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半农是五四时期新文学的倡导者。他翻译了许多外国的诗歌,也创作过许多优美的新诗。在创作新诗的过程中,他借鉴外国诗歌中的积极因素建构自己的新诗。可以说他的新诗在一定程度上都与他的译诗有一定的联系。借鉴译诗的主题就是这种联系的一个方面。然而翻译界对刘半农的诗歌翻译至今仍鲜有论及。本文探讨刘半年如何利用他译诗的主题建构自己的诗歌主题,以期唤起译界对刘半农诗歌翻译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现代散文诗这朵绚丽多彩、浓郁芬芳的奇葩,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这块沃土上成长并深受人们喜爱的艺术小花。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刘半农首先介绍和倡导散文诗这种新的文学样式,并率先对散文诗进行了成功的创作尝试和辛勤的耕耘。  相似文献   

3.
郑振铎与印度文学的关系源于他对泰戈尔的翻译和介绍.与鲁迅、郭沫若、茅盾等人不同,他对泰戈尔1924年的访华给予了热情的欢迎,并多方面地正面评价了泰戈尔的创作及思想倾向.此后,在国内偏重西方和日本的外国文学评介活动中,他又站在"世界文学"的高度,对印度文学给予了较多的介绍,对印度文化和文学对中国文学艺术的影响做了探讨.而他本人的创作和艺术观也受到了印度文学尤其是泰戈尔的影响,包括他对散文诗和儿童文学的倡导.  相似文献   

4.
一中外散文诗的发展,按刘再复的说法,大致呈现两大基本流向。一是以屠格涅夫、普列什文以及泰戈尔为代表的支脉,着力于“以纯真的感情描写自然与人生”;另一支脉则以波特莱尔、鲁迅以及纪伯伦为代表,“他们的特点是把社会人生的矛盾内容带入诗章,把美丑、善恶、真伪的对抗以及对这种对抗引起的颤栗展示出来”。刘氏认为,这一支脉的“散文诗境界形成美与丑的一种张力场,从而使散文诗的内涵更加深邃”。这两大支脉的代表作家中,中国的鲁迅属于后者。按理说,在鲁迅及其散文诗代表作《野草》的影响下,中国现代散文诗应更有可能偏重于第二支脉的发展;然而纵观自  相似文献   

5.
五四新诗革命是如何受到外国诗歌翻译的影响?当时的翻译者主要选择了泰戈尔、歌德、惠特曼三位诗人进行翻译,目的就是为正在展开的新诗革命寻找理论资源和合法性。徐志摩的征求译诗事件,反映了对翻译实践探索的自觉,更说明了对新诗创作探索的成熟。从他们的翻译实践中,可以知道用中国传统的古体诗去翻译国外的自由体诗,只能是削足适履。这从另一个侧面为新诗革命的白话自由体方向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俄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 ,在他一生的文学创作中 ,都在努力实践着他的美学思想 :把生活提升到理想 ,晚年所创作的《散文诗》 ,以其真挚、简洁、清新、优美的特点而成为这一原则的很好实践。本文将透过这 82首散文诗的部分篇章 ,对屠格涅夫“把生活提升到理想”的美学思想作些探讨 ,希望能在更高层次上把握屠格涅夫散文诗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中国当代作家冯唐因其对《飞鸟集》争议性的翻译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但其翻译选择显示了他与泰戈尔之间思想上的共契。冯唐与泰戈尔的思想联系主要体现在他们对文明与自然的思考,即两人的文明观上。泰戈尔的文明观主要表现在针对个人和针对人类两个向度,他要求在个体和群体的层面克服对权力的迷恋,皈依自然神性。冯唐的文明观主要通过他的小说创作体现出来,他将文明视为同时容纳欲望和仰望自由的存在形态。两位作家文明观的异同集中在对待融通自然和人工智巧的态度上,二者都有着对自然的强烈追求,泰戈尔将其发展为对人工智巧的排斥,冯唐则将其与人工智巧整合为内在统一的整体。泰戈尔与冯唐文明观的分异,源于他们不同的历史时代语境、家庭成长背景和创作本位观念。阐明泰戈尔与冯唐跨越时代和民族的文明观对话,有助于从更深的层面理解泰戈尔的思想体系及其对于当代文化建设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形式、理论、语言、艺术等几方面论述了刘半农对新诗艺术的历史性贡献,充分肯定了刘半农新诗创作的艺术成就,并联系当前的新诗创作实际,探讨了刘半农的诗对新诗艺术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近代中国文学转型的大背景下,刘半农早期的翻译诗歌存在着许多误读,他将抽象的意象具体化、本土化,转换思想内涵,体现出异中求同,在传统诗学与外国诗歌的对观中寻找新的诗歌范式和资源的倾向。早期的译诗经验也影响到他的诗歌创作和文学理论,让他走过了一条从创新白话韵文到发掘本土化民歌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在20世纪20年代文学研究会的问题小说作家群里,最具代表性的应推王统照。他在文学史上被公认为是这时期的“问题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他早期(1921-1924)的翻译文学与创作的问题小说之间的互文性对话关系:从俄罗斯、东欧等弱小国家现实主义作品的翻译中,王统照确立自己创作问题小说的现实主义方向;从对泰戈尔和叶芝等作家作品的译介和研究中形成了“爱”和“美”的理念,用此解决中国当时存在的社会问题;其创作的问题作品,大都可以找到其与外国作家作品之间存在的某种关联。本研究表明,王统照的创作主题、题材和创作手法等,都是通过借鉴诸多外国作家和作品,将其创造性地融入自己的创作中,从而形成了自己的创作特色。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泰戈尔在中国的翻译及研究的状况,揭示作为时局影响产物的泰戈尔翻译如何反映社会问题和民族问题,如何与中国社会进程发生关联。这也进一步显示了国情语境所造成的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以及外国作品改译——为现实服务的译介观(贯穿现代中国译介全过程的一个体现方式)——的必然性。以及关于国外学术界对中国泰戈尔研究的翻译介绍现状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泰戈尔的散文诗有三个特色 :以平淡为美 ,以随意见长 ,以静穆为大。宋诗具有散文诗的特征 ,这提供了对泰戈尔散文诗进行比较研究的契合点。泰戈尔具有浓郁的中国情结 ,他钻研过中国大哲学家的著作和大诗人的作品。泰戈尔的散文诗中包含着中国诗歌的美学品质 ,因而特别容易为中国读者所接受。泰戈尔在文学创作上所取得的成就 ,客观上可以视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一种积极成果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有关鲁迅散文诗的研究已经把注意力从原来思想认识价值为主的研究视点,转向了全方位的审美透视。鲁迅散文诗的屠格涅夫艺术影响的研究,就是从比较美学角度所作的一种开放型的审美分析。屠格涅夫散文诗对鲁迅的影响可以说已被确认。但是这种影响为何会发生,鲁迅是如何采取,又是如何创造的等这些问题,只有探究得具体,才能使鲁迅散文诗的研究进一  相似文献   

