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礼记》为研究语料,采用穷尽式定量统计的研究方法描写了"与"在该典籍中的介词用法,根据语义对其用法进行了分类分析,考察其句法结构及语序,归纳其介词结构使用的语法格式,总结出"与"作介词在《礼记》中的使用特点是以充当状语占绝对优势。但《礼记》中还出现"与"字介词结构做补语的用法。通过与相近时期专书"与"的介词研究进行比较来看,《礼记》"与"介引的语义类别趋于减少,且《礼记》的语言相比较而言更为严密。  相似文献   

2.
根据对汉语介词"从"和英语介词"from"在语义功能和句法功能两个层面的对比分析,结合汉语语法,从认知的角度对母语为英语的汉语学习者介词"从"的习得偏误在语义功能、介词短语结构和句法成分三方面进行偏误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3.
英语条件概念的表现手法多种多样,除常用的if从句外,还有连词,介词短语,独立结构,倒装语序,惯用法,分词短语等表现手段。  相似文献   

4.
介词短语就是由介词同其他词或短语组成的语言单位。它的前一组成部分8一个介词充当,后一组成部分由一个别的词或短语充当,二者组合成为一个整体,在语句中作一个句子成份。一般语法论著作称之为“介词(宾)短语”或“介词(宾)结构”,有的语法论著叫它“介词词组”.关于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上对介词短语作了分析。在句法分析中,指出了介词短语内部结构紧密,认为它是一种粘合式结构;评析了介词短语作主语和谓语的说法;还指出了介词短语在不同结构层次上的分布位置。在语义分析中,提出介词短语能够明确语义关系,但有的也会产生歧义,并从语义指向的角度,在介词短语的内部和外部对歧义现象加以分化。在语用分析中,指出句首的介词短语常作主题,但不一定都作主题;还指出介词短语可以作为焦点,可以在句子中易位,并对这些现象作了语用特点分析  相似文献   

6.
副动词是俄语动词的一种特殊形式。它相当于汉语里的连动结构、介词短语"在……时候"、具有原因、目的、条件、让步意义的并列复句和表示行为方式的次动词谓语。英语通常译作分词或分词短语。  相似文献   

7.
有人认为 :“为了”在名词性成分前面是介词 ,它和后面的成分一起构成介词短语 ;而在谓词性成分前面是连词 ,它和后面的成分一起构成复句中的一个分句。有些人却认为 :“为了”无论在名词性成分前面 ,还是谓词性成分前面 ,都是介词 ,它和后面的成分一起构成介词短语。这些争议实质上反映了介词短语的内部构成条件存在分歧 ,也就是在“介词短语 =介词 ?”上的分歧 ,也让人们难于分辨介词和连词。笔者在本文中以“为了”为例 ,考察了介词短语的结构和功能 ,并试图明确“为了”的词性和语法功能。  相似文献   

8.
"于"作为介词出现的时间早于"於","於"借为介词后逐渐占据优势,在战国传世文献中出现了"于"和"於"并用的现象,随着语言的应用、发展,"於"曾经一度取代了"于"。本文以出土文献《战国纵横家书》为语料,分析了其中介词"于""於"用法的异同,以管窥战国中后期介词"于""於"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9.
方位词“上”的自由与粘着用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位词"上"的自由用法表现在上下对举用法,也有可用在动词、介词之后等用法.方位词"上"的粘着用法主要是附在名词和名词短语后,"上"对其是有选择性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不同角度对新兴"被"字结构中"被"的性质进行了分析,认为它与传统"被"字结构中的"被"一样,都是介词。与此相关,本文讨论了新兴"被"字结构的语法单位性质,认为它是短语而不是词。  相似文献   

11.
日本明治时期北京官话课本中介词“起”的用法比较复杂,不仅可以单独作为起始义介词使用,还可以和其他成分组成表示起始义的框式介词。在框式介词中,“起”的前置词和后置词用法之间存在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跟“起”的虚化程度以及虚化方式有关。处于名词短语前的介词“起”在与其他同类介词的竞争中逐渐消失,但清末北京官话中起始义介词的多样性正体现了共同语形成过程中的包容性。  相似文献   

12.
<正> 英语短语动词是一种颇为复杂的语言现象。它的构成与用法似乎令人难以捉摸。笔者最近遇到一份英语试题。在试题的“用所给的介词填空”一项中有一小题是Does your brother go——basketbau?标准答案为in;for。这是有关“动词+副词+介词”型的短语动词的命题。看来,命题者对此种短语动词的构成实欠斟酌;恐怕应试者也只能将错就错了。本文拟就此种类型的短语动词的构成及其用法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总结复合宾语在科技英语中的各种特殊用法。这些特珠用法是:带as的复合宾语、倒装形式的复合宾语、there be型复合宾语,短语动词的复合宾语和介词的复合宾语。  相似文献   

14.
介词of是英语介词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它能与名词、形容词、代词及动词搭配,构成各种各样的of短语。这些由of构成的短语中包含着丰富的结构类型。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中讨论小句结构成分与参与者角色之间的关系和确定问题,并以被动结构作为例子,所探讨的问题是:语法结构层面的介词短语是否可以是语义层面的参与者的体现。本文的讨论表明,在确定语义层面的参与者时,首先要考虑的是表达参与者角色意义的充当介词的补足成分,而不是整个介词短语;因此,介词短语是不适合充当参与者角色的。本文的讨论还涉及到被动结构中的“by-短语”是状语还是补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介词的主要作用是介引,介引实词或短语组成介宾短语置于谓语中心语的前后。文章主要讨论了吴城方言的两类介词。一是与普通话字面相同,但意义用法不完全相同的介词:“跟、拿、过、随”。二是完全不同于普通话,是具有当地特色的介词:“等、得、望、捉、遮、走、儘”。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太平经》"从"和"自"的介词用法及其框架结构的考察,发现介词"从"和"自"分工较为明确,介词"从"的使用频率远远高于介词"自"。"从"和"自"的介词框架结构使用情况存在较大差异,"从"的句法功能和使用情况与"从"字框架结构的产生和发展密切相关。除介词自身的发展演变外,"介词框架结构"也是影响介词发展演变和兴替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指出,道书语言具有重要的语料价值,道书的语言研究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8.
本文指出了静态动词与一般现在时或一般过去时相容,而与进行体或将来时不相容的特点;提出了表达状态除了用静态动词之外还可用形容词、名词以及一些动词短语、介词短语、静态动词与不定式连用的结构。分别从用法、功能上说明了静态动词表达状态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as一词在英语中用法比较复杂。从词类上讲,as可用作介词、副词、连词、关系代词。从语法功能上讲,as可和它的宾语一起构成介词短语,可引导状语从句、定语从句,还可修饰形容词或其它副词。此外,as还可用在很多习语中。文章就as的用法进行了探讨和归纳。  相似文献   

20.
“所”的基本用法是作指示代词、连词、数词和名词。 指示代词“所”在古汉语中有其特殊性。它和一般指示代词不同,本身不能单独使用,必须用在其他词或短语的前面,通常用在动词,介词或偏正短语的前面,组成名词短语(所字结构),才能体现指代的意义,充当句子的各种成分,主要充当主语、宾语,定语或判断句的谓语。有的语法书称这种“所”为结构助词。 “所”作指示代词有十二种用法: 1.通常用在动词的前面,组成名词短语,充当主语、谓语或宾语,用来指代人、事、物等,相当于“(所)……的(人、事情、东西)”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