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艾思奇文集》的一个明显的特点,是既反映了时代的需要和人民的要求,又把马克思哲学用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形式,送给了争取解放的人民大众。 许多青年,把《大众哲学》当作自己的启蒙老师,绝不是偶然的。 ’ 回顾建国三十二年来,我们的哲学工作,大多是贯彻毛泽东同志倡导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和“哲学解放”的思想原则,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思  相似文献   

2.
艾思奇同志的《大众哲学》是我青年时代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本启蒙书,是它激发我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兴趣。我感到它具有两个吸引人的特点:一是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也就是说,理论密切联系实际。它从理论上回答了当时历史条件下广大青年所关心的实际问题,帮助青年懂得道理,又  相似文献   

3.
《艾思奇文集》出版了。在它的第一卷里收进了《大众哲学》一书初版本的全文。这本为人民大众所喜爱的书在帮助人民大众,尤其是帮助青年大众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武器这一点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大众哲学》这本书,实际上是我的一位极好的启蒙老师。三十年代前半期,我是刚从美术专科学校读书出来的一个左派青年。因为犯了“爱国罪”,  相似文献   

4.
我做学生的时候就读了《大众哲学》,尽管年龄相仿,艾思奇是我的老师,我到延安后也曾听了他的课。全国解放后我到北京讨论教材时又同艾思奇同志一起工作了几个月。艾思奇同志为人诚恳,特别对青年关心和爱护。他对一些理论问题钻研得很深、很透彻。我受他的教育很大。  相似文献   

5.
今年3月22日,是我国著名哲学家艾思奇同志逝世20周年.湖北省社联及哲学学会于3月14日在东湖召开纪念座谈会.何定华、彭展、杨锐、柳佑、陶德麟等十余位同志出席会议并发了言.与会同志认为,艾思奇同志是我国一位著名的哲学家,他在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哲学思想方面,做出了显著的成绩.他1934年写的《大众哲学》,对当时以及后来的许多青年、知识分子起了启蒙作用,不少人受这本书的影响,走上了革命道路;在延安整风时期,他的一些文章、报告和著作(包括翻译本)成了当时党的许多干部的  相似文献   

6.
一九八五年二月十六日,广东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与《羊城晚报》理论学术部、《学术研究》、《开拓者》编辑部联合邀请十多位青年哲学工作者,着重座谈了哲学研究如何更好地为改革服务的问题。参加会议的同志认为,改革不仅是当代中国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法宝之一,也是世界性的潮流。改革的伟大实践,给哲学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课题,既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大显身手,又使它得到更大的发展。然而,正如许多同志指出的,当前我国的哲学研究与改革的形势很不适应。主要表现在:哲学内  相似文献   

7.
艾思奇同志的《大众哲学》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最宝贵的一点就是:哲学要努力满足时代的要 求。我们今天向艾思奇同志学习,就要沿着《大众哲学》的方向,努力使自己的哲学理论工作回答时代提出的新问题。 当前我们党和国家正处在拨乱反正、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时期。在这样一个历史时期中,人们在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方面,在观察现实、研究国情和  相似文献   

8.
《艾思奇文集》一卷出版了。这一卷收集了艾思奇同志建国以前的著作。最引人注目的是《大众哲学》。这是令人高兴而深思的。 回想当年,《大众哲学》在国  相似文献   

9.
释张载哲学中所谓神——再论张载的唯物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十年代之初,我曾写过一篇《张横渠的哲学》(载《哲学研究》1955年第1期),论证张载的哲学基本上是唯物论,之后,又和一些同志辩论过张载哲学是否唯物论的问题(俱载《哲学研究》,收入拙著《中国哲学发微》),到现在已经三十来年了。一九七八年应中华书局编辑部之约,为《张载集》的出版写了《关于张载的思想和著作》,由于体例和篇幅的限制,对于张载哲学的许多问题没有进行详细的论证。最近,《成都大学学报》1983年第2期发表了周清泉同志的《张载的哲学思想是唯物的吗?》重新提出张载的哲学思想是唯物论还是唯心论的问题,对于我和任继愈、  相似文献   

10.
在日本帝国主义入侵,国民党政府不肯抵抗,全国人心惶惶,不知所云的时候,艾思奇同志写出《大众哲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指出了中国民族所该遵循的斗争的正确道路。这是艾思奇同志写出《大众哲学》所体现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不久前才从广东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的岗位上退下来,现任省社科联主席、党组书记的张江明同志是一位辛劳和多产的哲学家。从1936年入党算起,他在党的理论阵地上耕耘了整整五十年。1936年和1938年他曾先后任《学生战线》、《青年群》杂志的编辑并撰写文章,比较早就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长期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和参加武装斗争,曾任中心县委书记、省委青年部副部长、小北江特派员。解放后,华南人民文学艺术学院曾聘任他为教授,他还担任过省委党校副校长、副书记兼哲学教研室主任,广东哲学学会会长。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紧紧围绕  相似文献   