14.
如同其它文体一样,散文诗作为一种独立文体,也有自己的美学特征。虽然较之诗歌、戏剧,它显得有点姗姗来迟,是在19世纪中叶之后,才在文坛上正式流传开来。然而,一个多世纪以来,在波特莱尔、屠格涅夫、泰戈尔、鲁迅这样一大批具有世界声誉  相似文献   

15.
郁达夫的小说创作深受屠格涅夫影响,这已成为学界共识。在"零余者"与"多余人"上,在情感基调与创作手法上,郁达夫都主动地向屠格涅夫进行了学习。本文通过对郁达夫早期小说《南迁》对屠格涅夫《罗亭》的借鉴的分析,更加确证了这些观点。  相似文献   

16.
屠格涅夫是郁达夫最早在创作上喜爱的启蒙者,也是郁达夫一生崇拜的和敬仰的领路人。郁达夫不仅翻译了屠格涅夫一些作品,而且多次写文苹介绍、宣扬屠格涅夫。他认为屠氏的作品是他一生中都看不厌的。郁达夫为什么会喜爱屠格涅夫并受其影响呢?第一,生活经历相似。屠格涅夫自幼失去了父亲,母亲是一个专横暴虐的女地主,使他从  相似文献   

17.
翻译文学对"五四"新文学影响深远,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外国诗歌的译介对中国新诗的形成上。从多元系统理论角度来看,处于"五四"翻译文学核心的汉译外国诗歌加速了中国传统诗歌创作模式的瓦解,并对中国文化传统范式的颠覆和新文化系统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胡适、梁实秋、郭沫若等人的新诗创作便与他们的外国诗歌翻译紧密相连。总之,译诗是中国新诗诞生的最大推动力。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的刘半农研究,已经取得令人瞩目的进展。刘半农的生平、思想发展以及在文学革命、新文学创作、语言音律、文化教育、美术摄影、文物考古等多方面的业绩,已经得到系统的研究,并取得全方位的突破。但是,对这样一位在中国新文化史上有着多方面突出建树的文化入一生功过是非的总体评价,至今仍是一个没有得到完满解决的课题,人们仍然习惯予从中国社会革命的视角分析其人,鲁迅在《忆刘半农君》一文中对刘半农所走过道路的简要勾勒,似乎已经成了概括刘半农一生的盖棺论定。建国以后的一些文学史和学术专著,  相似文献   

19.
学术界经常讨论外国诗歌对中国新诗文体以及创作的影响,却往往忽略了处于二者之间的译诗的中介作用.本文从两个层面论述了译诗是外国诗歌影响中国新诗的中介:译诗是外国诗歌影响中国新诗文体的中介;译诗是外国诗歌影响中国新诗创作的中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中国新诗及创作的发展对译诗的促进作用,由此也突出了诗歌翻译与创作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20.
在沈从文和屠格涅夫的笔下,我们可以看到其在描写大自然的美景以及表现美好的人性的同时。均渗透出他们内心深处浓重的悲伤情调,而这种看似相悖的艺术追求是与两位作者的生活经历以及思想性格分不开的。就这一切入点探讨屠格涅夫对沈从文的影响及他们作品中的相似性,以期在比较中进一步扩大沈从文研究的外延,确认其创作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