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12年,袁世凯在帝国主义支持下,凭借北洋军阀势力,篡夺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位,窃取了辛亥革命成果。随后,叉于1913年10月,强迫国会选举他做了正式大总统。为了进一步扩大总统职权,控制各省地方政权,为建立帝制做准备,袁世凯采取了大权独揽,削弱各省都督实力的办法,以防止称帝后的军阀割据和“藩镇之祸”。于是,在各省推行了一  相似文献   

2.
1924年11月19日,孙中山在上海曾说:“这口曹吴的武力统一,被国民军推翻了,兄弟以为到了讲和平统一的时机”。(《孙中山选集》第884页)孙中山所说的这个“和平统一的时机”,就是当年北京政变后一度出现过的一段非常短暂的时间。10月21日,直军第三军总司令冯玉祥从第二次直奉战争的前线倒戈回京,囚禁“贿选总统”曹锟,控制了北京。这就是所谓北京政变。北京政变之后,奉系成了北方实力最强的军阀。张作霖要求乘胜向鲁、皖、苏发展,为其部下寻得地盘,并为包围北京,控制中央政权准备条件。  相似文献   

3.
1925年“五卅”运动以后,我国工人运动、农民运动以及革命学生的爱国运动蓬勃发展。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高潮即将到来。在这样的形势下,日本帝国主义深怕它的走狗北洋军阀的垮台,会(井彡)响它在华的既得利益,实现不了“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的野心,便与北洋军阀互相勾结,狼狈为奸,故意挑衅,制造事端。1926年B月,在冯玉祥的国民军与奉系军阀张作霖作战期间,日本帝国主义见张作霖屡次失利,便公开出面  相似文献   

4.
1922年,一个轰动当时中国政界的订婚仪式在北京顺承王府隆重举行。订婚人是两个年仅6岁的不懂事的孩子,一个是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四公子张学思,另一位是直系军阀首领曹锟的六小姐。6岁的张学思不晓得订婚的意思,更不晓得这是一桩以亲生骨肉为砝码的政治交易。 可是,“亲家”不到半载就变成了“冤家”,中国接连爆发了两次规模巨大的直奉战争。在此期间,曹锟还上演了一出“贿选总统”的闹剧,以贿赂议员投票的方式窃取了总统宝座,张学思从懂事伊始就为自己是“贿选总统”的“六姑爷”而感到莫大的耻辱。他一直坚决抵制这个带有包办和政治双重色彩的所谓婚约。  相似文献   

5.
历史资料     
袁世凯的八十几天皇帝梦 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是帝国主义的一条忠实走狗。一九一一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直接推翻了帝国主义、清朝政府的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但是,袁世凯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利用了当时领导革命的资产阶级的妥协性,施展了反革命两面手法,赶走了孙中山,从清朝“内阁总理”摇身一变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使辛亥革命流了产。  相似文献   

6.
北洋军阀集团是清季袁世凯利用各种封建关系组合、形成的一支近代武装政治集团。在袁世凯去世后,伴随着集团内部封建关系的变化及段祺瑞、冯国璋争夺首领地位权力的矛盾,引发了北洋集团内一系列错综复杂的斗争。最初,因为团体成员固有的向心力,这种斗争还局限在北洋集团系统内部的力量整合之上。以后,随着系统内部各派力量的消长———段祺瑞参战军的编练和曹锟、张作霖各自军事力量的膨胀,北洋军阀集团也就完全分裂为皖、直、奉等各自独立的、新的军阀集团  相似文献   

7.
《老友》2003,(9)
——"那你该先把我打死,你说,你要不打死我,那我是你的长官,你就动不了,我就要给你下命令!"——"就这样,我们把吴佩孚打得落花流水。"——"冯玉祥倒戈五十万元钱,还是我在车站交给他的。"我先说跟我打过仗的,我的对手吴佩孚,我最不佩服他。第二次直奉战争时,叫我们把他打得稀里哗啦。整军经武之后,东北军士饱马腾,气势如虹。此时,曹锟、吴佩孚等直系首领,没有把张作霖看成是一种威胁。一九二四年,曹锟因贿选总统  相似文献   

