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阳光政府”是政府权力依法公开运行、政务信息依法向人民公开、在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为民服务的政府,其本质是执政为民的政府。“阳光”,体现的是行政价值与原则的统一,并非信息公开、管理公正和透明的政府三个原则和理念的简单拼凑,而是以最大化的民主参与精神将三者有机的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2.
2021年,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展览会(数博会)提出了“数字政府”的概念,对于推动“数字中国”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对于推动我国政府治理的现代化也有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加速政府职能转变,打造服务型政府的主要任务,构建服务型政府,必须加快实现政府信息公开。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在当今这个繁荣昌盛的时期,对政府信息公开方面的研究成果加以总结,将有利于我们有效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本文阐述政府信息公开的发展历程与内涵,梳理政府信息公开研究成果,分析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对策与建议,为构建数字政府提供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3.
杜芸 《经营管理者》2013,(30):301-301
政府信息公开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民知情权、建立阳光政府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建设民主政治的标志,然而,政府在面对公众日益增长的信息公开需求时,却存在公开意识薄弱、行政公开主体不清、信息公开法律不完善等问题。本文在知情权理论与公共治理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政府应树立现代化公开理念、落实信息披露机制、完善信息公开法律法规以改善政府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4.
政府信息公开是实践和谐行政价值目标的重要方面。政府信息公开的实现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要进行行政体制改革以消除制约政府信息公开实现的体制滞障,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的运行保障机制,同时还要政府执政理念的转型、公务员观念更新、公民意识的增强等主观条件的满足。  相似文献   

5.
十七大报告提出“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让人们对包括信息公开在内的诸多“阳光”制度有了更强的期待。将于2008年5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初步确定了我国的政务公开制度。政务公开是行政法治极其重要的环节。对于政府来说,  相似文献   

6.
阳光政府是透明的政府、温暖的政府,其本质是执政为民的政府。透明,决定了政府要实行政务公开,使人民充分享受知情权和监督权;温暖,决定了政府必须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全力维护和发展人民的根本利益,真正体现执政为民的本质。阳光政府对社会公开、公正、廉洁、高效的管理和服务,有利于人民群众参政、议政,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实现社会安定团结;有利于限制滥用职权,便于监督,减少或遏制腐败现象;有助于提高行政效率,保证资源向最能发挥效用的部门转移配置。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才有可能避免腐败。从现代行政管理发展趋势看,实施政务公开,建设阳光政府,  相似文献   

7.
李军 《秘书之友》2011,(12):15-17
公开透明的政府,是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之一。2008年5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从法律上确立了政府机关的信息公开义务,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阳光政府”新时代,对于我国依法治国进程和法治政府建设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8.
2008年5月1日,我国首部国家级信息公开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开始实施,标志着我国正式走进"阳光政府"新时代。条例虽然没有明确写出"知情权"的字眼,但实际上明确了公民的知情权,它对我国民主法治建设具有程碑式意义。从此,公众可通过参与政府信息公开,对行政权  相似文献   

9.
郭荣叶 《决策探索》2008,(18):61-61
所谓“服务型政府”是指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和民主公开的方式组建起来的、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服务责任的政府。服务型政府是相对于管制型政府的一种新型治理模式。从政府职能上看,政府职能是弥补市场不足,矫正“市场失灵”,为社会提供市场不能有效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制定公平的原则,加强监管,确保市场竞争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全国上下开展反腐倡廉的宣传活动,人们逐渐对‘公民是否应该更多地获知政府工作人员的信息”问题产生了思考。从法律的角度采说,本质上,这是一个关于公民知情权保障界限的问题,本文试从公民知情权角度来对这一热点问题进行论述,以期从“公民知情权”与“政府公务人员信息公开”之间找到平衡点。  相似文献   

11.
<正>今年5月1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下称《条例》)的正式实施,为打造"阳光政府"、"透明政府"提供了法律依据。政府信息的公开,是政府领导驾驭经济社会复杂局面的需要,是尊重社会公众知情权的需要,也是改善政府工作,遏制过去由于信息不透明、暗箱操作导致的大量腐败现象的需要。为此,在《条例》实施的信息公开氛围中,笔者认为应从需求出发做好政府信息工作。  相似文献   

12.
一、服务型政府是一种新型治理模式所谓服务型政府是指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和民主公开的方式组建起来的、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服务责任的政府。服务型政府是相对于管制型政府的一种新型治理  相似文献   

13.
王晓杰 《领导文萃》2011,(23):13-14
推动政府信息公开,打造“阳光政治”和“诚信政府”,是全社会的普遍期许,也是党提高执政水平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4.
邓倩 《经营管理者》2013,(13):63-63
近几年,国际社会对于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呼声越来越高,十七大以来,政府更是将社会主义民主的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面对着海量增长的信息,公众对于信息量的需求更是与日俱增,处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推进政府信息公开的建设已是大势所趋。政府信息公开不仅使公民享受了应有的民主权力,还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构建透明型政府有着重大意义。我国政府信息公开还正在起步阶段,对此我们要借鉴别国的成功经验制定出有效的措施以完善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系统。  相似文献   

15.
当今社会,政府信息公开是实现公众民主权利的前提保证,也是打造“阳光政府”的必然要求,更是促进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基本需要。从2008年5月我国正式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到2013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见》的5年多时间里,  相似文献   

16.
正当今社会,政府信息公开是实现公众民主权利的前提保证,也是打造"阳光政府"的必然要求,更是促进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基本需要。从2008年5月我国正式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到2013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见》的5年多时间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由蹒跚学步到稳步前行,已经走到解决"疑难杂症"、深入提升质效的十字路口。在新的阶段,信息公开工作者不仅要有主  相似文献   

17.
徐前茅 《决策探索》2009,(10):33-33
2008年5月1日,被社会形容为“阳光法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从此,中国的政府信息公开步入“有法可依”的时代。从《条例》中我们得知,政府信息是指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定或者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  相似文献   

18.
如何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为了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促进依法行政,充分发挥政府信息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的服务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在今年5月1日正式颁布。《条例》规定,政府信息公开的主体是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  相似文献   

19.
《领导文萃》2013,(21):133-133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当前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其中规定:要着力推进“三公”经费公开。2013年要进一步细化公开中央部门“三公”经费.“三公”经费预算决算总额和分项数额增长的中央部门,要细化说明增长的原因。细化中央部门2014年预算编制,将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费细化公开为购置费和运行费。  相似文献   

20.
《领导文萃》2009,(1):7-8
按国家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根据自身生产、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向国务院部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部门申请获取相关政府信息。,但往往一申请就碰“壁”。据了解,目前行政机关自身对信息公开的困惑主要有三:一是信息公开范围界定较难,对会议纪要、部门预算、研究报告等无文号信息是否公开把握不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