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历来的社会改革者总是不畏艰险,舍身求法,迎着改革过程中的矛盾,勇往直前,直到献出自己的生命。他们是中国历史的脊梁,历史就是在社会改革者前赴后继的斗争中前进。谭嗣同就是中国十九世纪末的一个杰出的社会改革者。他满怀爱国热忱,投身戊戌维新运动。抱定:“各国变法,无不汇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矢志为社会改革事业而献身。他遗留下来的《仁学》,充溢着激进的反封建思想,今天读来仍能感触到强烈的时代气息,令人振奋。但是,谭嗣同的社会改革实践却是依靠光绪皇帝自上而下的改良。结果激进的社会改革思想与软弱的社会改革实践之间,形成尖锐的矛盾。谭嗣同终于用鲜血谱写了一幕壮烈的历史悲剧。这就是我们在这里要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丘逢甲是近代台湾杰出的爱国诗人 ,其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与其生不逢时、报国无门的巨大悲痛发生的激烈碰撞 ,产生了其诗歌的悲剧思想美 ;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形成了他苍凉悲慨、凌厉雄迈的悲剧意象美  相似文献   

3.
林纾是一位有强烈爱国思想的文学家。因此,他虽受着“畏天循分”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和束缚,但是爱国思想使他逐步冲出这些束缚,改变着自己的行动,接受着一些新的事物。特别在翻译外国文学,传播爱国思想和学习外国小说的写作方面,更起到影响文坛和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他的国家观念,也有新的发展和变化。辛亥革命之后,由于内因和客观上军阀混战局面的出现,使他又回到了赞同“君主立宪”的老路上去,反对革命和“五四”新文化运动,表现了一位爱国者落后于时代发展的局限性和固执偏见的悲剧。  相似文献   

4.
近代爱国诗人黄遵宪诗风独特,在晚清诗坛上有较大影响。其诗风格新奇、悲壮、雄放。其风格的形成跟当时所处的悲剧时代有关,跟他本人致力于创作新派诗密切相关,同时也跟他努力继承和发扬我国诗歌中批判现实主义和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以及灵活运用古体诗等等有关  相似文献   

5.
郑观应是满清末年广东诗人、实业家,其《罗浮待鹤山人诗草》反映了他的改良主义思想,由于并不得志而谈玄论道。在郑观应身上,我们看到了满清皇朝统治下的具有爱国忧民胸怀的知识分子的时代悲剧。  相似文献   

6.
刘琨,西晋末年著名的爱国将领,民族英雄。他的一生以永嘉之乱为界分为前后两期。永嘉之乱前,刘琨的行为浮华放纵,为一名吟花弄月的贵公子;永嘉之乱后,面对国破家亡,刘琨决然扛起了救国救民的大旗,转变成一名民族英雄。由于时代条件和自身性格的原因,他不可避免地走上了失败的道路。文章试图通过刘琨的经历和诗歌探讨刘琨悲剧,最后指出刘琨悲剧成因。  相似文献   

7.
清初著名诗人吴兆骞,是江苏吴江县人。1657年(顺治丁酉年)因科场案而被流放到黑龙江宁古塔,长达廿三年之久。从他流徙的前前后后及其所创作的大量诗文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他的不幸和痛苦、正义和爱国的诸种生活历程。故其流徙一举,不能不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造成他几乎是一生的痛苦,一方面却又使他成为东北边塞诗和抗俄爱国诗歌的第一个写作者,以及黑龙江——东北文化的开拓者。我们研究吴兆赛,既要考察清初统治者对待文人士子的政策及所造成的悲剧;又要考察研究流放文人所建树的丰碑。  相似文献   

8.
郁达夫是我国现代文坛上著名的文学家。他的一生遭遇坎坷 ,充满悲剧色彩。本文从他的文学创作、生活及为国捐躯几件事上指出他的悲剧性 ,认为他一生的悲剧也是悲壮的美  相似文献   

9.
郑伟 《东方论坛》2011,(3):103-106
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和他的悲剧思想对尤金·奥尼尔有着极大的影响,后者继承了前者的悲剧理论。尤金·奥尼尔对尼采的超人哲学和反宗教思想以及他的悲剧理论也是推崇备至并深受影响。  相似文献   

10.
论尼采的悲剧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尼采一反传统的理性主义悲剧理论,认为悲剧产生于人性中狄奥尼索斯(酒神)精神与阿波罗(日神)精神的永恒对立和冲突,这种对立和冲突也正是悲剧的本质。以此为支点,他对悲剧快感、悲剧的乐观主义等问题做了全新的解释。尼采的悲剧观不仅是对理性主义悲剧观的反叛,同时也是对它的补充。  相似文献   