8.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自袁世凯窃取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起,至1928年6月张作霖在皇姑屯被炸死止,历经16年,中经袁世凯、皖系、直系、奉系四个阶段。笔者查阅了有关资料,经过一番整理、查证、比较,现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内阁的演变概述于后。 一、袁世凯窃国和败亡时期内阁的演变(1912——1916年)袁世凯夺取了清廷军政大权之后,于1911年12月9日派代表唐绍仪和革命派的代表伍廷芳在汉口举行正式和谈,18日改在上海英租界市政厅进行谈判。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和谈仍然继续进行。南京方面向袁世凯提出:和谈成功后,保证举他为大总统,但必须以清帝退位和赞助共和为条件。1912年2月12日双方很快达成了协议。同日,清帝宣布退位。13日,孙中山宣布辞职,并推荐袁世  相似文献   

9.
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和皖系军阀首领段祺瑞、直系军阀首领冯国璋,虽同属北洋系统,但是,段、冯都是袁世凯的嫡系、清政府的高官显宦,在袁死后,又承袭余荫,割据地盘;而张作霖既“无宦途履历”,“与中央政府亦无密切因缘”。他为什么居然能爬到东北最高统治者的高位?为什么能多次入关操纵北京政权?最后为什么又被炸死?对于这个人究竟应该怎样评价?这都是研究奉系军阀的一些重要问题。受抚前后  相似文献   

10.
关于曹锟与吴佩孚的关系,并非如史界所公认的"始终信任弗渝":从与曹相识到"崭露头角"吴佩孚未被曹锟所器重;关于第一次直奉战争曹吴观点相左;王宠惠组阁是曹吴矛盾的集中体现;曹当总统心切赞成先选总统后立法,而吴恰好与其观点相异;镇压工运方面曹吴意见亦有所分歧。  相似文献   

11.
中学课本,中国近代史部分,在“反对北洋军伐的黑暗统治”这一章节中,写到“军伐割据局面的出现”时,有这样的提法:“袁世凯死去以后,北洋军伐,分化为直、皖、奉三系。冯国障和曹锟一派形成直系军伐、他们同英美两国有密切关系……段祺瑞一派,形成皖系军伐,掌握北京政府实权,是日本侵华工具。……东北的张作霖也依靠日本的支持,形成奉系军伐。……”  相似文献   

12.
第二次南北战争是段琪瑞政府推行武力统一政策的结果,徐树铮的政治观与该政策一致。在段祺瑞的支持下,徐树铮积极布置对南作战计划,他拉拢曹锟、张作霖、吴佩孚等实力派人物来支持武力统一政策,操控着第二次南北战争,使得第二次南北战争得以持续进行。但最终因徐树铮本人恃才傲物、坦白率直的性格等原因导致皖系内部发生分裂,以及在处理张敬尧督湘,支持曹锟、张作霖当副总统,联络昊佩孚等有关重大问题上操控失当,导致第二次南北战争以失败告终。  相似文献   

13.
对张作霖的评价,一直是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重点问题之一,看法不同,结论各异。有的说:“他的一生是反动的一生,祸国殃民的一生”;有的说:“张作霖在东北与日本互相利用有之,但张是不甘心当汉奸出卖东北的”。特别是对张作霖之死,到底是因为他失去了利用价值被日本帝国主义所抛弃而得到的“可卑的下场”,还是因为他与日本帝国主义相抗争“不容于侵略者而被害”,两种意见,针锋相对,各有史  相似文献   

14.
(1902一1942)篇名林茂生杨淑娟编 发表时间与刊名 蒋介石的进步真快呀1 阎韧山冯玉祥仍然是赤, 张作霖的共和与国民党的国民革命寸铁: 国民党也可以为帝国主义镇压革命了! 国民党也想求得帝国主义的信任了! 国民党也要“外崇国信”了1 张作霖的遗嘱 国民党清党的效果 所谓无政府党本来就是这样! 速成的无政府主义者吴稚晖 资产阶级的民生主义 孙中山无常识处 不甚赞助捕房的法官之下场! 汪精卫是第五代反共者 好一个党外无党党内无派 (题略) (题略)寸铁. 黄埔失败第一个重大原因 团结三民主义信徒之结果 军阀政客是那些人?给中央的三封信 一…  相似文献   

