和发展。这一创作方法的产生,有坚实的现实基础和理论基础,它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应当提倡的一种较好的创作方法。但近几年来,有的同志否认这一创作方法的科学性,认为它没有存在的基础,不能成为一种独立的创作方法;其至有的同志还认为它是“左”倾思潮的产物,对社会主义文艺起了很坏的影响。对这种否定“两结合”创作方法的意见,我不能苟同。本文想就这一创作方法产生的基础,谈点浅见。  相似文献   

9.
华主席在五届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提倡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这就给文艺理论和文学批评工作提出了一个迫切的任务:认真总结作家、艺术家运用“两结合”创作方法的成功经验,努力研究“两结合”创作方法的美学特征,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创作开拓道路。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在运用《两结合》创作方法上,为我们提供了成功的经验。特别是小说第二卷的创作,处在“四人邦”疯狂推行文化专制主义的艰难岁月,却能不受其强加于文艺创作的清规戒律的束缚,坚持“两结合”的创作方法,确乎难能可贵。我们有必要就这部尚未完成的小说,对“两结合”创作方法,进行学习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有一首《题西林壁》的哲理诗,开头的两句写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总不同”。观赏庐山奇丽的姿容是这样,立脚点不同,面目就各异。对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创作方法(以下简称“两结合”)的看法又何尝不是如此?视角不同,结论也就迥异。有的认为“两结合”是我们时代唯一正确的创作方法;有的则说“两结合”不科学,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两种意见,相去何远?孰是孰非?以笔者一孔之见,均觉欠客观。  相似文献   

11.
从1940年代初到1970年代后期的工农兵文学,所采用的创作方法不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也不是"两结合"即"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而是"理想化现实主义"。这种创作方法一方面要求作品一定要表现出"将来的光明和希望",另一方面又要求作品集中地、强烈地、典型地体现阶级斗争的形势,呈现分明的阶级阵线和人物鲜明的阶级本质,体现党的阶级政策。"理想化现实主义"具有一定局限性:首先,工农兵文学的急功近利性减弱了其文学性;其次,这一创作方法采用了统一的、规范化的认识和运用,以致造成工农兵文学的趋同化和类型化,如果对其允许有不同的认识和处理,是不会影响文学的多样化的。  相似文献   

12.
周恩来同志在谈到两结合创作方法时,曾经深刻阐明:革命现实主义是基础,革命浪漫主义是主导。大家知道,基础和主导,两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偏废的。 近年来,由于“四人帮”鼓吹所谓“三突出”原则,用以取代两结合创作方法,大搞瞒和骗的阴谋文艺,使文艺的真实性丧失殆尽,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自从批判  相似文献   

13.
文艺是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在阶级社会中,客观存在的社会生活充满着阶级矛盾和斗争,作为社会生活主体的人亦处于一定的阶级地位,因此,文艺这种上层建筑现象就必然具有阶级性。文艺作品阶级性的表现程度不同,有明暗、强弱的区别,不带阶级色彩的文艺作品却是没有的。对于这一点,在理论上,我们队伍中似乎是  相似文献   

14.
有人著文说:十九世纪末浪漫主义“又复活了”,“现代派文艺便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很容易使人误认为:这两者有着内在联系,是本质相似相同的东西,要则都提倡,要则全扬弃。其实,仅从创作方法的角度讲,现代主义与积极浪漫主义、革命浪漫主义只是表面相似而乃本质对立的。在反映生活的原则上分道扬镳创作方法质的规定性分反映生活的原则、方式、手法三个层次。在反映生活的原则上,积极浪漫主义、革命浪漫主义要求作家着重表现精神生活,并以此来反映物质生活;而现代主义则一意开掘主观世界。双方虽有“形似”之处,但各自对主观世界的认识和开掘,在系统、层次、性质上却是截然不同的。因而貌似同路,实则分道扬镳。  相似文献   

15.
近来,人们对毛主席倡导的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有了较多的议论和探讨。严家炎同志的《关于现实和理想的统一——对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一些理解》(《文艺论丛》第二辑)一文,就“两结合”问题,谈了一些看法。鉴于严文的观点有一定代表性,个人又有一些不尽相同的思考。这里,打算谈几点粗浅的意见,兼与严家炎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16.
从当前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来看,要想使我国文艺真正做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真正做到“百花齐放”,必须提倡创作方法多样化。创作方法,就是作家在创作时所遵循的反映现实、表现现实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不同的创作方法,并不在于它们是否反映了现实,而在于它们反映现实的方式和途径不同。事物的本质就是事物内部的矛盾。事物的现象就是事物内部的矛盾斗争的反映。一事物所表现出的许许多多不同的现象,都是这一事物的本质通过不同途径,在不同形态中的表现。不同的创作方法,正是用不同形态的现象,通过不同途径去反映事物的。例如,现实主义比较直接地客观  相似文献   

17.
江青这个野心家、阴谋家,不学无术,厚颜无耻,自封为“文艺革命旗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她欺世盗名,借口总结革命样板戏的创作经验,狂热鼓吹“三突出创作原则”。偷换概念,贩卖黑货,妄图以此篡改毛主席关于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所谓“三突出创作原则”,是“四人帮”篡党夺权的反革命文艺纲领。它在理论上是十分错误的,在实践上是十分有害的,必须给予彻底的揭露和批判。  相似文献   

18.
周扬同志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说:“我们提倡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提倡社会主义文艺表现我们时代的英雄人物,承认正确世界观对文艺创作的指导作用,这些都是对的……我们要提倡我们所认为最好的创作方法,同时更要鼓励创作方法和创作风格的多样化,不应强求一律。”现在,文坛思想活跃,思潮并起,而且又有比较舒缓宽松的环境,各种创作方法正好展开竞赛。钟情于自己创作方法的人们,正可以全力以  相似文献   

19.
一、毛泽东同志提出过“两结合”创作方法吗? 作为高校文科教材的现行的文学理论教科书,无论是《文学的基本原理》(以群主编)、《文学概论》(蔡仪主编),还是《文学理论基础》(十四院校合编),都详细地介绍了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以下简称为“两结合”),并肯定地指出,这是毛泽东同志于一九五八年在成都会议上提出来的。除《文学理论基  相似文献   

20.
创作方法是一种掌握世界的方式。每个时代、每个作家、每个作品运用什么样的创作方法去认识反映生活,又是受着多种因素决定的。这些因素决定着创作方法的性质和基本特征。各种创作方法的区别,往往主要是由于思想和美学内容的区别,是由于以不同的思想和美学观点去把握文艺规律而形成的不同艺术认识反映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