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中国宋代文学学会、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武汉大学文学院、湖北大学人文学院共同主办之《宋代文学研究年鉴》(1997- 1999)引述了我院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全国宋代文学学会理事张福勋教授近年来有关宋代文学研究的成果。于“研究著作索引”中引用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97年出版之《宋诗论集》。于“新著选评”中选用了王立博士所撰写之书评《张福勋、徐文潮著〈宋诗论集〉》。于“论著索引”中选用了孔凡礼先生的评论《评张福勋、徐文潮〈宋诗论集〉》(原载《中国韵文学刊》1998年第 2期 )以及马现诚的评论《宋诗研究的新收获 :评张福勋…  相似文献   

2.
张福勋、徐文潮新著《宋诗论集》(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11月)公开出版发行以来,在学术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文学遗产》、《中国典籍与文化》、《古典文学知识》等权威专业刊物给予报道、评介。孔凡礼先生的序又先后于台湾《宋代文学研究丛刊》、《中国韵文学刊》、《阴山学刊》等给予转发。台湾成功大学宋诗研究所作为研究典籍;韩国庆北大学校人文大学汉文学科、岭南大学校文科大学所主持之东方汉文学会、东方诗话学会都作为藏书。一些著名的古典文学专业的专家学者,在宋诗研究领域卓有贡献的著名博导及博士生,从不同的方面…  相似文献   

3.
张福勋、徐文潮著《宋诗论集》收集了张、徐二先生近十多年来发表的宋诗研究系列论文30 多篇,论题集中,自成体系。作者以公正的态度和求实求真的严谨学术作风,对宋诗做出了令人信服的客观论断;对宋代诗人的诗论作了较系统的论述和富有开拓性的整理挖掘,选择合理有效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亦为其显著特点之一。  相似文献   

4.
由本刊常务副主编、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张福勋教授和他的研究生徐文潮共同撰著的研究宋代诗人、诗作、诗论、诗派等的论文结集《宋诗论集》(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98年 11月出版 ) ,荣获包头市第五届文艺振兴奖一等奖 ,在日前召开的包头市第三届“五个一工程奖”和第五届文艺振兴奖的表彰大会上 ,受到了隆重的表彰奖励《宋诗论集》获包头市第五届文艺振兴奖一等奖@薛报  相似文献   

5.
《苏州大学学报》2 0 0 1年第 2期发表了文学博士汪力教授的专文 ,评论《宋诗论集》(张福勋、徐文潮著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 11月版 ) ,题目为 :《不再忽视山峰间的丘陵———读〈宋诗论集〉兼谈古典文学研究的创新》。认为《宋诗论集》是一本“扎实而严肃的学术著作” ,“行文精粹而要言不繁” ,“接受了学术界的检验”。认为该书特色 ,首先是选题覆盖面广 ,不限于大家 ,更有一些人们较少注意到的小作家 ,表现了“追求创新的良好学风”。其次 ,即便于研究大家名著时 ,也能突破既有的研究限制 ,开辟新的课题 ,体现了严谨的治学态度。第…  相似文献   

6.
日本学者横山伊势雄的宋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美琼 《船山学刊》2010,(4):187-189
横山伊势雄是日本重要的宋诗研究者之一,他在宋代诗论研究(包括宋代诗学综论、严羽《沧浪诗话》研究、其它诗人诗论研究)与宋代诗人诗作研究等方面,均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体现出整体观照、知人论世、理论思辨、辐射比较等的研究特色,对我国的宋诗研究具有重要的参照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颖 《云梦学刊》2013,(6):88-94
诗话是诗歌史的生动记录,《沧浪诗话》作为宋代最有影响的诗话著作,是以宋代诗学为背景与依托的,对宋诗的评点是其诗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沧浪诗话》的宋诗评语入手,通过疏证严羽以文字、才学、议论为诗的著名论断,以及对宋代诗坛上的重要流派江西、四灵、江湖诗派的点评,从而对严羽诗学理论中的宋诗观进行更为深微、立体的剖析与诠释.  相似文献   

