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解决集中供养率偏低,分散供养五保对象居住、生活条件较差的问题,最近,安徽省宣城市政府决定:从今年起,用两年的时间将对90%的农村五保对象实施集中供养。根据该市制定的敬老院建设规范,到2012年底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达到60%,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泗县民政局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出台的关于从2004年1月1日起全面取消农业税附加的决定,结合泗县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实际,就如何进一步做好取消农业税附加后的五保供养工作进行了精心安排部署。县民政局在协同有关部门制定2004年五保供养标准和筹集五保供养款办法的同时,要求各乡镇要切实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对五保供养对象进行排查和登记造册,详细了解五保供养对象的身体状况、居住和日常生活情况,  相似文献   

3.
一是将无子女、残疾或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赡养、扶养义务人的1598名老年人纳入农村五保供养范围,月发放五保金47万元;全面提升保障补助,使五保集中供养标准达到5050元/人/年、分散供养标准达到3100元/人/年;推行五保档案资料管理新模式,全面规范五保供养人员管理,切实维护好五保供养对象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4.
近日,安徽省淮北市政府决定,调整全市农村五保供养标准。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由每人每年3500元、1500元调整到4000元、1700元。这次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具有两个特点:一是提标幅度大。集中供养标准由每年3500元提高到4000元,增幅为14%,分散供养标准由每1500元提高到1700元,增幅为13%,均超过省政府“十二五”农村五保倍增计划任务;二是五保供养资金筹集发放快,淮北市五保供养标准提高后,各县区高度重视,积极追加财政预算,迅速筹集五保供养资金,并及时通过“一卡通”发放到位。  相似文献   

5.
截至2007年底,全国共有525.7万(492.4万户)农村五保老人享受到了农村五保救济,农村五保分散供养平均标准为1432元/人/年,农村五保集中供养平均标准为1953元/人/年。然而,农村五保供养制度运行至今,依旧存在一些有待进一步深思和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荣超 《社会福利》2013,(1):55-55
之一:资金保障有力。农村五保供养资金纳入县乡财政预算专项保障,由县乡统筹解决五保对象的吃饭、穿衣、居住、医疗、丧葬和敬老院管理经费;之二:推行法人登记。新型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确定后,农村敬老院已由原来的农村集体福利事业单位转变为以政府投资兴办为主的公益性机构,全部登记为法人事业单位;之三:明确管理职责。敬老院安全管理实行院长责任制,与所在乡镇、街道签订预防安全事故责任书,如因工作失职造成安全事故的,将给予严肃处理;之四:发展院办经济。  相似文献   

7.
对孤寡老人实行财政供养。城阳区将农村五保对象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全额享受低保金,并增发专项生活补助。全区集中供养五保对象平均生活水平达到每人每年7000元,散居五保对象供养标准达到每人每年5200元。  相似文献   

8.
在政策层面上,根据国务院《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先后制定了《淮北市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实施办法》,明确救助对象、救助范围、资金来源、发放要求、部门职责等;出台了《淮北市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完成时限、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2011年4月26日,湖北新洲区民政局召开全区民政办主任会议,专题安排部署农村五保供养对象专项清理调查工作。会议要求各街镇场区民政办:首先,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深切领会五保对象专项调查清理工作对解决五保对象民生、促进和谐稳定、规范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0.
《社会福利》2012,(10):61-62
内蒙古阿荣旗贯彻落实新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落实自治区及呼伦贝尔市关于五保供养的相关要求,自2005年开始,按集中供养每人每年1200元,分散供养每人每年800元的标准列入地方财政预算,实行专户管理、分乡核算、专款专用、“一卡通”发放。  相似文献   

11.
五十载,雏梦初现1956年初,中国第一所农村敬老院落成在黑龙江省拜泉县兴华乡长久村,3间泥草房、3名服务员、11位入住村民,开启了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的先河。同年6月,新中国第一项社会保障制度——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经第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1958年底,全国农村享受五保待遇的对象达519万人。1961年,内务部规范了敬老院"自愿参加、勤俭办院、民主管理"的原则。文革期间,五保工作受到冲击,全国敬老院仅7 175所,收养人员10万余人。1982年至1983年底,经全面普查,全国农村五保供养对象295,01万人,90%以上享受了五保供养和社会救济政策。1994年,第一部有关农村社会救助的专门法  相似文献   

12.
正走进安徽省郎溪县建平镇敬老院,漂亮的房屋、干净整洁的大院,98名五保老人在这里幸福地过着晚年生活。据了解,郎溪县现有农村五保户1614人,在敬老院集中供养的有948人,散居供养的有666人。为把农村敬老院真正建成农村五保供养对象颐养天年的幸福家园,并带动整个五保供养工作水平的全面提高,安徽省郎溪县紧扣以  相似文献   

13.
时讯快递     
《社会福利》2011,(1):59-61
全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会议在江西召开2011年12月1日,全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会议在江西省丰城市召开。会议回顾总结了"十一五"期间农村五保供养事业成果经验,对全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4.
陈涛 《社会福利》2013,(12):56-56
近日,宁夏平罗县民政局根据今年自治区10项民生计划为民办30件实事提出的“提高社会救助水平”的要求,为进一步保障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基本生活,解决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冬季取暖问题,按照自治区财政厅《关于发放2013年农村五保对象取暖补贴资金的通知》精神,平罗县政府多方筹措资金,  相似文献   

15.
农村税费改革后,五保供养工作出现许多新情况。如何保障五保对象的生活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笔者认为全面实行集中供养,是在税费改革后从根本上保障五保对象生活的最有效途径。湖北省民政厅经请示省政府同意,决定从今年开始,在全省实施农村五保“福星工程”,计划用3年或更长一点时间,使农村五保户除少数自愿坚持投亲靠戚供养者外,基本实现以乡镇福利院为主体的集中供养。  相似文献   

16.
强化政府责任 改进农村五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进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必须对现行五保供养政策进行大的调整,要有新思路、新观念,要从中国农村的现实出发,实事求是,明确并强化政府在农村五保供养工作中的责任,同时要从完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角度,高度重视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国务院颁布《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标志着农村五保供养工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为做好五保供养工作带来了契机。但是,在现阶段农村五保供养工作还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8.
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做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保障农村五保对象的正常生活,健全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所称五保供养,是指对符合本条例第六条规定的村民,在吃、穿、住、医、葬方面给予的生活照顾和物质帮助。  相似文献   

19.
荣超 《社会福利》2012,(7):55-55
抓落实,老人生活保障到位。江苏省沭阳县把5057名符合五保供养条件的老人全部纳入保障范围,集中供养对象和分散供养对象分别按每人每年3500元、2800元的标准纳入财政预算,并建立自然增长机制。普遍设立尊老金制度,每年发放老龄补贴累计2600万元,受益老人达24.12万人。同时,将五保供养对象优先纳入医疗救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确保各项优惠政策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20.
农村费改税是我国农村财税体制和管理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这项改革涉及到农村五保供养费用的提留和统筹,事关200多万农村五保户的切身利益问题。为此,到山东的淄博、济宁和安徽的巢湖两省的三市,专门就农村费改税课题中的乡镇敬老院和五保供养工作情况进行了调查。两省三市对农村环保栳人供养保障的基本情况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他们对农村五保老人的供养及保障基本上采取了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两种方式相结合的办法,供养的经费来源也基本上统一采取乡镇统筹的办法解决,改变了过去靠村提留解决的方式,保障的水平总起来看是比较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