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保教一体化作为国际性的发展潮流,既是“完整幼儿”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当前幼儿园小学化的“一剂良药”。应对保教一体化背景下幼儿园课程实施的挑战,需改革旧有的课程模式,实施“开放式大课程”。开放式大课程具有重视把隐性课程纳入显性课程的课程思维、强调自由非固化的时间节奏和建构开放生活化的空间场域的特点。实施开放式大课程,应建构起由师幼共同编制、有机联系的主题式课程设计;采取立体式的课程架构,在不同时机,采用不同方式地实施保育和教育;形成渗透式、对话式的课程环境。  相似文献   

2.
为考察幼儿园教师教学效能感与园长保教领导力的关系,对X省6市共784名幼儿园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幼儿园教师教学效能感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教师自我效能信念水平最低;幼儿园教师对园长保教领导力有着较高水平的感知,园长保教领导力水平越高,幼儿园教师教学效能感越强;园长保教价值领导力与组织领导力能显著正向预测幼儿园教师教学效能感。应多主体协同提升教师的自我效能信念,聚焦提升园长保教价值领导力和关注发展园长保教组织领导力,以此促进教师教学效能感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了“教育学就是人学”的命题,认为“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在于如何去爱学生”,把整个心 灵献给孩子。在他看来,师爱是具有童心的理智人道之爱,教师应视儿童快乐为自己的最大幸福,仁慈地善待并尽力成全每一 位儿童。反观幼儿园教师师爱的实然状态,我们发现存在以爱之名苛责儿童、以拯救式心理施爱、对儿童选择性施爱以及“廉 价之爱”盛行等诸多问题。苏霍姆林斯基的人学教育思想为回归爱的本真、重塑师爱提供了可能路径:把握好爱的分寸,将“火 热的感情与冷静的理智融为一体”;对弱势儿童施以“保护性教育”,让儿童“永远感到自身的庄严”;营造关爱共生的人际氛围, 打造“留恋和怀念的人道精神圣地”;给每位孩子“特别的爱”,使儿童“一切天赋和才能都最充分地发挥出来”。 关键词:师爱;苏霍姆林斯基;幼儿园教师  相似文献   

4.
保教结合是我国幼儿园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保育员与教师能否配合默契是提高幼儿教育水平的关键。本文对南充市9所公办幼儿园保育员进行问卷调查,用SPSS 22.0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通过研究发现:保育员的保教合作水平受保育员的学历、专业、职称等级、是否固定班级4个因素的影响;不同学历、不同专业背景下的保教合作方式、保教合作内容差异性显著,保教合作总体差异性显著;不同职称等级背景下的保教合作内容差异性显著;固定班级与不固定班级的保教合作方式差异性显著;保育员的保教合作水平与编制、工作年限、月收入等因素无相关性。因此建议:通过选聘、转岗、进修等多种途径提高保育员学历层次和专业性;注重对无专业背景的保育员进行专业引导,增强其专业自信心和自豪感;扩展保育员职称评审通道,同时提高其待遇;严格落实“两教一保”的班级配备要求,促进保育员保教合作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当前国家高度重视学前教育的发展,我国学前教育迎来了高速发展和质量快速提升的良机。在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领域,新手、熟手和专家型幼儿园教师都会面临职业技能、职业人际和职业环境方面的困惑,对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困境及应对策略进行探讨,寻求通过此方面的努力,促进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稳定教师队伍,进而提高我国学前教育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幼儿园教师的课程能力是提升学前教育质量的关键。研究发现教师在课程目标设计方面缺乏目标取向均衡性和目标设计全面性;在课程内容组织方面缺乏内容取向经验性和内容组织逻辑性;在课程实施方面缺乏实施取向协调性和实施过程游戏性;在课程评价方面缺乏评价取向多元性和评价组织平衡性。针对“价值融合”已成为课程取向的发展趋势、“儿童发展”是课程存在的唯一价值、“游戏”是幼儿园课程的核心精神,教师应树立“引导、支持、发展”的教育观,确立“平等、自由、信任、尊重”的儿童观,建立“幼儿为中心、游戏为精神、体验为目的”的课程观。  相似文献   