8.
于清惠 《船山学刊》2011,(1):148-150
本文试图从诗话角度,以《石林诗话》为例,浅析宋诗时柳宗元诗歌的接受的表现。柳宗元诗歌对宋诗有影响,而作为宋代诗话中叶梦得的《石林诗话》又是对宋诗研究的重要著作,《石林诗话》中对宋诗人的评价,符合柳宗元诗歌的一些特点,体现出柳诗对宋诗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论宋诗     
宋诗的特质是发挥人文优势,即通过人文意象的描写与典故、议论的运用,以表现富于人文修养的情感思想。宋诗的精神是一种有品节叉有涵养的精神。宋诗富于人文修养的情感思想,与宋代的历史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宋诗重品节涵养的精神,是宋代群体自觉的士风的反映。自然意象的淡化,人文优势的提升,规范了宋诗淡朴无华的基本风貌;崇尚品节涵养的精神与艺术上的创新,决定了宋诗瘦硬通神的风格要素;富于人文修养的情致,产生了宋诗渊雅不俗的风味:因此,淡朴、瘦硬而有味,是宋诗的总体风格。  相似文献   

10.
宋诗不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建强 《理论界》2009,(4):164-165
配乐之词称为诗,或称为歌诗、诗歌,但不是所有的诗歌都可入乐歌唱,诗有可歌与不可歌者。歌诗依附于“乐”,“乐”一直在流变,歌诗形式必变。仿古诗歌不谐时乐,沦为徒诗。宋诗不在音乐文学史之列,宋人歌词不歌诗;宋代音乐的体制、宋诗所承袭的唐诗格律形式、宋诗的性质限制宋诗入乐。所以宋诗不可歌。  相似文献   

11.
高磊 《阴山学刊》2012,(6):32-35
《宋诗别裁集》是清代影响深远的一部宋诗选本,受其编者的交游、藏书、治学以及当时宋诗风气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是书在编选过程中至少对《宋百家诗存》、《宋诗抄》、《宋诗纪事》、《唐宋八家诗抄》诸总集有所取资。而这种选源关系,通过考察《宋诗别裁集》在选录范围、诗歌编排顺序、作品删改情况等方面与四者的同异可以看出。  相似文献   

12.
略论宋诗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严羽《沧浪诗话》曾论到宋诗的流派。一直到清初,研究宋诗的人大都着眼于流派的演变。而在流派演变之外,同时注意到历史的发展变化的,始于清全祖望《〈宋诗纪事〉序》。它讲了宋诗的“四变”,一变是仁宗庆历以后;二变是在黄庭坚和江西诗派崛起之时;三变是在四灵派出现以后;四变是宋末。清末民初的陈衍,选了一本《宋诗精华录》,仿照唐诗分初、盛、中、晚例,分宋诗为初、盛、中、晚四期。他在第一卷开始时说明分期的标准:“今略区元丰、元祐以前为初宋。由二元尽北宋为盛宋,王、苏、黄、陈、晁、张具在焉,唐之李、杜、岑、高、龙标、右丞也。南渡茶山、简斋、尤、萧、范、陆、杨为中宋,唐之韩、柳、元、白也。四灵以后为晚宋,谢皋羽、郑所南辈,则如唐之有韩偓、司空图焉”。  相似文献   

13.
许厚今 《江淮论坛》2008,(1):165-170
钱钟书先生独钟宋诗,<谈艺录>是一部或半部宋诗史,<宋诗选注>又俨然一部宋诗评.尤其是在<选注>的序和以小说家笔法勾勒点染的那些议论意趣洋溢的诗人简评里,钱先生充分地表露了他特别对于宋诗警醒显豁、深入浅出的见解.本文对钱先生评宋诗,从宋诗的背景及其现实性、宋诗的成就及其缺陷美、宋诗的流派及其多元化等三方面进行了搜集演释.钱先生的宋诗观,足以使读者认识到宋诗的真切面貌,认识到它能为我们今天欣赏和接受的东西.  相似文献   

14.
张戒的《岁寒堂诗话》与严羽的《沧浪诗话》都是批判宋诗、标举唐诗的力作。但细绎两部诗话,它们批判宋诗的立场却截然有别。张戒衡诗以道,批判宋诗乃是基于儒家"诗言志"的传统,其终极目的是为了捍卫诗歌的风雅之道。严羽论宋诗则以识为主,以盛唐为法,批判宋诗是站在维护诗歌审美特性的纯艺术立场上。  相似文献   

