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外交政策的"新路线"是俾斯麦的"大陆政策"向威廉二世的"世界政策"转变过渡时期的一项重要外交政策。1890年德国外交政策的转变是德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有帝国主义潮流的影响"。新路线"的执行并没有像其制定者期望的那样巩固、提高德国在欧陆的地位并为德国的海外扩张创造有利的环境。相反,它恶化了德国的国际地位,缩小了外交活动空间使德国外交处境艰难。  相似文献   

2.
二战后,德国迅速成为世界经济强国,但在国际社会仍有"政治侏儒"之虞。20世纪60年代末,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联邦德国随之调整外交政策,实施"新东方政策"。联邦德国领导人勃兰特始终把欧洲联合与实施新东方政策紧密结合在一起,不仅缓和了东西方紧张局势,而且促进了欧洲一体化的发展,为德国统一奠定了基础。同时,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深为新东方政策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和安全保证。  相似文献   

3.
这几年来,有关“莎士比亚化”和“席勒式”的研究论著及高校教材的注释,日益多了起来.但是,什么是“莎士比亚化”?为什么马克思在1859年4月19日《致斐迪南·拉萨尔》中,还要求拉萨尔“更加莎士比亚化”?这一创作主张的主旨究竟是什么?“席勒式”的缺点,到底应该怎样解释?为什么马克思要把拉萨尔在历史剧创作上的最大缺点和他外交路线上的错误,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我认为仍有认真研究、准确阐释和展开讨论的必要.  相似文献   

4.
德国诗人、戏剧家和美学家席勒的悲剧理论在西方悲剧理论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席勒的悲剧观是在克服当时德国文坛存在的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的,它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寻找悲剧快感产生的原因,反映了历史的进步。我们把握席勒的悲剧观,不但对认识西方悲剧的审美特征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对建立当代中国悲剧理论也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德国伟大诗人弗里特里希·席勒逝世二百周年.席勒一生抗击封建专制暴政,为人民大众争取自由解放,海涅盛赞他"摧毁了精神上的巴士底狱",后受到德国封建君侯的高压打击,被迫退回书斋.法国大革命爆发后,巴黎的革命政府向他和华盛顿等人颁发法兰西荣誉公民证书.席勒痛感于法国革命进程中出现的过激行动,在他生命的最后十年,他和歌德亲密合作共创"德国古典文学",一方面继续反抗暴政,另一方面则呼唤人性,进行"审美教育".诗人已逝,他的精神永存.  相似文献   

6.
席勒是德国伟大的诗人、戏剧家、美学家,晚清时期席勒便走进了中国人的视野。近现代中国的席勒研究主要集中在美育理论、戏剧思想、生平与作品简介三个方面,席勒接受呈现出选择性过滤、中国式改编、镜像式想象等功利化倾向。席勒之所以被接受,是因为席勒的人文理想与救赎之道契合中国的现实需求,席勒对美育功能的伦理定位符合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心理。但是,文学以审美为主导价值,仅从功利的、道德的观点看待文学,难免使审美失美,使文学迷失其内在价值与独立性。  相似文献   

7.
倾向是文艺作品的灵魂,是作品歌颂什么,反对什么的政治态度的体现。任何作品都必然具有某种倾向性。在阶级社会中,每一个作家的思想都有阶级的烙印,都站在某一阶级的立场上,其作品必然渗透着本阶级的某种倾向。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历来很重视文艺倾向性的问题,他在分析了埃斯库罗斯和阿里斯托芬、但丁和寒万提斯、席勒等人的创作后说:“我决不反对倾向诗本身。”恩格斯指出: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和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都是有强烈倾向的诗人”,但丁和塞万提斯也不逊色;而席勒的《阴谋与爱情》的“主要价值就在于它是德国第一出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的德国统一,虽然是由诸多历史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但联邦总理科尔无疑扮演了一个"引导者"的角色。这位"富有历史眼光"的政治家在其执政后审时度势,制定了比较务实的德国政策;他还充分借助了日益缓和的国际局势,积极地开展多边外交,在缓和东西方敌对局势的同时,稳步发展两德关系,增进民族认同感。他尤其能够牢牢抓住民主德国开放"柏林墙"这一"历史机遇",凭借联邦德国强大的经济实力,果断地对民主德国开展统一攻势,以及对四大国尤其是前苏联灵活地推行统一外交,最终促成了德国的再次统一。  相似文献   

