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大学生对体育文化及运动的认识及行动上的实际参与.对他们将来形成终身体育健身的意识和习惯有重要影响。通过对大学生在体育价值观、锻炼项目、时间、以及体育经费投入等方面的调查与分析,旨在探讨更好地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工作蓬勃开展的有效思路和方法.为提高大学生体质,增进健康,进一步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工作的开展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太极拳与女性老年人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选取65±5岁的女性老人,进行为期六个月的太极拳锻炼,运用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别于实验前、两个月的锻炼后、四个月的锻炼后和六个月的锻炼后对受试者进行问卷调查,重复测量的分析结果表明:时间具有主效应,女性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F=3.27,P=0.001)随着锻炼时间的变化发生了显著变化.通过分析,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太极拳锻炼能促进女性心理健康;(2)太极拳锻炼存在着长期健康效益,因此,对于女性老年人来说,太极拳必须长期坚持,并养成习惯,使锻炼健康效益长期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体育参与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体育现象,是人们对体育感觉、思维和判断的总和,是人们对体育总体的认识和看法。通过大学体育教育,逐步提高大学生的体育认识、体育情感和体育意志;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并养成锻炼的习惯,形成终身体育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随机抽取的太原市200名太极拳锻炼者的基本状况、动机及其活动状况进行调查,找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太原市中老年人是练习太极拳的主流,缺少青少年人群的参与;练习形式还是以自发性为主;以练习杨式太极拳和陈式太极拳两种拳术最多;多数练习者能坚持每天锻炼,但锻炼的时间过长,缺乏科学合理的锻炼指导,这样不利于促进身体技能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调查结果表明,在校大学生健身意识及锻炼习惯大多形成于中学阶段,其促成因素较多,但中学阶段的体育教学却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是一值得关注和思考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围绕构成大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四个基本要素,论述了培养大学生自我锻炼的习惯应从培养大学生的体育意识、激发大学生的锻炼动机、加强对大学生锻炼兴趣的培养等方面着手;并结合体育教学实践,对大学生认识、调控、自治等方面的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作了较全面的阐述。  相似文献   

7.
陈湘文 《宿州学院学报》2007,22(3):133-134,94
高校体育是整个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和最高层次,也是培养大学生体育意识和终身锻炼习惯的黄金时期,而体育能力又是培养大学生体育意识和养成终身锻炼习惯的重要因素。因此,作者认为如何培养大学生的体育能力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针对大学生自我锻炼能力下降的现状,提出了培养大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应从加强体育与健康知识教育,培养体育兴趣,养成锻炼习惯入手,以达到修身受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对部分高校大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的调查分析表明,高校体育教育应注意对学生的体育意识、行为和能力的培养,使他们能有效地进行自我锻炼、自我调整、自我保健,增强对体育的参与意识,逐步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为培养大学生终生体育观念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对重庆市普通高校实行的体育选项课课程设置模式对大学生的体育意识培养相关性进行了详尽的调查研究,发现体育选项课对大学生课外体育参与、体育认知和锻炼习惯培养意义不明显,但与其体育技能培养、体育态度、体育意志等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