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0 毫秒
1.
霍桑的《红字》表现了清教传统思想在人们思想上和生活上的烙印,人要抑制自己的个性,限制人们的各种欲望,这种禁欲主义是消除人们一切烦恼、无聊、痛苦的根本途径,倡导人们服从上帝的意志,这实际是对人的精神摧残,对人性和人权的压抑。  相似文献   

2.
祭祀是人们供奉神灵的仪式,人们试图以祭祀的方式引起神灵的感应,唤起它对于人间灾难、疾病的同情,并对人们给予救助,帮助人间摆脱疾病、灾难,祈求庄稼大丰收,保佑家人出入平安。  相似文献   

3.
王立平 《中华魂》2013,(24):31-34
生活中一天都不能没有音乐。人们喜欢音乐,不但因为乐以载道,而且还可以表达人们的感情、寄托人们的情怀。人们也会有好奇心,想知道音乐背后的故事,音乐是怎么来的,怎么写的。我今天给大家将一些我自己创作的经历和想法,  相似文献   

4.
价值观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价值信念、信仰、理想、标准和具体价值取向的综合体系。价值观一旦形成,就渗入到人们的一切价值活动之中,发挥目标选择、情感激发、评价标准和行为导向的作用。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必须正确看待和处理社会价值导向与人们多样化价值观之间的差异与矛盾,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对人们的多样化的价值观加以引导和调节,树立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先进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凌欣 《21世纪》2013,(7):67-68
清新文化是一种坚守真理,以“仁爱正义、纯真高雅、清新自然”为特色的文艺作品形式,以独特新颖的姿态,提升人们的心理,让人们不断感受到“淳朴、清正之风”,从而让人们形成积极健康的心态、清新仁真的风貌,净化社会风气从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6.
典型教育法,是指在思想政治工作中通过树立典型、典型示范,以典型人物和事例教育人们,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解决人们思想问题的一种方法。这一方法的特点是通过具体生动的典型人物和事例,把抽象的说理教育变成生动的形象教育,以引起人们的思想情感上的共鸣,使人们进...  相似文献   

7.
思想调节论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不断的得到丰富,人们的思想、情绪和情感变得愈来愈丰富和复杂,在这种形势下,要解决人们的思想问题,思想调节起到了政治思想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所不能代替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成才与就业》2011,(3):56-58
熊熊的烈火、高温的辐射、惊恐呼叫、四处逃窜的人们……灾难来临时,面对这些场景,人们往往会表现出异常的。心理和行为。严重的话。这种异常的心理和行为。甚至会影响人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这时,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9.
价值取向,是指人的价值观念的指向,也就是人们认为什么东西有价值,什么东西无价值,也可以说是人们对事物的利弊、是非、善恶或美丑的评价。价值取向与人们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有关,也与人们各自的地位、需要、利益、志趣、知识等社会个体因素有关。换言之,价值取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人们处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条件下,通常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同时,人们处于不同的地位上,具有不同的利益,需要知识等,通常也会有不同的价值取向。人的价值取向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它是人的社会化程度的直接反映,是人的社会性…  相似文献   

10.
音乐属于人们的精神、情感和意识范畴,而嵇康却认为音乐乃是天地间的自然自在之物,只有善与不善的区别,与人们的情感无关;阮籍则认为音乐是社会风俗的反映,是人们情感的表现,强调音乐“中和”的特性,推崇合雅的古乐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近现代史上,湖南人与客家人在推动历史演进中,都有着非常突出的作用.两大族群有不少可比之处.而在湖南的客家人,融二者之长,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人物.探讨他们身上的历史人格,当为人类学、社会学、文化学提供鲜明、具体、生动而又相当独特的参照.  相似文献   

12.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人类对自我认识的一次重大提升,与近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所理解的抽象的人不同,以人为本的"人"是现实的人、具体的人,是类、群体、个体三重存在统一的人,只有正确理解以人为本中的"人",才能真正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伊斯兰教在越南的历史和现状与大陆东南亚的跨国民族占族有密切的关系。本文分析了古代伊斯兰教在占婆王国的传播促使婆尼教出现,近现代伊斯兰教在马来西亚、柬埔寨和越南南部的传播和影响使当地的占族逐渐接受了伊斯兰教,概述了当代越南占族的经济社会状况以及越南伊斯兰教的宗教组织和宗教生活。  相似文献   

14.
新世纪的知识战略主要靠人才.延边地区在人才方面有许多问题,也是有原因的.解决延边人才问提高认识,健全用人机制,大力培养人才,引进人才,强化继续教育,加快人才资源的二次开发.  相似文献   

15.
《商君书》中有些词语具有特定含义,如“姦民”、“善民”、“良民”;有些词存在与否尚有争议,如“軍爵”、“公爵”;有些词语的训释存在歧异,如“越人”。本文对此分别进行了考释,认为“姦民”是指能与他人划清界限,不包庇罪犯的百姓;“善民”、“良民”是指无原则地“(?)其(?)”,不顾法令而相互包庇的百姓。《商君书》本无“軍爵”、“公爵”之分,“軍爵”、“公爵”之说当系误断。“越人”本指远人,非由越国人引申而来。  相似文献   

16.
祭柳,是东北满族先民的原始宗教仪式。原始先民对于柳的崇拜,与对于其他树种或者其他植物的崇拜,有着大致相同的心理机制,它们积淀在人们的潜意识中,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创作。满族祭柳仪式是东北满族最为重要的祭祀仪式之一。柳的实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在满族人的生活中显现出独特的重要性。研究满族祭柳仪式对于我们认识东北文化,研究像《红楼梦》那样深受满族文化影响的文学作品,研究东北地区的文学创作,研究东北人的现实生活等,均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十六国时期,尽管政权更迭频仍,有些政权仍厉行户籍制度。十六国时期,主要有4种民户:部落民、坞堡民、州郡民、镇户与营户。部落民统属于部落酋长,坞堡民统属于坞主。迟至西凉时期,坞堡民才被纳入户籍登录的范围。镇户、营户隶属于军籍,无户籍。州郡民是国家直接统治的民户,户籍登录的主要对象是州郡民。  相似文献   

18.
明清鄂西南土家族地区民族的分布与变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明代及清初,鄂西南土家族地区民族分布存在土蛮集中分布的土司区和汉蛮杂居区两大区域;土司区内民族构成中土蛮占绝大多数,汉蛮杂居区内汉人、土蛮间比例几乎相等。清代改土归流后,部分土蛮人口外迁,同时又接纳大量的汉、苗等族流民,形成土蛮大分散小聚居分布,汉、苗等兄弟民族插花般镶嵌分布的格局;民族构成转变为以汉族人居多、以土蛮为少数民族主体的构成格局。明清时期导致该地区民族分布与构成及其变化的因素有自然和人文两方面,自然因素提供变化的可能,人为因素决定变化的方向。当前该地区的发展还得多从人文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9.
办报育人是高校校报的宗旨之一。新时期高校校报应在理论宣传、舆论引导、精神塑造等 方面强化育人功能,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相似文献   

20.
论以人为本的大学德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就是要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就是要把教育与人的幸福、自由、尊严、终极价值紧密联系起来;就是注重发展个性,发掘创造潜质;其目的在于促使学生追求自我完善,获得整体全面发展。德才兼备是全面发展的标准,道德价值是全面发展的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