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产力标准的绝对性,是说只有生产力才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才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这一点,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人类社会是一个发展过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虽然总的发展趋势是前进向上的,是不断进步的。但是,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它又是会出现曲折,甚至暂时倒退的。这就需要一个衡量社会进步与否的标准。社会发展的总过程是通过一个社会形态过渡到另一个社会形态表现出来的。具体的社会形态在其发展过程中又是分阶段的。是  相似文献   

2.
把实践观点导入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认识的过程和发展,这是认识论之所以科学、之所以能够成为科学的两个根本之点;这两个方面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中是统一的。正确地理解认识的真理性标准问题,以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考察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对于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识论,对于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都有重要意义。一人类认识的全部历史,就是主观和客观、思想和存在的矛盾运动的历史。在思维和存在的矛盾运动中,实践是沟通两者之间关系的桥梁。认识始于实践,又反转来服务于实践。实践不仅是认识的来源,而且是全  相似文献   

3.
社会发展代价问题是马克思学说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文章从社会发展代价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角度对社会发展代价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正确对待社会发展的几点要求。  相似文献   

4.
试析文化的相对性和绝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任洁 《天府新论》2005,1(2):108-111
文化作为一个复杂的人类历史现象 ,既有相对性的特质 ,又有绝对性的因子。文化的民族性、多元性、稳定性可看作其相对性特质 ,而普遍性、一元性、流动性可看作其绝对性特质。文化的相对性中寓含着绝对性 ,文化的绝对性通过文化的相对性而得以展现。文化就是在其相对性和绝对性的张力中发展前行的。只承认文化的相对性会走向文化相对主义 ,取消了文化比较、文化对话、文化融合的可能性 ;只承认文化的绝对性又会陷入文化绝对主义的偏执 ,导致某种民族中心主义 ,取消多样文化存在的可能性。文化相对性和绝对性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不可偏执一端 ,惟其如此 ,才能促进人类文化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论道德律令的相对性与绝对性的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剑 《学术界》2002,(5):169-179
本文首先区分了自然律与道德律的差别 ,阐述了历史上的道德相对主义与道德绝对主义对道德律令的基本态度及其片面性。并以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与道德观为指导 ,论证了对道德律令既不能持一种相对主义态度 ,也不能持一种绝对主义态度 ,而必须从相对与绝对相统一的辩证思维的维度去进行把握。认为道德律令之所以是一种相对性与绝对性的统一 ,深刻的原因在于 :人们是从自己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的。人们的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是历史发展着的。因此 ,道德律令或道德规范具有历史的相对的性质 ,不存在一种适合于任何情况、一切时代的道德律令。但每一时代占统治地位的道德规范相对于各自的时代或生存条件来说 ,又具有其客观性、必然性 ,因而具有绝对性的一面。  相似文献   

6.
<正> 关于斗争的绝对性和同一的相对性问题,这是历来哲学教学中的难题。常见的有以下三种说法: 一是有条件与无条件说。这是论证斗争绝对性和同一相对性最常见的一种解释。不错,绝对性就是无条件性,相对性就是有条件性,但是用无条件性与有条件性来解释绝对性与相对性,等于同义反复,并  相似文献   

7.
关于同一性的相对性和斗争性的绝对性问题,人们已经进行了不少的讨论,看法已经基本趋于一致。就同一性和斗争性作为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而言,无所谓哪个相对哪个绝对,两者都有相对的一面和绝对的一面。就它们的普遍性和抽象性而言都是绝对的,就它们的特殊性和具体性而言都是相对的。现在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是:同一性的相对性和斗争性的绝对性的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 查阅经典作家的有关论述,根源出自列宁的《谈谈辩证法》一文。列宁是这样说的:“对立面的统一(一致、同一、均势)是有条件的、暂时的、易逝的、相对的。相互排斥的对立面的斗争则是绝对的,正如发  相似文献   

8.
同一性和斗争性问题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基本内容。这对哲学范畴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因此,只有正确理解这对范畴,才能正确理解辩证法的深刻的本质。列宁对同一和斗争概念的含义作过说明,认为对立面的统一(同一)就是“统一物之分为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面以及它们之间的互相关联”,斗争就是矛盾中互相排斥和对立的倾向  相似文献   

9.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与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洪亮 《东岳论丛》2002,23(5):81-82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与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在真理论中是两对既有联系也有区别的概念 ,它们虽然有相通之处 ,但揭示真理的角度和范围不同 ,二者并不是等值的两对范畴。  相似文献   

10.
矛盾同一的相对性和斗争的绝对性的问题,目前大家的理解并不一致。有的认为,同一性和斗争性只有互相联结的关系,彼此之间不存在相对和绝对的关系。有的认为,同一性和斗争性就是相对和绝对的关系。还有的认为,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相似文献   

11.
《江西社会科学》2017,(10):35-43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通过思维的二元性去建构一个思辨世界,思辨性又构成思想立论的知识基础(由此奠定了西方的学术传统),也构成了反思性平衡的基础(由此奠定了西方的民主传统)。反思是基于对客观清晰的合理性是否存在的一种质疑,而思辨是人们在思想的追问中,通过立论之间的双向适应,使相互对立的关系朝着双向适应的一种思维方法,就必然带来思辨的平衡性,而思辨的平衡性必然滋生民主的平等性。人类的思辨性经过一个由主客观本位二元性向开放二元性的转变过程,这种开放的二元性最终通过民主制度把人类的思维形态转换成一种制度形态。价值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构成人类命运的一种生命状态,也构成了人性的一种基本张力。相对价值是对人性的启蒙、滋养和润色,绝对价值是对人性滋养的一种养护和累积,这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价值逻辑。  相似文献   