7.
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既是国家人才战略的重要决策,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学前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和完善,但农村学前教育发展仍然薄弱。“镇村一体化”是以教育公平为出发点,以促进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为根本目标的教育发展战略,有助于消除园所之间保教质量的差异,加强对农村学前教育的管理。多元治理理念下“镇村一体化”发展存在四个方面的困境:治理主体角色困境、治理过程中的协调困境、各主体间认知能力失衡困境、持续互动的技术困境。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镇村一体化”的治理路径:做好镇村一体化治理组织建设、创新一体化治理制度、提高弱势治理主体的认知能力及积极主动性、创新治理技术、统筹县域内学前教育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8.
社会的发展亟需提升教师教育质量。随着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实施,卓越幼儿园教师逐渐成为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培养的主要任务。在此背景下,职业技能作为教师职业素养的外在表现形式以及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础,对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提出了诸多新要求,主要包括由合格走向卓越、由部分走向整体、由技术性实践走向反思性实践等。同时,学前教育专业职业技能的训练也面临着逻辑起点走向迷失、机制体制流于形式、课程教学热衷于形式、师资队伍各自为政等诸多问题。为了突破困境,应当做到:重建卓越幼儿园教师职业技能培养标准;全力保障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机制运行;构建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课程教学体系;建立以卓越为价值导向的师资队伍共同体。  相似文献   

9.
实践智慧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与标尺。在“学习故事”行动研究的情境中,采用个案研究法探析三位幼儿园骨干教师实践智慧生成与表征的共性和差异。研究发现:幼儿园教师实践智慧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三位个案研究对象具有共同的特点:一是拥有成长型思维;师德高尚,幼儿喜欢、家长信服;有职业理想、个人专业成长有规划、有上进心,不断追求进步。二是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和发展需求,能结合幼儿兴趣与需要,提供有准备的环境,恰当地给与幼儿支持和回应,在行动研究中磨炼、丰富、提升自己。三是健康的人格特征、稳定的情绪状态,享受自身的专业生活。三位个案研究对象具有不同的实践智慧类型:取得学前专业本科文凭、红色性格的朱红老师是“有心”的热情型老师;取得学前专业本科文凭、黄色性格的黄敏老师是善于“留白”的理性型老师;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蓝色性格的蓝静老师是敢于“吃蟹”的创新型老师。  相似文献   

10.
幼儿园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在从事保育工作与教育实践的过程中逐渐生成的关于"如何做"的相对稳定的知识体系,它切实关注教师的生活体验和保教实践状态。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86名幼儿园教师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幼儿园教师具备的实践性知识水平不高,实践性知识各发展阶段经历的时间差异显著,实践性知识各因素的发展阶段呈"W"型。另外,幼儿园教师对实践性知识的需求程度以及影响幼儿园教师提升实践性知识的因素有明显的阶段差异。通过建立满足不同发展阶段需求的专家引领机制、提升幼儿园教师的儿童观察与行为分析能力、提供"跳出"现场"看"现场的时空条件、共建幼儿安全风险分担机制等措施,为幼儿园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发展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1.
幼儿园教师的教育观念对幼儿成长有重要意义。围绕目的与内容观、教育形式观、评价观、教室环创观几方面内容,对142名幼儿园教师的调查发现幼儿园教师观念“小学化”倾向不同程度地存在:“学前”与“学校”的内容冲突是教育目的与内容观的动力表现,集体教学过多是“小学化”教育形式观的组织表现,结果重于过程是“小学化”教育评价观的导向表现,教室“幼趣”不足是“小学化”教育环创观的课程表现。幼儿园教师观念“小学化”倾向的形成与教师教育的观念保障、幼儿家庭的利益诉求和教育机构应试教育的低龄渗透紧密相关,其治理需走分层施策之路,家庭要改变应试取向的教育方法,积极回应幼儿园的“幼儿本位”工作;职能部门要系统改善“幼小衔接”工作,全面落实小学入学的准入监管;幼儿园要及时更新保教工作观念,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学前教育觉悟和水平。  相似文献   

