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内战史是美国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近年来国内研究内战史者与日俱增,新成果不断涌现,观将有关情况简述如下: 一、对林肯的评价问题美国内战史研究中的争论大多是围绕着评价林肯展开的。1982年《世界历史》曾对此作过讨论。认为林肯是废奴派的代表者霍光汉和郭宁林等认为。林肯是一个比较彻底的废奴主义者,他的废奴思想与立场是一贯的。王洪慈则认为:林肯的废奴主义“思想有一个演变过程”。黄绍湘与毕中杰则认为林肯是一个资产阶级政治家,不是废奴派,他之所以采取废奴措施,是在国内外的压力下做出的,为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史学界的美国史教学、研究工作者,围绕着阿伯拉罕·林肯的评价问题,展开了讨论,下面简介两个有争论的问题: 一、林肯与《解放宣言》《解放宣言》是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文件,是林肯向敌人迎面投掷过去的、水远也不会失去其历史意义的最严厉的法令。然而关于林肯发布《解放宣言》的动机、目的等等,该如何评说,这在国内史学界却成为评价林肯时争论的焦点之一。  相似文献   

3.
亚伯拉罕·林肯在成为美国第16任总统之前的1833年,曾是伊利诺伊州的一名土地测量员。在从事这项工作的几年时间里,由于林肯待人诚恳公平,测量技术又出众,测量的结果十分准确。林肯先后测量了大片的农田、社区和许多条道路,他测量过的一些路线一直到今天还在使用着。然后,后人曾发现,林肯在一项彼得兹堡规划图的测绘上,却发现了他测量工作中的惟一的差错。  相似文献   

4.
在美国内战中,林肯作为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领导联邦政府和广大人民,粉碎了南部奴隶主的叛乱,废除了奴隶制度,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对林肯的废奴思想及行动本来是应该予以肯定的,但中外学者却存在着种种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他废除奴隶制  相似文献   

5.
林肯9岁时母亲去世,靠父亲伐木维持生计。林肯渐渐长大成人,决心到外面去闯世界,但父亲不准他离开家乡。林肯找到老师倾诉,老师来到林肯家,为他们父子讲了一个故事:  相似文献   

6.
林肯8岁丧母,第二年父亲就和一位叫莎腊的妇人结婚了。林肯姐弟俩为此感到不安。莎腊来了以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热情地为林肯姐弟俩洗了一个热水澡,并把他们床上的玉米梗垫子抽掉,换上鸭绒垫子和鸭绒枕头。这一切,林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那又黄又瘦的小脸上不觉泛起了微笑。 林肯只读了一年书,因贫困而退学,后来他就自学,刻苦用功,继母处处关怀爱护他,使他完成了学业。不久,林肯当了律师,参加总统竞选。莎腊高兴地独自来到城里,看望林肯。当时林肯正骑在马背上作演讲,为了不影响他,莎腊只是静静地站在人群中,看着自己的儿子。忽然,林肯看见了继母,迅急从马背上跳下来,跑过去,与她拥抱。莎腊一般是不肯轻易掉泪的,然而,当林肯当选为总统时,她激动得流下了眼泪。  相似文献   

7.
戴尔·卡耐基在《林肯传》中为读者呈现了一个鲜为人知却真实可信的林肯形象。林肯一生饱受创伤,神情忧郁绝望,但他却风趣幽默,智慧超人,而且始终百折不挠,屡败屡战,为美国乃至全人类做出巨大贡献。幽默是林肯疗伤的法宝,也是其智慧的结晶。  相似文献   

8.
林肯与菲多     
菲多欢叫着,不停地追逐自己的尾巴。它看起来就像一架纸风车,在地面上转啊转。全家人都笑了,但亚伯拉罕·林肯的眼睛慢慢变得悲伤起来。他把正在地板上旋转的小黄狗看作宝贝一样。现在应该如何处置菲多?这些天,林肯一直在想这个问题。林肯已经被选举为美国总统,他和家人不久就会从伊利  相似文献   

9.
法的因素与林肯对奴隶制的态度及政策刘树元林肯对待奴隶制的态度及政策深受法的因素所影响。探讨这个问题,可从一个侧面透视美国内战爆发前后,林肯思想及其社会实践活动变化发展的内在逻辑。一、林肯对奴隶制的态度及政策轨迹的追述1860年末,随着总统大选中林肯的...  相似文献   

