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元代的回回茶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代回回人严格按照伊斯兰教规定的宰牲法--"断喉法"宰食羊肉,以羊肉为主料或佐料制成回回茶饭,它不但烹饪精巧,味美可口,而且具有一定的食疗价值.一些回回茶饭还流传到国外,深受国外人民的喜爱,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篇.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人,称"回回"、"回民"或"回教徒";遵从儒家学说的读书人,称"儒生".遵从儒家学说的中国回族知识分子,就称"回儒".明清时期回儒翻译阿拉伯伊斯兰教宗教哲学的学术著作和研究成果,也包括了他们研究的方法,提出的学说理论,与创立的学术体系等.它包括了两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中国理学,一是阿拉伯伊斯兰理学.回儒是学通四教的大学者,也是回回理学的创立者,他们既精通中国传统哲学中儒道释三家的学说和思想,也十分了解阿拉伯伊斯兰教的哲学思想和观点.回回理学实际上是中国哲学中理学和阿拉伯伊斯兰哲学中的唯理派--主要是苏非派--交融结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许淑杰 《回族研究》2006,(1):157-160
自唐代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伊斯兰文化就与中国文化发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且历经宋元,降至明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融中,缔造了一个回回民族,也熔铸了一种新的文化形态———中国伊斯兰文化。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大批的以回回伊斯兰文献为主的中国伊斯兰文献,  相似文献   

4.
回回名源古今论马肇曾中国对伊斯兰教及信仰伊斯兰教的人,长期称为回教或回回。自明末清初顾炎武先生首先提出回回为中国原少数民族回纥的发音转声之说后,赞成者有之,反对者亦有之。近年,中央民、族大学李松茂先生撰《“回回”一词与伊斯兰教》①,南开大学杨志玖先生...  相似文献   

5.
从保留至今的回族家谱、墓志、清真寺碑文、正史、地方志及教内外学者有关伊斯兰教的研究资料看,元明时期回回社会内部的文化变迁及礼俗之变,是明代中后期汉文伊斯兰教著译即"汉克塔布"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明清时期穆斯林精英在中国社会文化环境下用汉文阐释伊斯兰教义、教法以及伊斯兰哲学思想和苏非思想,旨在构建中国伊斯兰思想体系,促进伊斯兰教与儒学在哲学层面上更好地相互理解。应当说,"汉克塔布"既是伊斯兰教在中国本土化发展的产物,又是中国穆斯林应对本土社会文化挑战的思想回应和文化创新。  相似文献   

6.
回回民族是在元代才开始形成的。大量的回回是在蒙元时期来到中土,从事各种职业,少量的则是早先寓居中国的波斯、大食人的后裔。他们长期定居我国各地,和国内各族人民特别是汉族人民杂居,彼此互相通婚(不少汉人信奉了伊斯兰教),文化上的相互渗透,逐渐在中国境内形成了吸收汉、蒙、维吾儿等族成份,而又具有自己生活习惯、宗教信仰及文化特点的新民族——回回民族。  相似文献   

7.
一研究伊斯兰文化与回族历史,不外乎史论的确立和史实考订。但开始研究之前,必须先打好一种基础,这就是史料的搜集整理工作。对中国古代汉族文人学士而言,伊斯兰文化是域外文化,回回是外来蕃客,“自古华夏,不育异类”(《左传》),所以,当两个民族、两种宗教、两类文化在相互接触与交融中不可避免地发生冲突时,被对方加以排斥就是不难理解的了。伊斯兰文化活动与回回人的生活,不仅难进入汉族正统文人的视野,而回回宗教上层和众多教民也视读汉书、写汉字、接受汉礼俗为弃典忘祖。在这种背景下,不但有关伊斯兰文化与回回历史的阿拉伯文、波斯文…  相似文献   

8.
回回一词的起源和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梦溪笔谈》与《谱双》中的回回 回回为回纥,回鹘的音转 对反对音转说的评论 蒙古初期汉族文人对回纥、回鹘、回回诸词应用的含混 元代称伊斯兰信徒为回回 《元史》中杂出回纥、回鹘、回回诸词的原因 回回一词另一广泛涵义 撒儿塔兀勒、撒儿塔黑台,大食与回回 哈剌鲁和阿儿浑人——不称回回的回回人 钦察和康里人的信教问题 绿睛回回——信奉基督教的阿速人 结语  相似文献   

