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当今世界一个重要特征是物质文明在膨胀中失衡,精神文明在混乱中平庸。这种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反差造成了人们心理对物质严重的不平衡,在物质和精神的贫穷中人们的心理不仅承受了比以往更多的压力,也充满了更多的渴望。当压力和渴望的对抗普遍呈现反向运转并导致战略断裂的时候,产生这些问题的社会系统某些重要环节的缺失便成了当今世界邪教得以滋生的肥沃土壤。  相似文献   

2.
寻求真理应该是从人的灵魂发出的一种渴望,但有些人既缺少追求真理的勇气和意志,也缺少牺牲精神。如果说今天的社会还缺少点什么的话,那一定就是缺少寻求并接近真理的意志、氛围和环境,人们衡量一切是非和成败的标尺是对物质成果的占有数量,那些更多地占有物质数量的人,对群体意识却具有了主导作用,这无疑成了社会不和谐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农村贫困大学生作为高校的一个特殊的群体,和城市学生相比,承受着更多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压力,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本研究运用团体心理辅导的手段对农村贫困大学生进行帮助。从实践中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农村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促进人格健康发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该研究发现诸多已有概念或理论对于描述个体与金钱相关的认知和情绪上的差异存在不足,如心理资源、心理资本、精神贫困、主观贫困、稀缺理论、金钱态度和物质主义。通过对话生命史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与过度补偿,该研究提出"贫穷感"这一综合性概念。"贫穷感"是个体与金钱相关的、相对稳定的内心感受,包含不安全感、焦虑感、厌恶感、不满足感和金钱关注五维度。贫穷感高的个体为了避免失去金钱或追求获取更多金钱而甘冒风险。贫穷感量表的编制、贫穷感与风险偏好、损失厌恶、社会比较和跨期决策等相关研究是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居住的社会心理环境与建筑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建住宅中,往往仅强调住宅的物质功能,而忽视了居民的多种心理需要。本文从社会心理的角度,对人们的交往需要、住宅的安全、私密性要求以及自我表现的需要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在住宅设计中,除满足物质功能需要外,还需满足精神需要的各个方面,进一步提高人们的居住质量  相似文献   

6.
摆脱了物质的贫困和精神的羁绊,审美已成为当今中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时代呼唤生活的审美化。审美的意义首先在于能够满足人们内在的审美需要———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精神需求。然而它被长期地压抑着。墨子说过:“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今天,在基本的生存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人们的审美需要便高涨起来,并日趋丰富和表现出个性化的特点。于是,人们热衷于自身形体面容的美化,热衷于家居环境的美化,渴望整个社会环境富于诗情画意,渴望能在自然美的观赏中获得精神的愉悦和陶冶。因为…  相似文献   

7.
当今世界形势纷繁复杂:霸权问题、战争问题、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腐败问题、色情暴力问题、恐怖活动问题等。这些除了社会制度外,无不与人文主义精神失落有关。既然如此,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活动,重温历史,悉数法西斯暴行,进而召唤人文主义精神复归,渴望人们更趋于理性,世界更趋于和平。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潮正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汹涌,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目不暇接,使人兴奋,心灵亦为之躁动。这是一个民族浑厚生命力、无穷创造力的大爆发,它不仅改变外部世界,而且改变每个人的内心生活,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逐渐发生转变。人们不再羞于追求物质消费和精神享受,脱贫致富为人向往,讲究利润效益已为社会所肯定,人们的价值取向更加务实,渴望做能人强人,竞争意识不断加强,开拓创新的精神为人们不断地追求着。所有这些已成为人们注目的中心。对此,我们通过对现阶段人们心理、价值标准转变的分析以求建立一种新的价值观,我们姑且将这些新价值观称为初级阶段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18世纪英国作家塞缪尔·理查逊的书信体小说《克拉丽莎》揭示了拜金主义价值观对个体性格和社会性格的异化作用。主人公克拉丽莎渴望亲情、渴望平等、渴望人权的精神诉求被湮灭在18世纪席卷英国的经济个人主义物质追求的巨浪中。作家发出对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社会主流话语的诘问,以及对健全人格、健全社会的真诚呼唤。  相似文献   

10.
商品不仅具有本身的商品价值 ,还具有相当的文化价值。广大消费者也不仅仅是生理的物质的消费 ,还有精神的、心理的消费。经济界流传的产品“主观质量”就是指与满足人们物质需要客观质量相对的 ,能够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 ,文化的 ,心理的价值。一个商品形象不仅仅取决于其使用价值 ,同时也取决于它的心理价值和文化价值。广告应抓住这些心理特征 ,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立体信息传播  相似文献   

