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先秦儒家理想人格模式论中的人格美理论的基点是,无论人的本性如何,只要通过不断地积极修为,就能够成为道德高尚的圣贤之人。作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均建构了自己的理想人格模式,对我们今天塑造美的人格具有可资借鉴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传入我国,学术界有的同志开始以“需要层次论”“人格三因素论”为参考构架,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想人格”。有的同志认为,中国传统儒家所设计的理想人格是一种“片面道德力量型人格”,它忽视了意志力、道德力在理想人格中的重要地位。这种看法指出了伦理化、政治化的儒家遗留给我们的精神包袱,这种对传统文化的反思,有益于我们在批判继承优秀文化遗产的同时坚持在思想战线上对封建主义的批判。但中国儒家的理想人格设计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儒家有先秦儒家、汉唐儒家、 相似文献
3.
论儒家理想人格及其现代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览历代儒家的伦理思想,可以发现理想人格学说在其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从理想人格的具体模式看,在儒家的伦理思想中,有两类理想人格一直是世人所推崇的:一是圣王人格,一是君子人格。前者是儒家所设定的做人的最高典范,后者是做人的一般范型。圣王人格源于孔孟,发展于荀子及《大学·礼记》,最终完备于宋明理学,形成了由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组成的圣王人格理论。儒家的君子人格作为做人的一般范型,是对圣王人格的补充,君子人格体现在重义轻利的素质、安贫乐道的风范、自强不息的精神、坦荡宽容的品性几个方面。儒家理想人格理论有其积极的现代价值,对于当代社会的人们加强群体合作关系、克服社会危机、解决环境问题,促进人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5.
<正> 源远流长的儒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虽有糟粕但也不乏精华,其理想人格在今天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提高民族心理素质和道德修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仍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 一、儒家理想人格的含义 所谓理想人格,就是人们向自己提出的道德上完美的为人形象,是儒家学说的出发点与归宿。儒家在理想人格的塑造上首先强调人之为人,重视人与禽兽的区别。《论语·乡党》记载:“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马的价格高于奴隶的价格,奴隶是会说话的工具。儒家把奴隶从牲畜的地位提高到人的地位,肯定 相似文献
6.
7.
8.
朱春红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20(5):27-29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文化的主干,对中华民族的心理和精神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对中华民族的心理和文化影响至深。它构建出由“君子”到“圣人”的丰富立体的理想人格模式,并从多方面探讨成人之道的思想,对现代人的人格完善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金维明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26(2):1-2
先秦儒家的主体人格思想贯穿了以“仁”为本的道德主体意识和实践意识,注重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社会。今天研究先秦儒学中的主体人格思想,弘扬主体性伦理精神,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高旭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2013,15(1)
“梅花诗”是元末诗人王冕作品中的奇葩,凝聚了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儒家人格理想.“梅花诗”对儒家人格理想进行了诗意化的艺术塑造,以“梅花人格”为独特意象,既彰显出兼济天下的政治内蕴,又凸显出独善其身的人格诉求.作为儒家“君子”人格的时代折射,“梅花诗”既对儒家传统人格理想有所丰富和发展,又对后世儒家士人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11.
儒家德性人格学说对权利人格的僭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儒家德性人格学说对权利人格的僭越郭洪纪周秦以来,儒家创立了一套完整而缜密的德性人格学说。这种源于农业传统的人格观,把德化人生与政治规范巧妙地融为一体,作为儒家思想与小农文明结合的重要标志,为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和宗法关系提供重要的伦理纲常的保证。但是,... 相似文献
12.
儒家理想人格对现代人格建构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孟子·告子上》云 :“耳目之官 ,不思而蔽于物 ,物交物 ,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 ,思则得之 ,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 ,则其小者弗能夺也。”人是一种能够自做主宰的动物 ,因而人需要有精神生活。一个人如果没有了精神生活 ,没有了精神的支撑 ,就沦为行尸走肉。没有了灵性的行尸走肉 ,只能算是一种“物” ;这种“物”由于丧失了主体性 ,必将被声色利禄等外物所牵引 ,沉溺而不能自拔。现实社会中 ,许许多多的人只知追逐利益和享受 ,不断地在把自己变为一种丧失精神的“物”。寻找精神的家园 ,安顿好自己的心灵 ,是当代人特别是富裕起来的人的当务之急。一个人需要有精神的支撑 ,一个民族更需要有精神的支撑。历史的经验证明 ,没有伟大民族精神支撑的民族 ,是不可能长久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在全球化浪潮一浪高过一浪的今天 ,世界上国家和民族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文明和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兼并日益明显。在西方文明处于强势的现代化和全球化的世界历史进程中 ,中华文明如何振兴和发展 ,中国人在什么样的精神家园里安顿自己的心灵 ,这应当成为每一个中国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中共中央要求全党和全国人民“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这是一个高瞻远瞩的、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号召。 相似文献
13.
中国儒家人格理想简论贺艳秋人格理想是指在特定的国度和时代里,人生目标的终极导向和人的价值的最高评价标准。它所揭示的基本问题是:什么是高尚、完美的人生,怎样能够成为为统治阶级认可、接受,对社会有贡献、有价值的人。人格理想对社会个体的绝大多数都具有或潜在... 相似文献
14.
北宋新儒家以“北宋五子”为代表,他们的美学思想是他们哲学本体论的逻辑展开,体现从天道到人道、从天文到人文、从体到用、体先用后、体用一源的特点。他们认为天道的美决定了人格境界美,而人格境界美又决定了一个人的气象美,人的视听言动、诗歌文章都是气象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5.
近世学者对包拯的研究,大多倾向于其法制思想和人才思想,本文试图对包拯经济改革思想略加剖析,以就教于识者。思想是社会现实的折射,包拯的经济改革思想是北宋封建经济机制运行失调的客观反映。包拯生活的年代(公元999——1062年),正是北宋王朝“积贫”,“积弱局面形成之际。其时,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强化中央集权的种种建制日益暴露出其内在 相似文献
16.
17.
儒家思想的主体是伦理学说,而其伦理学说的核心又是关于理想人格的设计与塑造问题。先秦儒家理想人格作为中国传统哲学中长期居于主导地位的理想人格模式,不仅一直影响着中华民族的人生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而且对于我们今天重塑新的理想人格仍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儒家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一个思想流派,它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伦理.所谓伦理,“伦,犹类也;理,犹分也.” 后世引申为安排部署有秩序的意思.因此,所谓儒家伦理,即指儒家这个思想流派在理论上所安排部署的一种秩序.由于儒家立论的基点是现实的人间世界,对生前死后的彼岸世界持存而不论的态度,所以,在理论上安排部署的秩序则更多地倾向于人间秩序.要安排部署人间秩序,自然得有个标准.在儒家那里,这个标准是两重 相似文献
19.
儒家伦理精神是传统社会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它虽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却包含许多超越时空的合理成份。在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道德文化时,应当珍惜这份珍贵的历史遗产。将合理的因素重新熔铸,进行时代性转换,发挥它应有的整合社会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论儒家人格心理构成--耻辱感的现代转换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宗教与现实生活的张力相对狭小的情况下,儒者人格理想的追求与实现,重要的心理结构之一就是耻辱感.耻辱感是以儒家为主流文化形态的传统中国人的内在精神构成和"反躬修已"的"主观中介".儒家的主流文化地位的被消解,使内在心理结构面临解构危机.在当今多元价值共存的时代,儒者的心理构成的转换与重塑,对于未来文化心理结构的建设,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