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艺术学的学科性质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艺术学不等于特殊艺术学或门类艺术学,不同于艺术批评和艺术史。艺术学一开始是作为与心理学美学针锋相对的美学流派出现的,它试图在研究对象上区别于心理学美学,在研究方法上区别于思辨的哲学美学。艺术学并没有实现它所预设的精密科学的目标,与其说它是科学性质的学科,不如说它是哲学性质的学科。艺术学与美学并无实质性区别,必将消失于美学之中或重新成为美学的一个部门。  相似文献   

2.
“艺术学学科性质”问题是当下艺术学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而热门的话题。作为二级学科艺术学的“艺术学”,在其逐步形成的历史过程中曾出现过多种称谓,如“一般艺术学”、“艺术科学”、“艺术哲学”,乃至于“美学”(如KonradLange)等,导致这种名称混用的现状既有历史原因,亦存在某种对学科的理解问题。艺术学是一门针对艺术主体、艺术实践、艺术作品、艺术规律、艺术价值、艺术现象等做科学研究并辅之以哲学思考的人文科学;艺术学是以科学方法及哲学方法论为工具、以整体艺术系统为研究对象的人文科学;艺术学不是“艺术哲学”,而属于“艺术科学”。  相似文献   

3.
黑田鹏信的艺术学思想是中国近代艺术学启蒙的媒介与桥梁。西方艺术学学科概念的传入始自黑田鹏信,他的宏观视角和对"艺术全般"的细致研究,为中国当时的文艺理论研究提供了范式。艺术是"美的感情的具体的且客观的表现"是黑田鹏信的艺术本质论,也是贯穿在他艺术学思想中的主线和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4.
谢林的《艺术哲学》是一部艰晦的著作。要读懂《艺术哲学》,必须掌握一条基本线索:谢林在纵向上分析了艺术史,在横向上分析了艺术形态,旨在表明艺术世界是按照内在规律组织起来的完整体系。这是谢林的艺术学理论最重要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5.
论艺术学的学科体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艺术学是研究艺术现象、艺术规律和艺术本质的人文学科,是对各门类艺术进行宏观、整体、综合和一般性研究的学问。艺术学学科体系可以分为三大块,或三个学科群落,即艺术论(艺术概论、艺术原理、艺术哲学)、艺术史(民族艺术史、门类艺术史、专题艺术史)和艺术学边缘学科群(艺术美学、艺术心理学、艺术人类学、艺术教育学、艺术商学、艺术法学、比较艺术学、中国艺术学等)。  相似文献   

6.
基于艺术学在中国成为独立学科门类之后的艺术秩序建立之需要,以概念性分析方法研究艺术存在事项可知,艺术是一个复数;应确立变与不变的艺术变迁观念;变化的艺术内涵因素至少包含情感、观念、价值、手段四个核心因素;不变的是艺术灵魂品位,包括艺术之味道、气质、极致、魂灵;应依循"艺术是一个复数"和"变与不变的艺术变迁观"创立变与不变的中国艺术学秩序、推进"民族艺术学"学科的研究,发展中国的艺术学理论,创立中国的艺术学学派。  相似文献   

7.
艺术学从美学中独立出来已是一个事实,但艺术学不论是在研究对象还是在研究方法上,仍然受到美学体系、美学思维以及门类艺术学的影响,这对于艺术学的研究和发展依旧构成干扰和威胁。艺术学研究对象的明确,实际上取决于对于"艺术一般"的正确理解,本文剖析了门类艺术学、美学、艺术学中"艺术"的不同内涵,从而明确了艺术学中的"艺术一般",由此达到明确艺术学研究对象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正>本刊讯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公布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栏建设第二批入选栏目名单的通知》,《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艺术学研究"栏目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在入选21家期刊中排列  相似文献   

9.
民俗艺术学体系形成的基本条件,是民俗艺术研究领域的多层拓展和相关学术理论的不断深化,以及实践领域所提供的发展经验。艺术学学科的建立与发展、"民俗艺术"概念的重倡、"民俗艺术"研究方法的探索、民俗艺术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展,从理论背景上为民俗艺术学体系的形成打下了基础。民俗艺术学是在艺术学与相关人文社会科学交互作用的背景下形成的,此外,产业发展也在实践的层面上为民俗艺术学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10.
景观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一直致力于协调社会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从其发展历程来看,始终与3A即农学(Agriculture)、建筑学(Architecture)和艺术学(Arts)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鉴于当代景观学体系不清、内涵含混,景观行业内呈现出的无序性现状,本文针对三大主干学科自身独立的性质、发展流变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纽带,提出了"3A哲学"指导下的农学、建筑学和艺术学三位一体的景观学哲学思想。先后阐述了"3A哲学观"的形成与历史回顾,以及实践意义上的理论根基之建构、景观学工程领域之实践、景观学教育体系之构想。同时指出,景观学的发展过程正是"3A"不断融合,从而形成崭新的景观哲学观的过程,当代景观学的发展更需要这三者的共同驱动,"3A哲学观"因而可以作为景观评价标准的一种选择思路。  相似文献   