10.
《北方人》2007,(6)
林肯:雷霆之后,必有甘霖作为美国最伟大的总统之一,林肯为反对奴隶制度奋斗了一生,深受人民敬仰。但是,他在婚姻中却饱受煎熬。林肯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对林肯生前的几次重大政治活动的分析,论证林肯是一个缺乏政治家的远见卓识、没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处事犹揉寡断的平庸之人。美国人对林肯的评价,并不符合历史事实。本文通过对经典著作的研究,以“外国人”的冷静的目光和求实精神重评林肯总统  相似文献   

12.
西方论述林肯的文献车载斗量,比比皆是;评价林肯的一生众云纷纷,莫衷一是。刘祚昌同志《论林肯》一文(见《开封师院学报》1978年第一期)拨开烟雾,试图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有独到之处,读后颇受益。今就我在初学美国史的过程中,关于评价林肯的问题,冒昧地提出两点浅见,求教于前辈和同志们。  相似文献   

13.
与美国总统有关的巧合 有些巧含神秘莫测,它们的发生殊难预料,比如林肯和肯尼迪两位总统存在着一系列令人不可思议的巧合,就是无法用概率律解释的。  相似文献   

14.
杨海亮 《可乐》2010,(6):53-53
美国前总统林肯的父亲曾以低价在西雅图买到一处农场,农场里有许多石头。林肯的母亲建议把石头搬走。林肯的父亲反对:“那是一座小山头,根本搬不了.要不主人不会便宜卖给我们。”林肯的母亲带着几个孩子开始挖石头。没过多久,石头全被搬走。那些石头都孤零零的,根本没有连着山,挖上一英尺,就能晃动。  相似文献   

15.
敌人和朋友     
《新天地》2012,(1):40
林肯作为美国总统,他对政敌的态度引起了一位官员的不满。他批评林肯不应该试图跟那些人做朋友,而应该消灭他们。  相似文献   

16.
美国特殊的选举制度、美国民主党的分裂和美国人民具有平民主义思想,这些都是林肯当选美国总统的有利条件。林肯的早逝使他避免了南方重建的失误,以及林肯殉道式的死,使他更多的获得了美国人民的尊重和赞扬。  相似文献   

17.
一代伟人林肯,只在学校中接受过几个月的正式教育,但好学不倦的他不愿因此限制自己,于是他选择了通过阅读来提升自我的方法。在几十年间,林肯每天都坚持阅读。担任美国总统后,虽然要日理万机,但他临睡前还要在床上读歌德的诗集。可以说,是阅读,成就了林肯辉煌的人生。  相似文献   

18.
在过去二十余年中,我曾对林肯作了多次的评价,但是这些评价也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最初,在“左”的思潮的影响下,在一篇文章里我对林肯否定得过多,过分强调他的资产阶级局限性。嗣后在《林肯解放奴隶的真相》(《史学月刊》1965年8期)一文中,我进一步发挥了这个观点。在打倒“四人帮”之后,我的认识提高了,我开始审查我过去在林肯评价中所持的旧观点,发现我过去对林肯的评价失于不公正。因此,我在1977年又写了一篇文章(《论林肯》,《开封师院学报》,1978年第一期),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充分肯定了林肯的进步性,把他评价为一位伟大的资产阶级政治家。但是在同一文中我仍指出了他的某些错误和瑕疵,特别批评了他对南方叛乱者的“无原则的宽大”。  相似文献   

19.
林肯在美国内战时期高举联邦统一旗帜,把拯救联邦作为战争最高目标,奴隶制问题放在第二位。南部分裂国家时,林肯指出各州没有主权,联邦政府创造并赋予了各州法律地位,各州分裂联邦是非法行为。联邦不能分裂,而奴隶制的存废视维护联邦的需要而定,是实现联邦统一的手段。在全国范围内废除奴隶制度的前提是国家主权统一。林肯在维护国家统一时争取和平手段,当南部分裂国家时,采取了坚决的战争手段。林肯维护联邦统一的历史应给今人以启示。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与林肯是同时代的人,他们一个是无产阶级领袖,一个是资产阶级政治家。在美国内战期间,马克思曾多次撰文评论林肯。一在内战期间,奴隶制问题以及林肯对待奴隶制的态度是马克思评论最多的问题。在奴隶制问题上,马克思始终把解放奴隶作为战时北部的最高目标和最终目的。在他看来,整个内战的基本问题是奴隶制问题。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