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岳论丛》2018,(4):109-116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承载着推动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变革、社会组织发展的重任,社会组织扮演着变革推动者、服务承接者、改革受益者的角色。政策执行受内外诸因素影响而可能出现扭曲,社会组织在获得更多参与机会的同时,也饱受独立性被侵蚀、承接力不足、公信力低下等困扰。这些问题是社会组织发展困境在政府购买服务领域的聚焦,困境突破不能局限在这一领域本身,亦不能单靠社会组织的力量。政府理念从"治理社会"向"社会治理"转变,社会组织内外兼修激发活力,社会公益环境的培养等都是当下促进社会组织发展的力量。  相似文献   

2.
政府公共服务外包的实践与思考——以南京市鼓楼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直接供给公共服务的模式已呈现诸多弊端,一些地方政府正在尝试把公共服务外包给社会组织.南京市妓楼区公共服务外包的实践取得一定的成效,推动了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转变,提升了财政使用效率,促进了社会组织的发展,较大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公众对服务"质"与"量"的需求.但该模式在实践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只有建立适度可操作化...  相似文献   

3.
转变社会治理方式,扩大公共参与,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公共需求,是政府在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改革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培育公民社会、积累社会资本,发展非政府组织,发挥非政府组织在公共参与中的作用和影响,有利于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促进"小政府、大社会"格局的形成。上海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服务的案例表明,非政府组织拓展公共服务内涵、满足不同需求、提升专业化、特殊化服务质量的潜在能量,具有激发社会活力、延伸并补充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促进社会和谐等重要意义。转变社会治理方式,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应重视和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转变社会治理理念和工作方式、建立现代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体制、扩大非政府组织等社会力量的公共参与,形成政府、社会力量的多元参与、良性互动格局,从体制、机制上为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服务营造法制环境,并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4.
在计划经济时代,中国建立起了一个平均主义、国家包办的公共服务体系,在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实现了公共服务的普遍可及,但存在着公共服务供给总体短缺、效率低下以及城乡、单位间供给不均的问题。20世纪80-90年代,中国政府推动了以二元化、社会化、市场化和地方化为特征的公共服务体系改革,实现了从单一供给主体到多元供给主体的转变、从国家免费供给到居民付费享受的转变,供给效率与服务质量大大提高;但在这一时期,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不断弱化,公共服务投入严重不足,从而大大降低了公共服务供给的普遍可及性和均等化程度。2002年以来,中国政府通过社会政策体系建设、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和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创新,基本建立起了一个相对完备的公共服务项目体系,公共服务投入稳步增长,多元供给机制不断成熟和扩展,初步实现了公共服务供给的普遍可及性目标;但是,公共服务投入占总财政支出的比例依然偏低,供给水平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相差较大。中国政府需要在社会政策体系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即重新设计地方政府工作考核评价和干部考核评价体制,加快构建城乡一体的社会政策体系,重构政府间财政体制和职责分工,全面调整公共财政支出结构,积极推进复合式公...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国,城市政府作为城市治理的主体和主导力量,承担着城市公共服务供给的职能职责。如何实现城市的有效治理,为全体居民和企事业单位提供全方位有机配套、公平正义以及"无缝隙"的整体性公共服务,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和改善企事业单位发展环境,进而增进公共福利与公共利益,推进城市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重大而现实的课题。城市公共服务有效供给及其治理,与城市政府组织结构及其职能划分密切相关。合理的组织结构及其职能划分,是城市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障。为此,需要我们对当代中国城市政府组织结构及其职能划分进行检视,进而探寻城市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的内生逻辑与治理路径、技术工具,推进城市政府公共服务组织结构及其职能划分从"分工"走向"整合"。  相似文献   

6.
社会组织供给农村公共服务:现状评价与政策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和谐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社会组织参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日益受到学界和政府关注.但是.农村社会组织受到体制或制度约束.还存在资金匮乏、人才短缺和内部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农村社会组织服务的层次低、规模小和范围小,农民对农村社会组织提供的服务满意度不高.为此,需要通过完善有关社会组织的法律法规、优化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机制、营建农村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供给的空间与环境和拓展农村社会组织资金来源等政策选择,来促进农村社会组织发展,提升农村社会管理与服务.  相似文献   

7.
强化政府公共服务,加快地方政府职能转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转变政府职能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也是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方政府在转变政府职能、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经济体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地方政府在履行经济管理和社会管理职能方面还存在严重的缺位、越位和错位现象。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是党中央制定的下一步改革的重点。文章从转变政府执政理念、加快体制创新和政府管理体制等方面提出了强化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提高履行公共职能效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是我国深化政府治理改革和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重要路径。这一路径具有深厚的改革涵义,它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和化解社会矛盾、转变政府社会职能和释放激发社会活力、创新政府与社会协同治理结构、提升政府公共资源配置效能、推动事业单位改革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途径。作为公共服务供给的新机制,它具有独特的内在机理和逻辑,其集中体现为:以主体角色和职能的合理分解实现公共服务主体结构的重构;以契约责任关系代替行政权力关系建构公共服务诸多主体之间的联系;以多重机制有机对接和有效复合实现不同供给机制的优势互补;以新型的双引擎注入社会公共服务供给的新型强大动力;以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工具理性达成公共服务的目标理性;以对于公共服务事务的购买取代对于公共服务生产者的供养;以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内含规范达成公共服务供给的价值规范。当前,推进这一路径和机制的主要任务在于,建构公共服务社会企业的竞争性关系、完善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的制度机制、强化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过程中各主体的能力以及建设理性的社会信任。  相似文献   