15.
凡是研究中国古典诗歌的人,提起唐诗,那是众口一辞,誉为中国诗史上的高峰;一提到宋诗,却聚讼纷纭,毁誉不一。贬宋诗者把它说得一无是处,甚至谓“终宋之世无诗”(陈子龙《陈忠裕集》)褒之者有的则把恰恰是宋诗的缺点也加以赞赏,奉为圭臬。建国以来,诸家评论兼顾内容形式两方面,肯定了宋诗的历史地位。但自从公开发表毛泽东同志《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之后,由于信中谈到“宋人多数不懂诗是要用形象思维的,一反唐人规律,所以味同嚼蜡”,一些文学论著涉及宋诗时,大多不是裹足不前,就是绕道而行,或者只谈宋诗不懂形象思维而不及其它。这就会使人产生宋诗除了“味同嚼蜡”之外再无长处的误解。我认为毛泽东同志的评论本是从诗歌创作的形式方面着眼的,并没有对宋诗给以全面否定的意思。我们绝不能因为毛泽东同志对  相似文献   

16.
山本和义是日本宋诗研究的重要学者之一,他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宋诗文献整理、宋诗的分期、宋诗的特色以及苏轼个案研究等方面.尤其是后二者,颇有一得之见.在宋诗特色方面,山本和义认为宋诗有别于唐诗的特色主要体现在理性化、题材日常化以及自然的描写方式上;在苏轼个案研究方面,山本和义主要着力于苏轼诗中的人生体悟、苏轼及其周边文人的社交唱和诗等.山本和义的研究,善于将所要探究的问题纳入到当时的史学与诗学背景之下,深稽博考,细致分析,阐发自己独特的思考和见解,引领了日本学界的宋诗研究,也为我国的古典诗学研究提供了参照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清人王史鉴所编《宋诗类选》是一部五七言近体诗选,是书采用诗以类分、类以时叙的编排体例,引用书籍达四百余种。选源之详博,与王氏敦本经史、淹贯史籍有关,对指导初学入门则裨益良多。而编者力主性情、兼采唐宋、倡变通的批评主张,则为是书赢得了不少读者。在康熙末年尊唐黜宋之风复炽的诗学背景下,《宋诗类选》的出现,对巩固清初宋诗运动的成果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唐宋皆伟人,各成一代诗。”唐袈诗堪称并峙的两座高峰。古典诗歌系统之内,只有宋诗尚具备同唐诗的可比性,而从唐诗到宋诗,更完成了诗歌史上最深刻的转向。黄庭竖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位宋代诗人,他在宋诗的演变中显示出审美的先锋性。本文试图以黄庭竖为论述中心,并由此辐射开去,对宋诗的走向作一总体把握。  相似文献   

19.
胡世强 《东南学术》2012,(5):250-257
寇准是北宋初政治家和诗人,其传世诗共268首。众多学者对寇准诗作的整理和考证做出了不懈努力,但也存在几处失误:《全宋诗·寇准卷》辑佚部分误收《顶山》和断句一条,其它辑佚文章误收《题雷州广济寺》,《宋诗纪事补正》补正的断句存于寇准诗中。并且寇准《汉上偶书》诗在《全宋诗》和《全唐诗》中重出,后者误收。本文根据《全宋诗》"以人系诗,以诗存人"和"校是非为主,酌校异同"之原则,作以述考,供有意于研究《全宋诗》的学者指正。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诗史上,宋诗体现出空前强烈的变革性、自立性,从而形成与传统诗风完全不同的特征,究其原因,与宋代文人宗派意识的确立、强化密切相关。基于宗派意识,促使不同类型的文人形成各自的群体乃至流派。从诗歌体派发展看,宋诗体派既表现出对唐诗体派的继承,更多有对唐诗体派的变革。最重要的特点是体派聚合的自觉性,更多地接近了现代文学流派的性质。正是自觉的宗派意识,促使宋诗各体派形成明确的疆域,各派别的争疆别垒,不仅强化了宋诗革新创变的本质特征,而且以一种独特的范式开启了延续千年的唐宋诗之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