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如果说淘宝是卖货的,那‘猪八戒网’就是卖‘人’的。把个人、工作室、公司放在‘猪八戒网’上贩卖智慧和创意,生产非标准化的、量身定制的文化创意类产品。"不久前,"猪八戒网"刚拿到26亿元投资,成为中国互联网服务交易平台最大一笔融资。"二师兄"朱明跃也成了财经界的"真神",许多人很想知道他是靠什么取得"真经"的。  相似文献   

2.
"人类经济的新渡口。""二十一世纪的朝阳产业。""资本时代已经过去,创意时代已经到来。"这些气势恢宏的语句,似乎都指向了文化创意产业。此前并没有大肆渲染,重磅造势,仿佛悄悄然开幕的"首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天时间,但却是风生水起。势如火山爆发,恍若一夜之间。将国人的意识层,刷上了一遍鲜亮的色彩。"文化创意产业"虽然提法格外新颖,但很快就成了一个最为令人兴奋的,使用频率很高的,也成为临近年终时,2006年中国新闻界的一个热门关键词。  相似文献   

3.
刘伟  王越  喻鹏 《安家》2009,(8X):88-101
不久的将来,北京将会变成一座无处不"创意"的文化之城,30余个创意地产项目会在这座城市的东西南北四处开花,并且成为撬动京城楼市的新鲜力量。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制定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地方法规和优惠政策,打破行业垄断,鼓励资源重组,强化资金扶持,重点发展六大文化创意产业"。将创意与地产紧密联系在一起是极具挑战的事情,但可以肯定的是经过数十年的实践与积累,很多项目早已将"创意"植入了"地产",并且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创意产业是如何撬动北京楼市的?本刊将分别从全球创意产业的发展渊源、中国创意产业的发展历程、北京创意产业的发展轨迹进行梳理,并通过学者、开发商、代理行等业界精英的独特视角进行评析,以此勾勒出北京创意地产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4.
中国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创意产业作为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的一种新兴产业,在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迅速发展,许多国家将创意产业作为本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予以重点扶持.在中国创意产业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总体水平不高,尚处起步阶段.  相似文献   

5.
盛垒 《城市》2007,(10):30-33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进程的深化,世界经济结构呈现出从"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化的趋势.在此转变过程中,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数字技术、生产性与消费性服务业的创意经济应运而生,创意(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创意经济已在国际上逐渐兴起,正成为现代经济的增长点.据统计,目前全世界创意经济每天创造的产值高达220亿美元,并以5%的速度递增.创意经济又叫创意产业,是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与利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活动,它包括广告、建筑、艺术、古董、手工艺、设计、时尚、电影、软件等诸多部门.  相似文献   

6.
因不堪忍受上司骚扰,洛阳女孩辞职闯进了充满商机的羊城。从做"红酒小姐"到"候妻吧"老板,十年的风雨磨砺,不仅使杨雪在广州立稳了脚,自创出一种全新职业,这位普通打工妹也凭借自己的一个个惊人"创意",最终跃入了"富人阶层"。  相似文献   

7.
古有凿壁偷光,今有无线蹭网。科技进步给人们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不断出现各种用于"捡便宜"的"创意"和发明,制造着各种"便利"的麻烦。随着家庭、公司无线宽带网的兴起,蹭网也成为了网络上一个热门名词。  相似文献   

8.
正加拿大的蒙特利尔是世界上少数实行设计产业引导经济发展策略的城市。2006年5月,蒙特利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设计之城"的称号,成为北美洲第一个加入文化多样性全球联盟创意城市网络的城市。蒙特利尔设计城市的发展,缘于市政当局对城市发展战略的明确定位,同时以开创性的策略引导和支持设计产业发展壮大。这对我国创意城市的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如何发展创意产业,这已经引起了中国以及其他国家广泛的兴趣.中国也正在优先考虑如何发展创意产业.但是要想得出正确的答案,首先必须要准确鉴别什么是现代创意产业的发展动力.但从我在中国参加的各种研讨会来看,真正了解的人并不多. 在这一类讨论中有一个常见的误区,源自于对"创业"或"文化"产业这一表述的理解.现在中国许多此类讨论中,都习惯性地假设艺术和文化为主导的小企业是这个产业的核心部门,比如艺术家的工作室、工艺作坊和表演艺术等等,这是错误的.此外,与此相关另一种假设是,创意产业主要是以消费者为中心的.  相似文献   

