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随着我国沿海地区经济格局的重组,海洋产业在沿海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格局重组中的战略作用日益凸显,沿海各地区区域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因此开始发生一系列重大变化。有效协调沿海各地区海洋产业发展的关系,实现地区间海洋产业的合理布局,已成为充分发挥海洋开发在我国未来沿海地区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战略作用的关键所在。针对目前我国海洋经济理论研究滞后的实际,本文立足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从海陆一体化视角论述了海洋产业布局的影响因子,探索了海洋产业布局演化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2.
朱坚真  张力 《创新》2010,4(6):42-45,52
区域产业转移是破解区域发展不协调的一条重要而有效的途径,产业转移不但有利于优化产业输出地的产业结构和提升产业竞争力,而且可以增加产业输入地的总经济存量,促进和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传统的产业转移的研究割裂了海陆产业的关联,使产业转移在空间维度的作用没有得到全面的体现。基于海陆统筹的角度探讨推动区域产业有效转移和区域协调发展,从而使产业的区域转移在空间研究上形成一个比较清晰的框架。  相似文献   

3.
引言 所谓区域主导产业就是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各阶段居于支配地位的地区专业化产业或产业群,是构建区域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主导产业是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也是推动区域产业结构演化的关键一环[1].  相似文献   

4.
以上海为中心的金融产业集聚对长三角经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是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课题.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及金融业最为发达的区域之一,以上海为中心的金融产业集聚对长三角经济发展影响有一定的典型性.本文首先从理论上论述了金融产业集聚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机理;其次,主要采用OLS的计量方法,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即以上海为中心的金融产业集聚对长三角整体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优化具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服装产业集群与宁波区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潋 《浙江学刊》2003,(5):207-209
产业集群是产业发展的一种内在规律 ,是提升产业结构的重要组织形式。本文从宁波服装产业集群现象入手 ,着重分析了宁波服装产业集群对宁波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并就进一步做大做强服装产业集群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布局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历史遗留和与当前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无序现象,目前我国许多城市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分布不合理,配置效率低下,同质化严重。阻碍了产业发展,也不利于城市环境改善与城市功能的有效发挥。因此,应当大力推行城市产业布局的优化,在优化产业布局的同时搞好产业结构的调整,使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相互促进,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社科纵横》2016,(7):49-54
区域经济(产业)发展决定着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又反作用于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区域产业结构逐渐向高级阶段演进。国外高等教育发展与产业结构(经济)研究结论主要有工资劳动简化法、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丹尼森的经济增长多因素论和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实践上主要注重教育结构的改革完善,强调向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倾斜。而国内大部分研究仍集中于对高等教育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研究,定量研究上表现为借鉴国外成熟的一些定量分析模型和方法,缺乏对模型进行创新。现有文献对高等教育结构的分类一般有高等教育的学科结构、类别结构、层次结构、布局结构和体制结构。只分析某一种或几种高等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关系研究成果较多,全面分析高等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关联影响的研究成果较少。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知识经济与甘肃经济发展”为主题 ,在对知识经济的由来、产生、内涵、意义、特征和对社会发展的主要影响等重大理论问题进行研究的基础上 ,通过说明知识经济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分析甘肃在迎接知识经济挑战时存在的优势、基础条件和不足之处等诸多因素 ,探索知识经济对科教兴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可持续发展等重大战略问题的影响 ,提出甘肃在迎接知识经济时代挑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探求》2016,(3)
广东文化产业增加值已连续10年保持全国第一,文化产业在全国处于靠前位置,但在市场主体、产业结构、区域发展、产业融合与文化贸易等方面,仍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制约着广东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广东要充分利用文化创意的核心驱动作用,提升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体水平,推动文化产业从创意产业到创意经济和创意社会的整体转型和发展,要立足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结构、加大文化产业跨界融合发展广度、完善跨界融合的产业链和价值链三个层次,形成发展战略,在产业结构、区域布局、市场体系、业态创新、企业生态、文化贸易、制度环境等方面,推动广东文化产业从追求"高增长"向"做实总量、做优结构、做好要素、做高效率"转变。  相似文献   

10.
集群经济是指相类似的企业、行业或机构在特定区域地理上的集中所产生的经济现象,它与产业集群、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产业集群是集群经济发展中的典型现象和规律性表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是实现集群经济的基本途径和方式.加快东北地区经济的振兴有赖于集群经济的培育和发展.制度环境的约束、政府规制行为不当、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缓慢是东北地区集群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加快创新体系建设,提升产业结构层次,改善投资环境,科学制定发展规划是促进东北地区集群经济发展的对策选择.  相似文献   

