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承袭了凯恩斯的反动就业理论,把当前英国严重的失业问题说成仅仅是“充分就业的美中不足现象”,是一种“残余失业”。在他看来,这种“残余失业”部分是由于“摩擦性的”或“自愿的”原因造成,部分则由于“工人缺乏工作技能”,而“缺乏工作技能”又认为主要是“个人原因”,甚至连“犯罪记录”、“肤色”等等也包括在内;并公然站在资本家立场,认为这些“缺乏工作技能”的工人是“绝对难于被雇佣的人”。这种荒谬说法分明是为了掩盖资本主义制度下失业的真正原因——即由于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造成了相对过剩人口,使大量工人失业;他把失业归咎于失业工人的所谓“个人原因”,显然是为资本主义制度开脱罪责,替资本家任意解雇工人制造借口。作者一方面怀疑用增加有效需求的办法来减少“残余失业”的效果,另方面又建议采取同特殊失业直接联系的政策来“解决”英国失业问题,这是枉费心机。资本主义社会大量失业现象的存在,不但是资本主义制度所不可避免的产物,而且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企图在资本主义制度不改变的情况下消灭失业,不管采取哪种办法,都只是幻想。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两种不同性质的失业,它是由不同的社会制度、社会基本矛盾性质、生产目的所决定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美化资本主义制度,否认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失业,或者避重就轻否认资本主义制度是工人失业的根源。社会主义社会出现的失业问题,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产物,而是企业改革深化、技术进步、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一、传统经济理论与现实的矛盾传统经济学在论及经济危机、失业和通货膨胀等现代社会的经济弊病时,无一不断言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现象,而要消除这些弊病,唯一的办法是消灭资本主义制度.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认为,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制度下所固有的生产社会性与资本家私人占有的矛盾,从而消除了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种种缺陷,社会主义被理想化为没有经济危机、没有失业、没有通货膨胀的“三无”社会.纯粹的古典资本主义模型和纯粹的古  相似文献   

4.
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中指出。“所谓用卡特尔消除危机,这是拼命替资本主义粉饰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谎话。”当前,一场新的经济危机风暴正在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生产下降,企业倒闭,股票价格猛跌,工人大量失业,加之通货恶性膨胀,物价急剧上升,垄断资产阶级一片惊慌。特别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危机四伏,惶惶不可终日。这种情况,再一次证明了列宁的科学论断。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正处于“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境地。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不治之症,也是帝国主义、社会帝国主义的不治之症。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根源于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占有这个  相似文献   

5.
编者的话     
近几十年来,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在国内阶级矛盾日趋激化的情况下,从政治上、经济上和思想上进一步加强对国内人民的压迫和剥削。资本主义国家由于本身制度的痼疾而经常地周期性地发生经济危机,垄断资本为了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往往采用关闭工厂,裁减工人的办法来向广大人民转嫁经济危机,结果违成广大工人失业,失业队伍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同时,随着科学技术革  相似文献   

6.
失业问题已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和流动的必然现象。但我国的失业与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所形成的失业,其原因具有本质区别。我国产生失业主要是由于经济不发达,人口增加快于经济的增长,还有新技术的使用,某些产业或企业已进入衰退期,以及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工商业转向,造成劳动力供给量的绝对增加;加之由于个人主观因素的作用等原因造成的。失业不仅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暗藏,同时也作为与市场经济运行相伴的必然产物客观存在。我们既应看到并充分发挥失业机制的积极作用,也要重视其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因此要通过开拓就业领域、加强职业培训、建立健全失业保障制度,以及有计划有秩序地引导农村劳动力的合理转移和流动来达到缓解失业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阿克洛夫开创的“心理一社会一人类一经济学”(PSAE),通过提出新的经济学假设来分析失业问题。他早期提出劳动力异质性假设,将失业现象解释为结构性失业,此后吸收社会学的研究成果,提出了礼物交换、公平工资和二元劳动市场假说,论证了工人非自愿失业问题。企业的产出取决于工人的努力程度,而努力程度又取决于企业的工资水平,实际工资水平与公平工资的差额决定着企业雇用的员工数量与工人的努力程度。当劳动市场为二元形态时,低技能工人必然出现非自愿性失业。特别是工作职位作为一种稀缺性资源时,使用需要一定的成本,非熟练工人无法最优地利用工作职位,因此,即使他们愿意接受零工资,也不会被雇佣。  相似文献   

8.
经济学研究失业问题的范式概括起来有三个,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分析范式、新古典分析范式和凯恩斯非瓦尔拉斯总量分析范式。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从制度本质的角度,全面地阐述了资本主义失业的产生、变化和消除的过程。新古典经济学则从市场机制运行过程的角度,探讨了市场机制中不同变量相互作用而产生失业的各种机理。凯恩斯分析范式从总量波动的角度,提出资本主义市场的缺陷是导致失业产生和发展的总量因素,为政府管理宏观经济运行提供了一个政策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9.
如何看待资本主义企业管理人员(包括高级管理人员)的阶级属性,从而如何看待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是关系到无产阶级革命的一个重大问题。当代资产阶级的理论家宣传资本主义社会已中产阶级化,即无产阶级逐渐变成了中产阶级。这一观点不仅把资本主义企业和商业中的高级管理人员(如高级经理)划为中产阶级,而且把人数众多的工资劳动者中以脑力劳动为主的生产工人,经营商品的工人、经营货币的工人等也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资本主义国家所谓“工人参与管理”法律制度的产生、发展及有关具体法规的分析研究,指出这一制度是垄断资产阶级手中新的法律工具,它不可能使工人阶级真正获得企业的管理权和改变自己的政治地位。  相似文献   

