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术界》2004,(3)
崔宜明在《学术月刊》2 0 0 4年第2期撰文《契约关系与诚信》指出,中国道德传统中的诚信本于“天人关系”,以天赋良知为基础,所展开的语境是纵向的义务服从关系。现代诚信本于“契约关系”,所指向者是人、他人,所展开的语境是横向的权利平等关系。现代诚信以社会权利为基础,不是天赋良知的发现和实现,而是实实在在的现实利益,是个人利益的实现。现代诚信建设的基础是观念的变革和建设,核心是信用制度的建设,关键是公信建设。如果政府的权力不受法律和舆论的有效制约和监督,政府官员的腐败得不到有效的遏制,乃至以个人的“政绩”为公共行政目…  相似文献   

2.
契约是社会个体通过自由订立协定而为自己或他人创设权利与义务的一种书面协议,上升为一种社会公共理论后,契约论便成了一种国家理论,它被用来证明政治权威的合法性,或者用来对政治权威施加限制。霍布斯、洛克及卢梭都对社会契约理论作出了重大的理论贡献。在他们的理论中,契约关系已上升为一种法权关系,即契约思想已不仅是停留在私法领域里探讨个人间权利关系的问题,更是在公法领域探寻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的权利义务关系等宪政问题。与西方社会契约论思想家们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不同,中国社会长期处于封建皇权的统治下,老百姓处于无权状态。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确立后,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契约不断涌现。通观历史与现实,近代西方社会契约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有着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3.
布坎南宪政经济理论的思想密码主要包括方法论个人主义、契约主义视角、经济人假设和规则至上。其理论以方法论个人主义为逻辑分析起点,以契约主义为视角,以经济人假设为基石,以规则至上为核心。这些思想密码贯穿布坎南宪政经济理论始终,是打开布坎南宪政经济理论迷宫的钥匙。  相似文献   

4.
契约宪政与社会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契约宪政是近现代社会的根本政治法律制度,是限制政府权力,确保民主政治,充分保障人权和人民主权的基本制度安排。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伟大事业中,宪政之治作为公民与政府之间的宪政契约,成为确立公民与政府之间和谐关系的总契约,同时也成为构建整个社会和谐秩序的最为根本的契约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5.
现代化过程中的“习惯”重建——以梁漱溟为个案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善峰 《东岳论丛》2004,25(5):79-85
作为一种自发的社会秩序 ,习惯是社会制度的基础。在 2 0世纪初期中国知识界的宪政思潮中 ,梁漱溟是较早地从民众习惯和社会结构的关系方面讨论中国政治制度改造的思想家。他认为 ,要将一个缺乏组织系统的文化中国转变为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国家 ,必须从基层的农村社区做起 ,通过乡村建设 ,建立团体组织 ,造成农民参与社会事务的空间 ,培养农民的新型政治习惯 ,以奠定国家现代化的基础。他的理论 ,就是在今天也仍有着方法论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6.
契约关系与诚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道德传统中的诚信本于“天人关系” ,以天赋良知为基础 ,所展开的语境是纵向的义务服从关系。现代诚信本于“契约关系” ,所指向者是人、他人 ,所展开的语境是横向的权利平等关系。现代诚信以社会权利为基础 ,不是天赋良知的发现和实现 ,而是实实在在的现实利益 ,是个人利益的实现。现代诚信建设的基础是观念的变革和建设 ,核心是信用制度的建设 ,关键是公信建设。所以 ,现代诚信建设的基本任务是根据公民的平等的社会权利建构起相应的社会制度 ,并努力促进所有的社会公共机构在尊重公民社会权利的基础上实践其保障公民社会权利的公共职能。  相似文献   

7.
现代宪政的转型是从传统的消极宪政向积极宪政的转型,这种转型的理论背景是自由主义哲学基础--个人主义的嬗变,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自由理念的转型.现代宪政观的建立以新个人主义和积极自由观为价值基础.积极宪政突破了有限政府的职能模式,为解决现代社会权利与利益分配的不平等作出了新的抉择.  相似文献   

8.
崔寒玉 《东岳论丛》2022,(10):97-104
阿尔特胡修斯作为人民主权学说以及联邦主义思想的初创者,他对近代西方政治与法律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但其国家理论却没能得到足够的重视。人民主权、契约与联邦主义是阿尔特胡修斯国家理论的三个核心要素,基于对三者逻辑关系的阐述,阿尔特胡修斯修正了博丹的主权理论;他结合“共生关系”理念,为人民主权下的现代国家建立了稳固的政制基础。阿尔特胡修斯的国家理论捍卫了人民的主权,其双重契约建构了现代民族国家的法治基础,为现代公法理论框架的建构作出了突出贡献。阿尔特胡修斯是近代人民主权与法治思想的先驱,其国家理论是深入理解现代公法框架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政府诚信问题日益凸显。文章在分析政府诚信状况及法理基础上,结合我国政府诚信法律和制度保障所做的工作及其效果评价,比较外国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提出了建立与完善我国政府诚信建设的具体途径:落实宪政理念,严格依法行政,树立"契约政府"意识,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评议考核机制,转变政府职能等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构建和谐社会视域下,探讨了当代大学生公民道德诚信的内涵、社会功能。首先,通过对传统诚信思想的现代转型思考,指出现代公民社会所要求的诚信应该是普遍信任、契约信用和理性诚信的统一。其次,分析了诚信作为构建和谐社会道德基础的社会功能,指出和谐社会公民道德内涵中的诚信规范既是对做人的一种德性要求,又是对社会各种利益关系的机制保证。  相似文献   