11.
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集群的转型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充 《求是学刊》2005,32(2):56-58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离不开产业集群这种组织模式 ,但现有的产业集群体制不能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文章分析了制约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集群转型的因素 ,提出了以获取区域竞争优势为目标 ,加快产业价值链的调整和再造 ,培养自主开发能力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2.
纪明  岑树田 《创新》2007,1(3):67-71
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广西目前的产业结构仍处于低度水平。基于时代背景的不同,广西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需要有新的思路。创新产业结构发展模式,打破产业结构的渐进式变革进程,根据地区发展的比较优势,选定一个或几个主导产业重点发展,在产业非均衡发展中短期内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合理化与高效化,并为整个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3.
沿海地区的发展实践证明,加工贸易是区域经济特别是"后发经济体"融入国际分工、促进制造业升级、加速工业化的重要途径(曾巧生,2007)。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加工工业转移速度不断加快。江西作为东部近邻,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可以抓住这一机遇;同时,江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江西应当采取措施,紧紧抓住优势,努力应对挑战,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14.
传统农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农区的经济发展路径应是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和城市工业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探索农区新型工业化道路。传统农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并不单纯等同于在传统农区办工业,而是在农村社区范围内按照新型工业化的理念和方式建立和发展工业及其他非农产业,并改造包括传统农业在内的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农村社会,最终实现经济社会一元化的过程。这一发展道路的推进具有现实性和可行性,并有可能通过主导产业培育、承接产业转移、产业集群和生态工业发展这一路径获得实现。
Abstract:
The path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areas should explore the road of new industrialization of agricultural areas according to local conditions,with the premise of promoting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 industrial.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areas taking a new road to industrialization are not simply the same as running industry in the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areas,but building an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and other non-agricultural industries with the new industrialization of the concepts and approach in the context of rural communities,transforming the rural economy including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even the entire rural community,and ultimately realizing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and social unification.Promoting this development path has its reality and feasibility,and probably are achieved by cultivating predominate industry,accepting industry to transfer,gathering industry cluster and ecosystem industry to develop the path.  相似文献   

15.
风电作为最为安全可靠的可再生清洁能源,不消耗燃料,不污染环境,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黑龙江省依托资源优势,在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背景下,大力发展风电装备制造产业,有利于风力发电新能源的发展,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态经济要求。在此背景下,文章应用波特钻石模型对黑龙江省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在生产要素、需求条件、关联和辅助产业、机会和政府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黑龙江省风电装备制造企业发展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同工业经济一样 ,知识经济也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我国不同地区之间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的极大差异 ,决定了知识经济必须从少数发达大城市起步 ,北京在这方面更具优势。论文从北京经济发展水平、知识产业规模、科研和教育实力、区域创新能力和人才资源等方面 ,对北京发展知识经济的有利条件进行了全面分析。指出 ,北京率先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既是北京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也是国家整体知识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 ,是北京应当和可以肩负的重大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17.
程艳 《学术交流》2004,(10):78-81
面对经济全球化潮流,中国将走一条与传统工业化全然不同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目前对新型工业化的研究主要涉及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升级、竞争创新、全局观四种视角。新型工业化道路之"新"在于两个层面:新的时代背景和新的体制背景。作为中国经济最富有活力的省份之一,浙江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方面取得了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也值得进一步研究:重化工业的地位如何摆正,区域工业布局如何协调,新型工业化的衡量标准如何制定和指标体系如何建设。  相似文献   

18.
区域金融成长差异的现状及改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背后,与之相伴而生的是区域金融发展的不平衡。区域金融发展差距的扩大和非均衡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区域金融成长差异是综合性的不平衡,区域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均呈现空间发展的不平衡。因此,要基于系统的区域思考,通过培育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加快区域金融机构重构、发展良性区际金融关系和深化区域金融体制改革,从而达到整体改善区域金融成长差异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分类理论——立体产业分类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世纪 60年代以来 ,自然资源产业、环保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包括信息产业 )等新兴产业迅速发展 ,其对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 ,已经为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所证明 ,也给产业经济研究提出了现实的问题。传统产业分类理论没有对新兴产业的内涵、归属及其在产业结构中的地位等加以揭示 ,使得建立在传统产业分类理论基础上的产业结构演进理论解释现象、指导经济实践的能力减弱。作者在深入分析传统产业分类理论的局限的基础上 ,提出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分类理论  相似文献   

20.
哈大齐工业走廊背景下的黑龙江西部旅游经济带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士元 《学术交流》2006,(4):101-103
作为哈大齐工业走廊一个组成部分的黑龙江西部旅游经济带的发展对于哈大齐工业走廊的建设乃至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在正确理解黑龙江西部旅游经济带的内涵及其历史意义的前提下,抓住机遇,扩大宣传,做大精品旅游项目,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将能有力推动黑龙江省西部旅游经济带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