11.
世界历史的发展,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辩证结合,因而反映社会经济形态的社会思潮也往往有规律可寻。公元前五世纪前后,是世界爱国思潮大高涨的时期,产生于这个时期的“希腊悲剧兴盛于民主制战胜独裁和希腊人战胜波斯侵略的时代。它的基本主题是写古代的民主斗争,悲剧中贯穿了反对独裁、侵略和压迫的精神,歌颂为自由和正义而斗争的英雄行为和爱国思想。”(杨周翰等编《欧洲文学史》第32页)这一时代精神,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也同样地得到充分的反映。然而,过去对《诗经》的研究,大多注意讽刺  相似文献   

12.
试论李健吾的悲剧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界论及李健吾的戏剧,大都以为他的主要成就在喜剧创作,而对他的众多的悲剧常常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应有的评价。王瑶先生认为,李健吾“产量很多,写得也多是长剧,但更擅于写轻松性质的喜剧”。波拉德也认为“除《母亲的梦》,这一回忆性的悲剧之外,李健吾最好的剧作都是喜剧”。我以为这些看法虽然有一定的根据,却还不够全面。李健吾是以其悲剧创作步上剧坛的,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悲剧,可以说悲剧是他反映生活的最主要的艺术形式。而且,他以深厚的生活基础、丰富的外国文学修养、以及对戏剧的独特见解,推出的一幕幕风格别致的悲剧,是三十年代剧坛上别开生面的花朵,有它不可忽视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张学良的爱国思想与实践,是指他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繁荣兴旺等根本利益的关心和自觉维护的思想与行为。他的爱国思想与实践有着丰富的内容和显著的特点,但同时也还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他的政治思想曾深受“法西斯主义”的影响,使他走了一些弯路,做了一些错事;他经济救国、教育救国的思想实践尽管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从根本上讲仍属改良的范畴;他举世公认的爱国人格可说是光彩照人,但也不无封建伦理的痕迹。  相似文献   

14.
汪元量是宋元易代之际的一位爱国诗人、词人。人们向来只重视他的纪实诗,却往往忽视他的爱国词,而事实上,他的词也是有着很大的价值的。从思想内容上来说,其词饱含着深沉的爱国情感,充溢着一种积极向上的抗争力量;从创作方式上来看,其词亦有许多独到之处,如以词写史的大胆尝试、独到的比兴等。  相似文献   

15.
鲁迅的一生,既是伟大的一生,同时也是充满悲剧的一生。鲁迅主体悲剧情绪深深地影响到他的文学创作,因此,其文学作品呈现出浓重的悲剧色彩。本文便试图从鲁迅主体悲剧意识倾向的生成、作品悲剧主题内涵和作品悲剧的外在表现形式三方面探讨鲁迅作品的悲剧意蕴,从而认识悲剧意识之于鲁迅,既是悲哀的,同时也是伟大的。  相似文献   

16.
爱国主义是长期形成的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 ,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 ,与传统的忠君思想能够取得一致。屈原是爱国的 ,但也是忠君的。他的忠君思想是建立在他对楚王以及以楚王为中心的统治集团的批判基础上的 ,与他的爱国思想构成了一个矛盾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17.
石杰 《南都学坛》2023,(2):43-47
云岗与现实生活之间有很强的亲和力。他既能植根于生养他的那片土地撷取生活,潜心写作,也有将思想和生活转化为文本的表述能力,对悲剧的叙写便是他忠于生活、思考生活的表征之一。他笔下的悲剧内涵丰富,成因从内到外,不仅有中国传统美学意义上的悲剧美,也有西方传统和现代美学意义上的悲剧美,是作家对生活做深入思考、对创作领域做深度开掘的结果,作品也因此而更深刻,更富于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8.
死亡悲剧意识是理解奥尼尔创作 ,也是认识其悲剧美学的基本切入口之一。其死亡悲剧意识基本上是乐观主义的 ,这种悲剧意识使他剧作中那些在生活中只有死亡的主人公在追求自己的失败的过程中体现出人之所以为人的最基本的素质 ,使自己的失败也具有了崇高的悲剧美感 ,这也是奥尼尔剧作具有经久魅力的原因之一。但在其创作的后期 ,生活的痛苦使死亡悲剧意识也随之由乐观主义逐渐过渡到悲观主义。本文通过分析奥尼尔剧作的死亡悲剧意识 ,指出了奥尼尔剧作的基本美学精神  相似文献   

19.
《悲剧的诞生》可从生存论角度解读。在《悲剧的诞生》中尼采探讨了悲剧的诞生、灭亡、更生;同时,尼采阐发了他的悲剧观,其中包括艺术的形而上学性质和酒神智慧,尼采的悲剧观其实是一种生存论。尼采的生存论不仅指涉个体的人生在世,也指涉民族的生存。尼采揭示了希腊人的艺术化生存,他提出向希腊人学习。  相似文献   

20.
从个人、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来探讨菲利普.罗斯的小说《美国牧歌》中主人公瑞典佬的悲剧命运。他的悲剧不仅是其个人的悲剧,也是家庭的悲剧,更是美国社会的悲剧。通过悲剧分析,不难发现作家对美国社会主流文化霸权的深刻揭露和对处于困境之中的犹太移民的深切同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