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基于对民生概念的分解,利用2002~2010年西部八省区面板数据,识别技术进步影响民生改善的机制,并对技术进步与民生改善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2002年以来多民族地区技术进步水平的提升并没有有效改善多民族地区的民生状况,反而其负向效应无论在统计意义上还是在经济意义上都是显著的.结合多民族地区实际情况,认为这与多民族地区技术进步的来源、技术进步的部门、技术进步类型以及当地整体的教育和受培训程度有关.未来多民族地区应该从这四个方面入手,发挥技术进步在民生改善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货币流通的稳定,是实现我国四个现代化和提高人民生活的重要条件之一。当前,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正在逐步展开。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会对货币流通发生什么影响?怎样保持货币流通的稳定?这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 (一) 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使我国社会主义现阶段的经济形式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相适应。众所周知,我国解放以来实行的是中央集中统一管理的计  相似文献   

3.
宗教与民族地区社会稳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又是一个有多种宗教的国家。无数事实证明,宗教问题与民族问题交织在一起,始终是关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邓小平一再强调:稳定压倒一切,稳定是维护中国多民族根本利益的前提。在民族地区要实现社会稳定,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宗教问题与民族问题的关系,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本文试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对宗教与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关系作一理论探索。一、宗教本质与社会稳定宗教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宗教问题是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对宗教的认识也众说纷纭。根据…  相似文献   

4.
为什么资源十分丰富的广西民族地区经济仍然落后?这主要原因是资源开发利用的能力低,潜在的优势还不能成为现实的经济优势。邓小平同志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第50页)我  相似文献   

5.
杨树美 《学术探索》2008,(1):124-128
中华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是使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得以形成、凝聚和相互认同的精神力量。人们的民族精神状况是进一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前提和基础。为了深入认识和把握人们当前的民族精神状况,我们对生活在民族地区的大学生的民族精神状况进行了调查,以期把握民族地区大学生民族精神的状况和特点,并提出进一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认真研究并掌握货币的流通规律,不仅关系到货币本身的稳定,也关系到正在进行的价格体系的改革、劳动工资制度的改革以及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怎样在新的经济形势下观测货币流通?衡量货币流通是否正常?已成为理论界和整个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货币流通状况取决于许多复杂因素,要做出准确地判断,必须进行各方面的、大量的、科学的调查研究工作。本文想就地区物资平衡同货币流通关系问题做些粗浅的探讨,以就教于读者。  相似文献   

7.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推进民族地区又快又好发展,用速度缩小发展差距;重视制度建设基础上的利益协调,大力提振政府公信力;大力营造民族团结和谐的社会氛围,是发展民族间信任和谐关系,维护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少数民族经济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是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研究中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在民族分布“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下,两者既存在一致性,又存在差异性。本文指出在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使各民族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利益,实现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开始了深刻的变革,理论方面的重大突破,实际工作的卓有成效,都是前所未有的。事实说明,党所指出的改革之路是完全正确的。今后我们必须全面而系统地、坚决而有秩序地进行改革。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国,各地区的情况有很大不同。为了使这场改革健康地进行,我认为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必须充分考虑到地区经济特点。地区经济特点是该地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质的规定性某些侧面的突出表现,它从不同方面表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如果不认真考虑到它,在具体作法和步骤上照顾到它,就很难避  相似文献   

10.
11.
货币流通是否正常,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已引起有关业务部门和学术界的关注。但如何判断货币流通是否正常,它的标志是什么?这是长期以来未能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现提出一些粗浅看法,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一) 民族地区与汉族地区的经济关系是地区经济结构中的一项重要经济关系。地区经济结构反映生产力在地区之间的布局以及各个地区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相互联系和制约,是国民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经济学界就如何建立合理的地区经济结构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这是很有意义的。对沿海与内地的经济关系,过去就有了较多的研究;对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关系,近年来也引起了人  相似文献   

13.
宗教对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双重作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本文从宗教整合和宗教调适两个方面探讨了宗教对民族地区社会稳定所起的促进作用 ,同时从宗教的滞后性、触发性等方面论述了宗教对民族地区社会稳定所起的制约作用。本文认为 ,宗教整合和调适是构建民族社会稳定机制的十分重要的要素。因此 ,要积极发挥宗教整合的正功能 ,妥善处理好宗教滞后性、触发性对民族社会发展的制约问题  相似文献   

14.
缩小东西部差距,保持民族地区社会稳定杨荆楚一、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1.1994年经济稳步增长1994年,内蒙古、广西、西藏、宁夏、新疆5个自治区以及云南、贵州、青海3个多民族省(享受自治区待遇,以下简称8个多民族省区),据统计,8省区面积566....  相似文献   

15.
<正>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我们党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引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所取得的一个意义十分重大的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一次重大的丰富和发展。它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指明了一条符合现代经济运行规律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实现高速度、高效益的有效途径,对于进一步  相似文献   

16.
罗凤燕 《学术论坛》2007,30(8):83-87
加快发展是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民族地区特别是西部民族地区的大发展又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如果不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又会阻碍经济发展;反思中外各历史时期对落后地区的开发,其结论为民族地区的大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为代价.因此,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是促进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的最根本的切入点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呼唤生态经济.  相似文献   

17.
按照江泽民总书记关于“民族宗教无小事”的重要指示,重庆直辖以来,从实际出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狠抓民族地区和散杂居民族地区经济、文化、教育、体育、卫生事业的全面发展,呈现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各族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8.
民族地区经济要赶上先进地区,必须积极发展同其他民族的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闭关自守是不可能实现现代化的。斯大林说,以为社会主义经济是一种绝对闭关自守、绝对不依赖周围各民族经济的东西,这就是愚蠢之至。因此,为了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在平等、互助、合作的原则基础上,发展民族之间的经济合作与技术交流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边境经贸主要就是民族地区的边境经贸。边境经贸是以民族地区社会、经济、资源、环境为基础的,而民族地区脆弱的生态和资源环境,要求边境贸易的开展必须符合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文章论述了民族地区资源转换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指出可持续是民族地区边境经贸的必然选择,提出了以生态资源增殖来选择民族地区边境经贸的运作模式、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提高边贸出口产品竞争力、追求生态经济效益实现民族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加强次区域经济合作促进边境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等可持续发展下的民族地区边境经贸策略。  相似文献   

20.
对现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是现阶段加速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拟就宁夏回族自治区部分企业技术改造的实际材料,谈一谈大力推进现有企业技术改造与加速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几个问题。一、理论依据及其探讨所谓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就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以内涵扩大再生产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