12.
生产力标准论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基础上的一个科学命题。我理解,生产力标准论有两层最基本的涵义:其一,生产力是检验“什么”的标准,即检验客体(被检验行)是什么,其二,“什么样”的生产力才可作为这种检验标准,即检验主体(检验者)是什么。简言之,即“生产力标准与标准生产力”问题,构成了生产力标准论的基本涵义。  相似文献   

13.
<正> 目前讨论对立面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的文章很多,在立论上都持“对立面的斗争性是绝对的,对立面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立论上似无分歧,但在具体的理解和论述上,其观点却不尽相同。在研究和分析对立面的斗争性和同一性时,一般地都注意到并引用列宁的这样一段话:“对立面的统一(一致、同一、均势)是有条件的、暂时的,易逝的、相对的。相互排斥的对立面的斗争则是绝对的,正如发展、运动是绝对的一样。”但是,紧接下去还有另一段  相似文献   

14.
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矛盾的斗争性只具有绝对性,不具有相对性,矛盾的统一性只具有相对性,不具有绝对性.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我们认为,矛盾的斗争性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既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按照事物的矛盾法则,只要有矛盾,就有对立面的斗争,并且贯穿过程的始终,因而这种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但是,从另一种意义上讲,斗争性又是相对的.首先,斗争性与同一性互相依赖、互为存在的前提,没有同一性,矛盾的对立双方就不会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也就谈不上对立面  相似文献   

15.
杨桂森 《中州学刊》2005,(2):142-144
价值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是人性的一种张力,而现代哲学对价值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消解,是对价值的一种破坏.绝对价值具有客观始源性,其客观实在构成主体的精神存在的根据,从而绝对价值获得拯救的意义.价值的相对性与人性的开显相关,由此获得人类解放的意义;绝对价值的道德主义的非人道化与相对价值的非道德主义的人性化共栖于我们的生活之中.  相似文献   

16.
《新建设》1960年6期及《学术月刊》9期先后发表了薛靖同志的“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辩证法还是形而上学?”的论文,文章中许多论点是值得商榷的。薛靖同志写道:“从斗争性寓于统一性之中,或统一性包含斗争性说,统一性是相对的,即辩证法所理解的统一性是相对的统一性、具体的统一性。”“而另一方面从斗争性不能离开统一性,没有统一性就没有斗争性说,斗争性也是相对的。”在《学术月刊》9期上,薛靖同志仍坚持自己的观点,并强调指出,矛盾的斗争一方面是绝对的,另一方面又是相对的并认为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所肯定了的。问题真是这样吗?让我们与薛靖同志商讨一下。  相似文献   

17.
<正> “矛盾斗争性是绝对的、统一性是相对的”这个命题,是由列宁明确提出来的,并由毛泽东同志作了说明和发挥。这个问题就这样解决了。近年来这个问题又重新提起,有些同志干脆否认了矛盾斗争性和统一性之间是绝对和相对的关系。这说明对这一众所熟知的命题还应该进一步讨论。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这个命题提出的历史。在哲学史上,第一个深入地触及到矛盾斗争性和统一性的关系问题的是黑格尔。他从“肯定自身的同一”,“否定是具有非同一规定的差别”,否定之否定则是同一与差别的统一入手(参见《小逻辑》第256页),把矛盾内部的否定性看作是辩证法的灵魂,是一切活动的内在源泉,是矛盾的本质。他所说的否定性,在一定意义上相当于斗争性,并通过肯定与否定关系的探讨,深入到矛盾内部结构中去研究  相似文献   

18.
关于矛盾斗争的绝对性和矛盾同一的相对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一个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在源泉和动力,然而矛盾是如何引起事物的运动和发展呢?矛盾发展、运动的实在过程是怎样的呢?这就要求我们从更深的一个层次、深入一步地分析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分析它们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9.
<正> 生产力标准理论是马克思提出的、由列宁、斯大林和毛泽东丰富和发展起来的一个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理。但是在现代社会里,社会生产结构与过去不同了,社会实践活动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生产力标准理论的这些内容不能再保持不变了。在现代社会里,社会生产力,已不单纯是物质资料生产力了。除了物质资料生产力之外,还有精神生产力和劳动力生产力。精神生产力是指进行精神生产即知识生产的科学技术、劳动者、仪器、工具和原料等。劳动力生产力,主要是指培养劳动力的科学技术、教员、管理人员及教学物质设备等。  相似文献   

20.
抽象的、共性和普遍性能作为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的依据吗?具体的、个性和特殊性能作为同一性的相对性的依据吗?特提出如下浅见: 一、关于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和同一性的相对性问题争论的焦点 对于矛盾的斗争性的绝对性和同一性的相对性之间的关系问题的争论,其中涉及到一个问题,即是否可以把矛盾的斗争性的抽象的、共性和普遍性作为绝对性的根据,把具体的、个别的和特殊性,作为矛盾的同一性的相对性的根据?实际上,这是一种不公平的比较。 从理论上说,抽象和具体、共性和个性、普遍和特殊等范畴之间,抽象的、共性和普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