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青花瓷器是我国驰誉中外的瓷器品种之一。由于近人所见的出土器物和传世品最早是元代烧造的,因此,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它是元代出现的一种新的瓷器品种。可是,元代青花瓷的烧造技术已较成熟,在此以前它必然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陶瓷界根据宋代磁州窑、吉州窑的釉下彩绘技法已很成熟,推测青花瓷的起源可能是在宋代,但一直未能找到这方面的实物资料。七十年代以来,在浙江省先后出土了一些宋代青花瓷片,接着在江西吉州窑窑址中又出土了南宋晚期的青花碟,拓宽了人  相似文献   

2.
明朝成化年间的青花瓷由于瓷器造型、胎釉、青料、纹饰及绘画工艺技术诸多方面的变化,其艺术风格独具魅力。明朝成化青花缠枝纹色调鲜丽清新,构图疏朗工整,线条显现阴柔之美,体现了明成化一朝细致柔美的女性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3.
明清时期,青花瓷器的生产已达到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官窑青花瓷器制作严谨、精致。民窑青花瓷器使用广泛,随意性很强。北京一些老字号化妆品店用青花瓷罐作为产品包装,将字号名称和经营地址烧制在青花瓷罐上。  相似文献   

4.
元代景德镇花口工艺已经被淘汰,因此"青白花碗"的"花"不是指花口.<岛夷志略>有青白处州瓷、青白瓷和青白花瓷等记载,可见青白花瓷是专指青白釉瓷器中的一种.元至正时人张文进把施透明釉的青花瓷瓶称为花瓶,而汪大渊下西洋的时候,景德镇青花瓷施的是青白釉,故<岛夷志略>记载的青白花瓷指的就是青花瓷.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陶瓷大国,陶瓷的种类异彩纷呈,尤以青花瓷最引人注止。青花瓷起源于唐代,成熟于元代,昌盛于明代以及清代初年。青花瓷是以氧化钴为色料,直接在胎上绘画,再施透明釉,高温烧就的蓝白两色相间的瓷器。它以釉下彩的工艺优势和瓷画本身的文化艺术价值,受到世人的珍视,被誉为“国瓷”,为现代收藏家所青睐。 青花钴料在白胎上留下了丰厚的历史和文化,得以让我们从每一片青华碎瓷上读到一段逝去的风云: 明代弘治年的昭君出塞图,嘉靖年的藏人戏舞图,都从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6.
元代的青花瓷是中国陶瓷艺术史上非常特别的一个篇章,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美感。它特定的历史时期和背景,以及草原游牧民俗与中原汉民族传统文化交融所形成的别具一格的装饰纹样,加之数量的稀少,仅有一定数量的青花瓷器传世,使之成为世界各大博物馆的珍藏品与各种拍卖会上的抢手货。本文通过阐述元代青花瓷的特殊历史背景及其纹样特征,试图翻开这一特殊时期的瓷器不一样的一面。  相似文献   

7.
明清瓷器之所以风靡全球,变化、绚丽多彩的青花瓷业的发展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明初青花瓷器成就辉煌,达到"青花瓷之冠",是由于在青料和造型、装饰艺术上广泛引进了伊斯兰因素.进口青料还促使青花瓷器在永乐、宣德时期表现出了独特的风格,如在艺术上,采用了大量的伊斯兰风格的造型和纹饰.明初瓷业中伊斯兰文化因素的引进,与元明以来中国与伊斯兰世界的交往密切相关.明代青花瓷器的制作与伊斯兰艺术相融合形成了新的特色,成为中国古代陶瓷手工业吸收外来文化的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历史悠久、种类繁多的瓷器艺苑里,青花瓷器以它洁白细润晶莹的瓷质、清新素雅的蓝色彩绘图案、呈色稳定、实用美观而深受人们喜爱。 何为青花瓷?即在瓷胎上以氧化钴作着色剂描绘图案,再施以无色透明釉料,入窑用1200—1300℃高温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器。因它为白底蓝色,故称青花。 青花瓷起源于唐,成熟于元,盛行于明清,  相似文献   

9.
白明 《北京纪事》2010,(2):92-94
某人曾问我:“两杰伦喜欢收藏青花吗?他唱了一首歌,就叫《青花瓷》呢,”我说,周爷玩不玩儿瓷器,我哪儿知道呀?但那首歌我昕过。  相似文献   

10.
明代中前期青花瓷器大量出现在中东、西亚和东非等地的考古发掘中,其特殊的造型、纹饰、工艺和色料曾引起中外学者的广泛兴趣.目前,学术界一般认为,中东西亚等地的穆斯林商人从明代中国大量"定制"青花瓷器后运回国内.然而,明代御窑厂的设立、制度和使命,明青花的造型和纹饰,特别是明代"回回瓷器"的种类、样式以及作为核心装饰的阿拉伯文或波斯文内容,都与"定制"说法难以吻合,它们都显示了明代中前期青花瓷的内销性质,其中以宫廷和皇室需求为主.  相似文献   