10.
阎金明 《城市》2004,(5):7-9
最近一个时期,有关中国经济发展是否趋"热"以及这种发展势头所产生的影响等问题的争论正在不断升温.争论的焦点集中在:当前经济"热"究竟是属于局部现象还是总体上的"过热",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如何;怎样才能保持国民经济相对稳定的增长,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经济是否过"热",而在于经济增长的方式仍是粗放型的,因而才引起了如此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上海工业发展咨询有限公司(SIDC)区域经济项目研发中心,主动为上海和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智业支持。遵循中央领导提出来的"三个服务"指示精神,坚持自主创新,改革传统智业机构的"等待服务"为"超前服务",主动为上海和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研发题材、开发项目,提供智业支持,仅两年中就创意研发种类重大题材项目30余项,其中多项被列为国家级和联合国支持发展项目。  相似文献   

12.
天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明华 《城市》2009,(5):46-48
一、文化创意产业是新一代战略产业 20世纪90年代末.兴起于发达国家的创意产业.在新世纪的中国掀起了一股旋风.并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知。创意已成为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有创意的地方必定有技术的创新和经济的增长.创意理念推动着财富的创造和社会的现代化。在全球经济进入以知识为核心竞争力的时代背景下.创意产业蓬勃兴起。据联合国统计.创意产业占全球GDP的7%,并以每年10%的速度在增长.  相似文献   

13.
摩纳哥,欧洲西南部的"国中国",因为没有个人所得税而成为全世界的"避税天堂"与"赌城"。然而,这个富饶小国度的王室——格里马尔迪家族整整一个世纪都在为争权夺利而你死我活,在感情生活方面也都经历过血和泪。  相似文献   

14.
罗海蓉 《科学发展》2013,(9):16-25,85
在全球经济危机影响下,中国经济面临外部条件恶化、国内问题凸显的考验,有关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可持续性的争议引人关注。学术界对于"中等收入陷阱"的研究和分析表明,无论命题真伪,确实在一部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中等收入陷阱"的现象和事实。经济发展不仅仅是突破"贫困陷阱"和"人口陷阱"的问题,到一定阶段还会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中国未来5~10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发展时期,关系到是否可以顺利地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中国必须通过制度创新,彻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才是未来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战略选择和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创意空间被视为中国向知识经济转型中突出的成果。本文旨在建构分析广州市创意空间发展的理论框架,分析地方政府在其中的复杂角色,并以红专厂为案例进行深入分析。红专厂经历了一条独特的发展路径:最初它只是看作一个创意空间,但很快发展成中国南部地区一个著名的创意园区,现在它却又面临着被拆除的威胁。本文分析采用了郑洁建构的"企业化政府"概念。结果表明:(1)掌握关键资源的个人主导政府决策现象在地方政府仍然高度盛行。尽管创意空间的管治框架在逐步演变,这在市一级政府中仍然发生。(2)现阶段,创意空间的制度化发展框架不仅没有完成,而且显得破碎化。(3)案例研究也表明企业化的地方政府及其政策制定都高度依赖上级政府。  相似文献   

16.
《安家》2009,(8)
如火如荼的土地交易会上随处可见"我们要做中国的、环渤海地区的……中心",一时间生态、创意、教育、科技等地产概念百花齐放.概念泛滥,谁来为此买单?  相似文献   

17.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其实质也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人民幸福既是"中国梦"的出发点,也是"中国梦"的落脚点。而实现美丽中国梦,必须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切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人民群众在解决温饱之后,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更加迫切,呼吸清洁空气、享有蓝天白云、感受温暖阳光越来越成为人们的新期待。今年一季度,北京市雾霾日数46天,创近60年之最。何止是北京,持续的雾霾蔓延  相似文献   

18.
无论是"时装周"还是"桃花节",部是创意经济的表现。不管是"超女"现象还是"易中天"走红,部是以媒介为桥梁将创意经济与文化产业有效结合。均可构成文化创意产业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成为直辖市,几乎是所有城市的梦想。直辖市即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城市,是与省同级的一级行政区。1949年以来,已先后设立了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四大直辖市。作为共和国的"嫡子",在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中,直辖市曾起到了带头作用。随着内地城市普遍崛起,中国的直辖市管理模式,需要大手笔改革。  相似文献   

20.
校门口的一个小吃摊就能养活一家人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了,但是越来越多的人涉足儿童经济,他们靠的可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小吃摊。在我国,庞大的儿童消费群体,使得儿童市场具有极大的开拓潜力。在讲求创意经济的大背景下,中国儿童经济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