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花间集序》:一篇被深度误解的词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彭国忠 《学术研究》2001,(7):99-104
在<花间集序>中,欧阳炯第一次勾勒出可歌之"词"发展的大致线索,并明确提出了"清"、"清绝"的审美标准.但是,长期以来,他的词史线索未引起人们的注意,而他的词学观点却遭到完全相反的理解他所反对的,变成了他所赞成的.造成这种深度误解的原因,约有四端受<花间集>词的连累;受他所采用的骈体文的影响;受他的词作的影响;受<玉台新咏>及<玉台新咏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春秋>为孔子晚年依据鲁史所选择、整理的教科书,左丘明以"鲁太史"和"鲁君子"的身份为<春秋>补充了大量史料,编成<左传>,<左传>因此而与<公羊>、<谷梁>二传明显不同.后世儒家学者以经学今古文标准匡范<春秋>及<左传>,其实孔子在<春秋>中寄寓的"微言大义"渊源有自,承袭着古代"记事"、"实录"以外的另一史学传统,同时古代"记言"、"微言"的史学传统也因孔子整理<春秋>而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3.
由于大唐声威远播,西域各民族和睦相处,安西、北庭的唐军士气高昂,故岑参这一时期的边塞诗中依然洋溢着盛唐边塞诗歌的爱国战斗激情和乐观进取的精神,岑参也就成为盛唐边塞诗的殿军,而他的诗作<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则充分体现了盛唐边塞诗的这一特点.  相似文献   

4.
汪大白 《学术界》2001,(5):225-229
葛洪所说"陈思王著<释疑论>"并不可信,所引<释疑论>文字应是他本人所杜撰.所谓<释疑论>,仅见<抱朴子>论述神仙道术时所引片断;遍考各种曹植文集及其他典籍,再无片言可见.考之文章,<释疑论>对待方士道术的立场与曹植<辨道论>根本对立,<释疑论>关于此中缘由所作的交代又与事实不符.并且<释疑论>对<辨道论>的否定表现得极为直接,也显得不合情理.考之作者,<辨道论>表明曹植属于无神仙论者,而葛洪说他是"初皆谓无,而晚年乃以为有",除此<释疑论>之外别无依据.事实上,葛洪其人素来惯于作伪,<抱朴子>托名杜撰处屡见不鲜;为抵消曹植<辨道论>的影响,进而宣扬神仙道术,葛洪托名杜撰<释疑论>是完全可能的.  相似文献   

5.
傅斯年是五四文学革命的坚定支持者与宣传者.1918至1919年间,他先后发表了<文学革新申议>、<戏剧改良各面观>、<怎样做白话文>、<白话文学与心理的改革>等文章,提出了强调发展变化与新陈代谢的"进化的文学"观、以思想启蒙为主旨的"人化的文学"观与开放的而非锁国的"欧化的文学"观,系统地表述了他关于中国文学革新、发展的方向及一般进程的可能性选择的思想.所论与胡适、陈独秀的文学革命主张异声同调,对五四文学革命的开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春秋>是中国传统史学的<圣经>,<公羊传>与<榖梁传>专注于对<春秋>的"微言大义"进行了诠释,即使是以记事为主的<左传>对此也屡屡涉及.至于后儒的此类著作,更是汗牛充栋.即使<春秋>确为孔子所编撰或修订,这种对"微言大义"的挖掘也是以<春秋>在流传过程中没有出现文字讹误为前提的.本文对<春秋>经之阙文与错简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意在说明后儒对<春秋>经文中"微言大义"的挖掘多有可疑之处.  相似文献   

7.
王安石诋<春秋>为"断烂朝报",历来为千年来的学术公案.或以为王安石尊<春秋>,故无"断烂朝报"之说;或以为王安石贬<春秋>,而有"断烂朝报"之说.笔者认为,王安石是轻视<春秋>的,且也说过<春秋>为"断烂朝报"之类的话,但是,王安石所言<春秋>为"断烂朝报"是特指其弟子陆佃、龚原对<春秋>的注释,而非孔子删削之<春秋>;对于孔子删削之<春秋>,王安石虽不甚尊崇,但作为封建士大夫王安石不能也不敢公开诋诬之.王安石之所以轻视<春秋>,是因为<春秋>的主旨与其变法思想相抵触.  相似文献   

8.
张磊 《天府新论》2004,6(Z1):179-180
鲁迅的许多作品曾引起较大争议,他的<故事新编>中的<出关>也不例外.鲁迅的本意是什么,解读这篇小说的关键是怎样来看待鲁迅对自己的认识,弄清楚老子为什么出关以及<出关>的"关"到底意指何物.其实,老子出关是因为他看透社会本质,出于无奈而出关.<出关>里客观地反射出鲁迅当时复杂的心态.  相似文献   

9.
龙绍讷是清朝时期一位"思力沉厚"、"刻意深入"、"肄力于学,著述侈侈隆富"的苗族思想家.著有<亮川前集>二卷、<续集>二卷、<试帖>二卷、<文集杂俎>四卷等.<亮川集>集中体现了龙绍讷的哲学及社会思想.  相似文献   

