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汶川大地震造成了人们生命、财产、精神等许多方面的巨大创伤,对于知识界则突显了灾难教育缺失的现状。作为社会特殊群体的大学生肩负着时代的重托和历史的使命,对其进行灾难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此,本文运用深度个案访谈法,对大学生灾难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反映了学校灾难教育的缺位和社会灾难教育体系的不健全这一突出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大学生灾难教育现状的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从建立系统化的学校灾难教育体系和完善社会灾难教育体系两方面为深入研究大学生灾难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人为本"法则、现代风险社会和灾难教育创新是大学生灾难教育素质化的内在动因,应推进其实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有机统一。责任伦理为大学生灾难教育素质化进行哲学解说和本体论建构,重构灾难教育的理论基底,本文以此为逻辑起点构建大学生灾难教育素质化路径:以观念再造推行生命教育;以后果审视进行责任教育;以典型示范开展道德教育;以情境体验实施技能教育。  相似文献   

3.
灾难所能给予人类的教育,不仅在于技术上为人类提供应对灾难的应急措施和应变能力,增加生存的可能性。更重要的是,它用一种不常见的方式让我们领悟生命的沉重,同时用一种隐晦的方式暗示我们要善待生命。为灾难所开启的对生命的敬畏、爱与责任,奠定了当下教育精神生长的厚重基石。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全国五省市调研数据,考察了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个层面中11种因素对我国大学生灾难生存技能的影响作用。实证研究发现:自我教育、社区教育、媒体教育显著促进我国大学生灾难生存技能的掌握程度;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在促进大学生灾难生存技能水平增长上的应有功能未充分发挥;同时,年龄、家庭经济水平对大学生灾难生存技能的培养具有显著影响作用。在此基础上,从大学生个人、家庭、学校、社区及媒体教育五方面提出提高大学生灾难生存技能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金明译 《百姓生活》2010,(12):60-61
人类生存在这个地球上,经常要面临各种灾难,各种各样的灾难有时候会给一个城市带来灭顶之灾。目前,全世界有数百个这种因为种种灾难而被废弃的城市。以下10座城市,就是由于各种原因被人类抛弃。  相似文献   

6.
人类进化史也是人类战胜灾难的历史,在与灾难抗争前行的过程中,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灾难文化体系,蕴藏着丰富的心理创伤疗愈资源,发展出应对灾后心理创伤的预防机制、缓冲机制、复原与创伤后成长机制。以灾难意识、灾难解释、灾难应对为主的中华独特灾难认知体系预防着心理创伤的发生;灾难发生时,受集体主义价值观深刻影响的社会支持体系,从紧急社会救助、情绪调节模式、仪式供给等方面缓解着灾难的冲击;灾难发生后,理性的言语范式、伦理性记忆策略及灾难叙事模式等灾难文化传递体系进一步增强了个体心理弹性,促进着创伤后的复原与成长。  相似文献   

7.
田野民族志是人类学研究工作的核心,田野情景中的灾难人类学将基于对具体灾难场景中所呈现的环境风险性、人类脆弱性和社会弹韧性的辨析,来就具体地方的灾难应对实践经验进行精准化的总结。坚持整体性的框架分析、过程论的动态考察,以及地方性视角的呈现和转述,灾难人类学的田野民族志研究可就人类社会在可持续性方面所面临的危机挑战和机遇可能进行深刻的反思与呈现。  相似文献   

8.
灾难新闻摄影不仅在灾难新闻报道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与价值,而且透过对灾难的艺术展现,折射出强烈的人文关怀和现实批判。但对广大受众来讲,过分的灾难展示也会破坏受众的正面认知结构,造成人们在灾难面前良知的泯灭与麻木,因此要把握好灾难新闻图片展示的度,以深刻的人文关怀精神为指针,传递与人类休戚相关的重大灾难信息,以达到激发人类良知的社会伦理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9.
灾难教育是预防和减轻灾难的关键环节,灾难教育立法贯彻实是灾难教育施的法律保障。与我国同样为灾难频发国的日本,已经探索出了一条日臻成熟的灾难教育立法道路。日本灾难教育立法实践经验给我国的主要启示是:树立灾难教育法制理念、强化灾难教育立法意识;健全灾难教育立法体系、形塑灾难教育的规范性;严格立法技术、提高灾难教育立法的可操作性;规范立法程序、协调灾难教育立法层次。  相似文献   

10.
从人类脆弱性的辨析到社会弹韧性的营造,当代人类学的灾难研究正经历一个问题意识和研究视野的转型。通过论证如何在营造社会弹韧性的过程中,以在地化策略创建一套灾难应对的瞄准机制、内嵌机制和协力机制,从而于一个可持续的生活世界中化解灾难,本文指出只有积极参与到社会弹韧性机制的营造与可持续生活世界的建设之中,中国人类学的灾难研究才能在明确学理追求的问题意识同时,获得其现实担当的责任抱负。  相似文献   