11.
清代景德镇大运瓷器的名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雍乾至晚清景德镇大运瓷器的件数逐渐减少。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存有晚清御器的档案 ,内列晚清大运瓷器的名数 ,道光二十九年 (1 849年 )的名数有代表性。乾隆二年 (1 737年 )唐英奏报了一份次色御器的表册 ,由此档可以与明代比较青花的制价。乾隆年间青花器的制价低于明代 ,反映了清代御厂制瓷技术的进步。晚清大运瓷器的制价和烧成率反映了制瓷技术的下降。大运瓷器的制价在较长时期内影响民窑瓷器的价格  相似文献   

12.
西方各国 porcelain的拼写大同小异,学界普遍认同著名汉学家伯希和的研究 :porcelain的 语源与汉语无关,它源于法语 porcelaine(子安贝),而后者又源于拉丁词 porcellana(子安贝),该拉丁词又 由 porcus(猪)及 pucelage(处女状态)派生。但跨文化研究表明,porcelain是汉语“波斯蓝”的对音,得名源 于中国古代制瓷所用从伊朗进口的色料。历史上,西方人先认识瓷器,后认识子安贝。因而,在西方语言 中,该词先有“瓷器”义,然后再分两个方向演变 :一从外貌、形状的角度,衍生出“子安贝”、“贝壳”、“货 币”、“牙齿”等含义 ;另一从颜色(“青花”)的角度,产生“马齿苋”等词汇。这一研究成果还证实,至少在元 代,我国制瓷用的上等色料确实来自伊朗。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陶瓷艺术的花苑中,青花瓷是一朵独具风韵的奇葩。它的色彩素雅清丽,明净单纯,简逸自然;它的图案纹饰团花锦簇,生机盎然,典雅雍容;它的色彩晕色浓淡有致,意境无穷,令人心生无限遐想。  相似文献   

14.
明清青花瓷业发展、变化的一个主要特点是海洋性的成长,漳州窑的兴起是其中的典范.漳州窑的兴起是景德镇窑青花瓷业向闽粤沿海空间转移的一个直接成果,其青花瓷业的形成是模仿明代中后期以来景德镇青花瓷业技术的产物.漳州窑的兴起根植于以东南沿海为中心的环中国海海洋社会经济文化体系,以月港为中心的闽粤沿海海洋社会经济的繁盛和葡、西、荷等西方洋船的东渐,是漳州窑兴起的外在拉力.  相似文献   

15.
朱仙镇古版年画中五色审美的偏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民间美术主要以红、黄、蓝、白、黑五种纯色表现 ,即五色审美。然而 ,以朱仙镇古版年画为代表的河南民间美术诸形式中 ,传统五色审美中缺少蓝色 ,是一尚未解开之谜。文章朔源寻根 ,并结合色彩学原理和民间审美心理 ,从多方面对这一偏色问题进行了剖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16.
青花是陶艺最具表现力的装饰语言之一,为我们祖先在漫长的艺术实践中所创造,其纯净的色彩、浪漫的形式,已成为古典艺术的典范。现代青花融传统青花的技法和现代艺术的观念和形式,艺术表法手法更为多样,从而呈现出比传统青花更迤逦多姿的艺术风貌。  相似文献   

17.
新疆维吾尔族民居的装饰色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地域辽阔,维吾尔民居风格多样,其中尤以南疆维吾尔族民居最具代表性。维吾尔族民居装饰喜好绿、红、兰、白、黄色,而且喜好将上述色彩搭配,形成一种色彩对比强烈、艳丽,气氛热烈而浓郁的独特效果。对绿、红、白、黄色的崇尚以及运用,是由新疆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人文环境及维吾尔族的民族历史、民族文化、民族宗教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8.
钧瓷文化精神是钧瓷文化的本质,体现在钧窑兴衰、工艺流程、艺术造型、色彩纹饰、民间传说等各种钧瓷文化现象中,与时俱进、创新求变是其核心,同时还包括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理念,不畏艰辛、勇于探索的勇气,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胸怀,无私奉献、诚实守信的品质,崇尚自.然、追求和谐的意识等.这些思想理念、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精神状态,是钧瓷产业、钧瓷艺术取得辉煌成就的重要原因,也是当今钧瓷产业发展及钧瓷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建设不可或缺的动力.  相似文献   

19.
在东西方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史上,中国的瓷器曾是物质文化交流中最受欢迎的一种商品.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中国瓷器大量销往欧洲各国,欧洲人在掌握了中国造瓷技术以后,对华瓷的色泽、图案、纹饰、造型竞相仿效.并在模仿的基础上,烧制出具有欧洲各国民族特色的瓷器.17世纪后半期,许多欧洲国家已不再满足于对单个瓷器的模仿和制作,利用中国人的瓷饰艺术装修出了一些"瓷屋"、"瓷厅"、"瓷宫",极大地丰富了欧洲建筑艺术、装饰艺术的内容,为瓷制品在欧洲近代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前景,也为欧洲文学、艺术的创作提供了新的素材.同时,中国瓷器不仅加深了欧洲人对中国的认识,而且也使欧洲人在审美观念、生活方式、文化形态等方面发生了一系列相应的嬗变,在欧洲引发了一场瓷文化的革命,并最终导致了欧洲近代崇尚中国之风的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