10.
"<春秋>无达辞"见于董仲舒的<春秋繁露>,是董氏对<春秋>文辞叙述特征的一种概括.针对此种叙述特征,董氏提出了"从变从义,一以奉天"的应对策略.从董仲舒对<春秋>具体事例的解释来看,他首先预设了<春秋>神圣的立场,并在解释过程中注重独修义的挖掘,在方法上通过以例见法,最后抵达"从变从义,一以奉天".这种解释体现了他对经典所包含共时伦理的把握,并超越了绝对主义与相对主义的解释立场.由此观之,经典解释不仅是一种学术活动,也是一种伦理活动.  相似文献   

11.
李金坤 《云梦学刊》2001,22(4):9-12
从"文学精神"、"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等三个方面可以发现<楚辞>对<诗经>的承传事实.除受<诗经>的影响外,<楚辞>还受战国诸子散文及楚国土著文化"楚歌"、"巫歌"和"楚声"等文化乳汁的滋养.  相似文献   

12.
黄维樑 《云梦学刊》2005,26(6):31-34
<离骚>分为多少章节,怎样分,历来众说纷纭.众多学者认为它纲领不明晰.它的结构确有问题.<文心雕龙>说的"规范本体"、"剪截浮词",它都做不到;它"委心逐词","辞溺者伤乱".拿<离骚>和杜甫<秋兴>、但丁<神曲>、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等作品比较,不难发现,表现世乱伤心、狐疑矛盾的诗文,其结构、纲领是可以明晰井然的.虽然如此,<离骚>仍然是中国文学的瑰宝.  相似文献   

13.
张高兰 《阴山学刊》2002,15(2):71-72
"自然无为"是道家的基本思想,<老子>与<庄子>中虽都讲"自然无为",但却在大体一致之中表现出了差异,分析这种差异,有助于我们更精确地把握道家"自然无为"这一思想,也更能体会<老子>、<庄子>的思想特色,以及从<老子>到<庄子>的思想演变.  相似文献   

14.
"古史辨"派与20世纪的《春秋》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所作<春秋>是一部蕴涵作者"微言大义"的政治学著作.20世纪初期,"古史辨"派在学术界发起并主导了一场关于<春秋>性质问题的讨论.在当时社会反封建思潮的鼓动下,"古史辨"派继承并发挥了传统今文经学家的怀疑精神和古文经学家的"六经皆史"说,得出"孔子不作<春秋>"、"<春秋>为史学著作"等错误结论."古史辨"派的<春秋>性质研究对整个20世纪的<春秋>研究产生了消极影响,也制约了此间经学史、史学史领域相关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比较<现代汉语>和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不难发现二者之间具有较整齐的对应性,但是,这种对应性并没有体现出一种共生共长.<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涉及的方方面面均作了"新"的要求,体现了加强"句子或语段"教学的趋势,但<现代汉语>课程仍然拘泥于字、词、句、语法、修辞的孤立、机械地讲授和学习,造成了<现代汉语>教学与中学语文课程教学的"剪刀差".作者认为在高师<现代汉语>课程教学中,加强句群和语段教学是促进二者共生共长的重要途径,是解决"剪刀差"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因性练才"说是刘勰在<文心雕龙@体性>中提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文论观点.这一观点,其基点在于论述人的天赋之"才"与本然之"性"之间的复杂关联,其核心在于阐明"才"、"性"、"体"之间互交互融、互动互感的审美生存态势,本质在于揭示一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和谐统一的生态文艺观.本文以"体性"篇为基础,参照<事类>、<才略>、<神思>、<程器>、<明诗>、<熔裁>诸篇,对刘勰的"因性练才"说蕴藏的丰富的生态文艺思想予以阐明.  相似文献   

17.
<冬天的梦>和<了不起的盖茨比>这两部小说都是费茨杰拉德的短篇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继承了<冬天的梦>的主题、人物形象和创作艺术,也是反映"美国梦"幻灭的主题.德克斯特和盖茨比分别追求两个金姑娘的梦想最终都破灭了.两部作品都运用了大量色彩,象征虚无缥缈的"美国梦".黛西的个性和遭遇也颇像裘迪的.但是<冬天的梦>和<了不起的盖茨比>反映的是美国梦演变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了不起的盖茨比>在叙事手法和文章的结构方面都有创新,它的写作技巧更成熟,结构更严谨,表现手法更富有真实性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18.
贾学鸿 《江汉论坛》2005,(6):117-119
<楚辞·天问>中的"帝何竺之"是解读作品的难点之一,从古到今一直未能得到合理的解释.竺字的含义与毒字相同,它们在先秦楚文学作品<老子>、<庄子>和<天问>中分别出现,并且具有一以贯之的意义,指的都是相通、通达.<天问>中的"帝何竺之",反映的是古代天人相通、人神感应观念.毒、竺是先秦通用的楚语,保留了它的原始含义.  相似文献   

19.
张茂泽 《人文杂志》2000,(3):111-115
郭店楚简<性自命出>篇的心理心和<中庸>"至诚"本心不同,其气性论和<中庸>"德性"论也不同.从心性论角度看,<性自命出>篇不属于思孟一派,更接近荀子.或可说它介于孔子和荀子之间,为<荀子>心性论的渊源之一环节.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要把握<老子>"道"的实质,必先理解<老子>提出其"道"的方法和原则.<老子>提出其"道"的方法就是比参法.通过这一方法,不仅认识了存在者的存在状态,也认识了存在者之存在的存在本质,这就是<老子>那个"寂兮寥兮"的"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