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消解社会变迁中出现的道德失范问题的客观需要,是抑制市场经济发展中道德水平滑坡现象的迫切要求.德性就是力量,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推动我国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2.
吴卓 《南方论刊》2006,(6):7-10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是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新概括,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价值基石。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充分认识到树立正确的荣辱观的极端重要性,解决当前人们在荣辱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重点就是在抓好荣辱观的宣传教育,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化领导干部的官德建设,健全个人修养机制,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等多个方面,采取有力措施抓好荣辱观教育的落实。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之一和重要基础。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题中应有之义,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能够更好地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道德前提,是领导干部反腐倡廉的道德保障,是廓清在荣辱观上存在的混乱问题、提高未成年人道德素质、抵制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思想文化渗透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4.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这“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的荣辱观,应该成为领导干部守持的道德底线和言行指南。  相似文献   

5.
张静  李东升  孙正凤 《理论界》2006,(12):135-136
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只有努力做到“五个结合”,才能收到切实效果。“五个结合”,即与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来结合起来,与加强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结合起来,与加强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结合起来,与加强集体主义思想教育地结合起来,还要与其他一些具体而重要的观点和看法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6.
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荣辱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其基本内容与价值取向而言,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形成与传统文化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传统荣辱观是构成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在文化根源,社会主义荣辱观则是对传统荣辱观的概括、继承、超越和发展,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与升华。分析传统文化中关于荣辱问题的基本观点,对我们正确认识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童庆平 《学术论坛》2006,3(12):46-49
"八荣八耻"荣辱观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重要内容,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动力.当前我国农村道德建设现状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相去颇远,从而影响到新农村建设事业的开展.必须全面梳理古今中外道德思想、积极发挥市场经济与改革开放的积极作用、振兴农村教育事业、充分发挥党的领导作用和党员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8.
一、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辩证统一。 八荣八耻是对传统道德的扬弃。是传统道德精华与时代精神的辩证统一。荣辱观古之有之,荣辱之心人皆有之。时代不同、民族不同,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也不同,荣辱观也是不一样的。恩格斯说“每个社会集团都有他自己的荣辱观。”莎士比亚说过:“我的荣誉就是我的生命,二者互相结为一体;取去我的荣誉,我的生命也就不再存在。”孟子云:“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朱熹解释道:“耻者,吾所因有羞恶之心也,有之则进于圣贤,失之则入于禽兽.故所系甚大.”[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论社会主义荣辱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锦涛同志创造性地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概括为“八荣八耻”,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精辟概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导价值体系,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对于公民道德建设,特别是在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立志成才教育,都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朱建婷 《兰州学刊》2008,(11):223-225
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深厚的理论源泉。从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与文化的优良传统来看,社会主义荣辱观继承了中国传统道德荣辱观的道德指向,丰富和发展了传统文化中的荣与辱观念;社会主义荣辱观所倡导的道德价值在传统道德体系和道德生活中都可以找到相关道德资源和道德元素;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强调培养良好动机的重要性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践行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源泉。中国共产党几代中央领导集体的荣辱思想以及新中国建国以来党的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经验总结都极大地丰富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理论。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继承性和发展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传统伦理学中最基本、最一般的道德范畴,贯穿中华文化几千年,并在中华民族的发展进程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强调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要强化和弘扬传统荣辱观的积极作用,目的就是要促进全民族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要求、道德力量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客观要求角度,阐述社会主义荣辱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知荣辱方能创和谐,纠倒错方能塑美德,扬正气方能利千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国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它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共识与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对于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冯芸 《船山学刊》2010,(3):210-213
社会主义荣辱观不仅继承了儒家荣辱观的精华,更多的则是对儒家荣辱观的发展与超越:社会主义荣辱观既有内在的自我约束要求,又有外在的制度规范;既是对人类道德共识的肯定,又有社会主义道德特性的阐发;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修正了儒家荣辱观的缺陷,更具有时代性。  相似文献   

15.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提升教师思想道德境界提出了新的要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新时期教师荣辱观的构建,对师德建设起到引领、规范和弘扬的作用。在新时期以教师荣辱观引领的师德建设中,应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师德模范引领作用、探索师德建设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6.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对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地位以及优化校园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走出困境的良好契机.  相似文献   

17.
2006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指出,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个为荣、八个为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导向,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思想渊源在于中外传统道德中的荣辱思想特别是马克思主义荣辱学说。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现实基础在于当前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迫切需要。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鲜明特色在于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弘扬了人类文明的积极成果,彰显了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普遍诉求,建构了振兴中华的精神脊梁。  相似文献   

19.
《四川社科界》2006,(4):31-31,24
4月6日下午,宜宾市社科界召开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座谈会。市级机关、大专院校、市级学会、协会、研究会的专家学者20余人参加了会议。市委副书记梁熙扬,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吕晓莉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市社科联副主席肖金虎主持。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新时期思想道德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解文广 《理论界》2006,(10):121-121
“八荣八耻”是一个有机整体,是一条基本道德底线,也是新世纪新阶段的一部社会风尚规范。每一个“荣”都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幸福,每一个“耻”都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和团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