12.
由于幼儿园游戏的开放性,儿童会有很多的创意行为,教师如何应对以满足儿童需要和促进儿童发展,需要教师的智慧。教师组织游戏的智慧以德性为根基,以知识、能力和情感为主体,以经验为搅拌器,不断地交融整合,走向丰富、融通、共生。教师游戏组织智慧需要通过投入情感、加强学习、重视实践、善于反思等途径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3.
幼儿园教师专业性的重要体现是通过观察和解读儿童,为儿童提供适宜的支持,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通过问卷调研福建省1062名幼儿园新教师观察能力现状,从确定观察目标、选择和运用观察方法、筛选观察信息和观察记录以及观察分析和支持四个维度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幼儿园新教师具备较强的观察意识,但是观察能力普遍处于低水平观察。新教师的观察能力在学历、幼儿园等级、幼儿园性质、幼儿园所处地域上呈现显著性差异。研究建议:完善职前课程培养体系,通过情境式的研训方式提升新教师的观察能力。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回顾了共情的概念,梳理了目前国内外幼儿园教师共情研究的现有成果,分析幼儿园教师共情研究存在的不足,指出未来研究应着重细化共情发生情境,明确共情指向对象;探究内部影响因素,重视中观环境影响;融合多种研究方法,开发特色测量工具;将共情纳入选拔培训体系,探究具体共情策略。  相似文献   

15.
“学前教育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为我国建设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队伍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支持。其中针对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提出了如下具体要求:适应学前教育改革发展要求,构建厚基础、强能力、重融合的的培养体系,培养一批热爱学前教育事业、综合素质全面、保教能力突出的卓越幼儿园教师。针对以上要求提出了选拔机制:“双向适合”,培训机制:“三位一体”,考核机制:综合化,评价机制:多元化,管理机制:动态化等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16.
为了让闲暇生活与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与循环,特进行基于闲暇生活的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研究认为:闲暇生活支撑并制约着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闲暇除了提供教师放松身心外还具有重要的发展利用价值,闲暇时间虽然很少但如果有效利用,可以使工作与生活取得平衡。政府和幼儿园有责任引领并保障幼儿园教师过有品质的闲暇生活,为其专业发展提供基础;幼儿园教师应自我觉醒以闲暇生活作为助力,实现专业持续发展,获得个人成就感和职业幸福感。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幼儿园教师融合教育知识技能现状及需求,采用自编调查问卷对杭州市2241名幼师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专业背景和融合态度均对幼师的融合教育知识技能水平有显著影响,且融合态度可显著正向预测幼师融合教育知识技能水平;幼师对融合教育知识技能的需求存在一致性,但会受到所遇特殊儿童类型及其数量的影响。主要教育建议:优化师资结构,合理提升特殊教育专业背景幼师比例;培育融合理念,逐步树立幼师对融合教育的积极态度;突出实践导向,定点加强幼师融合教育知识技能储备;共建合作平台,开展典型个案构建幼师发展支持网络。  相似文献   

18.
民族地区乡村幼儿园教师在民族地区乡村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解民族地区乡村幼儿园教师 角色扮演的现状及困境,采取目的性抽样选取藏区3 所乡村幼儿园的4 四名幼儿园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半结构化访谈与观 察,运用扎根理论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发现:民族地区乡村幼儿园教师的角色定位为教书育人的从教者、仁而爱人的守 护者、本土文化的传承者、基层事务的治理者,但是,受困于专业水平不高、师德师爱不足、语言文化不通、作为意识不够的窘 境。建议从减轻现实工作负担、增加职后岗位培训、强化职前培养、提升个人修养方面进行突围,更好促进民族地区乡村幼儿 园教师成长。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城市以及重点学校、公办学校优先发展的教师教育政策与战略从客观上造成了教师教育的区域、城乡、校际失衡,以至于教师教育政策陷入公平困境。而统筹教师教育的区域、城乡与校际均衡发展则成为教师教育政策公平的可能进路。  相似文献   

20.
:幼儿教师心理弹性对其工作发展,幼儿的健康成长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使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对440名幼 儿园教师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幼儿园教师心理弹性总体水平较高,但各维度的发展水平不均衡,在教龄、学历、年均月收入、 编制和园所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在坚韧性方面,自我控制能力良好,偏保守型思维和行为;在力量性方面,工作 态度良好,但工作进取心不足;在乐观性方面,解决问题的自信心较强,但缺少文化乐观。基于分析结果,提出建议:幼儿园教 师要注意提高自身的情绪管理能力;幼儿园要提升园所培训效果,加强文化建设;营造社会整体支持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