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四川社科界》2003,(1):51-52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现在人们在“为什么要进行科技创新”的问题上意见比较一致,但在“如何进行科技创新”的问题上看法则存在分歧。有一些人认为,科技创新是自然科学分内之事,似乎与哲学社会科学毫无关系。这是莫大的认识误区。事实上,哲学社会科学对于科技创新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能为科技创新提供科学的方法、精神支持和制度保障,能够确保科技创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人类文明发展史表明,哲学社会科学是社会变革和人类文明的先导。当代人类社会的 发展,使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进一步突显。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离不开哲学 社会科学的繁荣与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不可替代 。发展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要做到认识到位、工作到位、投入到位、领导到位。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义》明确指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大任务,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江泽民同志就曾指出:“社会科学研究方向的正确与否,社会科学发展如何,对人们的思想意识和社会道德风尚,对经济建设,对社会稳定和发展,都会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甚至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和社会主义的命运。”  相似文献   

4.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重要理论武器。在人类社会进展中,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共同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需要在实践和理论上进行不懈的探索。在这一双重探索中,哲学社会科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是一支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江泽民同志从治党兴国、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高度,阐明了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对于我们应当发展什么样的哲学社会科…  相似文献   

5.
2001年以来,江泽民同志就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连续三次发表重要讲话,把哲学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定位为“两个不可替代”,强调了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四个同样重要”,对哲学社会科学建设提出了“五个高度重视”和“五点要求”,并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最近发出《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强调指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哲学社会科学重要性的认识,大力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今天来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察工作。江泽民强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在实践和理论上不懈进行探索,不断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创新的理论,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实践。在这个实践和理论的双重探索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是一支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我们必须始终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加快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江泽民强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进程,是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建设的进程。哲学社会科…  相似文献   

8.
哲学社会科学同自然科学一样,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发展,对全面建  相似文献   

9.
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如车之两轮,不可残缺;哲学社会科学也是生产力;要真正重视和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2016年5月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描绘了战略目标,确立了哲学社会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历史进程中所扮演的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1.
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是一个常提常新的话题.中共中央在最近发出的<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中指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哲学社会科学重要性的认识,大力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由此可以看出,哲学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在全党全国人民奔小康的时代背景下,有着其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当代社会中,如何挖掘哲学社会科学的潜力,解决新时代面临的新问题,丰富、完善哲学社会科学的内涵,促进小康社会建设,实现民族复兴,是摆在哲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哲学社会科学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不可替代。大庆当前正处在加快转型发展、建设接续产业、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作用,推动大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四川社科界》2005,(1):65-66
中共大竹县委历来十分重视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与发展。特别是《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下发后,县委责成宣传部和县社科联及时组织全县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认真学习、研究,并对过去几年全县哲学社会科学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同时规划和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努力方向和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14.
焦利 《理论界》2002,(6):5-6
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是我们党思想理论工作中的一条重要战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在实践和理论上不懈地进行探索,不断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创新的理论,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实践,在这个实践和理论的双重探索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是一支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我们必须始终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加快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一、要增强新时期做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哲学社会科学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完善自身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推动历史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巨大精神力量。大力繁荣与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进入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义》明确指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大任务,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江泽民同志就曾指出:"社会科学研究方向的正确与否,社会科学发展如何,对人们的思想意识和社会道德风尚,对经济建设,对社会稳定和发展,都会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甚至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和社会主义的命运。"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两次讲话,在深刻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基础上,揭示了哲学社会科学的极端重要性,对各级党委和政府提出了具体要求,为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指明了努力的方向。这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在对待哲学社会科学问题上的觉悟程度,已经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是我们党更加成熟的重要表现。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是共产党人的一个优良传统。早在一百多年前,恩格斯就强调指出:“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看来,“科学是…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正迎来又一个新的黄金时代。江总书记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 ,就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三次发表讲话 ,这是前所未有的 ,表明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于哲学社会科学的高度重视和深切关怀。在这三次讲话里 ,江总书记反复强调了理论创新的重要性。可以说 ,创新是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的命根子 ,离开理论创新而要求学术繁荣只能是空中楼阁。学术期刊在发表理论创新成果、营造理论创新氛围、培育理论创新人才、推动理论创新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们深深感到 ,江总书记的讲话对哲学社会科学界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哲学社…  相似文献   

18.
《四川社科界》2004,(5):29-29
4月2日,德阳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联合召开了德阳市社科界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座谈会。近30位专家学者和学会代表参加了会议。市委副书记周孟林,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郝跃南参加了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与会者一致  相似文献   

19.
祁家云 《学术界》2004,(2):7-15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必须实现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同步发展。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反复强调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性 ,并把它提高到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认识。从 2 0世纪社会科学的全面兴起和广泛运用看 ,哲学社会科学是一种日益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国家和社会的战略资源。只有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才能不断提高我国综合国力。  相似文献   

20.
2001年以来,江泽民同志就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连续三次发表重要讲话,把哲学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定位为"两个不可替代",强调了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四个同样重要",对哲学社会科学建设提出了"五个高度重视"和"五点要求",并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了"五点希望"。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