11.
在“国家—社会”理论视野中的中国现代国家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致力于建构的现代国家形态是宪政中国。但理解宪政中国的理论进路,不是单纯的国家理论所可奏效,而必须在国家-社会的理论视野中才能确立起恰当的理论视角。在这一理论视野中,国家受到规范化力量的限定;社会优先于国家存在,在接受国家法治化治理的基础上,成为矫正国家权力的有生力量。在国家与社会互动过程中,国家与社会之间相互塑造、相互保障、相互完善、相互纠错,从而保证国家健康地运行在宪政法治的轨道上,社会理性地遵循自主、自治与自律的行动逻辑,两者构成规范的现代国家形态。这样的国家结构状态,成为国家合理建构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12.
经济法有其社会、经济和政治基础。这种基础集中表现为各种思想主张和制度安排。就其社会基础而言核心是个人自由与社会秩序,就其经济基础而言核心是市场调节与国家干预,就其政治基础而言核心是契约自由与人权保障,而上述三者又可进一步归结为自由竞争与秩序调控。在这些基础上形成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即市场竞争关系和宏观调控关系,它由经济法调整,进而构成经济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宪政理论的分析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宪法现象的本体、本质、价值、宪政的实现机制是宪政理论的基本概念范畴。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分离和互动的关系模式及其法权要求,要通过一定的机制上升为国家的最高政治意志,并进而成为宪法意志,这就需要通过社会契约的理论预设和程序构架来汇集各个利益集团的利益要求,并在这个意志中介机制中加以沟通、商讨。因之,社会契约意识和程序运作机制就成为宪政理论的一种有效分析范式。  相似文献   

14.
宪政刍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现代西方政治学说和宪政理论中,宪政论的核心是对政治权力进行限制。20世纪90年代,中国法学界对宪政的解读呈现出多种话语。宪政是以良宪为前提,民主为基石,法治为载体,人权实现为宗旨的一种政治理念、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因此,把握宪政的真谛,必须解剖宪政与宪法、民主、法治、人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人本视阈下社会诚信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构建政府诚信体系、企业诚信体系、个人诚信诚信体系,树立全社会的诚信观念,培育以诚信为核心的社会公德,建立完善的现代诚信体系已经刻不容缓。其中政府诚信是我国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关键,企业诚信是我国现代诚信体系建设的重点,个人诚信是我国现代诚信体系建设的基础。它们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我国社会诚信体系。  相似文献   

16.
现代刑事诉讼法律制度有着坚实的文化根基,即人权理念是现代刑事诉讼生态的价值基础,民主宪政是现代刑事诉讼生态的政治基础,市民社会是现代刑事诉讼生态的社会基础,契约精神是现代刑事诉讼生态的思想基础。中国刑事诉讼现代化在不断推进制度改革的同时,应当不断夯实其文化根基。  相似文献   

17.
学术界一般认为孙中山有一套成系统的宪政思想,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孙中山在思考中国问题时确实常常涉及宪政问题,但完整意义上的宪政思想在孙中山那里并不具备,即使是以“宪政”为旨归的民权主义也并未严格遵循宪政理论的内在逻辑。一主权是与国家权力来源及其归属密切相关的政治概念。主权归谁所有,主权在君还是在民,这是近代西方思想家们争论的一个重大问题。孙中山毫无疑问是一位坚定的主权在民论者。早在1894年兴中会成立之时,孙中山就明确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政治宣言,主张以一个美利坚合众国式的民主共和政府…  相似文献   

18.
契约观念的历史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懿德 《东岳论丛》2002,23(4):123-125
历史上的契约观念蕴含着六个维度的含义 :即经济契约观念、政治契约观念、伦理契约观念、法律契约观念、神学契约观念和一般社会哲学意义上的契约观念。其中 ,经济契约观念自然是其他一切契约观念的基础 ,法律的、伦理的和政治的等契约观念在作为政治哲学意义上的契约观念 (即传统社会契约论 )中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伦理契约观念和法律契约观念为政治社会的起源 (即政治契约 )提供伦理依据和合法性基础 (即伦理依据 )。神学契约观念不过是其他契约观念在宗教中的反映。作为社会哲学意义上的契约观念所指的是人类学意义即人类活动论意义上的一般的社会契约理论。一般社会哲学意义上的契约观念未曾在历史上有过自己的独立存在形态 ,而只是通过一些具体的契约理论体现出来 ,主要是通过政治哲学表达出来的 ,并且也是在政治哲学那里获得了自己的系统化并达到了自己的经典形态  相似文献   

19.
论宪政视域中现代行政权的多元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权是现代行政的实质,是国家权力的核心.现代行政权的扩张和泛化呼唤强化对权力的全方位制约.宪政的本质在于制衡国家公共权力,宪政以有限政府和有效政府为逻辑起点,超越传统单一控权模式的局限,建构以权力制衡、权利制约、法律规制、程序控制和社会监控等多维一体的控制行政权的综合体系.  相似文献   

20.
吴海文 《理论界》2006,1(7):172-174
中西方传统诚信道德教育各有不同。在教育目的上,中国人的诚信重在人格信任,目的是加强个人的道德品质,培养“内圣外王”的品格,维护宗法等级制度;西方人的诚信则是一种契约信任,以法律为基础,目的是维护国家利益。在教育内容上,中国人强调对个人进行诚信道德教育,教导人们做人、做事和处世的经验,适用于宗法等级“熟人”社会,重感情、情理;西方人的诚信更多的是法理意义上的,重理性,法理。在知与行的关系上,中国人的诚信强调知与行的统一,但对“失信”行为缺乏社会制约机制;西方人的诚信则重视功利和好处,建立了完备的信用体系。今天,诚信道德的精神实质对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以及对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顺利进展都具有重要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