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家庭暴力是一个普及全球的社会性问题,家庭是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因素。家庭暴力行为是对妇女人权的侵犯,是影响妇女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障碍。为了更好地维护受虐妇女的权利,必须建立完善的救助体系。笔者在此就家庭暴力的内涵、危害、原因及对策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人们从法律、社会、心理各层面对家庭暴力的受害者给予更全面、更适当的协助,把家庭暴力降低减少到最低的限度,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相似文献   

2.
李伟 《东方论坛》2013,(1):18-22
家庭暴力受虐妇女的心理援助分为专业心理援助和非专业心理援助。全国及各地妇联、民间公益组织、医院中的心理门诊、心理咨询公司分别在受虐妇女的专业心理援助中发挥着作用。非专业心理援助中的情感支持能够帮助受虐妇女缓解应激反应,恢复信心。正式干预则通过形成社会支持的整体氛围和正确的舆论导向给受虐妇女提供心理安抚和支持。中国受虐妇女的心理援助还缺乏社会性别理论的指导,其解决之道在于社会性别主流化。  相似文献   

3.
抗战之初的华北乡村,家庭暴力主要以妇女普遍遭受虐待的形式表现出来.因而,反对虐待妇女成为华北抗日根据地反对家庭暴力的主旋律.华北抗日根据地的反家庭暴力,前期多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以行政手段强力制止;后期,则大力倡导“和睦家庭”建设,引导妇女参加生产,以迂回方式抑制家庭暴力.华北抗日根据地的反家庭暴力,提高了妇女地位,减少了妇女受虐悲剧的发生,对当今社会反对家庭暴力、构建和谐家庭也不无启示.  相似文献   

4.
论对婚内性暴力受暴妇女的社会支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对家庭暴力的研究和支持体系的建设开始起步。目前,在实践中仍没有形成完整的社会支持体系,尤其是对婚内性暴力受暴妇女社会支持体系建设的研究阙如。文章从社会工作中常见的社会支持的基点出发,去探讨如何有效地支持婚内性暴力受暴妇女以及完善婚内性暴力受暴妇女的社会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5.
现代社会,家庭暴力逐渐成为国内外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控制家庭暴力的社会原因和自身原因是控制家庭暴力的长远和根本的措施。而"受虐妇女综合症"的暴力周期和后天无助理论,是一种以消极沉默的形式对家暴的"自救";女权意识高涨与丈夫的认识不同步而导致的家庭矛盾凸显也成为以暴制暴的原因。因此,控制家庭暴力,需要在制定社会求助政策时将家庭暴力因素予以考虑,才能建立以司法机构控制为核心的、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反家暴的社会控制网络。  相似文献   

6.
对家庭暴力的心理学视角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家庭暴力问题及其成因。文章涉及心理学理论对家庭暴力成因的分析,家庭暴力中施虐者和受虐者的心理特质分析,暴力发生过程双方心理发展变化过程,文章还对运用心理学知识防止家庭暴力的一再发生做了探讨,以期能为受虐妇女提供心理支持与帮助。  相似文献   

7.
作为家庭暴力的主要受害者,女性“以暴制暴”的反抗,实际上是在现代社会公力救济之外出现的一种报复性的私力救济现象。要排除这种非理性的报复,就必须发展和完善受虐妇女的权利救济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完善一方面依靠公力救济对她们的支持;另一方面,应当通过制度构建和制度创新实现有组织的权利救济。  相似文献   

8.
增权理论视阈下针对妇女家庭暴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增权理论是社会工作研究中一个重要的领域.增权已成为我国港台地区及欧美国家一些社工服务机构的重要工作理念,同时也是服务于弱势群体的一个新视角.家庭暴力中的受虐女性作为受害者,在婚姻关系中有着强烈的无能感、无助感.她们或考虑到孩子,或是经济缺乏独立性等因素仍然生活在"家暴"这种不幸的婚姻生活中.而增权是她们摆脱家庭暴力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9.
家庭社会工作是家庭现代化的选择。家庭社会工作的实质是对家庭的整体性介入及家庭独特功能的完善。转型期的中国社会赋予了家庭重要的社会保护责任,但对家庭的支持却非常有限,已无法回应功能变迁后家庭产生的新需要,直接影响了个人和社会的发展。改革家庭政策,发展家庭社会工作,给予家庭强有力的支持,应该成为我国家庭社会工作发展的路径与方向。  相似文献   

