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光启治学方法初探姜观吾一、徐光启的生平和处境徐光启,号玄扈,上海人,生于明嘉靖41年(1562年)。万历25年(1597年),他35岁时考取第一名举人,七年后(1604年)又中进士,崇祯2年(1629年),任礼部左侍郎、尚书、内阁大学士。崇祯6年(...  相似文献   

2.
人们在议论徐光启的时候,往往将他与英国的培根相提并论.四十多年前,竺可桢教授将这两个人作了一番比较:年令:徐光启小一岁,后培根七年去世;地位:徐光启以大学士身份入阁办事,身后谥文定加赠太保,培根也曾入阁,任掌玺大臣、大法官,英王曾授以子爵;徐光启提倡科学,培根也提倡科学,徐光启主张一切经过试验,培根在《新工具》中也竭力提倡试验,法国哲学家服尔德称他为"实验哲学之父".这些事实证明,这两位历史人物有许多相似处.  相似文献   

3.
论徐光启引进西方科技中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光启(1562年—1633年)是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先躯。在徐光启等人倡导下,明末我国政府开始引进一些西方的科学技术。在若干欧洲耶稣会科学家的帮助下,明清之际我国在天文、数学、地理、机械等科技领域,曾出现过接近世界近代科学的趋向。这在我国科技史上是值得重视的现象。(一)科学与宗教如果把明末中国放到世界范围内加以考虑,可以看到古老的封建制度已处于“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局面。虽然在若干传统技术领域,仍有一些带总结性的专著相继问世,但  相似文献   

4.
自从1982年吴德铎发表《我国研究、评介徐光启概述》一文后,国内农业、军事、天文历法、数学、宗教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就对徐光启思想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目前,学术界主要围绕徐光启农业思想、军事思想、天文历法思想、数学思想、宗教思想的内容、成效、途径、方法及其它问题展开了比较全面的研究。通过梳理这些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了解学术界对该问题的研究动态,同时也有助于发现问题,推进对徐光启思想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技术思想根源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徐光启是我国古代农业科技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对技术方法有过深入的研究。“循时适宜”的实事求是方法论是徐光启农业技术思想的立足点;“九州八目五系”系统方法论是徐光启农业技术方法论的基本原则;“博究天人,皆主实用”的实践方法论是徐光启农业技术思想的价值旨归。对徐光启农业技术方法论思想的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思想文化的价值,也对我们进行现代化农业生产和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明代末期,科学家徐光启(1562-1633)从实践中认识到,科学的发展关系到国计民生,从而提出了“超胜”、“分曹”的科学思想。“超胜”是从翻译入手,经过中国人的研究提高,做到与西方并驾齐驱,最终超过西方;“分曹”则是在传统科研基础上,开辟新的分学科研究。1604年徐光启擢升进士  相似文献   

7.
论徐光启的哲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样的一个历史现象是耐人寻味的:以牛顿的古典体系为其代表的近代科学在中国之正式登场,是在十九世纪下半叶李善兰的手里,即晚于西方整整两个世纪;但对于这一近代体系的思想酝酿却可以上溯到十七世纪初期的徐光启,即和西方近代思想的奠基者培根、伽里略、开普勒、笛卡尔等人恰好同时。而徐光启的科学贡献历来之为研究者所重视,和他哲学思想历来之为研究者所忽视,又正好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本文试图就这后一方面略论徐光启在中国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博采众家之长,撰写了《考工记解》一书。由于该书尘封多年,其成书年代、眉批作者等诸多问题尚待破解。本文认为徐氏完成该书的撰写工作应是1621年,并最终于1623年由茅兆海作跋而加以刊刻。目前仅存明清之际的抄本,其眉批应系徐光启本人所作。由于具有生产技术经验和难得的西学知识,徐氏在书中不少地方对《考工记》作了超出前人的较为科学合理的释读。虽然也有因袭旧说而致误之处,但从整体上看,《考工记解》具有一定的科技价值,应为徐光启科技成就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徐光启早年家庭贫寒,其祖母和父母与农业劳作关系密切,因此徐光启从小产生了对农业科研的兴趣,并在成年后把这种兴趣提升为自己的事业。徐光启所处的明末时代,由于农业问题导致了社会动乱。同时,中华民族传统的农业科研和农本思想至明朝已经进入总结整理材料的阶段。这些因素构成了徐光启农本思想的重要成因。  相似文献   

10.
徐光启(1562—1633年),字子先,号玄扈,上海人,明末杰出的自然科学家。他对我国数学、天文、农学的贡献是世所公认的。他也曾悉心研究明末社会经济,并提出了一系列的看法与改革的意见。《明史·徐光启传》称仙“雅负经济才,有志用世。”他的儿子徐骥为他所作的传记中也说:“于物无所为,惟好学,惟好经济。考古证今,广咨博讯”。徐骥在传记中还引用别人评论他父亲的话:“全河全漕,了然胸中,条分缕析,悉有考据。……留心经济,足觇异日大业矣!”从这些古人的评论中,足证徐光启是一个留心当时社会经济,并进行调查研究,提出改革方案的人。研究他的经济思  相似文献   

