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族政权是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 ,它的产生具有自然环境、经济、文化、军事、中原王朝国力的变化、外来影响等多方面的因素。民族政权的性质因时代和与中原王朝的关系而不同 ,并且处于不停的变化之中 ,总的趋势是和中原王朝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由“独立政权”经“结盟政权”向“藩属政权”转化 ,在清王朝的“康乾盛世”时完成了整个的转化过程。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建立了“三三制政权”。这一政权的成功实践,对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以及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取得都功不可没。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三三制政权”都实际上成为了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雏形。  相似文献   

3.
惩治腐败与跳出历史周期率任明宣,罗平汉在中国历代王朝政权的更替中,存在着耐人寻味的历史周期率现象,即所谓的“其兴也渤焉”,“其亡也忽焉”,“人存政兴”,“人亡政息”。随便翻翻历史,就可以发现,这种历史周期率产生的直接原因,在于王朝政权的腐败。中国共产...  相似文献   

4.
金代词人群体的组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我国东北境内的女真族(亦称“女直”)所建立的金王朝,公元1115年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经过十年征战,于1125年灭辽,臣服了西夏。接着又逐鹿中原,于1126年扫灭了北宋,成为统治北中国的强大的政权。这个由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所建立的王朝,历九帝,长达一百二十年,拥有北中国辽阔的疆土,文化上也多有建树。但是,目前对这个王朝的研究,无论哪个方面都是不够的。以词学研究而论,在“词”这种文学体裁的发展史上,金词从总体上确实比不上两宋词,至少词作的数量就比不上。  相似文献   

5.
我国中世纪的唐王朝,是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时期,史学方面,也有很大发展,略述如下。一、国史馆的建置与修“五代史”及《晋书》唐王朝是从隋末农民大起义中建立起来的新政权,特别感到从过去历代王朝政权的兴亡中,有吸取教训的必要。所以在武德五年(622),史家令狐德棻就向高祖李渊建议,修以  相似文献   

6.
北宋王朝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积贫积弱”的王朝。所谓“积贫”,就是它一直存在冗兵、冗官、冗费之患,造成长期的财政危机;所谓“积弱”,就是它军力不强,不能抵御我国境内契丹,西夏和女真等少数民族政权的军事进攻,最后为女真政权灭亡。这个问题曾经吸引了古今很多历史学者的兴趣,进行研究和总结。这里,仅从北宋军队的角度,分析北宋军力不强和不能抵御少数民族政权军事进攻的原因。笔者水平有限,错误不当之处,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7.
五代十国与三国、东晋十六国、南北朝相比较,在割据形态上具有显著的特征:一,五代中原王朝的正朔地位。二,十国与中原王朝政治关系的差异性。三,“保境息民”是南方割据政权内政外交政策的主旨。这些割据形态特征对国家统一进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首先,中原王朝的正朔地位,决定了统一事业势必由中原王朝来完成,只是待以时机而已。其次,十国对中原王朝政治关系的差异性以及南方割据政权“保境息民”政策,使得南方各个割据势力之间形成相互制衡的格局,避免南方率先统一而再次形成南北朝对峙局面,从而加速了统一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宋太祖赵匡胤(公元927——976)是北宋的开国之君。当他取代后周政权建立宋朝时,面临的是两大主要问题:一是,当时不论是南方还是北方,都存在着封建割据政权,统一全国的任务,尚未完成。二是,自唐末五代以来,所形成的藩镇割据势力,依然存在,时刻都有可能颠覆新建立起来的赵宋王朝。这两大主要问题,对赵匡胤来说,后者更是急待解决。为什么?道理很简单,只能巩固既得的政权,才能谈得上实现全国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五代时期南汉割据政权同中原及周边割据政权关系进行探讨。本文认为,南汉立足于岭南“五管”,发展对外交往,对“五管”抱着必争的态度;中原五代王朝势力的强弱,制约着南汉的到外政策以 汉与五代的关系;南汉与周边割据政权保持睦邻关系,进行政治往来和经济交往。  相似文献   

10.
东晋建立之初,统治阶级面临着极其严峻的局势,对内需要稳定和巩固刚刚建立起来的新政权;对外需要抵御北方胡族政权发动的军事进攻。身为宰相的王导,认真总结西晋王朝因腐朽残暴和内争不止而速亡的深刻教训,提出了一系列符合国情、顺应民心的治国方针。本文将对王导在东晋初年的治国方针,进行具体的阐述。从而使我们清楚地看到,东晋王朝并不是腐朽的西晋王朝在江南的继续,它是一个振作的王朝、有作为的王朝  相似文献   

