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一、民间文艺生态比较的意义民间文艺包括民间的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戏剧。各种艺术形式不同,但都是以审美为主要功能的审美文化。人类为适应环境,满足自身本能的和社会的需要而创造种种文化,就像“一张满足社会基本需要互相联系着的网。”(马林诺夫斯基语)为满足人的吃、穿、住、行的需要,人们创造了物质文化;为满足结为群体、组成社会的需要,人们创造了制度文化;为满足人的精神需要,人们创造了精神文化。作为精神文化重要组成部份的文学艺术,是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审美需要,即对形、声、色的审美需要而创造的。人们为满足…  相似文献   

2.
物质主义通常指一种强调物质拥有、社会声望和外在形象重要性的个体价值观。从物质主义的形成原因上可以看到,追求物质主义价值观既是个体不安全感的表现,又是人们试图通过满足安全需要来应对焦虑的策略。物质主义者对外部目标的追求与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之间形成了一个不断循环的怪圈。这个循环体系维系了物质主义的生活方式,却也给人带来更低的胜任感\更低的自我评价\更大的不满意。本文主要探讨物质主义的心理成因及其内在作用机制,以此为基础提出未来的实证研究方向。通过对物质主义相关内容的梳理,也为指导大众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开启健康的生活模式提供一些启发和引导。  相似文献   

3.
居住的社会心理环境与建筑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建住宅中,往往仅强调住宅的物质功能,而忽视了居民的多种心理需要。本文从社会心理的角度,对人们的交往需要、住宅的安全、私密性要求以及自我表现的需要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在住宅设计中,除满足物质功能需要外,还需满足精神需要的各个方面,进一步提高人们的居住质量  相似文献   

4.
自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以来,物质生产和物质商品一直是经济学关注的对象,而非物质商品问题的研究少有涉及。但是非物质商品已经作为社会消费品在不断满足人们的需要,和物质商品一起构成了人们生活、生产的日常需要。以数字经济为主体的新经济形态中,非物质生产劳动也是创造价值的劳动,非物质要素投入创造商品品牌价值,非物质商品越来越成为人们消费的主要商品。物质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一次性的,且会发生边际价值递减现象;而非物质商品的使用价值却在重复使用,其价值在普及中爆发式递增。智力劳动通过互联网在“社会关系中创造价值”的规律已经表现出来,智力劳动的异质性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计量非物质商品的价值存在着操作性困难。这对传统商品及其价值理论形成实践性和实质性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论人际交往的社会作用李宁人际交往关系是人们社会交往过程中基于某种需要而产生的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直接关系。首先,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要求人们彼此结合,相互交换其活动。马克思说:人类为了满足自身最基本的需要,就要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人们...  相似文献   

6.
梁立新 《北京纪事》2011,(12):92-93
始建成于1446年,位于北京市通州区的八里桥(永通桥),南北走向横跨于通惠河之上,已有564年的历史了。因古桥距东面的通州城中心是八华里的距离,故人们称之为八里桥。  相似文献   

7.
企业管理者与普通员工对人本管理内容评价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座谈等方法对国有、民营等企业的273名管理者和323名普通员工对人本管理内容的认识进行了实证性的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管理者与普通员工都认为在人本管理内容中情感需要的满足最重要,其次是物质需要的满足,最后是发展需要的满足;但是,企业普通员工比管理者更看重满足员工的情感需要和满足员工的物质需要,且二者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在满足发展需要的评价认识上差异不大。为此,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传统短缺经济下,物质产品的生产,是整个社会经济系统的核心。因为在人类大部分历史上,物质极端匾乏,人们的生产能力无法满足人类除生存以外的需求,一切同生存无关或者关系不大的行业,都被扼杀和抑制。现代科技从两个方面为人类打开了满足基本生存以外需要的道路。一个是矿物能源的利用,使人类的制造能力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第二,是科学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进步,使人们在强大能源支持下,制造物品和物质能力有了巨大的提高。这种提高,主要表现在,制造的低成本、快速性、灵活性和非人化,所谓非人化。即制造行业和…  相似文献   

9.
浅谈旅游景观的美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谈旅游景观的美感吴祖良,章建祥旅游是一项可以使旅游者丰富阅历、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强身健体的有益活动,是随着社会生产发展、生活水平提高而兴起的一种新型消费形式,它反映了人们追求高层次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旅游的对象是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自然景观和人文...  相似文献   

