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光复后台湾教育的去殖民化、台湾与大陆教育的迅速整合、自由主义教育初露端倪等层面的探讨,论述了这一时期台湾教育转型是台湾教育总体转型的初始形态.在这一初始形态的形成过程中,台湾的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相互印证,都获得了合乎理性的充分发展,这对日后台湾发生的多次教育转型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陈仪是大陆日据下台湾研究的组织者与实践者.他及其随员对日据下台湾的研究代表了当时大陆台湾研究的水准.陈仪取鉴台湾经验,在政治上推行省政改革,经济上发展统制经济,加强闽台交流与合作.陈仪不但是"日本通",也成为"台湾通".应蒋介石之邀,陈仪主持台调会,编译资料.由于对台湾问题长期观察,陈仪辨析日据下台湾的利弊,有独到处,亦有盲点.台调会搜集的资料,多从日本人编写的书中摘译过来,这些资料注重台湾总督府的制度层面与技术层面,忽视台湾民众.陈仪只注重研究台湾的"物",忽视研究台湾的"人",试图维持台湾总督府的行政架构与统制经济,与台胞的迫切需要隔着很深的鸿沟.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问题意识、中国视野、改革视角、实证方法四个方面阐述了作者关注教育知识变革的思路,继而反思教育社会学学科及其研究的存在问题和可能未来.作者认为从学科化的问题意识出发,立足于特定的中国视野,对于正在转型或改革中的教育实践进行实证研究,才能在繁复多变的教育改革面前清醒自身的立场,并能丰富教育社会学针对教育改革实践的学科审视与学理依据.  相似文献   

4.
福建与台湾一衣带水,关系密切.在一百多年前即台湾建省以前,福建省包括了台湾.从闽台考古文化研究比较中,国内外学者均认为台湾的史前考古文化渊源于福建:台湾最早的古人类——台南"左镇人"化石,据中外考古学者研究,是在三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后期由大陆经长途跋涉来到台湾的;台东发现一万五千年前的"长滨文化"主人,是由大陆渡海来到台东的,有的台湾考古学家指出:台北芝山岩发现的旧石器,就是这个文化由大陆传到台东中途遗留下来  相似文献   

5.
我国大陆与台湾对社会科学成果有着不同的学术评价标准,"评鉴"一词是华文语境中学术量化或学术准入在台湾学术界的另一个表达.台湾学术界对社会科学成果的准入有着严格的同侪评议办法,即所谓匿名审查制度.与此同时,并制定他们自己的引文评鉴标准以资鉴定学术成果的良莠,即所谓的T/SSCI(台湾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与T/HCI(台湾人文学引文索引).通过对台湾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计量标准与准入标准的考察分析,从中得到一些经验与启示,以供我国大陆学界反思与学习.  相似文献   

6.
简要评述杨若萍博士<台湾与大陆文学关系简史>一书,指出:杨著以详实的史料勾勒两岸文学发展的互动关系,并将大陆文学看作是台湾文学的母体,以批驳强行将两岸文学分割开来的"本土文学论"者的错误论调,其立论之平实,论证之谨严,足为细辨"巢痕"之力作,也使我们这些置身岛外的人们对台湾文学的发展与走向有了相当清晰的了解.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陈芳明的《台湾新文学史溯写作在尊重台湾文学的特殊性、“史”的写作意识的鲜明性和运用历史细节的生动性等方面,为大陆的台湾文学史写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本文试图通过学理上的分析以期填补大陆学者对该著述研究的空白。  相似文献   

8.
"四史"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方面生动的理论创新历程和丰富的理论创新成果,全面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不断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创新的历程,既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特殊性,又兼顾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一般性,在内容上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同时,"四史"在学理上又是一个严密的逻辑体系,它一方面体现出历史向度、理论向度和实践向度等鲜明的学理特征,一方面又是历史向度、理论向度和实践向度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9.
宋元之际闽籍作家郑思肖的《心史》是一部重要的民族文献,台湾学界自傅斯年起对《心史》有怀疑,姚从吾、刘兆祐、李则芬、林清科、林庆彰、杨玉峰、李敖、汪荣祖等人则认为它是伪书。他们的有关论文以前大陆学者很难看到,现在流传亦不广。而且,两岸的研究者对此也未作过梳理和评述。台湾学者的观点值得重视和研究,本文经过逐篇逐条辨析,论定台湾学界的《心史》"伪书说"一条也没有学理根据。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两岸经济融合的加深,由于自然环境和大陆对台湾农产品"零关税"等因素的影响,台湾农产品在大陆市场出现了变化.本文通过对台湾农产品在大陆市场市场的变化,研究台湾农产品在大陆的市场竞争力,分析存在的问题,以寻找对应策略.  相似文献   