15.
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北方区执行委员会依靠北方人民,在复杂、困难、艰巨的条件下,通过国共合作,领导了“国民会议”、“声援五州”、“关税自主”、“反奉战争”、“三一八”等多次革命运动,在帝国主义北洋军阀统治的中心地带——北方,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群众斗争怒潮.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促使统治阶级内部发生分裂,出现了以冯玉祥领导的国民军.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军联合,有力地推动了北方地区斗争的开展,使中国从南到北,从广州到满州里的广大国土上,形成了巨大的革命洪流,汹猛地冲击着帝国主义、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为广州革命政权的巩固和出师北伐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孙中山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家,他把毕生精力都贡献给了中国的民主革命事业。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建立了民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这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最重大的胜利,是孙中山的丰功伟绩。但是,辛亥革命取得胜利后,又被帝国主义和中国大地主大买办阶级的联合力量所扼杀。无数革命党人用头颅和热血换来的民国政权,很快又落入帝国主义的新走狗、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手中。尽管袁世凯复辟帝制最后没有成功,但国家政权还是被北洋军阀所控制,孙中山大半生奋斗的成果——中华民国已名存实亡,只剩下一块空招牌。辛亥革命失败后,“在孙中山面前就摆着两条道路:或者是承认半殖民地半封建的  相似文献   

17.
大帅的演讲     
孟繁忠 《社区》2013,(11):1-1
1924年8月。第二次直奉大战前夕,奉系首领“东北王”张作霖要作一次战前训话来鼓舞士气。 大帅府的秘书们彻夜赶写讲话稿,谁知张作霖一看十多页的稿子,恐怕有几万字,就发了火:“你们这帮耍笔杆儿的,准叫墨汁灌糊涂了。文绉绉的长玩意儿,多耽误事。说的人费劲,听的人难受,简直是活坑人,重写!”于是秘书们又昼夜加班,几易其稿,好歹交了份一千多字的稿。  相似文献   

18.
从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12月29日孙中山被推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至今已经七十年了。在这一历史进程中,经过了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北洋军阀混战和蒋介石的反人民反民主的独裁统治,最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其间,有许多历史经验和教训,直到今天还有  相似文献   

19.
1925年12月,冯玉祥统率的国民军与奉系军阀在关内的势力直隶(今河北省)军务督办李景林之间曾有一场激战,史称国奉战争。李景林是奉系重要将领,在派系林立的奉系军阀集团中属于新派中的大学派(土派),受到奉系中占统治地位的老派和新派中的士官派(洋派)的排挤。为保有直隶地盘,他曾反对张作霖对国民军用兵。因而,李景林曾经暗中参与奉系重要将领郭松龄联合冯玉祥反对奉系张作霖,扬宇霆集团的秘密活动,并在郭松龄公开倒戈反奉后,于1925年11月25日发表通电,指责张作霖“好争喜战”,劝张下野,把权力交给张学良。然而,仅仅过了10天,风云突变,李景林又通电声讨冯玉祥,从而导致国奉战争的爆发。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李景林在数日内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呢?这个问题还得从考察国奉矛盾和斗争的全局中来寻求答案。发生在1924年秋的第二次直奉战争,由于直系将领冯玉祥阵前倒戈,回师北京,另组国民军,而奉军亦趁势猛攻,从热河一直打到天津,致使吴佩孚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战败,于  相似文献   

20.
一九二四年九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十月下旬,双方几十万大军在山海关长城一线激战正酣,直系第三军总司令冯玉祥,从热河滦平秘密回师北京,推翻直系军阀曹锟、吴佩孚把持的北京政权,史称“北京政变”.对这一历史事件近来已有人撰文论述,但笔者感到研究得还不够深入.本文试对其再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