10.
家庭中的精神障碍患者会给其家庭带来巨大风险与负担。在我国农村,精神障碍患者家庭作为一个特殊弱势群体,不可避免会遇到诸多困境。基于湖北省L村的实地调查,其社会支持呈现微观层面亲属支持单一性与非稳定性、互助支持缺位,中观层面医院支持断裂、社区支持匮乏,宏观层面社会保障制度碎片化、社会组织支持真空、社区文化归因偏差等特性。在社会转型期,如何完善与构建农村精神障碍患者家庭社会支持体系,其出路应以政府为主导、社区为依托、社会组织协同参与为支持主体系统,以收入来源的拓展、心理支持的提供、社区互助支持力量的培育为支持内容,以专业社会工作嵌入作为其支持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11.
我国反家庭暴力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庭暴力是对人权的粗暴践踏,它的主要受害者是妇女。反对一切形式对妇女的暴力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我国反家庭暴力工作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呈现出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健全、执法和司法工作力度不断加大、社会化支持网络日趋完善等六个方面的特点。但由于封建残余思想影响、家庭经济地位不平等、社会不良因素影响等原因,我国家庭暴力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以暴抗暴”和对儿童、老人的暴力现象值得关注。为切实遏制家庭暴力,应当从加强宣传教育、完善立法、强化政府干预、推进多部门合作、健全救助服务体系、深化社区工作等方面进一步加强此项工作。  相似文献   

12.
家庭暴力的存在严重影响家庭关系的正常发展和社会生活的稳定 ,与公民道德建设和文明创建的要求相违背。传统道德观念和家庭关系的流毒、我们在公民道德建设方面的不足、“转型期”人们对社会生活的不适应以及法律规定的不完善等 ,使家庭暴力得以滋生、蔓延 ,并具有了由隐蔽走向公开、逐渐突破文化和地域的限制、实施家庭暴力的手段越来越残忍、家庭暴力的受害者以妇女为主且不易公开等特点。针对家庭暴力表现出来的特点 ,切实加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建设、制度建设 ,不断完善法治 ,采取措施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 ,对于预防、减少家庭暴力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家庭暴力立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家庭暴力是发生在家庭成员间的一种违反法律与善良风俗的暴力行为,它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在许多国家,防止家庭暴力的法律改革已经展开。在我国,解决家庭暴力的相关政策仅仅是一种高层次的伦理规范,而不是法律规范。家庭暴力纠纷案件的增多对现行法律体系提出了挑战。制定一部统一的反家庭暴力法,是促进我国法律体系的发展,进而实现我国法制现代化的时代使命;基于此,法院内部也应设立一个专门的解决家庭暴力纠纷的家事法庭,并构架起此领域的公正审判权,从而树立起司法权威,这是实现司法公正与正义的必然选择。家庭暴力立法与司法制度的发展,对法学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制度价值。  相似文献   

14.
关于家庭暴力产生原因的社会性别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暴力的产生不仅仅是因为特定个人、特定家庭的原因,而是有其深厚的社会文化传统的原因,这个原因从社会性别视角来看,就是一个由男权文化和夫权思想所制造出来的不平等的社会性别关系的存在。如果把家庭暴力的深层原因,停留在社会变迁、社会宽容、人的素质低下和女性自身的软弱,而不去进行更深层次的反省,反而会遮蔽家庭暴力产生的根源,不利于彻底去除家庭暴力这一破坏家庭平安、社会和谐的毒瘤。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三个真实女性当事人的离婚、家庭暴力和土地权案件,从他们所处的社会意识、社区文化、家庭环境的困境,现实法律规则与司法的局限性,以及法学教育与培训中社会性别意识的缺失等方面,运用社会性别工具解构与重塑了涉及女性当事人权益案件的律师实务内涵与外延。  相似文献   

16.
家庭暴力,其典型表现为夫妻关系中的男性对女性的施暴,直接受害者主要是妇女。男性施暴者或因贫困而“抗不住”,或因暴富而“耐不住”,但共同点都是道德心理素质低下;女性受害者则因文化素质低,受家庭传统观念、模式束缚更大,性别性格懦弱及较爱面子,大多不能自觉维权;家庭悲剧触目惊心。应加强对施暴者的约束,帮助受害者的自救,全面而有效地启动反家庭暴力的社会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7.
家庭暴力是由封建文化的影响、社会变革引起的失衡、夫妻感情不和,以及社会控制乏力等原因引起的,不仅严重危害妇女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稳定,而且可能给孩童起到不良示范作用,助长其暴力倾向.必须加大制裁力度,加强社会控制,增加家庭暴力的实施成本.此外,应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消除家庭暴力的文化土壤;提高妇女的自身素质,培养其拒绝家庭暴力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人肉搜索”所引发的网络暴力问题日渐成为社会公众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运用结构功能主义“失范理论”对该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探讨了诱发网络暴力的社会结构性因素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官员暴力犯罪正呈现上升趋势,具有官商或官黑结合、手段残忍、计划周密、影响恶劣等特点,严重影响党和政府形象。其出现并非偶然,而是有着错误权力暴力观、人权意识缺失、唯我独尊的自大狂心态、权力监督机制运行上的失控、腐败现象的蔓延、官员自身素质的低下、干部升迁体制的缺陷、黑恶对权力系统的渗透等多方面的社会基础与体制成因。应通过完善权力监督、腐败防范、科学考察及任用官员、政治公平竞争、官员暴力犯罪从重处罚等长效机制,改革政治体制,净化政治生态环境,有效遏止该现象的蔓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