11.
曹操是曹魏王朝的创建者。他在创建政权的过程中,有过“唯才是举”、“拔出细微”、抑制豪强、诛杀世族名士之举。有些同志认为曹操打击世族、反对儒学,是庶族地主或中小地主的政治代表。我不同意这种看法。曹操究竟依靠什么势力为政治支柱、阶级基础,他所擢用的是哪些官员,他主要代表地主阶级中哪种势力的利益?这还是值得探讨的。  相似文献   

12.
从2007年起,一个主营咖啡、面包和蛋糕的连锁品牌——“85度C”开始逐渐进入了申城市民的生活。无论在地铁口、居民小区还是写字楼旁,“85度C”面包连锁店的店堂里总是人头攒动。  相似文献   

13.
公元九世纪中叶,藏族社会在吐蕃奴隶制王朝崩溃之后,进入了地方政权割据的状态。适至十一世纪上半叶,在我国甘青一带逐渐出现了一个以河湟流域为中心、以藏族为主体的确厮啰封建地方政权。它以青唐(今西宁)为首府,辖区“占河湟间二千余里。河间有鄯、廓、洮、渭、岷、叠、宕等州。”在确厮啰政权存在的百余年间,和北宋王朝建立了密切的关系,河湟地区的政  相似文献   

14.
党项族,又称“党项羌”,是中古时期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的一个古老游牧民族。在公元十一世纪至十三世纪中,曾建立起一个以党项族为主体,包括有汉、藏、维、蒙古等族的多民族政权,国号西夏,先后与宋、辽、金政权鼎足而屹立在中国土地上。在这些鼎足分立的政权中,论版图,它比北宋、南宋、辽、金等政权小;论人口,它比北宋、南宋、辽、金等政权少;论财货,它比北宋、南宋、辽、金等政权贫乏。然而,其立国时间,却比北宋、南宋、辽、金各朝的时间都长,而且,在其立国的两个世纪中,总是以一个军事强国的面目出现,南侵宋,东败辽,与强大的金王朝也时战时盟,相持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建立了三三制政权。这一政权的成功实践,对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以及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取得都功不可没。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三三制政权都实际上成为了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雏形。  相似文献   

16.
肖鹰在《浙江学刊》2 0 0 2年第 6期撰文指出 ,自 1 8世纪中期确立以来 ,无论是关于“美” ,还是关于“崇高” ,美学总是在讲述着那个在现代生活中的“自我”的理想的故事。面对着自我生活的一切现实 ,美学总是把自我作为希望和可能来追求 ,差别在于 ,通过“美” ,美学讲的是一个肯定的故事 ,通过“崇高” ,美学讲的是一个否定的故事。但无论肯定还是否定 ,自我总是美学叙述的中心和主题 ,现代生活则是对象和题材。经历了 2 0世纪的科技和经济的高速发展 ,高度整合的交换社会已经成为一个全球化的人类生存环境。在这个环境中 ,后现代理论家…  相似文献   

17.
青海地区由莽莽古原发展到今天,是居住在这里的各族人民共同积累开发的。历代王朝,包括中央王朝和在青海或青藏高原建国的地方王国,对这里一直实行着有利于本土的特殊政策,无论在政治制度、经济政策、文化政策以及社会和法制等方面,无不贯串着“从俗从宜”的原则。其所以如此,主要是由下述三方面条件决定的:(1)这里历来是多民族地区。这里的族系构成及社会特点和历史文化特点,有异于其他地区。(2)这里历来是边陲地区。无论从历代中央王朝的实际管辖情况看,还是从曾经雄据祖国西疆的吐蕃王朝对这里的管辖情况看,都是如此。(3)祖国地域辽阔,情况多样,社  相似文献   

18.
传统中国乡村政权具有管理与教化的双重职能:一方面依法管理乡村赋税、徭役、兵役、狱讼和治安等行政工作;另一方面依礼进行伦理道德教育,旌善惩恶,推广教化,移风易俗。充分体现了历代王朝“德主刑辅”的治国精神,提高了乡村政权的工作质量和效率,促进了社会和谐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维持了政权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9.
杨正云 《肇庆学院学报》2008,29(2):76-78,89
通过对大量文献资料的研究,证实了中国历史上“重文轻武”的社会观念形成于宋代;探明该观念的形成源于宋代王朝统治者,他们为了维护其政权,消除政权隐患而实施了许多推崇“重文轻武”观念的举措;提出这一观念的社会实质是对人的自然发展的社会否定;指出这种观念是制约我国体育运动发展的社会基本因素.  相似文献   

20.
自乾隆年间杨应琚振兴儒学开始,到光绪年间学堂改制,辛亥革命后普通学校性质的小学教育渐渐普及,标志着青海教育实现内地化.[1]青海地区无论从府厅县格局确立成为王朝国家所谓的“内地”,还是教育领域的变迁,贡献最为卓荦者实属杨应琚,在他任内区域内地化运动全面启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