9.
马明达 《回族研究》2012,(3):88-102
萨琦、赵荣是明朝前中期的两位回回名宦,二人祖上都来自西域,后寓居福建,又有甥舅关系。但后来萨琦选择了"变俗",引领福建萨氏弃回归汉,影响深远。赵荣则坚守信仰和民族属籍,做了不少宗教公益事情,并且在明英宗朝有过重要的政绩。本文对萨、赵史迹作比较系统的研究,并对相关问题,特别是元代回回诗人萨都剌的族籍问题作了一些延伸性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河南新出明代回回买凤墓志,对明代河南买氏回回的姓氏、迁徙、婚姻、丧葬以及汉化等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回回海、买本为一姓。河南买氏回回是由丝绸之路入华,元代已在山西太原定居,明初为避战乱,始南迁到河南。他们一直聚族而居,最初婚姻均为同族,丧葬亦服从伊斯兰教的规定,后来受汉族影响渐深,以至婚姻不限同族,丧葬改从汉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明代回回在河南的生活情况。回回崇尚节俭,不立碑志,因此河南新出明代回回买凤墓志,既是关于回回的珍贵文物,又是研究回回的最原始、最真实的资料,值得有关方面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伊斯兰教具有通过改革不断适应各种社会形态的内在特质,中国伊斯兰教就是伊斯兰教与中国社会相适应的结果;在现阶段,发挥中国伊斯兰教促进经济文化发展的作用,依法加强对伊斯兰事务的管理,加强伊斯兰教研究,是引导中国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重要途径;只有建立中国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运行机制,才能有效保障和充分发挥中国伊斯兰教在推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伊斯兰教了解回族群体的生存状态、历史发展,考察回族文化的变迁与特色;反之,从回族的角度考察伊斯兰教,以便从回族群体的精神层面角度把握伊斯兰教,了解回族的深层心理和情感依托;通过对民族认同和宗教认同的比较解析两者的涵摄关系。借鉴民族宗教学理论探讨伊斯兰教和回族之间的关系,探讨伊斯兰教的民族性和回族的宗教性。  相似文献   

13.
何伟业 《回族研究》2002,24(4):96-100
本文回顾有关近代西方伊斯兰人类学发展的理论争议和前瞻以及当今最前沿的研究动向。在有关理论争议上,本文简介和评议过去几个主要的研究伊斯兰社会和文化的人类学观点,其中包括理解伊斯兰为社会符号、伊斯兰为受访者的主观演绎、伊斯兰为高等文化和民间信仰的钟摆现象、伊斯兰为独特的宗教传统、伊斯兰为殖民主义的建构等。另外,本文亦展望西方伊斯兰人类学的发展,如当代伊斯兰研究已逐渐朝跨科际的方向发展,消除已往人类学与社会科学对立的学术鸿沟。最后,本文指出在后现代、后殖民和全球化的急速社会转型下,当代西方伊斯兰人类学已从单一的地域研究转向多面向的跨科际、跨地域研究,惟有这种学术转向,一些新兴和复杂的课题(例如:跨国伊斯兰运动、伊斯兰与传媒)才能在多角度下被诠释。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回族二元一体文化结构是对伊斯兰文化的发展"生发开去,重点从回族伊斯兰教精神信仰与儒家思想伦理的结合上阐释其道德律,分别从"内功与外功"、"真理与伦理"、"心法与宗法"三方面分析伊儒相通、德德相济的二元结构,最后论述回族二元一体道德律对当前践行"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启发。  相似文献   

15.
沈毅 《回族研究》2012,(1):100-105
唐、宋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高度发展,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高度发达的时期。处于同一时段的阿拉伯半岛也因为伊斯兰教的兴起而告别"蒙昧",走入文明时代。当时共处世界东方的唐宋王朝与阿拉伯王朝随着东西交通的开放,两国间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领域交往频繁,伊斯兰教也随着阿拉伯、波斯商人的入华而传入中国。本文从原始史料入手,意在厘清唐、宋时期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东南部分地区的具体过程,并尝试分析其中的原因,发现其中的规律。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challenges facing Muslim societies in the early part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The paper examines tensions between “liberal” interpretations of Islam and extreme views within a globalisation paradigm and how these are changing. Specifically, the work investigates how the spotlight on Islam and its adherents in a post-9/11 world has manifest among Muslim individuals, groups and societies and how these may change to accommodate or react to the shifting global frame of mind towards Islam and the Muslims. Analysis is provided within the context of Muslim minority dwellers, with focus on Muslims living in Britain. The paper further proposes a fundamentalism continuum based on Dekmejian’s1 model and analyses its impact on the Muslim Diaspora.  相似文献   

17.
杨华 《回族研究》2007,(1):45-48
本文在阐述回族伦理的起源和演变时,主要论述了回族伦理与伊斯兰伦理密不可分,回族优秀思想家及汉文译著家对回族伦理的贡献,回族伦理在现代的运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关中穆斯林聚居区的形成、构成,以及在这个聚居区倡兴起来的经堂教育,形成的陕西学派,发生的穆斯林反清起义和起义失败对西安伊斯兰教历史发展的重大影响。最后则是对清末民国时期西安伊斯兰教的介绍,包括伊赫瓦尼在西安的传播,新老派别的纷争以及西安伊斯兰教的近代转型,等等。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概述了广州的历史和广州伊斯兰教的地位.接着探讨了伊斯兰教传入广州以及广州伊斯兰教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状况.最后对广州伊斯兰教三大著名名胜古迹怀圣寺、光塔、宛葛思墓等的始建年代、历史沿革、建筑成就和文物价值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从回族的文化认同看伊斯兰教与中国社会相适应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伊斯兰教在中国内地以回族为主要载体。历史上伊斯兰教所以能够在中国内地扎根发展, 与回族文化认同密切相关。从回族文化认同角度探讨伊斯兰教与中国社会相适应问题, 不仅可以对伊斯兰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交汇融合有较清楚的了解, 而且可以从现实出发, 摸索伊斯兰教在当代中国的发展模式, 并进而探求回族社会的进一步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