10.
城市道路景观是人们认识城市的重要场所,它代表着城市的形象,反映着城市的特色。物质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创造的,以物质成果为媒介的文化内涵。笔者从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物质文化构成要素出发,着重论述了城市道路景观的物质文化设计原则,总结了科学适当的表达物质文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陪都,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首先是一种政治现象,表现为一种政治制度。在政治制度上,清廷一方面根据盛京及东北的特殊情况,设盛京将军等;另一方面,仿前代陪都制度,特别是明代两京制,在盛京设五部及内务府等。这些政治机构的设置与政治制度的确立,既是清朝陪都制度的具体表现,同时也充分体现了盛京陪都地位的与众不同。  相似文献   

12.
本文是作者研究清朝陪都盛京的系列文章之一,它通过对逊清“陪都”的政治、经济状况以及对皇宫、陵寝的管理情况的论述,展现了逊清时期的“陪都”景象。  相似文献   

13.
清代官僚资本是盐商发迹的主要资本来源之一。清初,盐商依靠官僚资本的扶持得以迅速发展,并于乾隆中叶达到顶峰。但乾隆后期以来,随着官僚资本的日益高利贷化,盐商因受累于官僚资本的剥削和压榨而逐渐走向衰败,嘉道以后,终于发展到纷纷倒闭的局面。事实表明,清代盐商的兴衰与官僚资本之间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清代建有会同四译馆作为专门接待周边藩属国朝贡使节的馆舍与机构。会同四译馆还是清政府与周边藩属国贡使进行经济贸易的场所。会同四译馆的设置,对发展清与藩属国的关系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明代后期社会经济架构内呈现出异动迹象。不仅在城镇中有了无人身依附关系的自由劳动力,而且出现在财宫原始积累上能发挥独特作用的产业资本。这些对于封建经济而言的“异质”,在清代初期并未消失,反而有所滋长,无论于手工生产与商贸活动,还是在资本运作渠道的拓展上,均有所增强,并清晰地显露出资本主义萌芽状态的经营性质。  相似文献   

16.
乌鲁木齐成为新疆的首府是从清代开始的。文章系统地论述了清代乌鲁木齐的建城历史过程。乌鲁木齐城建过程中历经屯田城堡、迪化汉城、巩宁满城(老满城),新满城、满汉二城合并最终形成乌鲁木齐城区。这种建城模式也凸现了乌鲁木齐城市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清代仓储作为存放国家正赋钱粮的场所,与漕粮运输、荒政救济甚至军事行动都有密切的联系,成为统治者关注的焦点。但有清一代,无论是康乾盛世之时还是内忧外患的清末之际,都难以避免仓储亏空的窠臼,仅在程度上有所差异而已,究其原因仍是官侵、吏蚀、民欠。清代仓储的亏空带来了吏治腐败、荒政废弛、军事被动等恶劣影响,甚至动摇到统治的根基。为了应付亏空的局面,清廷统治者规定了限定时间赔补、连坐等行政处罚措施,以惩处造成仓储亏空的官吏并最终弥补仓储亏空。  相似文献   

18.
清代末期,英国等列强趁机加紧了对中国矿业领域的投资,他们操纵了中国矿业,导致矿业领域的纠纷十分频繁。清政府从外交、经济和政治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解决纠纷,这些措施给中国的外交、经济和政治带来了较深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清代是我国传统木材市场快速发展的时期,木材流通与贸易频繁。湖北地处长江中游地段,有着丰富的木材资源,是发展木材贸易的主要基础。省会城市武汉,水路交通便利,素有“九省通衢”之称,在清末发展成为全国著名的木材集散中心。全国各地的木商云集于此,有着发达的木商组织,同时拥有发达的金融机构为其提供资金周转贸易,支持长途运输木材,故木材销量大,辐射面广。湖北木材贸易集湘、黔、川之木材,输往江南、京师要地,为当时园林建设、运河堤坝的巩固、城市发展等做出了巨大贡献。通过对这段历史的回顾,有利于摸清当时木材贸易的规律,为我国当前林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子牙河是清代北直隶地区海河水系的重要河流之一,与永定河、大清河、南北运河构成了京畿地区河流的主干,对流经区域的生态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为了保障京师安稳与漕路通畅,清廷对子牙河的管理与治理非常重视,不但设置了相关的河务机构,而且在200多年间修建了诸多的水利工程,有效地遏制了区域间的洪涝灾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