11.
马英九上台后,台海形成了和平发展的新形势.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它会不会持续发展,如何促进台海持续和平发展,等等,都是需要认真研究的台海关系重大课题.从结构来分析,可以发现台海新形势的形成在于台湾地区领导人的务实性,在于台湾多元社会的结构与两党竞争的体制,在于两岸分治下大陆的崛起,在于国际政治的无政府性及大国政治.它们是台湾马英九当局推行"台湾优先"、"九二共识"及"渐进主义"等优先政策的依据,也是建构选举政治、任期政治与岛链政治等政策干扰选项的来源.大陆需要采取民心政治、战略政治与主体政治等政策予以优化控制.  相似文献   

12.
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台湾知名教育家、享誉台湾30年的以道德教育为本的忠信高级工商管理学校校长、国内十余所高校客座教授高震东先生曾多次在大陆作主题为"道德·教育·爱国"的演讲.  相似文献   

13.
郑镛 《东南学术》2007,(2):149-155
台湾建省前后的19世纪70-90年代,台湾巨族板桥林家、雾峰林家等相当活跃,成为国家与大陆移民、原住民对话、沟通的中介.围绕财政、兵源、水利诸问题,巨族士绅或输财物、或组土兵、或修水圳,为台湾建立行省、抗御外敌、开发建设出力尤钜.当然台湾巨族也得到了相应的回报.以"国家--社会"理论观照这一历史过程,可以认为台湾建省前后国家与社会的互动是良性而富有成效的,这与大陆的同时代情形迥然异趣.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台湾地区高校虽然没有专门的德育科目,但是依据台湾地区"《大学法》"及《教育改革行动方案》等相关规定,德育在台湾高校仍然存在并且非常受重视,尤其是德育方法的选择。台湾高校的德育方法主要有隐性教育法、情感陶冶法及群育法等具体教育方法。大陆高校德育可以学习借鉴台湾高校的德育方法,这对于大陆高校德育方法体系的完善,促进大陆高校德育的健康发展,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汪毅夫 《东南学术》2002,(6):99-108
本文从学术史的角度回顾光复初期台湾国语运动之种种情形:从官方筹划、民众自发到学者("语文学术专家")主导,学术阵容、学术理念和学术实践,学术刊物、学术著述及其他学术资讯.本文认为,从"国语纪元"(1648)即清代初年迄今的国语运动在时、空两个方面的延伸看,"光复初期"和"台湾"乃是相当重要的时段和地点;光复初期曾在台湾主持国语推行委员会的魏建功教授,1949年以后在大陆语文学界继续发挥主导作用,光复初期台湾国语运动的学术经验亦得相当完美地融合于当代中国的语言文字工作.  相似文献   

16.
本文简析意识形态因素对台湾文学史的影响及台湾学界的反思,认为大陆版的文学史比较注重发掘两岸文学的亲缘关系,但因受到客观条件限制,资料掌握不够全面,这导致对细节的把握和分析不足,最直接影响是缺乏舛台湾区域文学史的关注.台湾学者的文学史书写,如叶石涛、彭瑞金等人的著作,有可取的地方,但因以意识形态先入为主的理念只选取和自身论述主轴相关的作家作品,导致了粗暴的简单化倾向,扭由台湾文学的历史发展脉络.还有一些学者如王德威、黄芙娥、邱贵芬、杨宗翰等,积极探讨文学史突围的可能.他们的现代性视野对台湾文学史研究和书写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2009年2月14日,西方情人节,台湾电影<海角七号>正式在大陆各大影院公映.在过去的一年.<海角七号>--这部被引申为象征着台湾人拼搏与奋斗的电影,成为了台湾电影进入21世纪的标志性符号.或许是水土不服,电影中贯穿的日本元素,却在大陆遭遇了观感上的视觉冲突,大陆民众难以理解何以"日本"会让剧中的台湾人迷恋与陶醉?  相似文献   

18.
赵翠萍 《兰州学刊》2011,(11):91-96
文章在梳理总结台湾地区农村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大陆地区新农村建设进程中面对的若干制约因素,并由此引申出台湾农村发展经验对大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借鉴含义。认为,农村土地政策应该成为有效衔接各项政策的关键变量,扶持合作社过程中的政策导向应进一步契合于阶段性发展目标,调整以往单纯追求农业产出的发展目标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根本。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台湾和大陆两地通过警察防治家庭暴力的模式存在明显差异.在立法模式上,台湾采用的是专门立法模式,大陆则无专门法规.在基本态度上,台湾要求警察主动防治,大陆则属于被动应急.在职责明确程度上,台湾对警察防治家庭暴力的职责有细致而详明的规定,大陆的规定则比较原则和简单.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50年代以来,台湾、香港纪实文学的发展风貌和特色与其地域的文化生态关系密切,而不同的历史背景、政治经济体制和社会文化环境也使台港两地与大陆存在意识形态的巨大差异,因此台港文学经验必然形成对大陆文学的某种参照或互补.通过台港纪实文学发展概貌与特色的观照和比较,辨析纪实文学的现代审美品格、审美意义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的流变,由此为中国当代纪实文学理论研究的推进拓展,确立了新的空间向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