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同西方“灵感”说的神赐灵感观念相比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灵感”说更注重结合作家具体的创作实践感受 ,来揭示创作灵感的突发而易逝的特点以及它对作家创作想象活动的催发作用。古人论创作灵感现象还进一步透过灵感现象的表现特征而揭示它的产生原因 ,“积之在平日”是灵感生成的必要前提 ,而“得之在俄顷”则是积蓄在胸的作家与客观外物心物交感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德言”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德言"与"诗言志"一样,是源出于六经的文学观念,它是中国古代文论的滥觞与文学本质特性的界说。"德言"与《文心雕龙》中的"文之为德"及唐宋时期勃兴的"文以载道"论都是儒家文论的核心并且一脉相承。"德言"与"诗言志"作为中国文学理论的两种具有差异性的观念也是互补的,显示了中国古代文论的丰富性,不宜片面否定其中任何一种观念的历史作用。在简略考释了"德言"的出处后,本文指出德言作为中国古代文论最早的观念之一应当得到肯定,由此会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源流与流派有新的更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我国古代文论家非常重视为文者的思想品德修养,他们评价作品的一个重要标尺就是看作家的人品如何,有时甚至将人品置于作品之上。清薛雪《一瓢诗话》云: 著作以人品为先,文章次之,不可以“不以人废言”为借口。 为什么如此重视作家的人品呢?薛雪云:人品既高,具一謦一欬,一挥一洒,必有过人处。这就是说,作家的人品必然深刻地影响作品,人品的高下决定作品的高下;人品既高,  相似文献   

4.
古人论文以“气”。这种文气说,既不简单地等同于文章的气势,也不简单地等同于作者的禀性、才气,它有丰富而具体的内涵,是散文领域里一个与诗歌的意境说平行的美学范畴。一在中国古代文论中,第一个赋于“气”以美学意义的是曹丕,他把“气”与“文”联系起来,提出了“文以气为主”。以“气”论“文”,可以说是建安时代重视作家个性特征的时代精神在文学理论上的一种具体表现,也可以说是对建安文学创作经验的总结。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气之  相似文献   

5.
古代文论的总体创作方法论——“活法”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活法”的概念是南宋吕本中首先提出来的。他说:“学诗当识‘活法’。所谓‘活法’者,规矩备具,而能出于规矩之外;变化不测,而亦不背于规矩也。是道也,盖有定法而无定法,无定法而有定法,知是者,则可以与语‘活法’矣。吕氏所论,本针对诗歌创作而言,南宋的俞成发现它具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便把它引入整个文学创作领域:“文章一技,要自有‘活法’。若胶古人之陈迹,而不能点化其句语,此乃谓之死法。死法专祖踽袭,则不能生于吾言之外,活法夺胎换骨,则不能毙于吾言之内。毙吾言者故为死法,生吾言者故为活法。”“活法”提出后,在宋、元、明、清文  相似文献   

6.
佛教“境界”理论与古代文论意境说的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意境作为体现中国古典艺术和美学思想特点风格和审美理想的一个重要范畴 ,其理论的形成经历长期的历史过程。东晋南朝至中晚唐是意境理论形成和确立的重要时期 ,也是佛教各宗派义理广泛弘传 ,并在认知思维方式上不断为作家文论家所融摄的关键时期。佛教境界理论深刻影响了古代意境理论中关于主观情感地位和情境统一问题 ,以及对审美对象内在特征的把握等问题 ,确立了古代文论意境说的基本内在特征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两种“奇正”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奇"与"正"是<孙子兵法>和<文心雕龙>的重要范畴.二者虽然研究对象不同,具体操作迥异,但都是以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为指南,都是东方智慧的结晶.因此,这两种"奇正"说对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军事学和文艺学无疑是有借鉴价值的.  相似文献   

8.
古代书信体文论发展阶段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小军  梁娟 《学术论坛》2005,(7):159-163
在书信中讨论文学问题,是我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中比较独特的一种形式。它大致经历了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三个发展阶段,并且显现出不同的风貌。具体考察这一发展过程,不仅可以捕捉每一时期文人所关注的热点问题,而且也可了解书信体散文本身的发展状况,从而为系统把握魏晋至明清时期的文艺思潮和文坛创作倾向提供有益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研读中国古代文论,不仅许多重要概念和范畴的具体含义难以把握,就是那些公认为体系较严密完整的批评著作的理论内容,也会因研究者的不同,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情况.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与古代文论自身的"模糊性"不能说没有关系.本文想对这个问题提出一些研究意见,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 “知言养气”说是孟子整个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曾对后世的文学批评理论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应该认真研究并给予充分肯定。然而,人们往往首先认定孟子为主观唯心主义思想家,再判定其“养气”说是“唯心的观点”,从而阻碍了对这一极有价值的学说的源流研究。今天,有必要对此进行理论梳理。“知言养气”的核心是“气”,“气”在孟子之前曾作为一个具有朴素唯物论思想的哲学范畴而被运用。战国时代齐国的稷下学派,就从“云气”、“地气”和人呼息的“气息”中获得了“气”的观念,提出了自然元气论,把气看作是自然界万物的总根源,甚至认为人的生命也要由气产生。《管子·心术下》:“气者,身之充也。”房玄龄注:“气以实身,  相似文献   