11.
汉赋作家的生命欲望可以归纳为三种基本形态第一,通过大赋写作,迎合帝王的好尚,扬名当世;第二,通过写作、立言,实现个体生命的价值,追求身后声名之不朽;第三,试图通过讽谏之义的表达,确立作家在特定格局中为人们所认可的角色形象。所有这些,都对汉赋作家的文学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此外,汉代自朝廷到民间普遍存在的奢靡铺张、纵游恣乐的风气,不仅成为汉赋作家生命欲望得以滋长的土壤,而且还无形地塑造着他们尚“侈”的创作心理。  相似文献   

12.
流行文艺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与现代人类生活联系紧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流行文艺的生产在改革开放政策的促进下蓬勃发展,但市民文化力量的增强使流行文艺生产不可避免地带有商品生产的属性,主流文艺的价值取向和道德标杆遭遇消解。显然,流行文艺的生产需要核心价值观的引领,立足民族性的弘扬,追求作品的审美价值和精神情操,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  相似文献   

13.
作为文学重要组成部分的诗歌体现着人类文化的显著特点。通过对英汉诗歌在美学思想、精神风貌、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等方面进行比较,从历时性角度分析英国诗歌文化与中国诗歌文化的不同特点,从而更深层次地了解诗歌文化,把握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所谓“女性文化自觉”是女性对女性文化的自觉、女性对文化的自觉和人类对女性文化的自觉的统一,是女性意识和文化意识的统一。女性文化自觉在女性层面讲,是女性发展和解放在当代的实践和理论诉求。在文化层面而言,它增强了当代文化的批判意识,是人类文化良性发展的润滑剂。因此,我们要探索女性物质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的合理方式,自觉地建设和发展女性文化。  相似文献   

15.
增强品牌意识,提升群众文化魅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群众文化是以公益性为前提的文化活动,它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物质文明的进步和发展.群众文化的生命力在于群众的参与和创造.应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品牌意识,提升群众文化魅力,以艺术品牌、人才品牌、品牌形象带动群众文化的繁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人情文化背景下的中国农村社会保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阶段,建设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可能照搬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的模式。家庭依旧是农村社会保障的基石。自古以来,在我国的家庭日常生活中,形成了独特的人情文化,对维护家庭和睦、社会稳定功不可没,同样对我国目前的农村社会保障具有重要影响。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应该融合传统的人情文化。  相似文献   

17.
中西方关于"天人合一"的思想具有本质区别:中国的"天"是形上层面的"德性之天",西方的"天"是经验世界中的"自然之天;"中国的"人"是整体主义环境下的强调"天(道)"的人,西方的"人"是个体主义环境下的强调人类自身发展的人;达到"天人合一"的途径中国是内省式的,从正心开始,而西方是外求的,从研究自然开始。二者应当保持和谐的张力:在形上的超验层面应当具有传统中国"天人合一"的信仰,而在经验世界里应当注重"人与自然(天)的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18.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关系是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核心问题.如何把科学与人文关系的研究引向深入,从人性的深处揭示二者的内在关联,已成为关键环节.人类心智的意向性活动是人类一切文化活动的最初本源,因而从心理意向性探索科学与人文的本质关联应该是一条重要进路.如果从人类心智的意向性这个坐标原点来看,科学与人文便本然地具有三重内在同一性,即:意向层面的源初同一性、理解层面的解释同一性和意义层面的修辞同一性.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如何应对高校校园文化网络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化形态,正日益改变着我们的物质生活。在大学里,网络作为一种不可抗拒的新事物走进了同学们生活,网络生活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带给大学生的不仅有“阳光”、“鲜花”,也有“垃圾”和“病毒”。这就要求大学德育工作者和学生工作干部,在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过程中,要积极关注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使校园网络成为宣传思想道德的新途径和新窗口。  相似文献   

20.
民族服饰反映了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鄂温克民族服饰也不例外。地理环境的独特性往往形成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也形成民族服饰的独特性。鄂温克族的服饰,与北方其他民族的服饰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使鄂温克族服饰又独具一格。鄂温克族主要居住在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草原上。由于居住分散,产生了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有生活在森林中,以狩猎为生的敖鲁古雅鄂温克人;有生活在草原上,以牧业为生的通古斯鄂温克人和索伦鄂温克人。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森林文化和草原文化,这两种文化在鄂温克民族服饰上有显著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