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科学态度是科学素质的核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高科学素质是全世界的共识.科学素质包括四个因素: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四者中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容易混淆.科学精神是本体论承诺.科学态度是认识论承诺,即科学知识可靠性的物质保证.科学素质是一个大系统,其中科学态度是这个系统的序参量.因此,这个系统符合协同学的自组织原则.同时,这个系统的输出又必然是科学态度,科学态度又反过来进一步整合大系统.于是,这又是一个超循环论模型.提高科学素质的关键是端正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2.
对于科学的价值问题,贝尔纳不同于一般科学价值中立者只看到科学的应用环节,他关注到了科学建构过程中的组织形式--科学建制,他认为,从科学的形成过程和它追求的目标来看,它是主观的.显然贝尔纳已经具备了迈向科学价值非中立的可能性.然而,当贝尔纳面对科学在战争中的非理性应用而依然坚持科学可以造福于人类时,就要求科学具备一个前提条件,即科学本身并没有问题,它是价值中立的.于是,科学价值中立抑或非中立在贝尔纳这里形成了一个相互交错的矛盾:他说科学可以为人类服务,科学价值中立,是由于科学是一种方法、一种生产力;他说科学是一种建制,科学价值非中立,是为了要说明科学的社会性和科学形成过程的主观性.在贝尔纳的科学学里存在两条线,他始终没有将这两条线贯通起来.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将自己思想的合法性诉求标识为科学,甚至宣称其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印历史科学.马克思的"科学"观念深受西方文化,尤其是西方近代科学实证精神的影响.但是,不仅作为德语世界中马克思所谓的"科学"(wissenschaft)与英语世界中的"科学"(science)含义有所不同,而且马克思所谓的科学还具有明确的规定性:科学必须以感性、现实、实证为基础;科学的任务在于透过现象发现本质和真理;科学是进行学术研究的正确方法;科学是服务于全人类的自由探索;只有无产阶级才能使科学真正成为科学.在此基础上,马克思的历史科学因其唯物、辩证、批判的特性,而与形形色色的实证科学区分开来.就其本质而言,马克思的历史科学是唯一真正的实证科学.  相似文献   

4.
科学美感的心理机制,也就是科学美感触发和诱生的心理机制,它是科学审美活动过程中审美主体心理结构的功能,或者说是科学审美主体心理结构与功能的统一体.由于科学创造是”审美的创造”,科学鉴赏是”审美的再造”,科学鉴赏中所特有的理解活动同时也是对鉴赏对象的再创造,科学鉴赏中的美感体验也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对科学创造中的美感的再体验.因此,无论是科学创造中的美感还是科学鉴赏中的美感.其审美心理机制都是相同的.科学美感触发和诱生的过程,始于不和谐感的出现,终于和谐感的满足.从心理机制上看,这一过程大体上包含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这就是移情、同构和直觉.  相似文献   

5.
民生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基本问题,也是治国理政的根本问题.科学执政是科学发展观在党的执政理念层面的拓展和延伸.又是科学发展观在党的执政实践层面的运用和展开.民生问题是科学执政的题中之义.而科学执政是改善民生的重要保证,并能够正确引领破解民生难题.我们应该在科学执政中改善民生,在改善民生中推进科学执政.  相似文献   

6.
李金辉 《北方论丛》2004,(3):106-108
科学哲学的定位问题必须从学科的角度加以分析.在科学哲学的历史中一直有逻辑经验主义和历史主义两种传统,前者主张科学的哲学(Scientific Philosophy),后者主张有关科学的哲学(Philosophy ofScience).科学的哲学从元学科的角度认为科学就是元学科,即物理学和数学.一个是元内容,一个是元形式.科学哲学就是元学科的哲学.有关科学的哲学,认为从学科群的角度看,科学是以学科的相对独立性为基础的,以学科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为特征的"学科域"动态的学科分化和整合过程.科学既包括学科(不同)的分支,又包括学科间的一体化趋势;既有经典性的学科,也有处于研究阶段的研究性学科.科学哲学既包括学科哲学,也包括跨学科的哲学.学科哲学是有关科学的哲学的过度形态,是暂时的,而跨学科(学科域)研究代表了科学哲学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科学发展是造就社会和谐的原因,社会和谐是科学发展的结果;同时,社会和谐又实现着科学发展,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不科学发展引起我国社会不和谐,其突出表现在:把量变当质变导致社会不和谐;不科学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人与自然严重不和谐;公平缺失,导致人与人不和谐;社会体制建设中的不科学导致社会生活无序.科学发展观是引领社会科学发展和走向和谐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发展观之所以科学,就在于它解决了什么样的发展才是科学发展.民主法治体制对于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保障体制,要建立起民主法治体制,必须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8.
"科学文化"是由科学方法论、价值和世界观等方面的输出造成的.很多在近代科学发生时期不属于科学的学科现在都成了科学,这是科学文化导致的结果之一.但新兴的广义科学学科群在方法上并不独立.作为广义科学之一的管理科学,理念常常比它实际的可执行方案要先进得多,就是由于方法跟不上.本文从科学史的角度分析了这种状况的历史性,并对寻求更切合实际的科学文化观念和管理理念的可能性作出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9.
科学中的价值是隐含在科学本身结构中的价值.本文论述了作为社会建制的科学和作为研究活动的科学的价值,重点讨论了科学理论的价值评价及其评价标准.对于作为知识体系的科学,则从科学事实、科学定律、科学原理、科学顸设和科学传统五个方面探讨了其中的价值因素.  相似文献   