11.
建国初期,针对全国经济凋敝、失业严重的经济国情,为缓解因失业而引起的尖锐社会问题,共产党领导人十分重视失业问题,认真研究并试图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共产党领导人认为,新中国失业问题主要是旧中国的“遗产”,失业问题与社会制度有关,旧社会、资本主义制度必然产生而且无法解决失业问题,新社会、新民主主义制度以至社会主义制度一定能够解决失业问题,也不应该长期存在失业现象。共产党领导人主张三个人的饭五个人吃,提出全面劳动就业观。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战后各资本主义国家在企业中推行的“民主管理”制度,从内容、形式、起因和实质等方面进行了剖析。作者认为,尽管这一制度确实起到了改善经营、发展生产的作用,但在本质上仍然是垄断资本家剥削工人的一种手段,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工人的无权地位。真正的民主管理,只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不仅存在工人劳动异化,资本家也处在异化状态,工人与资本家只是异化的方式不同,在异化过程中的地位及感受不同。异化不仅源于人性的贪婪、生产力没有充分发展的物质条件,而且主要是由于不平等、不自由的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消除异化,才能使人获得解放,而消除异化与获得解放的基本途径就是建立平等、自由的社会制度。资本主义社会继获得初步的政治解放之后,社会解放成为最突出的目标。对当今所有国家而言,政治解放与社会解放事业,依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4.
虽然马克思曾经批判过资本主义,指出资本主义是可鄙、可恨的,批判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但是一些西方学者认为,马克思在这里不是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道德上的批判。事实上,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剥削是不正义的,是盗窃。我们不能以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否定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的道德批判。  相似文献   

15.
战后,在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实力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工人实际工资有上升的趋势,物质资料的生活状况有明显的改善;劳动时间比过去相对缩短。对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的变化和出现的新现象,是否意味着现代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对工人的剥削已经减轻,资本主义的性质已经改变?本文针对这个问题作些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剥削形式发生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新变化。在资本所有权上,出现“资本民主化”;在经营管理上,实行“管理民主化”;在分配方面,采取“收入均等化”等等.这些新变化给现代资本主义制度披上一件件美丽的外衣,涂上层层迷人的色彩,造成种种蛊惑人心的假象,似乎现代资本主义已经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工人阶级已经不再受剥削和被雇佣,工人和资本家已融合为一体,两者之间已没有根本利益的对立,贫富悬殊已不再存在,现代资本主义已经变成一个既没有剥削又没有贫困的“新型社会”.正确认识和分析现代资本主义剥削形式的新变化,透过错综复杂的表面现象,揭示它的本质,对于认识现代资本主义剥削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新工业革命”背景下,高新技术产业展现出了极大的生产力发展空间,为共同富裕积累了物质力量。但是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智能化技术革命也加剧了生产领域对人的替代,带来结构性失业的问题,普通劳动者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劳动致富的可能。回顾马克思对工业革命时期技术变革对资本主义国家产业工人的替代现状研究,能够为我国处理技术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提供借鉴。通过发展职业教育、完善合理收入分配制度、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以及弘扬工匠精神,为工人劳动者共同富裕的实现提供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8.
在“新工业革命”背景下,高新技术产业展现出了极大的生产力发展空间,为共同富裕积累了物质力量。但是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智能化技术革命也加剧了生产领域对人的替代,带来结构性失业的问题,普通劳动者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劳动致富的可能。回顾马克思对工业革命时期技术变革对资本主义国家产业工人的替代现状研究,能够为我国处理技术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提供借鉴。通过发展职业教育、完善合理收入分配制度、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以及弘扬工匠精神,为工人劳动者共同富裕的实现提供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9.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面向市场求生存,优胜劣汰是其不可抗拒的经济规律,从而使那些经营和管理水平低,经济效益差,资不抵债的企业被淘汰或被兼并,造成这些企业的职工失业或暂时失业。面对这一现实,能否构建与现代化企业制度相适应的统一、规范、高效与经济的失业保险制度,已成为减少社会震荡,减少改革的社会成本,确保改革平稳推进的约束条件之一。失业保险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其基本涵义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行的,由社会集中建立基金,对因失业而暂时中断生活来源的劳动…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企业职工是企业和国家的主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员工是被雇佣者。二者的本质区别,在理论上是没有异议的。那么,是否可以认为,主人地位就会自然地使我国职工产生主人翁责任感;被雇佣者的地位,就一定使资本主义国家工人具有被迫劳动的感觉呢?事实上,问题并不这样简单。在我国,有不少企业职工认为,体会不到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