9.
在法国大革命的同时,德国也在发生着一场哲学的革命,这次革命是从康德开始的。受康德原则影响,席勒写了关于审美教育的二十七封书简,以人性为逻辑起点,以古希腊艺术为参照,讨论了政治自由国家建设何以可能的问题。通过对这二十七封信的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此时,席勒的政治自由国家和审美的王国依然建立在观念层面,缺少现实的可能性;席勒关于艺术和审美的观点最终的走向是形式主义的;席勒思想的上述特点对后来形式主义的观点存在可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中庸思想是我国儒家思想体系中的基本内核之一。作为一个重要的哲学概念,"中庸"曾被人们误解为庸俗的中间路线和骑墙主义,其实这样理解恰恰陷入了"伪中庸"的误区。作为我国中庸思想核心特征的过犹不及、天赋本性、至诚慎独以及天人合一,对理解和接受现代社会中比较流行的人格双性化现象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出于宏观战略考虑,美国对二战后德国的战败赔偿政策经历了由严苛到宽松的转变。战争结束前已出台的"摩根索计划"对美国的战后对德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雅尔塔会议后,美国开始转变德国赔偿政策,确立了实物赔偿原则;在波茨坦会议上,美国提出"分区赔偿"原则,停止与苏联在德国赔偿问题上的合作。由于冷战需要,美国大量削减西占区支付赔偿的数量,开始扶植联邦德国抵制苏联。  相似文献   

12.
哲学上是否存在“中间路线”(或称“第三条道路”)?如何看待?眼下一些哲学教科书都断定:“在哲学领域中没有也不可能有第三条路线。”对此,我们想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我们认为,哲学上的“中间路线”,从德国古典哲学以来,作为一种哲学思潮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它表现为:一些哲学家极力想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史上的中间路线,是介于国共两党之间的中间势力或第三方面的政治路线。许多中间派民主人士都对中间路线进行过精辟的论述,其中张东荪的中间路线思想有着较为独特的思想内容和鲜明的特点。张东荪的中间路线思想在20世纪30年代末初步形成,40年代中后期逐步完善。在此,主要对张东荪中间路线思想的形成、内容以及特点等方面进行简要的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4.
席勒从人感性与理性的矛盾统一体出发,将人的感性和理性都视为人的天性,特别强调感性是认识和理解人的基础和前提。人的双重天性即感性和理性在和谐的统一中可以塑造无限可规定的审美的人,并可以弥补现实中人性的分裂。而这种统一必须以人的思维、想象力为中介,在审美游戏中达此目的。席勒从人的生存论和存在论的视域下阐述了他的人本主义自由观,体现了"人是目的"的主旨。  相似文献   

1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彻底消除德国对世界和平的威胁,美、英、法、苏四大盟国强制对德实施了一场旨在从德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清除纳粹积极分子的"非纳粹化"改造。由于战时盟国在"非纳粹化"政策制订过程中存在严重疏漏,同时更由于四国对德政策目标及利益的实质分歧,战后,四个占领区的"非纳粹化"改造呈现出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以及"非纳粹化"改造过程中暴露或遭遇的其它诸多问题有着主观和客观的多方面原因。盟国的"非纳粹化"改造固然存在种种的阙失,然而,其对战后德国政治发展积极方面的作用和影响不应因其阙失而被抹杀。  相似文献   

16.
(一) 最早在文学领域使用“现实主义”一词的,一般认为是德国诗人席勒。他在1795年写的《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一文中,把诗分为素朴的和感伤的两种,前者摹仿现实,后者表现理想;前者是古典主义,后者是浪漫主义。席勒按其本性是倾向于表现理想或观念的,他用“现实主义”就是为了同理想主义对立。  相似文献   

17.
20 0 1年德国经济再次出现滑坡 ,给施罗德的“新中派”经济政策当头一棒 ,执政党和在野党围绕经济形势相互攻击 ,一般大众对此也是议论纷纷 ,莫衷一是。作者认为 ,2 0 0 1年德国经济滑坡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但这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即 :天灾、“德国病”和政策错误共同造成的 ,不应就此否定施罗德的“新中派”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18.
席勒的悲剧观是在克服当时德国文坛存在的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的,它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寻找悲剧快感产生的原因,反映了历史的进步。  相似文献   

19.
诗国中的两颗璀灿明珠——推荐两本德国诗人的诗集孙坤荣德国是一个产生哲学家、音乐家和诗人的国家。德国伟大诗人歌德、席勒、海涅的名字在我国几乎是家喻户晓,但与他们差不多同时代的另外两位重要诗人在我国除散见在德国诗选或诗歌鉴赏词典中的若干诗篇外,还从未出过...  相似文献   

20.
依托良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发展环境,德国通过"精心选拔教师、精细设计培训"的特色教师培养体系,打造出了一支"敬业、专业、职业"的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队伍。我们应借鉴德国职业学校教师培训的经验,有政策、有组织、有计划地打造一支适应我国高职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