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环境、社会、经济的相互协调发展是当代人类活动追求的目标。努力寻求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们自身在未来和 2 1世纪发展的需要和必然选择。多目标协同论、区域关系协调论可资借鉴  相似文献   

2.
恩格斯与可持续发展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早在一百多年以前,恩格斯就明确指出,人类必须摆正自身在自然界中所处的位置,正确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以调节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时强调必须变革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建立先进的社会制度,为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提供有利的社会保障。当今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着眼点和出发点与恩格斯的思想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3.
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协调八大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协调八大关系 ,其中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协调经济与自然的关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协调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涉及可持续发展实质内容的人类价值取向的把握 ,协调代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代内企业之间的关系、代内地区之间的关系和代内国家之间的关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和必要条件 ,协调代际关系是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4.
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 ,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合理开发利用资源 ,保持人类生存与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整体协调 ,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近现代经济走“否定自然”、“以人为中心”的发展之路,使当代人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解决危机必须站在“人—自然”这个系统的高度上,重新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对自然的管理应该是“伙伴加朋友”式的管理,利用科技,以求得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一种全新的发展现,它是关于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应对现实问题的一种全新思考,也是反思传统发展现、批判继承古代朴素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新成就。  相似文献   

7.
理解文化及其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文化是相对稳定的人为程序和为人取向的统一。体现人的超越性和创造性的文化是非自然的存在 ,但不应处于反自然状态。自然界不能容忍过分异化的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是自觉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和保持生态平衡的文化。要摆脱人类文化的困境 ,必须从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的“战争状态”转向“永久和平”。由“战争文化”向“和平文化”的转变 ,是人类面临的最具深刻意义的文化转型  相似文献   

8.
可持续发展必须以“人本”为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把人和自然作为平等的二元主体和“自然中心”论是可持续发展原则问题上的两种错误倾向。本文通过对它们的批驳 ,指出并论证了谈可持续发展必然以“人本”为本的原则 ;结合此原则 ,重新定义了可持续发展 ,丰富了它的内涵  相似文献   

9.
可持续发展理论在中国的战略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东部地区经济优势和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根源的分析指出 :东西部优势互补、协调统一发展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社会 -经济 -自然大系统中 ,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 ,尤其是在我国环境脆弱的西部地区 ,恶化的环境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 ,环境建设迫在眉睫 ,但经济发展也不可忽视 ,两者协调统一才能达到系统优化 ,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自然价值"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否定自然价值是人类面临不可持续发展形势的思想根源。确认自然价值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需要,在确认自然价值的基础上实现经济转变是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实行自然和文化的多价值管理。  相似文献   

11.
可持续发展指标的一种理论构造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提出一种构造可持续发展指标的方法——给出的三类指标都未涉及资源价值存量,从而避开了资源定价难题。因此,这三类指标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2.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哲学前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虽然大多数人都接受了可持续发展理论,但对于这一理论赖以成立的哲学前提却缺乏深入的分析和理解。文章首先通过对人与自然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代内关系和代际关系)的哲学分析,提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代内关系和代际关系的公平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认识论前提;然后通过分析资本主义工业文明背景下人类发展的不可持续性,提出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存在论前提不应该是工业文明,而应该是比工业文明更高级的文明形态。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恩格斯联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现实构建了社会发展理论,阐述了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关系,尤其是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同发展的论述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双重关系的统一,人与自然的关系及人类驾驭自然规律的程度,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而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不断深入的;人类在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同时,必须尊重自然,不能违反自然规律而任意支配、改造自然界,否则必然会被自然界"报复";必须建立"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为此必须变革包括资本主义在内的旧的社会制度。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的论断中隐含着大量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其对经济建设、人口、环境、资源问题的论述都切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三步走”战略更是从全局角度展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深刻思想。  相似文献   

15.
人天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人对自然的依赖性、人对自然的独立性以及人对自然的自由性三个阶段。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实质上是以人的社会化了的生物性需求为基础、以人的生产实践为中介的社会的存在与发展同环境与资源的关系问题。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资源的安全利用标准以及铁的自然规律,是设定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空间的重要依据。当代人类所面临的生存与发展困境,是由多重原因交互作用而造成的。消除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解与协调发展,需要观念的转变、制度的重新安排和实践方式的调适与创新,要实现由机械的环境观向系统的生态环境观、由片面的发展观向全面的综合的发展观、由资源无价的旧观念向资源价值观的转变;要建立合理的交往方式,实行经济和社会体制变革;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社会的发展是为了人 ,人本身的发展构成社会发展的主体内容。马克思在创立科学共产主义学说时 ,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石 ,确立了科学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把人的全面发展确立为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这对于我们今天正确理解和把握人的全面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推进党和人民的各项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7.
论人的可持续发展与全面发展的理论分野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人的可持续发展与全面发展之间有着重大的理论分野,在发展路向上两者方向完全相反,人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的本质层次实现由“个体本质”、“群体本质”向“类本质”的回归,主要强调的是“类”的生存与发展的要求和趋势;而人的全面发展则是人的本质实现由“类本质”、“群体本质”向“个体本质”不断展开和发展的过程,主要强调的是“个性”发展的全面性和丰富性的问题;实现人的本质层次之间的差异和谐化与和谐差异化的逻辑互动,是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与全面发展两者之间有机协调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两种理论模式在我国生态旅游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循环经济理念和持续改进模式与生态旅游理论相联系,指导我国旅游业的开发建设。指出在我国发展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统一的,可加以借鉴来探索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途径;并提议将持续改进模式应用于生态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及其运行和管理中,从而发挥良好的指导与推动作用。并且希望通过这两种理论模式的引入,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使旅游开发成为一个循环往复、不断优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我国改革开放20年最重要的成就是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发展并确立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邓小平理论就是中国发展的理论。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第三代领导集体根据邓小平理论进一步确立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当代人类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崭新的人类文明形态,它是解决工业文明以来所形成的异常尖锐的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矛盾的最佳途径。可持续发展包括了多因素、多系统。多层次的复杂动态关系;可持续发展既是系统,也是过程,而且又是人们的实践与认识的矛盾运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要依靠人立足于自己的主体地位,对自然界和人自身进行系统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