11.
含有“标记于门而禳解灾难”情节的民间故事在文中被归纳、命名为“灾难禳解”故事。对这类民间故事的叙事结构与表达功能的分析表明 ,“标记于门”是门祭巫术的遗存 ,由巫术到习俗的变迁 ,反映出人类应对灾难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的变化轨迹 ;灾难禳解类型的民间故事便以非历史的方式展现了人们对自身行为的解释渐趋逻辑化的历程  相似文献   

12.
基于全国性问卷调研数据,综合利用ordered probit回归模型和logit回归模型,对我国小学生灾难知识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研究发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媒体教育、自我教育对小学生灾难知识的掌握具有非常显著的正向影响;社区教育具有正向影响作用,但作用机制不具备普遍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当前我国小学生灾难教育主体是家庭、学校、媒体、自我和社区;可以构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媒体教育、自我教育、社区教育"五位一体"、多元联动的小学生灾难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3.
[提要]羌族地区地处龙门山断裂带,地质与气候的复杂性引起频发的灾难,当地居民视灾难为生活常态,并在历史过程中形成了针对不同灾难的应对机制,包括预防机制、预警机制、消解机制等。这些机制内在于地方性知识中,一旦发生某种灾难,羌族地区村落的社会组织便迅即启动,将灾难的危害置于可控范围,并最大限度地避免民众的生命与财产受到严重的影响,从而维持着羌族地区村落社会的平稳运行。当然,村落社会的灾难应对有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一旦灾难范围、时间长度、破坏程度超过村落社会的应对能力与承载极限时,这些应对机制便失去意义。从羌族地区村落社会应对包括2008年汶川大地震在内的诸多灾难中,可以认识到具体场景中的灾难应对机制及其意义。文章在此基础上,分析村落社会与政府机构灾难应对机制的异同,由此探索二者建立共生关系的可能,以期村民今后更加有效地应对灾难。  相似文献   

14.
灾难文学是一种古老的文学形态,灾难主题是中国文学的恒久母题。在灾难的视野里,人类不自觉地以文学的方式抒发淤积的情感,慰藉受伤的心灵。先秦灾难文学体现出对人的关怀、对现实的关注和对人类心灵世界的展示,这些特点成为后世灾难文学的原型,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永恒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摘要]一个世纪以来,国外灾难研究从研究视角和研究特点而言经历了十大转变。这些转变标志着人类社会百年来灾难表现特征与发展趋势的改变,同时也标志着学界理解、分析灾难的深度与广度在不断改变。这些转变趋势的梳理对于中国本土的灾难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人类世地质学以面向未来为特色, 和科幻电影相投契, 可以成为艺术鉴赏的重要参考系."人类世"范畴正发展成为文化时代精神, 和科技发展密切相关.我国科幻电影围绕人类科技如何抵御灾难、人类科技如何引发灾难、人类科技如何陷入灾难等问题进行构思, 相关想象丰富了"人类世"的内容, 而且具备民族特色, 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小学生的灾难教育显得十分必要。基于实地调研的数据,利用Logit回归模型,对影响我国小学生灾难预报的因素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发现,自我教育、学校教育、媒体教育对小学生灾难预报获取渠道有显著影响。据此,文章就如何充分加强小学生防灾意识与提高防灾技能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人类学新近的研究将灾难界定为一个涉及自然或技术环境的、有潜在损害力因子与某一社会和技术生产形成的脆弱条件下的人口复合而成的过程和事件。从这一基本的理解中形成了三个广泛的命题:(1)行为与机构应对范式;(2)社会变迁范式;(3)政治-经济/环境范式。文章聚焦于灾难的脆弱性的历史结构范畴,尤其是就发展中国家的情景,讨论了应用人类学对灾难管理的贡献以及灾难风险的观念与评估研究,还探讨了危害与灾难研究对人类学理论建构的潜在意义,侧重点在于人与环境的关系和社会变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藏彝走廊的自然灾害与灾难应对本土 实践的人类学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彝走廊是一个生态多样、文化多元,同时也是自然灾害频发的民族地区。从灾难的社会属性出发,文章通过考察该地区的自然灾害和灾难应对的本土实践,分析了一些特定的自然灾害作为当地环境系统中的一种常态性特征是如何历史性和结构性地融人人们生活世界的经验图景之中的,并探讨了当地各民族如何在特定的生态环境系统和社会文化体系中如何应对具体的自然灾害风险场景。从而指出,人类学的灾难研究并非只是关注灾害现象和灾难应对本身,更是要理解人们的生活世界在可持续性方面所面临的种种困境、挑战和机遇。  相似文献   

20.
人类学灾难研究的面向与本土实践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回顾人类学灾难研究历程的基础上,讨论了关于灾难的定义,检视了人类学灾难研究的理论和主要面向(兼及社会学).文章从地处5·12汶川大地震中心的S市的田野观察出发,就组织应对、社会互动、宗教仪式、生死哲学与文化适应等方面加以探讨,总结了中国人类学灾难研究的理念及其主要面向,以期对未来应对灾难做好理论准备与行动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