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乾嘉时期有一位居高位、享盛名、执学术牛耳,为士林宗仰的著名学者、文人——那就是纪昀.他虽以博闻强记著称;但更多的却是流传于人口的一些诙谐风趣的逸闻,有些甚至已近戏谑.这些逸闻的总主旨是刻画他的聪慧捷悟,是一种善意的喜爱,而并非恶意的嘲弄;甚或其中包含着鄙弃自视天亶聪明的乾隆帝的微言.这些逸闻加之于一位翎顶袍褂的封建显宦身上似乎有点扭曲形象,但却不是一般庸官俗吏所能企求得到的.五十年前,我第一次听到纪晓岚这一名字便是从先祖为我讲说纪晓岚与乾隆帝间一些应对谐趣而来.这些逸闻 相似文献
2.
纪晓岚又名纪昀,乾隆甲戍年殿试后,以文学特长被授为翰林院庶吉士。乾隆皇帝倜傥风流,性喜游山玩水。一次纪晓岚扈驾巡游,行至一江边,皇帝突然向纪晓岚提问:"爱卿!自古以来,忠臣不怕死,可信乎?"纪晓岚立即回答:"当然可信。""爱卿也是忠臣吧!"皇帝说罢,神色庄重。纪晓岚此时心中忐忑不安,心想皇上何出此言?慌忙回答:"臣赤胆忠心,效忠陛下,纵 相似文献
3.
纪晓岚在我心目中属于中性性格.但在社会形象中他倒是开放型的人物。他的风雅、多才、善谑、诙谐确是第一流的。这大大帮了他的忙,使得他更加可爱。
我最早接触到纪晓岚的材料是在“文化大革命”后《光明日报》的一篇文章上,说他陪乾隆木兰秋弥,乾隆不小心从马上摔下坠进泥淖,陪驾的纪晓岚也就从马上一头顺势滚进泥中,比乾隆更其“不幸”,更其狼狈,更其观瞻不雅! 相似文献
4.
纪晓岚是清朝著名的才子,他才恩敏捷,铁齿铜牙,名气很大。河北沧州城外有座古寺叫水月寺,那里风景优美,吸引了 相似文献
5.
人们都知道纪晓岚是清代著名学者和文学家,殊不知他还是一位大收藏家。纪公在做学问的闲暇,十分喜欢收藏。他一生嗜砚成癖,其书斋也有“九十九砚斋”之称,所以在流传至今的遗物中,大部分是砚石。在《阅微草堂砚谱》中可以看到他藏砚的拓片,除了乾隆帝御赐的一方之外,其余都是他自己多年收存或友人赠送的。 相似文献
6.
清朝乾隆年间,礼部尚书、大学士纪晓岚生性诙谐,才思敏捷,又工于对联赋诗,常语出惊人,妙趣横生。纪晓岚而立之年时,娶妻马氏。结婚这天,闹洞房直到半夜三更,众人还兴犹未尽。一对新人乏困至极, 相似文献
7.
纪晓岚自幼聪明伶俐,记忆力也特别强。他3岁时,母亲就教他认字读书,四叔教他学习对对子,这对培养和发展他的智力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先从单字对起,到两字再到三字又到五七言对;室内室外,锅碗瓢盆,亭台楼阁,名花时卉,世态人情都对遍了。纪晓岚4岁那年,与四叔家堂兄一起去村里的塾馆念书。塾师姓石,每天讲完课之后,就将学生留下来对句, 相似文献
8.
这几年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的连续热播, 让纪晓岚这个原本有些冷僻的名字,顿时家喻户晓起来。不仅如此,多年来一直默默无闻的纪晓岚故居,也随之在一夜之间变成了各家旅行社推出的老北京游览路线中重要甚至必要的一站。即便是在淡季,这里仍然人头攒动,热闹程度令人难以置信。 北京的名人故居很多,但都历尽沧桑,要保留下原貌几乎不可能。 几年以前,在修建广安大街时,纪晓岚的六世孙纪清远和季羡林等专家学者联名 2001年10月 9日,北京市文物 局组织有关人员 开始对阅微草堂 旧址进行修缮上书,要求恢复… 相似文献
9.
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热播,使纪晓岚这位清代的大学士颇有点咸鱼翻身的架势,仿佛又活了过来。虽属戏说的风格,却把人物形象塑造得很传神。再现也罢,误导也罢,总之使老百姓备感亲切。真实的纪晓岚究竟是什么模样——似乎已不重要了,活跃在荧屏上的是他两百年后的替身,吸引着我们的眼球。这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清宫 相似文献
10.