10.
"就研究本身而言,就研究成果而言,任何科学研究都离不开科学合作."没有科学合作,科学事业寸步难行.因此,对于科学工作者来说,认清科学合作的本质是进行科学合作的基础;理清科学合作的类型是进行各种形式科学合作的保障;看清科学合作的形势又是燃眉之急.否则,必然会落后于科学发展的时代.尤其对于我国这样的科学发展整体落后、科学合作水平整体不高的国家的科学工作者来说,更应该提高科学合作的水平,利用各种形式的科学合作,推进我国科学事业向前迈进,赶上并超过科技先进国家,使我国的科学发展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相似文献   

11.
中国当代法律中不乏歧视性规定,它与法学的科学主义定位有关.科学在古希腊只是神学、哲学和科学话语中的一支,中世纪它一度失去了正当性.在现代科学取得胜利后,科学一度垄断了话语权.历来作为正义之学的法学随之成为科学.在理性的科学观中,科学只是三大知识体系--科学、规范学、人文学--的一个分支,法学的核心知识是规范学.因此,法学研究的中心任务不是发现规律而是追求良善.法学追求良善的逻辑起点是人格人,是人和人之间的"主体际关系",从这一主体际关系出发,人的平等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12.
当代社会,既不是纯粹信仰的时代,也不再是纯粹科学的时代,而是科学和信仰并存与并重的时代.科学的本性决定了其存在和发展一刻也不能缺少与之相应的信仰,既无法也不能消除信仰的影响.信仰无时无刻地渗透于科学之中.不仅为科学提供预设和终极原因、设定目的和提供动力、规范和引导科学发展方向.而且成为科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当代中国,为促进科学更加昌明发展,要求我们也应当像对待科学那样以更加理性也更加宽容的态度去对待信仰,纠正那种认为科学和信仰是水火不相容的错误态度和观点.  相似文献   

13.
科学出版物作为科学信息的载体,是科学技术重要的信息来源,它在信息传播、学术交流、科研活动、生产建设和文献管理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真实是科学的生命,也是科学出版物的生命,但在现实生活中有多种原因会导致科学出版物的"失真".以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对待科学出版物,使科学出版物真实反映科学活动的过程及结果,加强科学出版物的作者和编辑的科学道德建设,对于科学出版物"保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论科学实在     
李醒民 《北方论丛》2009,(3):135-139
科学实在是科学客观性的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基础.科学实在包括本体实在和理论实在.本体实在即科学研究的对象之所是或外观之所本,理论实在是在具体的科学理论中出现的实在概念之所指.  相似文献   

15.
刘长明 《学术界》2008,(3):136-142
科学发展,强调的是科学意义上的进步;人文发展,侧重的是人文意义上的升华.厚科学精神、薄人文精神的科学发展与厚人文精神、薄科学精神的人文发展都会产生一系列发展悖论.作为以心和、人和、天和为特征和指向的发展模式的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与人文发展的天作之合.此种"三和"发展模式蕴涵着厚重的和谐精神.和谐发展内涵的和谐精神,既包容了鲜明的科学精神,也囊括着厚重的人文精神.因而,回归和谐,以和谐发展统领科学发展和人文发展,以和谐发展内涵的和谐精神统领科学发展的科学精神与人文发展的人文精神,走和谐发展之路,已成为期望发展的人类的必然选择.经由和谐发展之路,方能不断逼近天地人心和合共生的至高境界.  相似文献   

16.
今天的时代是人类取得长足进步的时代.面对物质世界漫长进化历程不断呈现的新层面,人类的总体科学认知又在大量新的科学成果的簇拥下向前迈进了.这一科学进步最深刻的内容之一就是当代复杂性系统科学的出现.可以说,这也是当代自然科学理论框架最重要的结构性支点之一.我认为,人类将又一次面临新的科学理性认知的综合和概括,这是自古代直观认知、近代经验科学实证认知之后的第三级科学认知层  相似文献   

17.
实践性:解读贝尔纳科学学的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科学的非理性应用,人们发现科学不一定有益于人类,反而可能是人类最凶恶的敌人,科学的价值受到质疑.科学必须首先接受审查,然后才能够为自己洗刷掉这些罪名.为科学辩护,就成为贝尔纳科学学的出发点.强调科学家的责任、规划科学学,使科学造福于人,则是他的科学学的归宿.可见,贝尔纳的科学学几乎可以说是从实践中具体的问题而来,又回到实践中去解决问题的范例.  相似文献   

18.
科学哲学亦称科学方法论或科学逻辑学.它是自然科学理论的哲学总结,是一种科学的元理论.正因为如此,它的启迪意义也超越了自然科学的范围.较早的科学哲学可以追溯到17世纪培根的《新工具》、笛卡尔的《方法论》.19世纪休厄尔的《归纳科学的哲学》、穆勒的《逻辑系统》均为科学哲学中的扛鼎之作.20世纪彭加勒的《科学的假说》、罗素的《人类知识:它的范围和界限》为近代科学哲学的先驱.20世纪50年代,科学哲学极一时之盛,其中最著名的有波普尔的《科学发现的逻辑》以及他提出的试错法,世界1、2、3、理论,以及库恩的范式论、科学结构的张力、伊·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等.  相似文献   

19.
在复杂性研究视野里,科学既不是统一的,也不是完美的,更不是只有一种科学可能性.我们的科学仅仅是我们的科学.论文以假设存在地外科学的假说的复杂性解释,反推地球科学的杂多性和非唯一性,从而论证了科学存在多元形象.  相似文献   

20.
就科学的历史和现实而言,对科学家的奖励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科学共同体内;二是科学共同体之外的社会集团.长期以来,科学社会学家们的研究侧重于前者,它规范性高、典型而富有魅力,但适用范围和层次却十分有限.本文关注的是后者,探讨它对科学与科学家活动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