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寓言是将某种道理蕴涵其中的故事.运用Fauconnier概念整合的心理空间模式对人们解读寓意进行动态的分析.人们在理解过程中,通过构建,完善和扩展等一系列认知过程,将故事中所蕴涵的概念意义重新整合,映射现实生活中的人或事,从而构成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寓言与寓言式作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寓意的作品即为寓言,一些作家如但丁、斯宾塞、卡夫卡被视为“寓言型作家”等提法是否妥当?要解决这个问题一定要首先明确判断寓言作品的标准是什么。只有那些短小轻快幽默、运用劝喻或讽刺、可以“合理地破译”的作品才可称之为寓言。而有寓意的作品虽具有寓意丰厚、并运用比喻、象征、投射等手法,创作由小见大、由具象到抽象的艺术“模型”等寓言化特征,只能说明其作品有寓言化倾向,可称为寓言式作品。这些创作寓言式作品的作家,因未创作真正意义上的寓言,并不能称为寓言型作家。  相似文献   

3.
本论文拟用弗莱的文学批评理论和对《圣经》文体的论述,通过对中英文《圣经》译本的比较,指出了各国读者对隐喻产生共同理解的可能性和原因。通过对圣经的意象和叙事结构的分类、归纳和综述,作者总结了《圣经》中英两个译本的译者在再现原文隐喻的内容和风格方面所采取的相应的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对各古老民族的寓言进行比较分析,才能比较准确地把握它们的民族特色,避免把寓言文学的普遍特征,误认为民族寓言的特点。本文从中希早期寓言的蕴意、题材、风格以及体制与编排等方面,探讨伊索寓言和中国先秦寓言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5.
洞穴寓言定义了人与自然的紧张,哲学家带有走出洞穴求得真知,以及返回洞穴打造美好生活的任务。早期柏拉图的寓意解释、古典时期康德的判断力批判作为两种理论形态修复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愿景也同样落空了,柏拉图与康德这种带有走出洞穴求真意志的认识论途径存在着巨大的隐患,而海德格尔将自然替换为存在,将认识论转换成存在论,对生态存在论美学完成了奠基。  相似文献   

6.
毫无疑问,中国古代寓言文学理应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令人遗憾的是,在古代文学研究领域,古代寓言文学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中国古代寓言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它产生于社会大变革、散文大发展的先秦时期,成熟于唐宋古文运动中,是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元明清以降,又和小说、笑话互相影响、渗透。中国古代寓言文学以其高度的思想性、艺术性,对中国文学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我们民族性格的形成也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论苏东坡的诗词韵体寓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东坡的诗体寓言独特精美,与其散文寓言珠联璧合并有所超越。它紧密贴近时代及其个人遭际,不断对之进行理性升华,并从而概括出具有高度人生哲见的格言警句,读之令人沉思、顿悟,深得指点迷律之妙。它既机智风趣又严峻凌厉,充满着历史的沉重感和敏锐的现实感,具有高度的社会认知意义和文化价值,是中国寓言史上的瑰宝  相似文献   

8.
隐喻相似性及其认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性是隐喻的基础,也是隐喻区别于其他相关语言用法的重要条件.隐喻相似性依赖于客观世界和主观认知之间的互相作用,是可以创造的.在隐喻中,相似性的映射方向可以从具体域到抽象域,也可以从抽象域到具体域,还可以从具体域到具体域或是从抽象域到抽象域.按照相似性认知过程中主客观所起作用的大小,相似性可以分为物理相似性和心理相似性.  相似文献   

9.
中国新时期,是指自1976年10月开始至今的新的历史时期。中国新时期寓言文学空前繁荣发展。文章从寓言文学创作的繁荣和寓言理论研究成果的丰硕这两大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系统的推介与论述,并揭示了繁荣发展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詹姆逊将作为文体学概念的"寓言"改造为一个艺术存在范畴,认为寓言是一种再现模式,是文本不可再现历史的再现方式。历史的文体化必然走向寓言化,对文本的阐释也是一种寓言式重写。在詹姆逊的寓言理论中寄寓了詹姆逊诗学的文学理想和政治期待,这是其诗学的一个重要特色。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会话含义,会话含义产生的原因以及在话语理解中,如何依赖语境,运用“会话含义”理论,分析说话者的意图和含义,社会和文化背景,成语、谚语、典故及修辞手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12.
形式与意义不一致是一种语用策略。对它的理解一般分为两步,第一是辨认,然后是推断。在辨认过程中有几种表现形式:肯定句表示否定意义,反之亦然;疑问句具有祈使句的作用;陈述句表达疑问或请求等。推断其语用意义要依靠关联原则和语境。这种语用策略使用得当,会使语言变得含蓄礼貌并且丰富多彩,如果使用不当,势必会产生负面效果,导致交际失败。  相似文献   

13.
词义的变化常常给学生的阅读理解带来一定的困难.本文从常用词词义变化;词义的扩展与缩小;英语成语中词义的变化;以及词的临时性意义四个方面就词义变化对阅读理解的影响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4.
词义及构成研究中遗留着许多问题,需要深入探讨。语义三角理论对宏观上的词义认知具有重要价值。词义是复合的结构体。语法义在词义结构中具有普遍性;概念义是词义的基础,是理性义的一种主要类型。  相似文献   

15.
文章拟从英汉表达习惯及英汉语言特征分析并阐述英语微妙动词的意义理解及翻译表达。由于汉语突出“主体”,英语强调“客体”,决定了英汉语的许多不同语言特征,加上各民族不同的表达习惯,产生了英语微妙动词的难以理解与把握。最后总结说明英语词汇的学习与应用不仅需要了解它的表层意思,更要了解其深层含义,以做到融会贯通,运用自如。  相似文献   

16.
在跨文化交际中 ,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和英语本族人之间的交际不仅涉及语言 ,而且涉及文化。因此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 ,教师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 ,导入相关的文化知识 ,可以减少交际中因文化差异而引起的交际受阻。本文以中英文化差异为视角 ,分析文化差异对词义理解造成的障碍 ,以期英语学习者在交际中能更恰当、更准确地使用英语词汇  相似文献   

17.
丝绸之路与神话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实存的道路,它还是一条存在于想像中的道路。它连通人们的内心深处,成为神话传播的大道。神话、传说、谎言、现实的生活在这条道路上完美共存,共同构筑了丝路的历史。  相似文献   

18.
寓言与民主     
民主问题是当前的热点问题,中国民主问题屡遭西方国家的指责。民主是一种社会制度,没有普适的民主。我们需要借鉴西方民主发展的成果,但民主建设只能走自己的道路。在此将通过三则寓言,对什么是民主、专制做出阐释,对民主建设提供有益的思索。无论正确与否,这种探索都是有意义的,这本身就体现了民主。  相似文献   

19.
有限的语词追逐无限的意义,注定了诗歌和语言之间的悖论.和西方诗歌奉为经典的语言陌生化的诗学法则不同,汉语诗歌以象为中介,通过独特的心物同构的观物方式和随物赋形的文法策略,将言--象--意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汉诗特具的成长性的意味空间.  相似文献   

20.
对隐喻意义的理解一直是语言学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隐喻的理解有过阐述。无论是从哪个角度去解释隐喻的意义,都离不开语境的作用,尤其是认知语境的作用。本文在阐明隐喻的本质和及其语义特征的基础上,从字词、句子、文化和语篇的层面探讨认知语境对隐喻理解所发挥的功能,阐述了认知语境对隐喻理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