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电子货币的发展对宏观金融调控的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首先分析了电子货币的特征和发展状况,论证了电子货币的发展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对金融监管的影响,认为电子货币的产生和发展对货币的结构、内涵及货币供给和需求带来了巨大冲击,使得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可能失去作用的基础;电子货币的发展也带来了监管方面的问题。应对电子货币带来的挑战,需要中央银行转变政府职能,建立一套有效的监管体系和审慎的监管机制,以保证既能鼓励电子货币的发展和创新,又能将可能的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并发展和完善电子货币时代的货币政策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民银行文件提出了电子货币概念,电子货币在我国的运用中有了最新的发展,我国有必要借鉴欧盟监管新指令对我国电子货币发展作出明确的规范。  相似文献   

3.
电子货币流通对中央银行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先进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的不断深入,电子货币逐步取代传统通货 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电子货币的流通对中央银行货币发行权、独立性、货币政策 有效性及传统监管机制都将提出挑战。电子货币运行可能带来的风险是摆在央行面前的一个 严峻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电子货币对中央银行职能的冲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子货币的产生是货币形式的第二次标志性变革。它动摇了以中央银行为核心的银行货币创造体系,也对该体系下中央银行的传统职能造成了冲击。第一,电子货币的流通使用加剧了货币的竞争性发行,将进一步削弱中央银行的发行职能;第二,电子货币的出现将对中央银行的监管职能提出新的要求,并促使其加强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第三,电子货币将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可测性和相关性,使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更多地选择以利率为主。  相似文献   

5.
电子货币作为当代货币的新形态,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改变了社会伦理关系,带来了新的伦理问题。隐藏在电子货币中的伦理风险、网络外部性的负面影响、技术发展与伦理的日益背离,都是人们在电子货币时代要面临的挑战。而对此问题的应对,则更加依赖于道德力量和伦理价值及其与法律的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6.
电子货币的发展及其对中央银行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无论是大额支付还是零售贸易 ,电子商务交易量急剧增加 ,这导致作为一种新的基于网络的支付结算工具———电子货币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电子货币所引发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相关机构的关注。由于电子货币产生的目的在于替代交易支付中的现金 ,因此 ,其对中央银行的影响就显得十分突出。本文在分析影响电子货币发展因素的基础上 ,探讨了由电子货币引发的央行所面临的新的问题 ,并提出相应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7.
电子货币的监管实践与较优监管策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子货币的出现引起了各国中央银行的高度关注,从中央银行的监管实践看,美联储与欧洲中央银行采取了明显不同的态度,美联储主张采取“等等看”的态度,欧洲中央银行则主张管制电子货币的发行。那么,现阶段中央银行到底应采取何种管制态度?作者试图给出较优选择。  相似文献   

8.
电子货币作为一种崭新的货币形式,不仅具有国外学者所揭示的满足交易者对不同形式货币需求和降低交易成本的特征,还具有本文所提出的隐私性和匿名性交易的特征.随着电子货币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电子货币对经济发展及宏观调控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使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中央银行应审时度势地改变监管方式与调控手段,以适应电子货币时代金融调控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从电子货币的内涵和特点着手 ,论述了电子货币的重要性 ;着重分析了电子货币对中央银行地位、货币政策、外汇汇率以及资本流动的影响 ,为我国电子货币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影子银行监管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子银行"泛指游离于传统银行监管体系之外的信用中介。影子银行在推动金融创新的同时,也加剧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和系统性风险。次贷危机的爆发,使影子银行的风险及其监管问题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一大焦点。针对危机中暴露出的监管问题,美国和欧盟相继出台了金融监管改革法案或相关指令将影子银行纳入其监管框架,并加大监管力度;FSB则强调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强化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并提出分类监管措施。借鉴国际经验并立足我国的实际,我国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应当注重实现功能监管与机构监管,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微观审慎监管与宏观审慎监管之间的有效平衡。  相似文献   

11.
电子货币对货币定义及乘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以电子信息为传递媒介的电子货币引入对金融产生巨大影响。文章简要介绍了传统的货币定义、货币乘数及其影响因素、电子货币的三种形态。然后分别讨论以这三种形态的电子货币对货币定义及货币乘数的影响。电子货币的引入,使传统的货币定义和货币乘数存在理论基础将发生根本性动摇,本文拟就在传统理论基础上,就前两种形态电子货币对货币定义、货币乘数影响作了数理性分析,对难以基于传统理论基础上纯粹电子货币(未来的发展方向)作了前瞻性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12.
电子货币的法律性质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数字化或信息技术的进步,同时也产生了一个全新的"数字化"支付体系.该支付体系的核心就是电子货币.电子货币是指通过电子信息的交换来完成债务清偿的支付工具.它主要包括储蓄价值品种和电子访问品种两大类型.目前,在市场中流行的电子货币主要有信用卡、Mondex卡、维萨现金卡、电子现金等.电子货币不是新型的货币,更不是法偿货币,仅是代表着电子货币的持有者要求电子货币发行者兑换对等现金(即法偿货币)的一种请求权.  相似文献   

13.
相对于传统货币而言,电子货币具有快捷、方便、安全等优点:正因如此,近年来电子货币在国外主要发达国家的发展十分迅速,相比之下,我国电子货币系统的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从电子货币的发展现状来看,未来的电子货币将以世界部分地区的蓬勃发展来带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  相似文献   

14.
电子货币的解决方案是电子支付方案中最核心的内容,本文从发展沿革中比较分析发达国家的三种有代表性的电子货币解决方案。由于我国电子支付起步较晚,电子货币的解决方案必须借鉴其他先行国家的经验,同时防范先行国家已出现的问题。立足本国国情,提出SET协议不适合我国现有国情的观点,分析我国的电子货币解决方案,结论是应优先发展小额支付和微支付。  相似文献   

15.
洗钱是一种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复杂的高智商犯罪。而深入系统地研究、借鉴国际社会反洗钱犯罪立法的经验,进一步规范我国刑法洗钱罪的罪名体系;适当扩大洗钱罪的范围,将清洗贪污贿赂的行为纳入其中;增加规定"混合没收"的没收方式,完善我国反洗钱刑事立法。同时,加强金融监管和国际合作,建立国际司法协助,将有利于遏制洗钱犯罪。  相似文献   

16.
全球金融危机余波未平,金融监管始终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现以外资银行全面进入中国3周年为背景进行分析,并提出审慎监管法律机制的创新应以内部控制评估法律机制为基础、以操作风险监管法律机制为难点、以信息披露法律机制为保障,实现这三个法律机制的有机结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一个国家货币供应量是否具有内生性是该国制定货币政策的认识基础 ,也是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根本。通过计量经济学方法和外生性检验 ,检验了我国自 2 0 0 0年以来货币供应量的内生性性质 ,得出了我国货币供给具有内生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