11.
徐光启翻译《几何原本》的根本动机在于培养有用的“中材”,这类“中材”的主要特征是认真与心细。因此,徐光启重视《几何原本》的心性教化功能。徐光启认为,1)几何学为人人当学之学。2)几何学的功能在于使人“心思细密”,它具有“练心”的作用。3)以几何学为主要科目的教育理想完全有可能实现,因为几何学并不像外人想像的那样晦涩,它具有内在的简明性。这些观点与当时的心学思潮之间存在着深层次的关联。  相似文献   

12.
从“五蠹”篇管窥韩非子的人口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非子是先秦法家的代表人物,其人口思想主要反映在 "五蠹"篇中.韩非子的人口论虽有唯心史观的不足,但对后世学者如马端临、徐光启、汪士铎等人思想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13.
徐光启是我国明代晚期杰出的农业科学家.他撰写的<农政全书>集我国古代农业科学之大成,是我国不可多得的古代农业专著.徐光启的重农思想,一是"富国必以本业",二是"水利者,农之本也",三是备荒救荒应"预弭为上,有备为中,赈济为下".徐光启崇尚实践,他通过调查、访问、观察、实验,把古代农业科技提到新的科学高度.徐光启的重农思想至今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徐光启生活的晚明时期,内有宦官集团的擅权,外有强敌临境,明王朝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作为知识分子的徐光启毅然以拯溺起衰为己任,毕生致力于科学救国,是一个真诚的爱国主义者。关于徐光启的科学成就,已有不少论著,本文对徐光启的政治经济思想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5.
徐光启翻译了《几何原本》等西方科学著作,引领了中国明末清初科技翻译的潮流。徐光启科技翻译的特色是"熔彼方之材质,入大统之型模";"欲求超胜,必须会通;会通之前,必须翻译";"与同西洋远臣龙华民、邓玉函等,日逐讲究翻译"。徐光启的科技翻译实践在本土化翻译策略、翻译战略规划、严谨翻译态度、合作翻译的方法、超越翻译本身的实践途径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万历末年到天启初年,为了对付后金崛起,明廷曾特命徐光启“总理练军事务”,圳练新兵保卫京师。关于此项重大政治军事活动,徐光启曾留下若干篇珍贵文献,可惜大多已失佚。康熙二年徐光启之孙徐尔默撰《文定公集引》提到:徐氏所撰《选练百字括》已刻而毁,《选练条格》未刻而佚。此外《徐氏家谱·翰墨考》又记载徐氏曾作《兵机要略》。由于未见原书,故不知所云,为此几百年来人们一直引以为憾。去年我从大百科全书军事卷通讯中,获知原解放军装甲兵政委莫文骅将军收藏了一批珍贵的军事古籍,其中有徐光启的《兵法条格》。显然这是一部失侠已久的重要兵书。今年是徐光启逝死三百五十周年(1633—1983),上海古籍出版社将出版大型《徐光启著译集》。三月我受市文管会委托专程赴京访书。承莫将军热情支持,不仅允许我将原书带回  相似文献   

17.
公元前277年秦军在今常德所筑“张若城”是古代常德建城之滥觞。东汉时“张若城”筑为武陵郡城,有一次重大的修建。此后在东吴、唐朝、五代、北宋、元朝等时期,常德古城均有过不同程度的增修。明代,常德古城始筑为砖城,奠定了此后常德古城的基本规模。抗日战争时期常德古城被毁。  相似文献   

18.
徐光启的《告乡里文》是重农劝农政治文化的产物,体现了科学与社会、历史与现实的多元交汇.《告乡里文》采用了《劝农文》的形式却赋予了《劝农文》新的内容,提出了应对水灾、恢复生产方面的具体技术措施,受到农民的欢迎.他与读者的关系是乡亲关系,这种关系较之于《劝农文》所体现的官民关系,更能为农民所接受.《告乡里文》中既有徐光启原籍和外地通行的“寻种下秧”,也有外地传入的“买苗补种”,体现了官府提倡和民间参与下的农学知识和技术的地域交流.《告乡里文》中由徐光启创造出的“车水保苗”技术是在旧有知识传承基础上的创新,延至《农政全书》的许多内容,都体现了徐光启作为农学知识生产与传播者的继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19.
晚明的科技翻译是我国系统地翻译西方科技的肇始,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次西学翻译高潮。以徐光启的科技翻译为经典案例进行分析,从国家翻译实践的视角来审视其科技翻译实践。晚明时期,内部社会的变革和外部科技的发展是晚明国家翻译实践产生的两大背景。翻译学术群体的形成和中外译者之间的合作,保障了晚明国家翻译实践得以实施。徐光启的科技翻译活动具有国家翻译实践的典型特征,这一翻译实践上升为一种国家行为,旨在维护国家利益并促进国家的振兴与发展。本文通过以徐光启科技翻译为中心的历史探赜,探究与阐释晚明国家翻译实践的主要特征、核心内容和重要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0.
《农政全书》与徐光启的科学方法柯远斌,谷超作为我国明朝晚期一位卓越的科学家,徐光启的科学研究领域十分广阔,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科学成就,其中,他对农业方面的贡献尤为突出。他所编著的《农政全书》,就集中了我国古代农业科技之大成。《农政全书》共60卷12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