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2014年新高考改革启动以来,新高考在落实素质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化全面发展、化解一考定终身、唯分数论等方面取得了斐然成绩。但是新高考改革实施过程中却依然存在教育行政部门的“路径依赖”、高中学校的“道德风险”与“被俘现象”、社会力量的信任不足与改革氛围不良、高中教师胜任力亟须提升、高中学生学校适应性有待加强等问题。有鉴于此,应加强教育行政机构创新意识,提升实施效果;弘扬契约精神,优化对高中的约束制度;及时回应民众关切,净化社会改革环境;完善培训激励机制,提升教师胜任力;深化学校课程变革,提升学生适应性。  相似文献   

2.
作文题目请以“考试”为题写一篇文章。注意:(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不少于800字。导写“考试”这个题目很宽泛,与北京的高考试题“包容”、上海的高考试题“忙”一样,没有修饰语,没有限制词,只是一个词语,那么我们不妨就从“考试”的含义入手,打开思路“。考试”字典上的解释是“通过书面或口头提问的方式,考查知识或技能”。这是严格意义上的考试。为此,我们可以写学生要参加学校举行的各种各样的考试(周考、月考、期中考、期末考、会考、中考、高考),老师要参加职称考试,工人要通过技能考试等。还可讲考试的作用,谈考试的利弊。这…  相似文献   

3.
填报志愿关系重大我是2004年参加高考的,报考的是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由于“三校生”选择的范围很小,只能报考一个学校的两个专业,因此,我认为填报志愿关系重大。如我参加高考的那一年,“二工大”很受青睐, 有些专业录取分数线达到290分(300分满分)。因为很多同学都关注物流、环境监测、报关等热门专业, 所以它们的门槛自然就高了。不过,我的经验是:  相似文献   

4.
现在的中小学生,学校课业负担十分沉重,已经超出了学生年龄、生理、心理所能承受的极限,这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是十分有害的。学校之所以对学生进行超范围、大题量地高强度认!练,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提高初中进重点高中和高考的录取率。社会、家长对学校的教育质量评估也以这唯一的法码为准绳。因此,学生与学生的学习竞争,班级与班级的成绩竞争,学校与学校的升学率的竞争,已经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如何改变这种严重的状况,许多有识之士提出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各样的解决办法。先批“智育第一”,再批“白专道路”,又批“…  相似文献   

5.
高考:还有更好的路可走吗?“高考”在替“人”受过高考制度改革的呼声随着高考压力的越来越大,竞争的越来越残酷以及由高考引发的一系列涉及整个教育体系乃至于整个社会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越来越尖锐而日益高涨起来。从学校到家庭,从教师到学生,从理论研究者到大众传媒...  相似文献   

6.
“加分项目”沦为“腐败漏洞”系列腐败案陆续进入司法程序 2014年辽宁有体优生1072人.“假加分”“蹭加分”“买加分”……高考体育加分乱象引起媒体关注.辽宁省纪委随即介入调查.最终270名考生放弃加分资格. 2014年底,鞍山市铁东区法院审理了18名高中毕业生办理国家二级运动员证书享受加分案.据介绍,自2010年8月至案发前,担任鞍山市田径学校校长、鞍山市足球运动协会副主席的孟宪森,和鞍山田径学校外聘足球教练的姜维平,两人联手从事这项“高考加分生意”.  相似文献   

7.
南宁龙翔学校自2002年成立不久,就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明星学校”——该校大部分学生来自条件优越的家庭,他们从小就很调皮,很有自己的性格,所以大多数学生在一些公办学校教师的眼里,是难以调教的“问题学生”或“学困生”,因此往往被高校拒之门外……但是,龙翔学校没有拒绝这些学生.让人刮目相看的是,每年中考和高考成绩公布后,龙翔学校的成绩一直在稳步上升,稳居南宁市前茅. 龙翔“低进高出”的高考成绩是怎样得来的?带着疑问,笔者走进了位于广西药用植物园内的南宁龙翔实验学校.  相似文献   

8.
图说万象     
《山西老年》2012,(7):17-17
《“晒’轿车“奖”高考》河北省某中学在校园内高调展出一辆轿车。板方表示,以轿车作为奖品可以激励老师们的积极性,对于改变当地教育落后的状况是很有必要的,同时,出“状元”对学校也很重要。“在目前的教育模式下,出‘状元’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校的教学水平。”目前,全国许多地方都会依据高考成绩对老师重奖,“这体现了优劳优酬”。  相似文献   