清代大才子纪晓岚是乾隆年间的进士,他才华横溢,极善对句,往往信手拈来,出口成趣,天地万物、古今诗赋无不可入对者。关于纪晓岚对对联的故事民间流传颇广,比如乾隆说:两碟豆。晓岚答:一瓯油。乾隆改口说:我念的是“林中两蝶斗”,晓岚随即也改口道:我念的是“水上一鸥游”。诸如此类的对句为戏举不胜举。 相似文献
11.
清朝,江苏高邮镇上有个叫张好千的才子,他不仅才华横溢,而且喜交四方之宾朋,每日都有不少不请自来的人到他家做客。当然,来做客的人中食客多于才子。张好千开始还满不在乎,但时间一长他就有些应付不过来了。有一天,张好千在门口贴了一幅写有“老不老,小不小,羞不羞,好不 相似文献
12.
一部《铁齿铜牙纪晓岚》,把一位高高在上的大学士捧成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睿智笑星。我们心中的纪晓岚,是抽着小兰花儿,说着俏皮话儿,一生未娶、两袖清风的好干部,为了黎民百姓,动不动就跟和中堂针锋相对,对他的顶头上司乾隆爷也没少插科打诨。 相似文献
13.
经过一番艰难地搬迁,西北制造厂终于在四川广元一带安置下来。然而因时间紧迫,路途遥远,设备只运出很小的一部分,工厂面临设备、原料、技术力量等问题,到1939年底,仍出不了产品,连职工的工资也成了问题,总办张书田冥思苦想,想不出什么良策,只好打道回府,去找老头子弄些钱以解燃眉之急。 相似文献
14.
初进北京,我住的是一座“筒子楼”。那是一种“Ⅱ”形建筑,一条走廊贯穿两端,走廊两边是一般大小的房间,此外就是公用的水房和厕所。筒子楼的住户大多是临时的,大量家里放不下的家具堆集在楼道里,剩下的空间又成了各家各户的厨房,一到做饭的时候,伴随着锅碗瓢盆儿的“鼓乐齐 相似文献
15.
2012年,科学巨匠钱伟长诞辰100周年。2010年他离世之时,是世界上仍在位的最年长的大学校长,享年98岁。当年,钱伟长报考清华大学时,体格检查,身高只有1.49米,他担心不合格。旁边有老师说:你去跑一圈。钱伟长为了证明 相似文献
16.
四十四 借葬父收厚礼 民国23年12月17日,阎 锡山的父亲阎书堂(字子明)病 逝,阎为其父大肆操办丧事。 出殡的前半月,阎就给亲 属、僚友、商号、部属接连发出 讣告。蒋介石、张作相、蒋鼎文、 曹锟、徐世昌、于右任、吴佩孚、 相似文献
17.
五十六 自称匪首 1940年春天,阎锡山的第二战区司令部离开秋林,移驻山西吉县南村坡。他嫌南村坡的“南”字谐音“难”,太晦气,故更名为克难坡。在克难坡期间,阎锡山住土窑,吃土 相似文献
18.
四十二 逃离大陆的阎锡山 1949年3月25日下午,几辆汽车急驶入太原西门外红沟机场,车尚未停稳,一军官轻轻搀扶下一位老人,他就是山西“土皇帝”——阎锡山。此时,他正准备逃往南京。回首太原孤城,半辈子的惨淡经营行将化为乌有,一股凄凉袭上心头。4月24日,太原解放,南京朝不 相似文献
19.
五十二 政企分开 1945年冬,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突然派一个小组到太原来接收敌伪移交的工矿企业。这个小组里有一位曾在山西省政府交际处工作过的人,他跑上跑下,终于使小组获得阎锡山的接见。阎锡山的精打细算在全国是出了名的,接收小组明白,要从阎嘴里叼食,谈何容易,事先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20.
2005年是20世纪世界最杰出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桑尼亚(1879-1955)逝世50周年,狭义相对论(1905)发表100周年。1905年,26岁的爱因斯坦发表了一系列从根本上改变物理学面貌的理论,为纪念物理学史上这一“奇迹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2005年定为“世界物理年”本文让我们走近这位科学天才的平凡生活。 相似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