11.
殷学明 《河北学刊》2012,32(2):84-87
与缘情说相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的缘事说是围绕着事件概念对文学的本质、发展、创作以及接受重新检视后而建构的一种具有原创性的历史文化诗学。发掘缘事说资源的目的是为了探讨和揭示历史叙事、文化叙事、文学叙事及文学生产的基本机制与内在规律,从而为当下戏仿以及经典再生产等文学现实问题提供理论支持。缘事说的运作方式是缘事生理、缘事生事和缘事生情,创作方法是托事于物、用事、叙事等。对中国古代文论中缘事说的发掘不仅具有深厚的理论意义,而且还具有深切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用事"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事,是引用古事、古语含蓄地表达思想感情、证明自己观点正确性的修辞方法和论证方法.它出现在散文尤其是论说文中乃势所必然,出现在辞赋、骈文乃至诗歌中也很自然.不过诗以"吟咏性情"为主,故事太多,反而会滞碍"性情"的传达和理解,所以自晋宋起,中国诗论中围绕诗、词、曲能否用事和怎样用事展开了四次大讨论,从审美接受出发,总结出"僻事实用"、"隐事明使";"熟事虚用"、"明事隐使";"我来使事"、"勿为事使";"水中着盐,不露痕迹"等用事规律,至今仍有参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玉器既是礼器,也是一种物质产品.玉器的加工与生产直接关系着人类生产经验的出现与积累,也直接关系着审美意识的产生与发展.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以玉喻文”是一种普遍性的批评话语.古代文论家借助于“玉美”模子将异常抽象、难以言传的文学活动阐释得通幽入微、酣畅淋漓.美玉与美文的相互借鉴、治玉技艺与为文作诗的相互启发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奇妙景观.“以玉喻文”折射的是中国本土的、活生生的审美经验和诗性智慧,为化解当前中国文论的“失语症”提供了新思考.  相似文献   

14.
苏辙文论的价值及地位——兼论古代“文气”说李凯苏辙为宋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文艺思想虽不如其兄苏轼那样丰富全面,但散见于苏辙文集中的文艺思想仍是很丰富和富有特色的。以“养气”说为核心,苏辙的文艺思想涉及到了文学与生活、文学的社会作用、文学...  相似文献   

15.
试论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王元骧一在认识文学的“人学”特征方面,我国的古代文论是可以向我们提供许多值得借鉴和批判吸取的思想资料的。这是因为我国古代文论与西方传统文论不同:西方传统文论是在古希腊以来的知识论的哲学文化背景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柏拉图否定文...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接受美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图从文学接受的角度来分析"知音"、"韵味"这两种中国古代审美鉴赏和批评的方法,剖析中国古代文论中蕴含的艺术接受理论,探究中国古代文论与西方接受美学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17.
略论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气”,根源于大自然,是自然之“气”的一种引伸。人类的生存,首先在于向自然索取,同自然作斗争。自然界向人类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山是固定的,水是流动的;还有聚散无常、游忽不定的云气。“气”,甲骨文作“(?)”,象上升;篆文作“(?)”,象水;古文作“(?)”,从火。古人注意到,水在经受日照或火烧等热力之后,便蒸腾而上,成为云气。《说文》:“气,云气也”。一是水火相合,一是蒸腾而上,这是“气”的基本属性和特点;“云气”,这是“气”的最初  相似文献   

18.
作为古代文论概念的“气” 是与曹丕的《典论·论文》一同出现的。曹丕在这篇文章中说:“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又说:“孔融体气高妙”、“徐干时有齐气。”这里的“气”指的是建安作家们先天禀受的人格体气、才性风度。按曹丕的见解,这种先天禀受的人格体气、才性风度即“气” 之清浊、通塞神秘地支配了他们的文章诗歌的风格,两者间有着一种先天决定意义的谐调。 东汉以来盛行的人物品藻、鉴识和清议主要为了荐才举贤,用备政治。其最先重视的是人物的茂才懿德,慢慢却转到了人物的才性意气、神明风度上来。所谓“魏晋识鉴在神明”,刘劭《人物志·八观》称:“骨植气清,则休名生焉。”刘(日丙)注云:“骨气相应,名是以美。”“骨”和“气”这两个多少带有虚实对应意味的概念是当时人们最喜欢用的,品藻的对象也由贤良中正、茂才名彦转到了作家文士,又最后转到了作家文士的诗文风格。作为文论概念的“气” 首先被引进了作家论和风格论。  相似文献   

19.
列宁说:“物、世界、环境,是不依赖于我们而存在的。我们的感觉,我们的意识,只是外部世界的映象。”(《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毛泽东说:“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文艺作品既反映了客观现实生活,又渗透着作家的思想感情,是客观的物象和主观的意象相统一的产物。中国古典文论中的“情景交融”说.是符合这一文学原理的。所谓“情”,指的是“意象”,所谓“景”,指的是“物象”。所谓“交融”,指的是二者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文论在当代是有效的,也是可操作的。用意象和意境来谈中国古代诗,比用浪漫主义、典型等等西方理论来谈诗会更恰当;用李渔的戏曲理论来评论中国戏剧,是很好用的;用妙悟、滋味来品诗,要比用现象学、接受美学的范式更恰当。中国古代文论中国化才是救活中国文论的一个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