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国有资产的特征影响其国有资产的管理模式。通过对我国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比较分析,总结出高校国有资产的3种主要管理模式,即设备处管理模式、资产处管理模式和无专门的资产管理机构模式;然后阐述了我校国有资产管理模式,以事实论证了资产处管理模式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资产出现成倍增加的趋势,为了有效防止高校资产的流失,提高现有资产的利用效率,本文通过考察交流、具体试验的方法,阐述了目前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并从思想意识、管理制度、具体实施等几方面剖析了原因,最终提出解决现存问题的对策,包括:建立“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管理模式;实现网络化资产管理系统;提高资产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做好业务培训;定期资产清查与非定期资产清查相结合。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高校想要在此大环境中迈出坚定地步伐,就要不断完善后勤资产管理各项制度,提高后勤资产管理的运行效率和工作质量,同时不断完善后勤资产管理体制,做到有序化,规范化的管理。在不断的优化、改进后勤资产管理模式中努力提高高校的综合实力,以适应社会化大发展的进程。本文研究分析了我国高校后勤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高校国有资产实行有偿使用的改革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的国有资产是高校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条件。目前 ,高校的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着管理制度不健全、资产流失、综合效益低、无偿使用等问题。为此 ,应改革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建立有效的管理模式 ,有偿使用国有资产。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固定资产投入大幅度增加,其构成亦日趋复杂,管理难度越来越大,传统的管理模式、方法与手段在管理实践中日益显现出无法避免的缺陷与局限性,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模式,使资产配置日趋合理,才能提高高校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  相似文献   

6.
"一校多区型"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模式的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就目前"一校多区型"高校固定资产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指出只有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以管理创新为主线,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配置与利用的最大化,使资产配置日趋合理,堵塞资产流失渠道,才能提高高校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分析高校工程研究中心的产权主体及其关系,将高校、中心、政府或企业三个合作方划归为不同的三个产权主体,以此为基础,对公司型中心的资产所有权特别是无形资产所有权进行了界定,同时提出了学校资产管理部门监管、校办产业集团投资、中心自主经营的产权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8.
我国高校产业经过改制后形成以资产经营公司作为整个高校产业集团内众多企业的母公司的管理模式,基于当前我国高校产业集团的特点,应选择集权的财务管理模式,对高校产业集团实施全面预算整合模式,加强内部审计控制,使得高校资产经营公司既能对子公司加强财务管理,进行有效的控制,又能激励子公司共同实现财务目标。  相似文献   

9.
高校管理创新路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管理创新贯穿高校发展的整个过程,渗透到高校发展的各个环节。高校管理创新就是根据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重新整合人力、资产和科技要素,培养人才,提供新的成果和社会服务,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提高自身效益并实现社会责任目标的过程。高校管理创新的途径主要包括创建学习型组织、创新管理理念、管理体制、管理模式等。  相似文献   

10.
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人、财、物的管理。国有资产管理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国有资产作为高校发展的物资基础,对提升办学水平、增强竞争能力起着基础性作用。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国有资产的规模也不断增大,构成日益复杂,但长期以来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资产购置、使用、处置随意性大,资产闲置现象严重,而原有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方法、手段等已显现其局限性,不能完全适应当前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客观要求。这些都制约了高校的发展,因此加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对实现高等学校全面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高校扩招使得高校实验室设备资源的短缺和高校在校学生人数的增加形成了尖锐的矛盾,为了提高高校实验室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必须对高校实验室资源进行共建和共享。通过整合和共享实验室资源、应用网络版资产管理系统、使用实验室网络版管理系统和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等管理模式的实施,达到高校实验室资源的共享共建目的,我院计算机实验室共建共享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在经历了文书记录管理模式、以控制信息流为主的技术管理模式、信息资源管理模式和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之后,正在迈向以资产为中心的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模式阶段。阐述了政府信息资产管理出现的必要性及其主要特征,并从制定政府信息商业化发开相关法规、设立专门的信息资产管理机构、实施数据开放,盘活数据资产、鼓励多方主体参与信息资产开发、建立政府信息资产管理绩效评估机制五方面提出了以资产为中心的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模式的推进策略。  相似文献   

13.
高校资产管理实践中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目前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实践中在管理模式,管理制度和效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指出目前高校中资产管理主体的多元化,日常管理环节的薄弱以及购置中的浪费和缺乏产权意识是制约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水平的障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水平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浅谈高校校办产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高校校办产业管理机构调整和理顺高校校办产业管理体制,解决目前存在的事企不分,责权不明等问题,改变行政管理的方式为企业管理的方式,变计划经济管理模式为市场经济管理模式,变企业形态管理为企业资产管理,逐步形成按有关法律、法规,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或投资参股,收益为主要经济目标,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责权明确,事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是当前高校校办产业管理体制进一步深化改革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高校校办产业应该按公司法组建集管理、经营、开发为一体的、具有法人…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高校资产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多头管理、相互脱节,规章制度不健全,资产核算不规范以及盲目购建、随意划转资产,是造成高校资产管理混乱的四大原因.强化高校资产管理,必须加强对高校资产管理的研究和宣传,同时应健全资产管理的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建账、建表、建卡、建章立制等举措方能奏效.  相似文献   

16.
高校校办企业财务管理机制建设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高校校办企业作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对国家、社会和学校的发展都作出了很大贡献。但在改制过程中高校校办企业财务管理也存在着产权关系不明晰、费用核算不全、利润不实、收益分配不合理、财务管理基础薄弱、激励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因此,独资企业改制应从明晰产权关系、建立新型企业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组建资产经营公司、加强成本核算与管理、合理分配收益、建立经济责任制度、激励机制制度、规范财务基础工作等方面完善高校校办企业财务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7.
浅析高校资产管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高校在管理资产过程中存在诸多的问题,高校应加强资产管理水平,防止高校国有资产流失、提高高校资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高校资产管理中存在着管理理念不清晰、无形资产缺乏有效管理、高校资产管理效率有待提高等问题,其原因主要在于高校领导者的认识不足、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资产管理机制不完善等。完善高校资产管理的新模式为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完善国有资产管理机制;强化资产管理手段;提高资产的综合利用率;建立健全资产管理效率评价系统;改善监督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9.
高校资产作为教学与科研的基础,已经成为衡量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而高校资产形式的多样性使得高校资产管理成为难题。针对国内外高校资产管理现状,对我国高校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进行了分析。将新公共服务理论运用到高校资产管理工作中,且基于新公共服务理论对高校资产管理提出三点改革举措,首先提升资产管理主体公共服务意识,提倡资产管理扁平化模式;其次实现资产管理自动化,完善监管机制;最后加强管理队伍建设,促进资产管理理念更新。  相似文献   

20.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高校师资管理模式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面对新形势、新问题,传统的师资管理模式弊端也日益突出,高校师资管理模式的改革创新成为了一种必然,也是当前各高校全面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改革当前高校师资管理模式的探索中,引入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一种较为一致的意见,但是如何与高效的师资管理科学合理的衔接和应用,还是有应当深入进行研究的。对此,本文结合当前高校师资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对创新高校师资管理模式的具体策略进行了细致的研究,旨在为我国高校师资管理中引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提供指导,为高校师资模式创新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