9.
一、乡里教育的起源和发展我国的乡里学校,最早出现于夏朝,“夏后氏之学在上庠”①,“序,夏后氏之序也”②。在商代的甲骨卜辞中,学校也分为“大学”和“庠”两级。到西周时期,为了加强乡里教化,“里有序而乡有庠,序以明教,庠则行礼而视化焉”③。《孟子·滕文公上》:“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左传·襄公三十一年》:“郑人游于乡校”。杜预注曰:乡校即“乡之学校”。《文献通考·学校》:“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皆乡学也。”这说明,我国的乡里教育在夏、殷已初具端倪,到西周春秋时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并形成了初步的乡里教育制度。春秋战国之际,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夺取和巩固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高考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更科学合理地选拔造就人才;认为高考竞争是社会竞争、人生拼搏的一次前奏,竞争将导致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高考改革将更进一步实现“以考促学”的目的,认为高考改革还将继续深入,并提出了高考改革应遵循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1.
春季高考试行“3+X”已经有一年多了,2001年的秋季高考又将试行“3+X”,面对如此多的新政策和新信息,我们专程走访了上海市教育考试院高招办副主任齐永昌。以下是齐永昌副主任的谈话片断。学校和学生之间的双向选择“3+X”是1999年2月13日教育部(1999)3号文《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意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考生及他们的家长逐渐理智地认识到:在竞争的社会至有些观念的确要改变了,他们变得很实际、也很理智。他们已经认识到:浩荡的队伍参与高考,无非就是选择学校、选择专业的竞争。选择学校的,是考虑“名牌效应”的问题;选择专业的,最主要的是考虑出路问题。名牌效应固然好,长线是金。但,人总是要实际一点,  相似文献   

13.
学校概况上海市金山食品工业学校是一所公办全日制现代中等专业学校,占地面积88亩,校内绿树成荫,四季鲜花盛开,是市级花园单位。学校现有学生1500多人:专任教师90多人,师资力量雄厚,其中拥有中高级职称者占85%以上。毕业生就业推荐率100%,就业率98%以上。毕业生遍布本市各行各业,有的已成为企事业单位的技术骨干。毕业生在每年的“三校生”高考中,录取率都超过市平均录取率。  相似文献   

14.
“三校生”高考之日已屈指可数。为那些心怀大学梦想而紧张复习的“三校生”出力,是本刊近期的重要任务之一。为了完成好这一任务,本刊精心组织了“为三校生高考奠基”这样一组文章,并将以“语文篇”“数学篇”和“英语篇”分两期呈献给读者,以期对正在备考的“三校生”起到借鉴和启迪作用, 同时,真诚祝愿所有正在备考的“三校生”都能如愿实现自己的梦想。——编者的话  相似文献   

15.
3 +X高考改革势在必行。江西省已明确规定在 2 0 0 2— 2 0 0 3实行 3+小综合高考 ,2 0 0 4年实行 3+大综合高考。这一高考改革趋势将对高中教学与管理产生深远的影响。那么高中学校如何面对这场变革 ;如何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与教学改革 ,深入推进素质教育 ,全面提高高考质量 ,是一个值得大家认真审视和面对的问题 ,下面谈谈本人的几点思考 :思考之一 :切实改进学校工作作风 ,狠抓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一所学校的教育发展程度、教学管理水平关键取决于有一个什么样的校长和领导班子集体 ,要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在教师。如果学校…  相似文献   

16.
三谈高考语文命题与教学导向张广岩1991年、1992年高考语文评卷之后,笔者都写过一篇《高考语文命题与教学导向》的文章。为了更好地理解、发挥高考语文命题的导向作用,促进语文教学改革,今年再一次探讨“语文命题与教学导向”问题。而探讨这一问题,一要从语文...  相似文献   

17.
江苏高邮经济开发区初中位于古运河东畔,学校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一切为了教师的素质提高,一切为了学校的长足发展”为办学宗旨:致力于“校园文化精品化,学校管理精细化,学生发展个性化”的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18.
高考前后以及进入大学后的环境因素,使大学新生存在“三多”现象。新生家长、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应采取多种措施给新生以关心和帮助,帮助他们克服环境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四人帮”为了推行其反革命政治纲领,拼命抓住教育阵地,猖狂地要“同十七年对着干”。与“两个估计”的黑理论相呼应,他们又抛出了只办一个“斗走资派专业”的“政治大学”的反动教育纲领。这个纲领,从根本上反对毛主席的教育路线,篡改学校的无产阶级性质,全盘否定解放以来教育事业的巨大成绩,给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带来了灾难性的破坏。为了澄清思想混乱,分清路线是非,肃清流毒,在深入揭批“两个估计”的同时,必须对这个反革命教育纲领进行彻底批判。“四人帮”及其死党,为了兜售其反动教育纲领,他们摆出一副“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架势,引经据典,竭力把他们的“任何学校都是政治大学”的反动口号,同列宁的“学校应当成为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的革命口号扯在一起,胡说什么只有把各类专业学校办成“斗走资派专业”的“政治大学”,才能“实现列宁把学校办成无产阶级专政工具的事业”。  相似文献   

20.
文革运动结束后 ,我国在 1977年恢复了“高考”制度。当时十年浩劫 ,人才断代 ,国民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恢复“高考”赋于千万青年以神圣的公平竞争权利 ,促使全国形成了追求知识、尊重人才的风气。随着改革开放时代的到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渐替代了计划经济 ,现行的“高考”制度已日渐呈现出她的历史局限性 ,必须加大力度改革现行“高考”制度 ,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高考”一考定终生。在当今世界上像我国实行的“高考”制度是极少见的。以美国为例 ,在美国也有高考 ,但其考试制度与我国完全不同。美国有许多经政府审定的有权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