12.
国运隆学术兴俞仲达我是1962年《理论与实践》月刊改为《学术研究》双月刊后,到《学术研究》编辑部工作的。当时,任《学术研究》副主编的胡大钧同志,想专职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而在广州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哲学室工作的我,自认不是搞研究的材料,在组织的同...  相似文献   

13.
广州的《学术研究》1989年第2期报道了姜建强同志的应用哲学即“无哲学”的观点。我即撰写了《“应用哲学”即“无哲学”吗?》一文与其商榷,发表在该刊1990年第1期上。拙文发表后,该刊在1990年第4期刊发了吴忠同志《“应用哲学”是哲学吗?》与我商榷。这两篇文章均在1991午《哲学年鉴》列目。由于种种原因,直到1993年我才有幸拜读此文。当  相似文献   

14.
几年来,《哲学研究》、《国内哲学动态》及其它期刊上,发表了不少有关人工智能与哲学问题的文章和发言。其中有些同志提出了电子计算机是“人工认识主体”并能进行思维活动;另一些同志还提出了“人—机系统”、“人—机系统认识主体”等说法。我对此有些不同看法,愿和大家进行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5.
谭嗣同是我国近代哲学史上的一位重要哲学家。在目前关于谭嗣同哲学思想的讨论中,不少同志主张谭嗣同的哲学是唯心主义的,最近发表的张立文同志《论谭嗣同‘仁学’哲学的唯心主义实质》一文(见《江汉学报》一九六四年六月号)也正是表述了这种观点;但也有很多同志认为谭嗣同的哲学是唯物主义的。我认为谭嗣同是中国近代哲学史上的一个进步哲学家,他的哲学思想的基本性质是唯物主义的。这里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同时也就张立文同志的文章谈一些意见,以与张立文同志及其它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一直以来是我党在意识形态工作领域的重要内容。进入新时代,要从社会主义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战略高度来理解、认识、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新大众哲学》在继承《大众哲学》以往优秀品格的基础上,从内容的更新、理论的更新、问题的更新三个方面,又一次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事业的发展。一方面,要看到《新大众哲学》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事业的过程中获得的成功;另一方面,更需要在《新大众哲学》成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反思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传播方式,以此为起点,把握好互联网时代的有利条件,大力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17.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纲领性文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央发出的《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 ,是党中央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部署。《意见》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认识得更加深刻 ,对新世纪新阶段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规律认识得更加深刻。《意见》反映了我们党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最新认识。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毛泽东同志曾指出 ,全党都要注意思想理论工作 ,有计划地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评论家 ,把理论工作搞起来。他还针对轻视哲学社会科学的现象 ,提出要重理不轻文。邓小平同志指出 ,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  相似文献   

18.
天人合一评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观点。十几年前,我曾写过一篇《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的剖析》,发表于《北京大学学报》1985年第一期,对于中国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作了一定的分析,当时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1993年,季羡林同志在《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杂志创刊号上发表了《天人合一新解》,引述了钱穆先生遗作《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赞扬天人合一,于是引起广泛的讨论。许多学人写了关于天人合一的文章,赞扬天人合一者有之,批评天人合一者有之,其中确有许多佳作。这些文章,我未能完全见到。近来我又考虑天人合一的问题,又有一些感想,写出来供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哲学界中,有一些同志主张哲学就是认识论的提法。这个论断,本来是毛泽东同志概括出来的。他说:“什么叫哲学?哲学就是认识论,别的没有”。(转引自《光明日报》1978年9月10日刊登的周培源同志的文章)“哲学就是认识论”的提法,诚然可以继续讨论,但是,认识论问题,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重视,却是哲学动态中显而易见的趋势。我认为,最重要的不在于引用某一论断来确立某种提法,因为在经典著作中也可以找到其它不同的论断,真正有意义的研究工作,应着眼于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分析认识论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哲学概括,是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上成熟的表现,也是保证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不断夺取胜利的旗帜。 毛泽东同志的哲学著作和其它许多包含着丰富哲学思想的著作,从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中,深刻地论述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辩证法和唯物史观。 (一)在认识论方面: 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的最重要的贡献,是发展了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他自己说过,他的第一篇公开发表的哲学著作《实践论》,比他同时的其它哲学著作更重要。马克思、恩格斯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创立了辩证唯物论的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