11.
综合类大学设置艺术设计类相关学科与专业已成为当今大学办学的重要特色之一 ,但就非艺术类学校开办艺术类专业学科的优势所在还需加强理论探讨。特别是艺术类许多学科和工程性、科学性密不可分。而工科类或综合类大学如何利用多学科优势将艺术性、工程性、科学性三者有机地结合是今后与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本文重在介绍工科及综合类大学设置艺术类专业体现多学科交叉、学科相互支撑体现现代大学办学理念的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12.
文艺人学论     
文艺人学是在文艺学和人学两个学科的知识背景下生成的文艺研究学科,是"文艺学和人学的融合".文艺人学有着独特的学科定位以及特殊的研究对象、范畴和研究方法.文艺人学的构设既有理论的合理性,也有逻辑的合法性;它的生成既是中国当代文艺实践的需要,也是文艺学建设的内在要求以及文艺学自身逻辑运动的必然结果.文艺人学的发展一方面需依托文艺学研究的现代成果,另一方面又需借助人学的理论视界,这决定了其在学科生成和理论生长中的交叉性和综合性品质.  相似文献   

13.
音乐欣赏、器乐演奏、声乐演唱等音乐活动促进人脑功能发展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最新的脑结构与功能成像技术的直接观察及实验结果都充分证明了音乐艺术对多个脑区、多个神经生物系统的影响、促进和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效应和价值。音乐艺术教育的定位应是人生发展中的基本学科。根据脑发育与活动规律和脑认知活动规律,进行“基于脑、适于脑、促进脑”的音乐艺术教育,是今后音乐艺术教育者不断探讨研究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4.
艺术终结作为对艺术和艺术史历时进程的焦虑与反思,是由古典向现代时期的过渡中以决裂的方式实现艺术由神权和意识形态规约下的“他律”转化为自我指涉的“自律”,并最终指向市民社会和个人主体的张扬,这也是艺术终结最为显性的特质。但是审美现代性自身的矛盾又使得艺术自律自身不断分化,最终在大众文化和市民主体的交往原则中实现后现代艺术的另类解放。一方面,市民社会的个体性价值不断扩张,在与国家权力的拮抗中步步为营,最终使得不同阶层之间的广泛交流和大众文化的话语狂欢适应了“晚期资本主义”的市场伦理,与国家权力的文化对抗也最终消失,普世性的文化需求使得艺术自律也失去了对抗的历史基础。另一方面,艺术自律本身无论是从“逃亡者美学”或者“造反者美学”都出现了内在无法克服的悖论,现代艺术的精英化面貌也无法割舍与市场经济的联系和体制化的牵引,而以其自身的分裂走向了后现代主义艺术和艺术自律的终结,而此种终结却也带来了艺术发展的敞亮空间和多元主义与自由。  相似文献   

15.
从艺术学角度重新梳理、整合我国新时期以来潜藏于各个相关学科的艺术心理学学术资源,以期对这门学科的演进、突破、发展趋势以及存在不足等有个系统认识,并由此展开学理性探讨。  相似文献   

16.
关于艺术学学科定义的描述需要作适当的补充和进一步的完善。首先是要明确和强调这一学科的中国属性,它是中国特定时期的产物。它与西方的美学、艺术哲学、一般艺术学、艺术史学等学科有着一定的联系。其根本在于借鉴和"拿来",为我所用,为我研究中国艺术之用;根据中国艺术研究现状,我们的艺术研究不仅需要深度,同时也需要广度和角度,并且在不排除艺术内部的同时着重于艺术的外部、即艺术的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17.
宗教艺术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艺术学是艺术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宗教艺术学需要明确自身的学科体系定位及其不同于艺术学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方法、目的与意义等。宗教艺术学的研究体系主要包括宗教艺术志、宗教艺术史与宗教艺术原理三个组成部分,其中宗教艺术原理的研究成果,体现出宗教艺术学这一学科的整体建设水平,它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此学科的成熟程度。  相似文献   

18.
作为第一部中国艺术批评史著作,凌继尧主编的《中国艺术批评史》一书对艺术批评学科进行了许多开拓性的探索:厘清中国艺术批评史与各种门类艺术批评史、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学科界限,努力做到"略小而见大,举重以明轻",坚持对原典尽量作出符合它的原初涵义的阐释,并有意追求一种"有深度的通俗"的写作风格。这部具有重要理论创新价值的学术力作,不但体现了一种可贵的理论自觉和精神担当,而且也是以实际行动对艺术学理论能不能成为一门学科的质疑做出了强有力的回应。  相似文献   

19.
面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新型的控制形式下强大的社会整合力,马尔库塞指出唯有艺术向度保留有一种表达的自由,并力图在审美艺术中发现其政治潜能。在他看来,审美形式作为艺术实现自律的根本,使艺术异在于现实并赋予了艺术审美这种表达的自由,艺术的政治潜能正是在其自律的基础上实现着对现实的否定与超越。他创造性地将对发达工业社会的批判、寻求人的解放与艺术审美结合起来,指出人的解放之路实质上是通向审美之路。然而,由于马尔库塞对艺术审美的政治潜能的高估,使得其视野中艺术审美的政治潜能无不带有一种乌托邦的浪漫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