9.
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界定、问题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中国已进入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转型期,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日显重要。然而公众对公共服务的强烈需求与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的明显不足或质量低劣之间的矛盾日益严重,它已深深地制约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本文在对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做出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原则性对策。  相似文献   

10.
社会组织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是影响社区治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变量。就地方政府来看,“评级制”和“项目制”是治理社会组织的主要方式,它通过一系列政策设置与制度安排,使社会组织的发展既符合政府职能转移和公共服务社会化趋势的需要,又实现了对社会组织功能发展的分化与选择性支持,体现着政府的发展思路和导向。就社会组织而言,无论是主动的利益契合,还是类组织外形化的组织再造,都是通过与地方政府的合作实现自身发展。地方政府与社会组织互动合作的背后是权力资源支配—控制关系、复杂的制度规范以及利益取向交互作用的结果。对此,要以“优势主导的权能重塑”为核心理念,为参与社区治理和服务的各主体协商共治提供法治化保障,对具体社区服务场域中的治理主体行动进行有效限定,保证社区服务资源的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构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现状与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是我国城乡差距的根源和表现,增加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是政府解决城乡差别的现实途径。近年来,山东省积极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但仍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与农民需求尚有一定的差距;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单一,供给效率低下;转移支付资金利用效率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资金短缺。其原因主要在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缺少有效的农民参与机制、长效筹资机制、激励与约束机制;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界定不清;地方政府公共财政能力与公共服务职责不对称。当前,建立与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体系及其路径包括:建立与完善公共服务需求表达机制、公共服务供给分担机制、资金保障机制、激励与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2.
地方政府是公共服务提供的主导者,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已经成为中国在新世纪的重要战略目标。近10年来,中国公共服务支出增长的速度非常快,且公共服务支出总量和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但公共服务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的比例基本变化不大;地方政府间的公共服务支出存在模仿性策略行为;国家的转移支付对西部地区起到很好作用,但对于中部和东部地区有"劫富济贫"的倾向;从区域分析上看,东部与东北地区公共服务优势缩小,西部地区得到改善,中部地区一直处于不利地位。因此,迫切需要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加大公共服务投入,优化支出结构;建立以公共服务产出为导向的转移支付制度;增强中央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责任,以基本需求战略为核心,建立公共服务全国最低标准;整合市场与社会的力量,形成多元化供给的格局。  相似文献   

13.
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公共服务的现实困境与策略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70—80年代以来,伴随着政府职能转变,国家逐渐从社区公共服务领域退出。然而,在当前社区公共服务需求日趋多样化和精细化的背景下,有限的公共服务供给与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需要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公共服务成为必然。社会组织在社区公共服务中扮演着服务提供、价值倡导、资源整合、沟通平台的角色,但同时也面临着合法性、信任和资源缺失、能力不足等问题。应从政府、社区和社会组织三个层次同时着手,推动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14.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我国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发展,是当前我国在社会服务供给体制创新方面的重要举措。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从本质上说是服务规划者与服务生产者相分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政府和社会组织共同组成了公共服务的"供给端",只是在"供给端"内部形成了不同的分工,公共服务的对象则成为"需求端"。由此,基于供给侧改革的视角,从供给理念、供给制度、供给要素、供给机制和供给边界五个方面构建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路径优化的分析框架,以期不断地提升公共服务供给的水平与质量,有效满足公众需求。  相似文献   

15.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现状评价与路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和均等化问题是学界和政府关注的热点议题.调查发现,农村居民对各级政府提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满意度由中央到地方逐级递减,并且,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存在供给主体单一、投入不足、结构失衡和总体满意度不高的问题.为此,需要通过制度创新、调整政府间财政关系、借助社会组织与市场力量和构建与完善农民的需求表达机制等政策路径改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从而均衡城乡利益、缩短城乡差距和改善农村居民的生存和发展条件,推动和谐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6.
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重构--基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是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重大改革,在实现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的同时,也拓展了社会组织的发展空间。在公共服务购买中,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理应是良性互动的合作伙伴关系,而我国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却形成了非对称性依赖,社会组织过度依赖政府求发展,这是历史和现实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理清我国社会组织发展基本脉络及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调整的基本逻辑,在增加政府资源供给的同时,增加社会组织自身资源供给,促进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公民的公共服务需求呈现多元化和复杂化的趋势,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引入社会组织,形成以协作为基础的包容性的联合服务供应格局,是在当前条件下实现有限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重要选择,也是我国公共治理的发展方向。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这种转型,一方面要求在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构建以公共服务导向的更为平等的伙伴关系,另一方面对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的机制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分析上海市社区公益服务招投标的实践为例,为其他地方政府开展政社合作提供实践参考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旅游公共服务建设中地方政府行为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旅游公共服务是现代旅游活动发展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在旅游公共服务建设中,地方政府是最重要的提供者.目前地方政府在旅游公共服务提供上存在缺失:旅游公共资源保护管理不当,旅游行业服务规范监管缺位,旅游公共信息供给不足,旅游公共服务社会化引导滞后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旅游业的顺利发展.今后应从加强地方政府的监管职能、加强旅游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积极培育非政府组织等方面对地方政府行为进行矫正.  相似文献   

19.
张艳  王冰 《理论界》2012,(9):27-28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近年来学界、政界和社会各界研究的热门话题,也是我国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我国现阶段公共财政体制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应该让社会组织广泛参与,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克服公共财政供给不足的难题。非营利组织在参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非营利组织独立参与、与政府合作参与、与企业联合参与的策略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提供给社会成员更多的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20.
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市场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公共服务的范围将越来越广,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定位也必将需要重新调整,而民间资本的不断壮大,社会组织的逐步成熟,则给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市场化提供了契机和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